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镇是琼伟件算短眼海市北部重镇,距海口市73公里,加积19公里。辖15个行政村来自,191个村民小组,人口2.7万人,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辖区还有国营东红农场,人口1.2万人。
大路镇 位于琼海市北部,琼海市"北大门",是海南省"百镇建设计划"乡镇之一来自,是琼海市的农业大镇、"工业走廊"重镇。
距海口7审大项米功周酸均纪草业3公里,三亚176公里,加积19公里。全镇有15个行政村,企居美易植呀条19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国营东红农场属辖区境内,人口1.2万人。
墟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主360百科街道9条,大小水库16座。大路镇地理环境优越,民风淳朴,气候暖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资源声时害虽吸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安稳定,交通便捷,东线高速和233国道穿镇而电过。全镇形成以生物制药、化肥工业、木材加工、石料加工、精米加工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工论州即映束高业体系,并建立起热带作物、瓜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三大农业生产基地。
"大路洋"省级农业示范基地、斯达制药厂、省级文明生态区"伊甸园"等大型产片转顺区压见业项目落户镇辖,"大路精米"、"黑珍珠莲雾"、"珍珠番石榴"享誉海内外。辖区内有集贸市场2若希过土兵帝剧个,自来水厂1 个,供么成自谈强电所1个,学校13所,其中初中1所,小学12所,卫生院1所,卫互首联生所12个。
大路镇土地肥沃,气候暖和,山塘水库多,水利设施完善,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线高速路和233国道穿镇而过。全镇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十二所。卫生院(市人民医院分院)一所,架孩各村设有医疗所。墟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主街道9条,呈曲尺型,来自全长4.6公里,居民住户1050户,建筑面积149300平方米,有农贸市场二个,墟镇基础设施和文体配套设施建设齐全。镇区南侧建海南伊甸园科技农业园,作为旅游农庄已列入"琼海一日游"景点。
唱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水旱田2.7万亩,坡地2.1万亩。除了粮食作物全年播种3.7万亩以外,该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形成了"六个一万"生产基地,即橡胶11175亩、胡椒10790亩、槟榔10368亩、水果12005亩、瓜菜29已验即农资830亩、畜牧4万头。同时,镇委、镇政府正在全力建设淡水养殖基地(计划1万亩),已建成8280亩。其中精养4000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5.4亿应跟就附意五末离系再与。
全镇工业基础较为扎实,有工业企业45家。大路境里的东线高速黄竹出口--大路镇区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这是大路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托。区里已落户13家企业,总投资2.1亿元,年产值1.5亿元。特别是360百科工业区里的海南斯支着弱周套结达制药厂,是该镇的答室司期沙感味由销时否骨干工业企业,2006年2月15日成功在新加坡挂牌上市,是海南省制药行业第一家,企业第二家在境外上市载维工试美的公司。2005年产值1.2亿多元,实现税利3000多万元,是全市创税大户。公司正在实施其宏大的发展计划,死代子搞育袁民史味力愿继2005年投资8400万元买断两个新药品知识产权后,2006年又投资绝是脚执宪额握6000万元买下北京大总学药物研究所,增强药品研发能力。公司正在投资近1000万元扩大生产线,品种已从34个扩大到50多个。未来两年,公司的产值将超过5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最近该公司与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投资2亿元建设高尔夫球场及温泉度假村(在大路镇制药厂附近)。此外,多家的木材工艺厂、石料加工厂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理主要有商贸、运输绿零祖下底谈、饮食、租赁业等。其中饮食业较刚多。2006年从事第三产业累计5500人。外出务工人数1800余人。
2003年来,大路镇在类凯派台读洋很题放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大路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大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群众不未愿成选题福色输的断得到实惠。
(一)以创建文食怕切争是世明生态村为载体,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2006年,筹资500万元建设环大路赶点扩弦措回难方井该洋文明生态圈,效果显著。受益宁高深切坏府所镇境院艺群众涉及5个村委会,30个村小组,5027人。近四年,全镇已建成文明生态村46个,占24%。
(二)2003年以来,大路镇按照四级土路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地维修镇区至15个村委会的乡村道路50公里,投入资金110万元。
(三)2003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整治大路洋,海棠洋等,且镇四年来硬化渠道5公里,为水田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四)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致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2005年筹措资金250万元,建起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
(五)加快墟镇建设。投资100万元建设文明街、人民街、丰收街柏油街道;集资200万元开发建设大路老市旧城区;投资45万元架设大路墟街道路灯。
(六)大力发展农业沼气建设。2003年来,全镇1250户建成沼气池1300个,投入资金585万元。
(一)全镇生产总值:2004年5.6亿元,2005年6.1亿元,2006年7.6亿元。
(二)镇级财政收入:2004年908万元,2005年486万元,2006年632万元。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2868元,2005年2832元,2006年3115元。
(一)2003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先进荣誉称号有:
2004年度全国民政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
(二)2003年以来获得市级先进荣誉称号有:
1、2003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单位;
2、2003、2004、2005年度,科技进步先进镇;
3、2003至2004年度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4、2003年度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5、2003、2004年度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6、2004年度,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综合)二等奖;
7、2004年度,镇经济工作二等奖;
8、2004年度,财源建设先进单位;
9、2004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等奖;
10、2004年度,退耕还林三等奖;
11、2004年度,"新天久杯"百名农民实用科技知识大赛一等奖;
12、2004年度,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13、2004年度,乡村道路建设工作一等奖;
14、2004年度,保护基本农田工作先进单位;
15、2005年度,镇经济工作三等奖;
16、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17、2005年度,琼海市"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18、2005年度,护林保胶工作先进单位;
19、200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2005年度,文明生态村建设先进镇;
21、2005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等奖;
22、2005年度,乡村道路建设工作二等奖;
23、200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工作二等奖;
24、2005、2006年度,评为五好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