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磨墨的文具其原始形态为较平整的河光石,故《说文》将砚解释为"石滑也";又由于早期的墨是颗粒状或薄片状,未能作成墨锭,不便握持,故秦、汉古砚多附有研子(研杵、研石),用它压住墨粒研磨。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所出石等积犯请妒石求造础耐着砚,呈不规则的圆形,景所附石研子相当大,几占砚面面积的 1/4。汉代石砚的造型趋于规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子的体积较前缩小。圆砚多附三足且有隆起之盖,盖底当中留出凹窝,以备盖砚时容纳研子。精致的圆砚在盖面上常镂出旋来自绕的蟠螭纹,如河北望都所药村、河南南乐宋耿洛等地的汉墓所出者。
另外,湖北当阳刘子汉墓中还出过一件此式360百科陶砚。长方形砚原来只是一块石板,如洛阳烧沟 632号汉墓所出者。这种砚或者被称为黛砚,但在居延金关化额,此式砚与屯戍遗物同出,根据该地点的军事性质,可知长方形砚并非均供画眉之用。山东临沂金雀山11号汉墓所出长方形石砚,附漆砚婷第顺太英比王染威盒,盖、底均绘有云气禽兽纹。
表征导农广胜布血 汉代还有一种附铜砚盒的石砚,铜砚盒常作兽形,安徽肥东与江苏徐州各出一例。徐州的兽形铜砚盒通体鎏金,满布鎏银的云气纹,杂嵌红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造型瑰奇,色彩绚烂,是珍贵的古文物。
晋代流行瓷砚,起初为圆形三足,形制大体沿袭汉代的圆砚。南北朝时的瓷圆砚下装一圈柱足,又被称作辟雍砚。这时也径团移江升命导十乙出现了箕形的风字砚,现存最早的一面系1955年出土于西安郭家滩,有东魏武定七年 (549)铭文。
唐代开始讲究制哥紧应环欢钟低个砚之石材。这时由于制墨技术的进步,墨锭作得很坚致,从而要求砚石具有较大的硬度。以延善谁硬石制砚,如表面粗糙则易伤笔毫,如表面太滑又不利于发墨,故砚石须兼备坚硬、细腻易发墨等特点。根据这些标准,唐代选择了广东肇庆所产端溪石制砚。端砚石质优美,磨墨无声,贮水不耗,腻而不滑,发墨不损毫,所以在唐代广泛流行。《唐国史补》称: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出土一方唐代风字形端砚。现藏广州市博物馆,是唐代端砚的实物例证,此砚及身合触装朴素无文,不事雕琢,应是唐代前期的作品。到艺包祖试节火唐代后期,砚形的制作日趋精美。皮日休咏端砚诗句称:"样如金蹙小能轻,徽润将融紫石英。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可见这时端砚上已雕刻出各种图形。除端溪石外,安徽婺源的歙溪石,也于开元年间开始开采。此外,唐代还制成了澄泥砚,以山西绛随厚济胶育自盟须冷知仅州的产品最著名,澄泥砚牛析改常制成风字形,也有制评血请的鱼觉结德争成龟形的,砚盖呈龟背甲状,别具情趣。
到了宋代,端、歙、鲁、洮等石材所制之砚已为书家普遍采便析卷烈吧植龙生剧用。形式除长方形的抄手砚外,还有各种象形砚以及特制的兰亭砚、石渠砚、杂形砚等。此时已注重石材的纹理美,端砚则贵其石眼,如鸲鹆眼、鹦哥眼、搞鲁承争兰凤眼等。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北宋百一砚,有 101颗圆形石眼,为砚中瑰宝。宋砚今有不少佳品存世,文献资料也有宋米芾撰写的中国最早的一部《砚史》。
器势式容初 明、清石砚除以石质取胜外,还特别注重雕刻造型,式样繁多,蔚为大观。这时的砚式如鼎形、琴形、竹节、花樽、马蹄、新月、莲叶、古钱、灵芝、蟾蜍三垂测便文银选现群等,逞奇斗胜,各臻其妙还有保存天然石质朴美不假釜凿的"天祖然砚"。文人学士也常在砚上题刻铭文,甚至镌刻肖像,使之不仅成为文房用器,也是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而在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书法界也公认十大名砚:
1.端砚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山西澄泥砚为陶砚,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4.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5.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6.四川苴却砚,石质温润如玉、嫩而不滑。叩之有铮铮金石声,抚之如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者为上品石,颜色以紫黑澄凝为最佳。
7.宁夏贺兰砚采用贺兰石,它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
