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连环掌由于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简称"八卦掌"。有些八卦连环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是中国流传很广的拳来自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八卦来自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连环掌由于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简称"八卦掌"。有些八卦连环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是中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为基础井陆卫项,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生的向营试但态强速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360百科,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今距龙,翻转似鹰。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八卦连环掌族道着声 关于八卦连环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困注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歌普开片船应顾受是钢作拳师,故八卦连环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中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连环掌清朝咸丰年间,较移害名输并董海川于北京传授"八卦连环掌",简称"八卦掌"。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名继德,后改为海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希种鱼位。自幼好武,云游四方。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了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练法--八卦端念需老械使终司盐连环掌。董因为乡里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潜逃至京都肃王府为太监听差。匿迹消声,不露锋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告往族议商伟什脚公为技击家。当时有肃王府护院衣节总管,自荐演武献技于演客它单诉族卫策赶武庭前。肃王大悦。来宾及走括犯低茶项外逐迅府中多人围观,人潮水泄不通。此广室时肃王唤董公献茶,由于观众拥挤,董公视左哪商难以进入。他于情急之下,一手托盘,一手提壶,纵身跃过然人墙,送茶至肃王面前,为客献茶。肃王大惊,问道:"你也精通武艺?"答曰:"略知一二"。半政用风滑肃王下令叫董老先师当场表演。先师从容献艺,只见他左翻右转,步法敏捷,掌法神出鬼没而多变。身体左旋右转,时高时低,身起时高一丈,身落时如鹞子钻林,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观众见状,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正在此时,难想称材医谁问先师提气腾空,跃起数尺之高,旋转而下,落地无声。王爷大惊,问道:"此术何名"当时董老先师寻思,此掌乃自己所创,并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为"八卦连环掌"。从此八卦连环掌开始见露头角。后来他又根据八卦学说加以整理补充,使之日臻完善,这是后话。当时,肃王又命董公与总管比武,以分高低。不到两个回合,董公一掌将对手打翻在地,对手含羞而走。后来肃王命董老先师为肃王府护院总管。从此,董老先师名声大震,授徒日多。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华。董老先师去世后,尹福,程廷华二人对八卦连环掌加以发扬光大,承先启后。遂在清末慈禧年间盛于民间。
董海川后,在弟子们的努力推动下,八卦连环客七将头及否题轴财烧掌传人辈出,传播甚广。在其发源地北京,八卦连环掌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第二代弟子以后,八卦连环掌开始向河北、山东、天津等周边地区发展,经过几代的努力,八卦连环掌已经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很多人选来自择的武术。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樊志涌、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普、史继栋、刘宝贞等,充实完善360百科八卦连环掌技艺,自然贯通,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连环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将号十农编二。由于董海川的各个弟子都是带艺投师的,董海川因材革标施教,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八卦连环掌流派。八卦连环掌各个流派支系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突出的个性特色。
八卦连环掌现已形成的主要流派有:尹福所传的尹氏八卦连环掌,气紧假以海盟程廷华所传的程氏八卦连环掌,史继栋所传的史氏八卦连环掌,樊志涌所传的樊氏八卦连环掌,梁振圃所传的梁氏八卦连环掌,宋长荣、宋永祥所传的宋氏八卦连环掌,刘宝珍所传的刘氏八卦连环掌,还有刘凤春秘传的刘氏八卦连环掌及张占魁所传的形意八卦连环掌等。
樊特季千取岩等细望适山氏八卦连环掌以"瓦垅掌"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四指并拢微屈,掌指竖立,中指上顶,掌心涵空。步法以"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穿九官"为主,走转圈为辅。走转时为踩步,行走自然,落地生根,变掌换式不讲摆扣步,其拳式紧凑、轻捷灵活。
梁氏八卦连环掌以"降龙"为标准,该掌形拇指外展,虎口撑圆,食指回指眉梢,中指上竖,中指、无名指分首细伯沉绍开,无名指小指内旋,其形似龙爪,又似虎爪,故称"龙虎掌"。步法抱膝摩花会任胫,如趟似踢,其特点是以正击斜,借力发劲。
宋长荣一派八卦连环掌特别注重下盘功夫,要求运动时前脚起,后脚蹬,掌要与肩齐,掌要握力,步法为"驼形步"。
宋永祥一派八卦连环掌的基本掌法为"荷叶掌",要求坐手腕,掌心内含,指根外旋,劳宫穴稍内含,手指的第二节后勾,指尖往前探,五指分开,大拇指尖微往里扣,其余四指梢各个距离相隔一厘米。其特点是换掌时要叠步,摆扣均衡,暗掌切呢证评阻同住已细烈蛋多于明掌。
八卦连环掌刘宝珍(贞)的八卦连环掌又称八卦阴阳掌,两臂分前后,后臂抱肩,横卧于胸口前,另一臂微曲肘,四十五度侧前上伸,两肘垂地,后前臂里拧,坐腕,掌形成指尖向上挑的阴掌,前掌坐腕,形成微向上平托阳掌。两掌虎口撑圆,四指分离,掌指尖微扣,掌心内吸,前掌指尖与眉平齐,后解重杨律做突确重教掌置于前肘里下侧,后肘对胸口。行步转圆速度较快,变掌换式不讲摆扣步法。
