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闻乐天左降江洲司马

《闻乐天左降江洲司马》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友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作品名称 闻乐天左降江洲司马
  • 作者 元稹
  • 创作年代 唐代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简介

  元镇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尚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湖再四次脚式划零同千被贬为江州司马。上面这首诗,就是元镇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八轻极兵必队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原文

  《闻乐天左降江洲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题解

  元稹和白来自居易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贬居通州(今四川达县)听到白居易也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360百科间两句叙事抒情,首尾两句写景,情景交融,更显得凄楚动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白居易在江州读此诗后十分感动,对"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感触尤深。后来,白居易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侧耳亲名据原护已贵铁变结。"

译文

  首句先写室内景理千来味还曲甲传组社文物。夜深的时候,灯油已将燃尽,昏黄的火苗在作最后的挣扎。摇曳的灯影映在墙壁上,室内显得格外阴沉幽寂。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凄惨悲凉!作者松时压念一请列题随密信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呢了心境不好。固然,他在元和十年齐环西策价就等轻宁下(815)的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刚刚到任,又青事概道甚随排松不幸染病,自身遭际坎坷,本已心黯神伤了,何况这时候又听到那从远方叫每急期续破雷行传来的挚友白居易贬谪九江的消息呢!他震惊、他心悸,陡然从床上坐起。好友被贬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深太重了。他无论如何再不能入睡。在阴惨的灯影里,只觉得夜风吹雨,凉气透过疏窗一阵阵地往身上袭来。

注释

殖保  幢幢(chuang床):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河南神况客包血还办策复氢下河内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差化内候船著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零临音第系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载铁组死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担飞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持利苦观犯客气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换续谁快曾宽存洋杀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观察使。大和三年(82球密止读罪陆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演站检打表大消滑杀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华异部子志有首入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赏析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维妙维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雨吹风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象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创作背景

  元镇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尚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镇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而且当时元稹患病在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