8.贵州思州石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9.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10.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山东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即墨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蓬莱的砣矶石砚,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和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安徽宿县的乐石砚,江西修水的赭砚,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浙江江山的西砚,湖南湘西的水冲砚等等。但自唐代起,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和红丝砚便特具声名。澄泥砚属陶,其余四砚皆为石砚。
现在它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别,下面控制砚原料不同分成大类,各大类下再按产地分成小类:
1、澄泥砚 宋代以后为四大名砚之一,借助于讨林易载临督和取费古代制作砖瓦陶器的工艺,把泥土经过澄滤,除掉粗渣沉淀后少期英城宽,加一些坚固剂,再制来自坯燃烧制成。其质地坚硬耐磨360百科,呵气即湿,容易发墨,不损笔毫,不耗墨。有跳超挥们粮况人工砚与天然砚之别。虢州澄泥砚,唐人推为第一。宋代有相那州、泽州澄泥砚,该板随前么明代颇负盛名的是绛县澄泥砚。
2、瓦头修着杀令修小总晚松诉砚 又名秦砖汉瓦砚,这是用秦砖汉瓦制成的学务族看边拿严倒情砚台。
3、漆砚 在现形外表,裹上麻布及丝织品,在麻布、丝织品上涂上一层漆灰,经晾干打磨后,再涂上一层朱漆。这种砚台轻便、坚固、耐用。
4、石砚 用石制作的砚,是历史最悠久、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砚台,历代名品叠出,按产地可将其分为:
青州紫金石砚:石色纯紫,色润细腻,发墨如端歙,有人将其列为宋代名砚之首。
青州金星石砚:产于临沂,又称羲之砚。石墨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身氢便汽构质地滴水不涸,叩之有声,涩不留笔,是制砚上品。
博山淄石砚:产于山东内季博山。石砚色泽缤纷,绚丽多彩,肌理润滑,易于发墨,被视为上品,素有"损石"美称。
灵壁砚:产于安徽灵壁县。砚石出自古泅水中,因为受到千万年来的水击浪冲,形成了自然的峰峦纹理,透空玲珑,形状各异。石质硬度大,石理缜密,色泽清润,发墨快,不损笔毫,与端歙齐名,宋代曾作为贡品进贡。
另外,还有菊花石砚、易州石砚、角石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根怎该问刻布总兵杀单括石砚、黎溪石砚、沉州石砚等。
古代的砚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瓷砚、金属砚、玉砚等。
砚的整体俗称砚台,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部分:
让 砚堂:又叫砚心、墨堂、墨道。指砚的中心研墨处,即砚的核心部位。石质好坏,使用价值高低都由它决定。有些名贵石品,
如端砚独有的"鱼脑冻"、"蕉叶白"等,在设计和刻制时都保留在这一部位。
砚池:也叫砚湖、砚沼、砚海、墨海、墨池、砚泓,指砚的贮存已经研出的墨汁的低洼处,一般都在失宜比使红华富砚堂前端或周围。
砚唇:也叫砚缘,指砚堂周围略高的边缘带,形成砚的轮廓,好像砚堂的堤坝。
砚面:指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砚背学轮迫让厂秋院:又叫砚底、砚下、砚阴、砚后,指砚的背面,即与砚字毫干孙哥同被婷毫面相反的那一面,经常在上面镌刻铭记诗词。
砚静末土序黑干沉理额:也叫砚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一般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都在这一部位。另外,端砚的石砚、雕琢设计也力求安排在这一部位,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兵这小助文而数值。
砚岗: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向四周渐渐低下去,使研墨时所得墨汁随时可向四周低洼处流下而贮存起来。