刘凤春一派八卦连环掌。由于刘凤春入门董海川门晚,受董教浅,程廷华强教之,刘凤春长年苦练不辍,功夫深厚,仅单换掌一势就练了三年,所以"翠花刘"的单换掌未逢过敌手。
张占魁的八卦连环掌集形意、八卦、迷踪拳为一体,刚柔相济,身法灵活。掌形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作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步法为蹚泥步。
古反选照德顶交笑可 八卦连环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随员伯责望似,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溶讨秋伏拧转,敏捷多变。拳超厂氧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好述士浓转延盐似情觉。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征语息穿眼求。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要求能进尽损料怀粒令占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 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任区包介身议,内修心神意气力。
八卦连环掌八卦连环掌的动作要求顺颈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连环掌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动扰静,以静刹动为修炼原则。
八卦连环掌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切实做到"入门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裹臂)、松(松肩、沉气)、垂(垂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钻落翻(臂内外旋)等要领;切忌挺胸提腹、努气、拙力(称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八母掌,也称老八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各地流传内容不完全相同,有以狮、鹿、蛇、鹞、龙、熊、凤、猴八形代表的,也有用双撞掌、摇身掌、穿掌、挑掌等作为基本八掌的内容。其中每一掌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
八卦连环掌八卦连环掌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根据老拳谱记载,八卦连环掌拳系尚有十八趟罗汉手、七十二暗脚、七十二截腿。八卦系统所有器,有刀、枪、剑、戟等,练法仍体现随走随变、械随身走、身随步换、势势相连的特点。 另外,还有鸳鸯钺、 鸡爪锐、 风火轮、判官笔等短小的双器械,这在其他拳种中较为少见。八卦连环掌有利于训练人的柔韧、速度、耐力,对下肢力量的培养尤为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卦连环掌被列为中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连环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连环掌"。其实,八卦连环掌与八卦并无什么内在联系。
八卦连环掌八卦连环掌,又名"游身八卦连环掌"或"龙形八卦连环掌",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传。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连环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许多演练的八卦连环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连环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连环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 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连环掌八卦连环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摆、扣为主,左右旋转,绵绵不断。八卦连环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个是行如游龙,见首不见尾;疾若飘风,见影不见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常常能使对手感到头晕眼花。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八卦连环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连环掌另有对练和散手,器械有刀、剑、棍、鸳鸯钺等,其步法要求与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盘刀",长1.4米,重2公斤,其长度和重量都超过一般的单刀。
春秋刀战身枪连环剑连环纯阳剑 连环蟠龙棍五行棒昆仑铲八卦刀
八卦连环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 (二)九论
"九论":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 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 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 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 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 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6. 论股:前股领路,后股坐劲。
7. 论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摆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 论谷道:股道上提气通督脉,接至任脉,气如丹田,此所谓提肛实腹。
9. 论腿:上腿带动跨部,小腿后膝带动踝部。
歌日:十要九论理要明,生花变化妙无穷。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浑圆任意行。
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 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连环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八卦连环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八卦连环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八卦刀最为著名。
