关累镇,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位于勐腊县西北部的国境线上,上大湄国煤喜南求变镇态公河结合部在此地,东与瑶区瑶族乡相连,南与勐捧镇毗邻,西与老挝接壤、与缅甸隔江相望,北与勐仑镇相邻,区域国境线长74公里,国土面积981.06平方千米。
关累镇属热带来自、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空气360百科温热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5℃,最热低气温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1600毫米,日照时长1807小时。
关累镇辖5个村,常住人口27002人(2017年),世居民族有哈尼族、傣族、瑶多远罗挥族、汉族、壮族、彝族、苗族等13种,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口岸乡镇。2016年,关累铁路牛队起约求袁镇农林牧渔总产协船吗故沙越都值4.97亿元。
关累镇位于勐腊县西部,地貌结构错综复杂,类型多种多样,总体轮廓为中高四向低,山脉河流走向呈放射状,群山莽莽,岭谷相间,沟壑纵横,错落有致,山谷来自间河流纵横交错。辖区内有南腊河、甲格河、南远河、澜沧江等主要河流,其中360百科南腊河流经我镇在中老缅三国交界处注入澜沧江,澜沧江流经我镇,境内长公里,于三国交界处流出境外。鸡饭题根据历年水文资料显示,南腊河最大流量327m3/s术谓术装良振护满答列,最小流量4.05m3/s,年均流量35.1m3/s,澜沧江最大流量74宁基根未是味信毫观女鸡20m3/s,最小流息钟德息胜就量265m3/s,年均流量2090m3/s。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空气温热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160酸模0mm,日照时长1807小时,非常适宜橡胶等热带作物生长。
关累镇位于勐腊县西部,处东经101o06ˊ—101o29ˊ,北纬21o32ˊ—21o52ˊ,距县城78公里,东与瑶区瑶族乡相连,南与勐捧镇毗邻,西与老挝接壤、隔澜沧江与缅甸隔江相望,北与勐仑镇相邻。东西宽38.8公里,南北长39公里,国土面积10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79.8米(大黑山路那杭格角),最低海拔477米东法达高减(南腊河与瀾沧江交汇处),高差1302.8米。
关累镇辖芒果树、坝荷、勐远、曼岗、藤篾山5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主要是以哈尼、傣、瑶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边境民族乡镇。驻有关累中学、关累镇中心小学、财政、信用社、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站、计划生育服伤养波他才务所、邮政、电信、粮食供销等站所和勐捧农场四、五、六分场、关累港工委、五联检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2月31日止,全镇总人口12224人,其中哈来自尼族人口6058人,占49挥义该血凯条们演.56%,傣族人口3452人,图获占28.24%,瑶族人口1094人,占8.9已方溶车5%,其他民族人口1620人360百科,占13.25%。
关累镇国土面积1石50万余亩,耕地总面积13048亩,其中:水田7023亩,旱地6025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1亩。主要种植橡代长报记声扬者兰胶、粮食、茶叶、冬季作物等;全镇有林地面积11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7%。
关累镇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空气温热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适宜橡胶等热带传作物生长、种植。
关累镇地貌结构错综复杂,类型多种多样,总体轮廓为中高四向低,山脉河流走向故随浓困呈放射状,群山莽莽,岭谷相间,沟壑纵横,错落有致,山谷间河流纵横交错。辖区内有南腊河、甲格河、南远河、澜沧江等主要河流,其中南腊河流经我镇在中老缅三国交界处注入澜沧江,澜沧江流经我镇,于三国交界处流出境外。关累镇辖区内水资源、水能丰富,可开发潜力很大。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也赵边条己传列脱鱼冷最大,盛况空前。
哈尼族普遍信仰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观念构成信仰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各种禁忌、占卜、祭祀、巫术等为原始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还有部分哈尼族信仰基督教。
关累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农贸市场、自来水工程建设。镇党委政府按照“商贸活镇、农林富镇、科学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历来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政府打造,据关累镇无农贸市场、脏乱差、饮用水得不到保障的面貌。2007年镇政府向社会公开转让集镇农贸市场、自来水经营权、管理权、收益权,由镇供销社自筹资金70万元进行投资经营管理。
二、农村客运服务站。随着小磨公路建设的加快和人流、物流等发展要素的不断聚集,给市场运作带来良好的环境。给关累镇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镇政府审时度势,加快完善集镇服务功能。2007年9月经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农村客运站,建筑面积3700 平方米,内设停车场、售票室、候车厅、公厕等服务设施,总投资300万元.该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使集镇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挤的压力得到不断缓解。
三、交通建设。全镇46个村民小组已实现“五通”,形成了“五纵一横”(五纵:213国道、小磨国际大通道、楚捧公路、澜沧江黄金水道、沿江公路;一横:勐远至关累港连接线)的交通格局。2006年—2007年投资283万元兴建曼秀、城子、纳卡、南蚌、坝荷等5座桥梁。投资120万元架设加布托、扎腊河10KV高压输电线14KM,消灭了无电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同时对城子、曼勐、回库、芒果树、南蚌等村民小组进行农网改造,使农民积极用上了放心电、省钱电。
四、村级组织建设。2006—2007年投资27.2万元建盖藤篾山、芒果树两个村委会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累镇主要以橡胶、粮食、茶叶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2006年全镇共有橡胶74万亩,其中民营橡胶139881亩,开割面积37125亩,年产干胶4094吨,产值3058万元。
2006茶园面积5125亩,可采摘面积2686亩,2007年新植新优良品种1000亩。
香蕉864亩,产量850吨,产值51万元。
2006年砂仁种植4131亩,产量688200公斤,产值275万元。
2006年耕地面积13048亩,粮豆种植面积达到20243亩,粮豆总产量534万公斤,比上年减4.28%人均占有粮食469公斤。冬季作物主要以玉米、辣椒、蔬菜为主,2006年共种植冬季作物1580亩,产量416190公斤,产值约400万元。
宏扬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健康、文明、向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职工4人,摄像机1台,数码照像机1台,电脑制作设备1套。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先后组织文艺汇演活动8次,观众达7000余人次;群众自发开展文艺活动4余次;先后组织坝落、曼岗农村文艺宣传队参加全县农村文艺汇演活动,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组织600余名青年参加庆傣历年、嘎汤帕节、盘王节等庆典活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好评;抓好群文辅导工作,深入村寨进行培训和教学12余次,先后为农村培训文艺骨干16余人,各类文艺节目创作19个,群众演员1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