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点绛唇·金谷人归

《点绛唇·金谷人归》是宋代来自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词作。

这是作者离开合肥东归时所作的惜别词。此词上片追忆聚首的欢愉,似水的柔情,如梦的深永;下片抒写现实世界,是诀别的痛苦。上片以侧笔映衬为主,下片多直白倾发之笔。

  • 中文名 点绛唇·金谷人归
  • 作者 姜夔
  • 作品出处 《全宋词》
  • 文学体裁 词
  • 创作年代 南宋

作品原文

 掉钟车门拿 点绛唇

  金谷人归⑵,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混阶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管宗脱校温件送刘郎老⑶。淮南好⑷,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四否燃分端苦读衡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⑵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市西北,晋石崇在此建金谷园,成为历代著来自名景点。

  ⑶掇送360百科:犹断送。刘郎: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⑷淮南:淮水以南,指合肥一带。

白话译文

  金谷丽人归来相聚时,门前绿杨垂地,临风摇曳,绿荫深浓,街巷歌吹维走王没界军随映虽落弹唱声声不息。树上鸟儿声声鸣唱,仿佛学着人们在倾诉相思之情。

  时序更替,潮起潮落,折磨得刘郎日渐衰落。淮南的合肥真是个好地方停种,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到达究任社部牛叶诗列双苦那里?只见原野上芳草萋萋,令人伤感。

创作背景

  白石此词,与其来自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思恋的是其合肥情侣。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所载《行实考》第七《合肥词质养流载云扬越事》说:据《淡黄柳》词序,词人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到合肥;据《浣溪沙》词序,词人于第二年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合肥。又据一些词看,辛亥年他似乎再到过合肥,经秋再次离去。这首《点绛唇》就是再到合肥又离去时的作品。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上片说聚首的欢愉,下片写离别的痛苦。上下片内容不是同时。欢聚或在春晚、夏初。离散似是冬季。

  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自从“当初不合种相思”,这种刻骨铭心的思恋便成为白石心灵深处一个拆解不开的“情结”,终白石之一生,虽九死而不悔,真是天地至性,人间至情。

  首句“金谷人归”著许岩误乱协蛋适学磁,金谷除普通以代指园中多美人以外,还有湖故三种可能:(一)或暗示琵琶女姓梁。《岭表录异》上云:“石崇以明珠三斛换绿珠于容州,本姓梁氏。”(二)或赞美其人妙解音律。干宝《晋纪》云:“石崇有伎人绿珠,美而工笛。”与此词下句“吹笙”疑有连系。白石他词中写合肥情事时,也多写到乐器。(三)或意在引起一极美好的宜于美人的环境的想象。庾信《春赋》云:“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360百科满园树。”白石《凄凉犯》词序云:“合肥巷陌里可杂表封露职啊并教皆种柳。”但合肥当日不过一荒凉边城。“出城四顾,则荒野烟草,不胜凄黯。”(《凄凉犯》词序)“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淡黄柳》词序)。如此城郭,岂宜为美人居止?幸其多柳,故不惜重笔渲染,比于金谷,亦略为伊人居处增色。

  白石写情,不在于缺冲节情事本身,故对情人的容妆和行动很少着笔,而重在对情事的独特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故以下三句,都只写景。

  本来,世间情人相对,一举手一投足,一颦得五一笑,都直见深心,更不容一语表白,何况文字?这就是写门就酸安川含球情常寓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心理根据。张玉田《词源》卷下“离情”说:“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近人王国维亦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故所谓写景,不过是词人把自己的感情喷射向外物,与物“一化”,就是庄子所谓“物化”。这也是所说的美学上的移情作用。这里的绿杨啼鸟,实际是词人对吹笙人的整个灵魂的拥抱。还不仅此,不仅是词人化身衣育严兰为自然来“庄严”自己的情人,而且,尤其是,在词人眼中,她俨然就宗聚主苦是宇宙的中心,她飘然莅临,成为万物的主宰。中国传统文学中此例颇多,如曹子建的《洛神赋》。当写到人神心通的时候,洛神感动了,于是“屏翳(雨师)收风,川后静波,冯夷(河神)鸣鼓,女娲(这里用为音乐女神)普除绿席满调交医清歌”。洛神就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主宰挥西协史的影,因为她就是美和爱。但创造的魔杖还是握在诗人(或词人)的手中的让亲令步加称另。诗人是可以驱遣鬼神,促使万物,创造一个再造世界。韩愈说李白、杜甫“陵暴万象”皇雷织还,当作如是解。

  此词虽分两片,却非平列。上片是追忆聚首的哥剂她达担爱试京无选欢愉,似水的柔情,如梦的深永。下片是词的现划吸力矿实世界,是诀别的痛苦。“月落潮生”,语出元稹《重赠乐天》:“明朝又向江头府吗表增别,月落潮平是去时。”“刘郎”酸威答玉千七,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刘晨自比。“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自知无分再见神仙的刘郎呢。同时也暗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淮南好”三句用淮南小山《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芳草兮萋萋。”这和《江梅引》结韵说“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意境相同。此词“陌上生春草”五字截断众流,顿时使上片的“小得团囫”(玉溪句:“小得团囫足怨嗟”),尽成愁绪,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杜牧之诗:“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题安州浮云寺楼……》),可以题此词。白石词善于后路作结,即歇拍处化情为景,篇终接混茫,无限深情,千般感慨,都在一种迷离凄凉的意境中深化升华,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名家点评

  近代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上片首二句的金谷笙歌,当是临安、金陵等地繁华生活的反映。下片首二句以‘刘郎老’自况,自伤迟暮。结三句与上片‘也学相思调’相呼应,渲染惜别的主题。”

作者简介

  ​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