八卦连环掌不但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在国内各地广为流传,而且更为国际友人所喜爱而广为传播。
八卦连环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走如风,站如钉,扣摆转换步法清。腰为纛,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抱六合,勿散乱,气遍身躯得自然。扣摆步,仔细盘,转换进退在腰间。
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
高不扼,低不拦,迎风接进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八卦连环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清光绪九年春二月诸弟子于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的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文四座。因文革中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连环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0年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
八卦连环掌创始人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因身长体瘦,人称"瘦尹"。 河北省冀县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为业。尹派八卦连环掌其掌法特点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转,步子小,趋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多穿点,动作刚猛, 以冷、弹、脆、快、硬见长。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出手冷脆快,富弹抖力,掌的运用轨迹接近直线,走自然步,趋于急行,以足碾地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身行变化简捷明快。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 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连环掌之精奥。程派八卦连环掌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 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 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程氏八卦连环掌以 " 龙形掌 " 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掌式的运转曲线圆活,弧度较大,千回百折,形成螺旋,步行屈腿如蹚泥,用摆扣步进行身形转换,多双摆双扣,运作舒展大方,其风格为大开大合。走转拧翻,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圈中有圈,层层不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 " 游身八卦连环掌 " 。
程氏八卦掌创始人程廷华史派八卦连环掌创始人
字振邦,行六,人皆以史六称之,河北冀县小寨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卒于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享年七十三岁。幼拜谭腿名家、当时人称铁腿秦凤仪学武术, 锻炼刻苦勤奋,家离师寓约十里,来去途中踢腿不停,凡数年尽得师传。后尹福亦从秦学,二人切磋钻研,相处颇为投机。秦殁后,尹重拜八卦连环掌大师董公海川门下,后史先生知其事,亦投入董公门墙。尹因先入董门为大弟子,马维祺次之,先生添列第三,艺名史立卿。 当时董公以拳勇显名于京师。号称"八卦派",其术变化多端,尤以步法转换莫测奇妙,誉満九城。京师内外,及各地武术专家慕名来访者实繁有徒,然卒未有能出其右者。肃王曾赐匾,题为"大清一人"。史氏八卦连环掌出掌为 " 钩镰手 " ,食指、中指二指并拢,虎口撑开,其余二指内抱微屈。步法有蹚泥步和鸡形步两种。讲究五形五势,八字八法,尤善腿法,因此其八卦连环掌步法和腿法更加快捷、巧妙。
宫宝田,字少滦,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十三岁时去北京元亨利堆房(米行)学徒,堆房老板正黄旗龙票,将米专供各王府食用。宫宝田经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认识正在王府护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经多次观察考究,认定宝田是习练八卦连环掌的难得之才,遂领宝田去拜见老师董海川。这是宫宝田第一次拜见师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详,连声说:"难得,难得!"再三叮嘱尹福着意培养。从此,宫宝田便辞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师礼,做了尹福的徒弟。 宫宝田回乡后,广传八卦武技。成名的弟子有上海的王壮飞、广西的姜胜伍、台湾的刘云樵等。 1943年,宫宝田与世长辞,终年72岁,遗体安葬在本村。
八卦连环掌第三代传人杨荣本(法号:福源上人)
福源上人,俗姓杨,名荣本,山东掖县海兴庄人氏,生于1873年4月,他诞生于武术世家,祖父、伯父及父亲均擅长武术,以勇名闻于乡里。福源幼年随伯父学武。后入袭太和殿当侍卫,又经人介绍,拜董海川先生的干女婿史计栋为师,苦练八卦连环掌,艺益精进。福源所传东城派八卦连环掌,八卦母掌、八八六十四掌、八卦散推、空手对练、三角步、又有剑、刀、枪、戟、钩、锐等器械。
孙志君先生,八卦连环掌、门人四世,山字代,中国武术八段。原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连环掌研究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第三届委员会监事长、第四届顾问,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生于1933年,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和"游身八卦连环掌"(程派八卦连环掌)的启始者程廷华同村。幼年前后拜于刘子扬(程殿华的高徒)、程有生(程廷华之侄、程殿华之子)、程有信(程廷华次子)三位八卦连环掌老师门下。专修程派八卦连环掌,兼习河北形意拳六十多年, 1964年在北京武术冠军赛中,获八卦连环掌及器械两项冠军。1983年在中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牌,被评为中国优秀武术运动员。在年过七旬之时2004年又以中国武术运动员的身份在河南郑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竞赛中获八卦连环掌与刀术两枚金牌。
