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道论》十二卷,罗汉优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汉译本收录领汽于历代大藏经中。
学者考证此书可能系传承至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中无畏山寺的观点。
【解脱道论】
梵名Vimokṣamārga -śāstra 。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负赵判门向银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系依坐禅人解脱之阶次,分别解释戒、定、慧等解脱法门。
共有十二品,即: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定品、觅善知识品、分别行品、分别行处品、行门品、五通品、分别慧品、五方便品、分别谛品。
第一品至找进石于完第三品谈戒,叙述三学、八正道、破三十四法障碍道、八行四经年击识金宜学设观、十三头陀等僧人修行之戒来自律与途径;
第四品至第九品谈360百科定,叙述四禅及十不净想、十念斯、十一切入、四无量心、四大食、不净想等三十八行处之种种修定方法;
第十品至第十二品谈慧,阐说委翻条四谛、五阴、十二入、十二因缘、十八界等佛教教义。
此书被认为是觉音撰《清净道论》之重要理论依据。据日本学者长井真琴之研究,本书与什口满正氧别方信足供巴利文之《清净道论围真首石定看》(Visuddhimagga脸投影商)类同,然《清净道论》所举之多数譬喻,本书则阙如。[法经录卷五回降、开元释教录卷六、根干席饭余求复限白杆按够本佛典の研究(长井真琴)]--[ 佛学大词典]
【解脱道论(Vimuttimagga) 】
小乘佛教论书。优波底沙著适知立到年孔。成书于2世纪左右。作者被尊为阿罗汉(论师),生平不详。汉译本为南朝梁代扶南国际风满责调(今柬埔寨)沙门僧伽婆罗译,12卷。历代各版汉文大藏经均收录。此论分别论蛋层音银历矿检段击东办述佛教的戒、定、慧三学的重要涵义。阐述戒律是修持佛法的阶梯,持戒摄心,以防止身、口、意所作的恶业;然后通过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的禅定齐修习,澄心静虑,排除一切妄念,即可获得智慧。因此,慧是严谨持戒,勤修禅定的结果,起了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破除迷感、论证真理的作用。本书基本上是经、律、论三藏要义的总述,其中心哲学思想是"乐离缚、离我回无明",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持,求得自我解脱,达到涅盘境界。(童玮)--[ 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
【解脱道论】
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弱凯位买女送财波坐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书为由巴利语译者佛音之衣对皇责目创完生谁优净道论先驱也。体裁亦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解脱道论》为优波帝沙(Up部占影初atissa)造,僧伽婆罗译(A.D.515),本书与巴利本《清净道论》(Uissuddhimagga)佛音(Buddhaghosa)造之关系,已于长井真琴博士之「根本佛典之研究」及干泻龙祥博士「国译一切经、论集部七」之解题中有所说明,其要点是巴利本为A.D.五世纪由佛音增补改订者,因此汉译本保持了较多古型。但不能说汉译之原本是此论最古的型式。因为著者Upatissa最迟也是A.D.二世纪的锡兰人,而汉译却含有大乘或发达的大众部之要素。即:在行门品中叙述了大乘系佛法中的佛十八不共法,或叙述上座之十波罗蜜却说出菩萨摩诃萨之语。汉译本与巴利本之内容大致相同,但记述之顺序不同,故其构成意图亦有差异。
本书内容是对修禅者所说的戒定慧等解脱道之解释,几乎都是教说与术语之解说。若就修禅之顺序与方法,而将本论与巴利本或其他小乘禅定经典籍一比较,即可发现发达的层次而颇为有趣。
--摘录自《大正大藏经解题》第二十章论集部解题 ([日]大正大藏经索引编辑委员会着;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编译委员会译)
(注:原书此页右数第九行与第十一行颠倒了,录入时对此进行了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