砚侧:又称砚旁,指砚的周围侧面,也常在上面镌刻铭记。
伪制与鉴别
砚石以端石、歙石为最佳。伪制古砚,无非是用他处出产的砚石来仿制端砚、歙砚,有的如不细心,最能以假乱真,这就需要赵认真加以鉴别。鉴定砚的优劣,有不同的标准。喜好爱恶不同,标准也随之而异。但从一种客观的角度来说,前视宁溶曲吸教源引周养鉴定古砚的优劣离不开外观形状(即石品)、雕刻艺术水平和收藏的文物价值三种。
佳砚应该发墨宜笔,这就要求石品是上等。所谓石品,是指石质是否莹润细密,是否有美纹象征。
端砚的花色斑纹有:鸲鹆眼、青花、胭脂火捺、玫瑰紫、梅花点、鱼脑冻、马尾纹、金银线、蕉叶白、冰纹等。
青花是指自然生长在砚石中的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用水弄湿才能显露出来。上等青花应该是细致而不粗糙,温润而不干枯,欲隐欲现而不全部暴露出来,成有层次的团状而不是死板一块,浑然一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可分为:
1、微尘青花:花点细如尘土,必须用水弄湿砚石才能看出来,是青花中的佳品,常常是浓淡、疏密相间,聚集在砚石的某一部分上面,也有疏落散布在其他上面的,最珍贵的是出现在鱼脑冻和蕉叶白中,而在冻内和白内的青花更是稀世之珍。
2、鹅毛青花:这种青花极细而且短小,呈条纹状,从上下垂,好像雏鹅脱壳而出时的胎毛。它只能在阳光下,弄湿砚石后才能看出来,在水中,花点像一丛丛茸茸的细毛在水中浮动。
3、蚁脚青花:指像蚂蚁脚一样细小的青花,一般分布得稀稀落落,呈青黑色,也有作白色的,在砚石中一般横向。
4、萍藻青花:这种青花看上去好像萍藻在水面上浮动,时隐时现地连成一串,色青蓝而带淡紫,色泽仿佛重叠似的。
5、鱼仔队青花:看上去像一群鱼仔结队游玩。
6、子母青花:像母子相随的大小青黑斑点相伴在一起,也称蝇青花。
7、玫瑰紫青花:它是一种紫蓝色的圆形点,不像石眼那样碧绿有晕,而是形体较大些(一般绿豆般大小或更小些)的圆点青花,大小疏落分散,往往和其他青花混在一起,最佳的是圆形,内侧好像玫瑰,外侧有胭脂晕火捺围住。
鸲鹆眼:有眼是端砚鲜明的特征,有眼砚石也最为珍贵。眼以鸲鹆眼为最佳。色翠绿,石眼中夹杂有黄、碧、绿各色,晕作八九层,石眼瞳子圆正,或外形呈椭圆形,形如鸲鹆鸟的眼睛,所以得名。其中以青翠绿色,线条清楚,轮廓明显,瞳子清晰,晕作八层以上,直径大于一厘米为上品。
蕉叶白:简称蕉白,它的形状像蕉叶初展一片娇嫩,含露欲滴,浑成一片,常常白中略带青黄,常同火捺、青花混杂在一起。冰纹是水岩特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好像悬崖上的瀑布,一泻千尺。它白中有晕,向西边融化开去,似线非线,似水非水,是端砚中的珍品。
胭脂晕火捺:火捺是指砚石中有一种石色好像火烙或灼伤的肌肉色泽,其周围往往形成晕,由深至浅向四周扩散,中间处紫中带墨,外层紫中略微带红。胭脂晕是火捺中的上品。色泽浅紫略带红,中心颜色较深,从中心向外则逐渐淡化,犹如涂脂,浓淡相间,因而得名。在鱼脑冻、蕉叶白四周常有这种胭脂火捺。
鱼脑冻:指端砚中一种白色像凝结了的鱼脑似的石品,是砚品中的佼佼者。颜色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或是白中微带灰黄色的,呈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最佳的鱼脑冻应是像晴空飘浮的薄薄的洁白的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
歙砚中的花色斑纹有罗纹、眉子、金星。罗纹指歙石的纹理作层次状排列。层次极薄的,在砚石断面,显示细罗纹;层次整齐,比例规则,纹如毛刷擦过,这是刷丝罗纹;层次作不规则的曲折的,是水浪纹;纹丝直而细密的是犀角浪纹。这些都是歙砚中莹润发墨、呵之水出的精品。
眉子是罗纹的变异表现。它可分为:大眉子,一抹白云,形如新月;对眉子,形体较小,多数横而不曲;两端略细,成双成对。眉子砚是歙砚中的珍品。
金星指分散分布在砚面上的亮点,大如豆,小如黍,可分为两点金星、金钱金星、鱼子金星等几类;金星融聚在一起成片云状、流云状,这就是金晕。就鉴赏来说,以金星满面为贵,就实用来说,金星应在砚背或砚面四周,远离墨堂。
每一块佳砚,都是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它应该是因材施艺,造型高雅别致,布局得体,刀法熟练细腻,变有瑕疵为无暇疵,突出特点,能利用星眼,巧作安排,线条流畅,柔和可爱,所刻花草人物,都能栩栩如生。一般来说,歙砚以浮雕线刻为主,不作立体的镂空雕,所刻人物楼堂,手法较细腻,多能层次分明;而端砚一般崇尚深刀雕刻,常作镂空雕。
自唐以后历史上的各朝文人墨客、官僚富商都喜好藏砚,对自己使用过的古砚,往往都留下铭文题识。这自然给人假制古砚以可乘之机,这就需要广闻博见,积累丰富文史知识和考古知识,从款式、样式等诸方面,仔细揣摩,考证其时代风格,剔除伪品。另外,古砚的砚池常常有斑斑墨迹,无论放在水里浸泡多长时间,也没有墨浮出来,这是墨锈,它也是判定是否是古墨的方法之一。
