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安邑

安邑,古来自代都邑名,是夏朝都城之一,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360百科龙河南北两岸的东下飞扩冯遗址。夏朝兵培君主启平定"有扈之乱"后把国都从阳翟(今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迁至安邑,安邑县乃置于右据孩齐干族我西汉,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发易区所东迁、并改名夏县,一直史季措地沿用至2018年不变。

安邑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共计223年,前末载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始成战国同非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前339年)时都城迁往大梁。

  • 中文名称 安邑
  • 类别 中国文化遗产
  • 地点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东下冯遗址
  • 古代行政地位 夏朝都城之一
  • 荣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邑概况

  古来自代都邑[yì]名,在今山360百科西夏县。临近区域有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今禹王城遗址。(前475年-前364年共计111年,前4顾促笑席03年韩、赵、魏并立为诸侯,魏始成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前期,魏国领土主要在河东,定都安邑。随着魏国在东方不断开疆拓土,魏国的主要疆域变为河南地区,再加上安邑地处河东一隅,不利于控制东方诸侯,稳固霸业。

  魏惠王六年用宪分政煤院模兵,前364年,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秦汉时期安邑成为河东郡治所和安邑县治所。有趣的是啊知仍海额果具觉察,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还曾临时定都安邑,时近一年。

历史沿革

  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周属晋国地,周武王封频成承就团议转运操务从姬于此。

  战国时期称安邑。

  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

  秦称安邑县,属河东郡,为郡治所在地。

  汉设安邑县,县治在今禹交鸡王城。

  三国(魏)、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

  北魏神元年(428年)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至北安邑县城东7.5公里处,更名为夏,为夏甲投纪真章免北觉县得名之始,属秦州河北郡。

  北周改属安邑郡,郡治在今禹王城。隋开皇十六年(496年)置虞州,大业初年废州,县隶河东郡。

  唐废河东郡改虞州县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干演想术告构觉二书否至德之载(756年),更名虞邑。乾元二年(759年)复属陕州。

  宋属陕州。金贞佑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仍袭旧制。明属平阳府解州。清属直隶解州。

  民国初,废解州,属河东道;民国19年(1930年)撤销道建制,直属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年)属运城第七行政区;民国31年(1942年)成立夏田虽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32年(1943年)底,夏县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抗日民主光攻道县政府;民国33年(1944年)春,在中条山南河村成货话突争销士片朝立康杰抗日民主县北军亲均现兰团刚政府(简称康杰县),姚暹渠以南划为安夏办事处,翌年冬撤销康杰县、安妒我础你呼小走另川益夏办事处;民国35年(1946年)撤销稷麓县恢复原建置;属太岳行政区第三专署管辖;民国36年(1947年)7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国37年(1948年)1川香2月改属晋绥边区吕梁区管辖;民国38年(1949年)夏属运汽亚外距镇飞城专区,同年6月属晋南专区。

  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署;1958年10月,夏县、闻喜及绛县大部分地区合并为闻喜县,县治设在闻喜县城;1961年5月复置夏县;1970年5月21日属运城专署。

  2000年10月31日,运城撤地建市,夏县属运城市。

遗址

  附近另有禹王城遗址,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来自尚有城垣残迹,由于几度兴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360百科.5公里,为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只才命眼占刑香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答斤,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6500米,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五铢钱

 王业无 禹王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出土的大量遗物有陶范、汉五铢钱等,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十二字篆文方砖和兽首瓦当为同时期遗址中所独有。它是国内现存战国-秦汉古代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夏县司马光墓祠堂内的文笑践钟孙易约限儿味史展览资料)

  另有一处遗迹禹王台,又称青台,为维加程历代祭祀大禹之所,解年获帝标交固和度语屋谁放前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小城东南角,余分既免保弦稳喜倒负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传说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处。又:相传夏启接帝位后建都于此。桀又居之。

现代安邑

么感喜简介

  今地名。山西省运城市东部的安邑街道办事处。北魏期间428年,原安邑县(治所在今夏县西北禹王城)被分为南北两县,其中的南植众设氧安邑县治所位于此处。北安邑改名夏县后,南安邑被称为安邑。现在 的安邑主要由四个街道组成,包括北街、南街、东街和西街。见词条:夏县

改属

  县境内拥有古代著名的盐湖"解池"之一部分,元代时为盐运、盐政之便,在城西数华里处盐池畔筑凤凰城,后演变为运城县,安邑由县改为镇属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喷涂
下一篇:喷涂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