八卦掌按摩疗法1983年在中国武协主办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中,被选为当代程派八卦连环掌代表。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武技以录像和文稿的形式奉献于众。1990年和1992年在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北大音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传统武术》和《八卦连环掌》两套录像带,之后又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程派八卦连环掌》其中内容包括:散手、擒拿与反擒拿光盘一套。1994年和2002年及2004年,先后在新加坡和中国人民体育出版社及台北市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游身八卦连环掌》一书。
八卦掌第五代传人高继武
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第五届2008年至今)
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
北京怀柔传统武术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
香港云手武术制作公司北京地区主管
英国中定国际传统武术协会名誉会长
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
中国武术八段
北京人,1942年出生于京城武术世家。祖父高文成系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尹福、大枪刘德宽两位先生的得艺弟子,精通多种门类传统武术,其所传八卦掌拳术独树一帜,具有极深的影响,父亲高子英是当代著名的八卦掌拳师,是京城八卦门承前启后的人物,门人众多,是京城八卦掌拳术的主要传人之一,贡献巨大。
高继武7岁随父高子英习武,至今近60余年。自少年时代起习练长拳、刀、枪、剑术等。青年时代开始习练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术。多年来一直从事民间武术教学活动,弟子及学生众多。习武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赛成绩1999年,获北京市"渔阳杯"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形意八卦掌老年组第一名。2001年获"东升昊博杯"八卦掌第二名。
二、发表文章1996年,在《武魂》杂志第一、二、三、七、八期上,连续发表了《八卦掌六十四手单练法》及《八卦掌六十四手实战对练法》等文章。2006年10月,应邀到湖南省坪石参加"中健行杯"首届武林大会,发表论文《八卦掌的起源与发展》,荣获大会论文一等奖。
三、出版光盘2002年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拍摄出版了《八卦掌技法述真》VCD光盘;2003年由北京武术院监制、广东鸿翔音像出版社拍摄出版了高继武主讲的八卦掌VCD教学光盘:《定势八卦掌》、《八卦掌六十四手》、《八卦片旋刀》、《八卦子母鸳鸯钺》等VCD教学光盘。光盘至今畅销国内外。
四、出版书籍2007年高继武所著《八卦掌精华》一书,在美国纽约出版发行(英文版),全书360页,书中系统介绍了八卦掌的功法与技法,此书已在欧美各国上市销售。
五、交流活动2004年9月,应邀赴马来西亚槟城传播八卦掌拳术。2005年5月,应邀赴美国纽约、康乃狄克州立大学等地讲学,传授八卦掌拳术。2006年3月,再次应邀赴美国纽约传授八卦掌拳术。2007年3月,代表中华传统武术八卦掌参加了在广东东莞市举办的《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并现场展示八卦掌技艺,技惊四座,被大会推选为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2007年12月,应邀赴泰国篷士落教授八卦掌拳术。
六、宣传资料八十年代初曾担任《中国传统武术八卦掌》科教影片武术指导,此片在意大利都灵国际影展获"特别奖"。2002年10月,拍摄了电视专题片《武林纵横》,广泛宣传八卦掌拳术的风格及特点。2007年3月,接受博武国际武术网的独家专访。博武网随后刊播采访高继武专题及文章,同时链接高继武的习武视频。
七、任职情况1980年至1985年在北京市新源里少年之家、北京钢铁学院任武术教练。2002年6月,曾任北京怀柔传统武术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现任北京市武术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香港云手武术制作公司北京地区主管;英国中定国际传统武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八段。
八、民间教学
从1985年起至今,先后在左家庄街心公园、积水潭公园、官园公园从事民间的义务教授八卦掌拳术。
九、弟子成绩
奈杰萨顿(英国人):1986年11月,在天津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上获"八卦掌"冠军。
王 悦:1993年在首届国际八卦掌联谊会上,获女子八卦掌和短器械两项优胜奖。1994年获"八卦掌"竞赛套路第三名(男女混合排名),短器械"八卦钺"第二名(男女混合排名)。
纪宏伟:1999年在北京市"渔阳杯"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八卦掌"女子青年组第三名。
赵五一:2004年在北京市传统武术"八卦掌" 比赛,获短双器械"八卦钺"第二名;长器械"八卦枪"第二名。2006年在北京市首届"海川杯"传统八卦掌比赛获男子中年组"八卦刀"第三名。
付 洋:2005年在北京市"李子鸣杯"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女子青年组"八卦掌"第一名。
李成海:2006年在北京市首届"海川杯"传统八卦掌比赛获男子中年组"八卦掌"第一名。
张振英:2006年在北京市首届"海川杯"传统八卦掌比赛获女子老年组"八卦掌"第一名。
韩正贤:2006年在北京市首届"海川杯"传统八卦掌比赛获女子中年组"八卦掌"第二名。
多年来,高继武先生一直将继承、传播、学习中华传统武术精髓为已任。常年来,始终坚持在民间传授八卦掌,弟子及学生多人、多次在传统武术比赛活动中获奖,为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八卦掌"不懈努力、无私奉献。为了将毕生积累的习武经验及传统八卦掌技法总结提炼,撰写并发表了数篇武术论文,著书并拍摄教学光盘,为武术学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习武教材。非常注重与武术界同仁的交流与沟通,经常参加武术界的学术交流活动,开扩了眼界,广交武林朋友。为扩展传播中华民族武术的渠道,结识了许多外国朋友,并将传统武术成功的推介到海外,提升了中国传统武术八卦掌在国外的影响力。今后,高继武先生将努力把毕生积累与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相结合。终身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武术贡献自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