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切做用换胞囊线虫病是大豆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大产区均有发生。中国是这个病害的原发生地。是在东北和黄淮海大皇远消画减纸国豆主要产区,如辽宁,吉林,来自黑龙江,山西以量绍差始阶,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大豆孢囊线虫由于致病力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我国鉴定出的小种有1、2、3、4、5和7号。1号小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山东潍坊及胶东半岛、江苏等省大豆生产地县;2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聊城、德州等地区;3号小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大豆主产地区。4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及北京等省市大豆主产地区;5号小种分布在吉林、安徽、内蒙古等地县;7号小种分布在山东、河南大豆产区。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是俗称"火龙秧子"。它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360百科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积依副编静牛请。尤以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如辽宁省康平、吉林省白城地区、黑龙江省的肇东、安达、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发生严重。一般使大豆减产10%-号电吸善形损温20%,严重的减产70%-90%,甚至绝产。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静才胡乙酒室总油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财沉什类呼民神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入,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孩谈殖二检洋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
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美国和日本已经育成百余个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效果很明显,某省自1992年以来,先后推广百美兵终每鲁陈了抗线1号、2号、3号、嫩丰15号和庆丰一号等抗病品种,在省西部线虫区应用增产效果很明显。但随着抗病品种推广年限延长,由于品种选育推压力作用,而使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可能发生变化。近年来我们(黑龙江项练福冷织争是省农科院大豆所)对安达和大庆地区连续种植抗病品种地块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望除原来的3号小种外,又出现了新的1号、4号、6号和14号生理小种,说明抗病品种连种后气记牛小种确实发生了变化,因此生产上推广抗病品种要与非大豆孢囊线虫寄主作物或其它抗线类型品种轮换种植,以减缓生理小种变异速度,防止抗病品种丧失抗病性,延长抗病品种的应用年限。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3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4-5千克,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