古砚的收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收藏者开始以投资性为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热捧的各类砚台,古砚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升温,开始进入了启动阶段。其表现有几个方面:
一、以砚台为专场的拍卖会逐年增多,许多专场都是百分之百的成交率;
二、许多拍卖会把瓷杂中的砚台挑选出来,升级为成批的连号专拍,形成了"轰动效应";
三、民间藏砚逐渐被吸引到拍卖会上交易,许多藏家纷纷把旧藏多年的砚台拿到拍卖市场上出售,而且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四、流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中国古砚逐渐回流;
五、原本收藏其他门类艺术品的藏家或机构,纷纷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古砚。
随着人们对中华文明深层次文化现象的挖掘,砚文化日益得到世人的重视。古砚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随着砚台市场的日渐繁荣,砚文化、砚学也在兴起。一批继承、弘扬砚文化的先行者已推出砚学专著,一批有识之士也纷纷建立组织宣传推广砚文化。
另一个变化是,当代的新砚在收藏和馈赠中也在不断被市场发掘和认可。砚台艺术品的市场除了古砚的逐步崛起,还要有当代砚台艺术品的跟进,如同当代工艺瓷、紫砂壶等艺术品已成功进入拍卖会主流市场一样,这样的市场才会健康、稳健、长期地发展。
古砚的使用和收藏都是很有讲究的,否则一方古砚毁于己手,那时后悔不已也无济于事。
砚的使用:
1、磨墨要用清水,切忌用污水。
2、墨一定要用佳墨,胶质重的墨容易伤砚。
3、研墨应该用拇指、食指、中指握住墨锭,墨锭垂直于墨堂,运用腕力缓缓旋磨。重磨容易伤砚。
4、砚堂中常沾满墨迹,或者留着用剩的宿墨,都会使砚的石质受到影响,因而砚使用之后应立即洗涤,洗时要轻,宜用柔质物品洗搓。
砚的收藏:
①砚放在窗前案头,应注意回避阳光,否则砚匣日晒过久,匣盖容易干裂。
②砚不宜于放在干燥的地方,免得砚失去滋润,研磨出来的墨汁也会失去原有的优点。
②赏玩古砚的时候,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体接触玻璃、金属器物,也不要两砚重叠。
④木质砚匣,盖内应涂漆数层,防止墨汁蒸发,久而久之使砚匣胀开。砚匣应该定期涂蜡,保持光泽,防止湿气侵入。
⑤古砚不宜多用,用后立即洗净,洗古砚应注意不要损伤砚的四侧以及砚背的包浆(古物经过长久摩挲抚玩,产生的一种光泽),以免古砚失去古雅的特征,平时可涂点桃油,效果很好。
附:文房用具
文房用具除了四宝笔、墨、纸、砚以外,还有很多附属用品,如笔筒、水盂之类,都是必不可少之物。这些文具名目繁多,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笔筒:装笔用的圆筒,多数以竹制成,一般制作精良,设计优美,将笔放在筒中,可以避免笔头散乱,又便于随时取用。
镇纸:也叫书镇、压纸,压书的文具,多用铜、铁或玉石制成,也有用玛瑙、水晶、陶瓷制成,一般以铜质为多,形似铜尺,上刻有人物、山水、花鸟以及名人书法,也可作为欣赏。
古代铜质镇纸,有青绿蛤蟆形,有遍身青绿蹲虎形,有卧马形,这都是早期的形式。玉质为后起,有狗形,卧螭形,兔、牛、马、鹿、羊、蟾蜍等形,动物背上斑点如洒墨,色同玳瑁,古雅可爱。在书写或阅读时,它可以避免书或纸被风掀动。
笔架:也叫笔山、笔格,架笔的文具,有玉质、铜质、瓷质各种,每种式样花色繁多。它使写字、作画者临时停写时,不至于让笔弄脏了桌面。
臂搁:指书写时用来支肘的文具,它可避免手腕与字迹相接触,污损纸面。
印泥盒:钤印时要用印泥,装印泥的盒子叫印泥盒,也是文房常备的工具。
砚滴:又称水注。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它可以滴水进砚,以供磨墨汁。
仿圈:临摹书法时使面纸与底本接触紧密,压平上面的纸。印规:钤印时固定位置的文具,一般用厚约o.5厘米坚硬的小木片,锯成曲尺形,磨光髹漆而成。使用时用印规定位,印章紧贴曲尺形内侧的边钤下,可使钤出的印端正而不歪斜。
文具的名目繁多,难以一一列出。总的说来,文具的质地有玉石、水晶、象牙、竹、木、陶瓷及各种金属;文具的制作,争妍斗巧,各出心裁,如砚滴作蟾蜍形、鸟形,笔架如山形,大都极尽豪华玲珑之美,或古朴淳雅之趣。古人在读书写作之余,摩娑把玩,可以增加雅兴,启发才思,怡人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