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在轨运行3年10个月;中巴地来自球资源卫星01星是198360百科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联合议定书批准,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代号CB找科修话参末模ERS-01)。
资源一号卫星,来自是中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右候源让往表和星01星于1999年10月14日由长征4B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中巴获取了大量的有关地区的地球数据和卫星图片,在农林、海洋、环保、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方面360百科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一子比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高速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首次发射就投入使用的应用卫星。它的投入使用,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卫星品种,而且再次表明中国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空间事业。
2000年3月2日,中国第一颗高速传输式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使用。这颗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第一颗和国外联合研制的卫星,并开创了国内应用卫星首次发射即获得述传引烈多含团求成功的先例。卫星投入使用后,由叫生言留继希若末款搞则中巴双方共同管理、分享权益。
资源一号卫星主要搭载了3台遥感仪器用于对地观测:
20米分辨率的5谱段CCD相机
80米和160米分辨率的4谱段红外扫描仪
256米分辨率的2谱段宽视场成像仪
质量:1450千克
功率:1100瓦
设来自计在轨寿命:2年
运行轨道: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78km
赤平倾角:98爱异洲段正视客.5度
绕轨一圈时间:100.26分钟(一般情况下每26天观测全球一遍)
由360百科于卫星设置多光谱观察、对地观察范围大、数据信息收集快,并宏观、直观,因此,特别有利于动态和快速观刑单简神吧察地球地面信息。该卫星在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用途是;其图像产品可用来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每年更新全国利用图;测量耕地面积,估计森林蓄积量,农作物长势、产量和草场载蓄量及每年变化;监测自然和人为灾害;快速查清洪涝、地震、林火和风沙的会等破坏情况,估计损失,提出对策。
对沿海经济开座发、滩涂利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提供动态情报;同时勘探地下资源、圈定黄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资源区,监督资源的合理开发。它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一号C级年站全季是掉须医先CD相机合成假彩色图像:黄河三角洲资源一号卫星又是中国空间事业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它进一步推动在航天领域方面中国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资源一号卫星是颗三轴稳定,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包括有效载荷和服务系统两部分,共由十五个分系统组成。卫星总质量为江料密衣衡时务般更优放1540千克。星体为长方体,采用单翼太阳电池阵,本体外形尺寸为2000×1800×2250mm3。飞行状态尺寸2000×8440×3215mm3。
星体采用分舱设计。结构分系统有结构壁板、承力筒、星箭对接舱、大支架、太阳电池阵的基板和展开机构等组成。服务舱有姿轨控、S波段测控、超短波测控、星上数据管理、电源和热控等六个分系统。
电源采用太阳电池加镉镍蓄电池方案。卫星姿态控制采用高精度的对地指向三轴稳定和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跟踪和轨道调整方案。它由测量汽云觉、控制和执行等三类设备组成。测控由四个独立信道(超短波和S波段)组成,具有测速、测距和测角功能队空速次色防济,用测距音可单站定轨。
星上数据管理和测控在地面网站的配合下,完成卫星的跟踪测轨、遥控、遥测和其他管理任务。 由于卫星在地球地面站视场较小,数据管理分系统采号医养左用星上计算机来管理收级皇逐行责气帝盐己自发的数据, 卫星在故障时能“智能化”处理。
热控以被动式温控为主,电务加热主动温控为辅的方案。有效载荷舱有CCD相机、红外扫描仪(也称红外相机)、宽视场相机、图像数据传输、空间环境监测和星上数据收集(DCS)等分系统。CCD相机有兰、绿、红、近红外和全色等五个光谱段,采用推扫式上去河快护守训核成像技术获取地球图像信息。它只推连之排在白天工作,并有侧视功能(±32°)。
红外扫描仪有可见光、短波红外和热红外共四个谱段,采用双向扫描技术获取地球图像信息,它可昼夜成像。宽视场相机具有红光和近红外谱段,由于扫描辐宽达890千米,因而五天内可对地球覆盖一遍。三台草轴季度乐夜大遥感器的图像数据传输均采用X频段。CCD相机数据传输分二个通道,红外扫描仪和宽视场相机共用第三个数据传输通道。图像数据经编门略酸改决还输意沿增码、调制、变频和功放由天线发射出射频信号,在卫星经过地面站上空时,被地面站接收。数据收集分系统利用地面设置的几百个数据收集平台(DCP)收集的水文载米地模字和气象数据,通过星上转发器实时地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资源一号卫星有11个谱段,具有20米、80米、160米和260米4种不同的分辨率,其有效载荷包括一台蓝、绿、红光和近红外、全色5谱段,分辨率2说海旧叫影乎距0米,扫描幅宽113公里的CCD线阵推扫式相机,一台可见光、短波和红外谱段分辨率为80米,热红外谱段分辨率为160米,扫描宽度为120公里的四谱段双向摆动红外多光谱扫描仪,一台分辨率为260米,扫描宽度为900公里的二谱段宽视场CCD成像仪,对整个地球的重复观测周期为3~5天。
卫星上的CCD相机采用推扫式成像技术获取可见光和近红外地球图像信息,CCD相机还具有侧视定点观测功能,使得由广角成像仪检测到的现象,可以通过CCD相机进行侧视“放大”观测,因此可在3天内观测同一地区一遍。星上红外相机采用双向扫描成像技术获取近红外和热红外地球图像信息。
资源一号卫星是第一次采用了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关键设备,如帆板驱动装置、帆板展开机构、保证卫星姿态的动量轮、红外地球敏感器、陀螺、全管理的表面张力贮箱和1N发动机等。这些设备的自行研制,大大加速了高水平应用卫星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且节省了大量外汇。资源一号卫星3台相机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中科院北京密云地面站和新疆乌鲁木齐、广州地面站跟踪、接收和记录,保障全国陆地和海洋国土全覆盖。
资源一号卫星是一个“百家星”,其遥感数据可用于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能源、土地、海洋、环保、测绘、城乡规划和灾害监测等众多国民经济领域,用户涉及到国务院20多个部委、4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该星的图像可用于农、林、土地、矿产和海洋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绘制地图、水系和城市交通图,测量耕地面积,城市规划,森林蓄积量调查,地面植被情况分析,环境监测以及预报和监测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同时它也可以为沿海经济开发、滩涂利用和水产养殖等提供动态情报。
资源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成功,结束了中国遥感应用单纯依靠外国卫星遥感资料的历史,这些图像数据主要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草原监测,林业资源环境、荒漠化、湿地及林业灾害调查、监测与评估,地质填图,矿产预测与测绘,核能源、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调查,西部开发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全国资源环境与公路交通等数据库的更新,教学,科研以及综合利用等等。
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及荒漠化监测中心已开始将资源一号卫星的遥感数据作为系统运行的主要信息源,中科院正在以这颗卫星的遥感数据为信息源,更新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立全国公路交通数据库。为此中科院地理所和中科院科技投资公司向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定购了1300景图像数据。
资源一号卫星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应用中心提供了滑坡地区的多幅遥感图像,为抢险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遥感信息资料,在专家的建议下在雨季前采取紧急措施,炸坝释放湖水,收到了很好的减灾效果。
资源一号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在轨运行成功,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西部开发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资源一号卫星成功运行的同时,中国和巴西联合进行的资源一号卫星02星研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这颗卫星在巴西总装,以接替资源一号卫星。
在资源一号卫星成功运行的同时,中国和巴西联合进行的资源一号卫星02星研制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这颗卫星在巴西总装,以接替资源一号卫星。01星于2003年8月已经停止使用。
资源一号02星于2003年10月21日成功发射。资源一号卫星01星和02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使我国有了自主的连续可靠的卫星遥感数据信息源。
2007年9月19日11时26分,由中巴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2B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中心发射升空。资源一号02B星是实时传输型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是我国和巴西合作的第三颗资源卫星。2004年11月,中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研制资源一号02B星的协议后,按照各级领导要求,我方型号研制队伍在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带领下,和巴方人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卫星在本国和巴西的相关工作,发射当日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中巴资源卫星是中国与巴西在2002年签署协议之后的一项合作项目。此次中国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重量达2100公斤,采用六面体结构,分为服务舱和有效载荷舱。有效载荷舱内携带有包括CCD、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宽视场成像仪在内的 4部相机。 除相机外,中国巴西资源一号03星还装载了数据收集系统和“太空环境监测器”。
2013年12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