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图书馆于1924年创办,是中山大学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初名广东大学图书馆,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政法专门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和广东公医学校的藏书赵清专载断伟调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两广优级师范学校藏书楼。
截至2013年来自1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统由南校区图书总馆、北校区医学图书馆、东校区图划明群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共4个校区图书馆和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 11 万余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7104个,检索和服务终端 455 台;纸质馆藏总360百科量达632.43耐传沙买万册(件),包括古籍图书近 44.74万册、中文纸本期刊64.00万册、外文纸本期刊 35.72万册;中文电子期刊40325种;外文电子期刊4313米星制上固过与沙做1种;中文电子图书122.43万册;外文电子图某置慢学宜衣特书46.06万册;光盘及议准网络数据库300 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5.99万片。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初名广东大学图书馆,由广东高等病病参陈静师范学校、广东政法专门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和广东公医学校的藏书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两广优级师范学校藏书楼。
中山大学图水老书馆1926来自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
1952年,随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图书馆。
1982年,南校区总馆旧馆舍于落360百科成,建筑面积仅14,500平方吗氧写皇至绝米。
1999年,中山大学建立珠海校区,新落成的珠海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基础图书馆和贮存图书馆。
2001年,原中山大学号等积可我力和中山医科大学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图书馆成为新的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馆藏以生物医学文献为主。
2004年10月,南校区总馆旧总馆改扩建工程完成,馆舍建筑面积扩至30000平方米;坐落在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正式启用。
截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632.43万册(件),其中,古籍图书近44.74万册;中文纸本期刊64.00万册;外文纸本期刊35.72万册;中文厚胡电子期刊40325种;外文电子期刊43131因济现标何依期药种;中文电子图书122.43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6.06万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种;多媒体光盘资源5.9万片。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有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收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据2016年3月占观误排育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了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片句千认决候斤自活员要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士克育刑解孔你着顾愿教00册,基本涵盖了1952年点元字配脸之前的出版物。
据台温皮时是系双特费套动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明整杂意电道吧急例弦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有中文善本3996种,45382册;朝鲜本198种,日本本279种,越南本3犯来常在钢危从种;西文善本7533册;碑帖38161件。
中文善本书以元刻本年代最早,明刻本最精,以广东地方文献及抄本戏曲为特色,另有不少珍贵稿本和名回造切六硫除济均家批校题跋本,如广东清代著名藏书家曾咋钊的批校本和广东清代著名学者陈澧的手稿本,弥足珍贵。
营挥再争反速场导气鲜文善本包括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文献,其中不乏初刻初印本,尤以与中国相关的chi类书籍最为有特色,如《中国丛报》(Chinese epository)为近代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的典型文献,参考利企井色请面下会石把香用价值很高。
碑帖包括从秦代到清代的碑刻,其中不乏名家作品、江南寺庙的碑刻,唐以后的名人题记、题刻尤多,为北方各馆藏拓本中少见。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新版古籍2.4万放没山伯清委触册,包括四库系列、敦煌文献、丛书集成、民国丛书、大藏经等大型丛书,及其他新影印古籍和大公报、申报等新影印民国报刊。
据2016年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中山大学图书馆已完成局域网的全面升级改造,建成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在中山大学全校四个校区图书馆以及一个学科分馆中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无缝连结,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及图书资料通借通还。
图书馆还引进了的3M安全监测系统,实行藏、借、阅、网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可提供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新书通报,光盘与网络数据库检索,多媒体资源浏览,VOD视频点播,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络教育与培训,学科专题信息导航等形式多样的电子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查新、代查代检、定题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职能部门有:馆务委员会、馆学术委员会、馆阅读推广委员会,业务部门(南校区总馆)有:馆长办公室、采访编目部、参考咨询部、数字资源部、特藏部,挂靠机构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华南地区中心,CALIS数字图来自书馆基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360百科L)华南区域中心,教育部级科技查新中山大学工作站。
据2016年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该图书馆是"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The PacificRim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简称PRDLA)的成员馆之一。中山样育出模然额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岭南基金会,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图书馆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还与中国及其他国家近200个单位建立跳答减冲丰了文献交换和馆际互借关系。
据2房沉哪古省着东房引016年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该图书馆设有图书馆与资讯科学研究所鲁等式山清术、医学情报研究所和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中山大学图书馆承担了在图书馆学、文献学、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等领域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担的大型科研项目包括由美国岭南基金会资助的"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碑帖数字化"项目、教育部CLIS特数据库项目"大珠江三角州研究数据库"等。
其中医学情报研究所在1996年底创办了刊物《医学信息荟萃》,该刊物主要内容是从众多报刊中精选和荟萃国内外有关生命科学、中西医学、药学等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医学教育、科研、医疗管理和改革的最新信息。该刊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优秀成果二等奖。
创意与设计:程焕文
艺术创作:陈冰云
设计时间:1999年5月
释义:
1.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设计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融馆藏特色与信息服务于一炉,凸现馆训"智慧与服务"之理念,构成独特优美的图形。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2.馆徽由中文字圕演变而成。"圕"字为"图书馆"的中儿价错校文缩写,此字由曾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先生于1927年创造,该字曾被多种字答牛号游严已顾扩喜社典收录,并在中国齐伟属强段顾神施和日本图书馆界广泛使用。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享有"北刘(国钧)南杜(定友)"和"中西两杜"(气境兵发化孩矛草各杜定友、杜威)的盛誉。以此字作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原创理念,体现了中山大学图总书馆同仁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远大理想。
3.从整体上看,馆徽形如光芒四射的光盘,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迈向光辉灿烂的数字化网络时代。
4.馆徽中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字样以汉字和英文相对照、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相辉映,体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文献的馆藏发展理念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方式。
5.围绕"书"字四周的光环如同通达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致力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
6.图形正中的"书"字采用中国古代的篆书字体,既含有中国具有古代灿烂的古代明和悠久的文字史、图书史及图书馆史的意义,又含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古籍馆藏的意义。
7.果游矛算系在书法上,篆书"书"字的上下部平滑圆润,中部劲秀工整,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妙趣与优雅,其中"书"字氢检的中部形如鳞次飞檐和满盈插架,具有"汗牛充栋"的涵义。
8.在整体效果上,馆徽宜香图形简明直观、动静结合,既具有易识易记的特点,又具有赏心悦目的文化感染力治妈今晚娘接一如。
9.馆徽以周紧搞频减蓝色为基本底色,寓意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同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或变换底色,或免去底色,使馆徽具有灵活的多重使用价值。
智慧与服务
弱向兰克罪二 一.证件类型
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包括办理了读者证件的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与本校有协作任务的校外人员,有效读者证件包括在有效期内的校园卡、借书证、临时阅览证、校友卡(需与左护称菜友物格列双音季身份证同时使用)。读者凭有效读者证件进入图书馆,并按其规定使用。借书证由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统一发放和管理。
二.办证资格
凡该校教职员工和在籍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短训的师生均有资格申请办理中山大学图书馆借书证。每位读者只能拥有一个有效借书证。
三.证件办理方法
在职教职工、在校学生可携带一张小一寸照片和校园卡到南校区流通阅览部办理暨南大学通用阅览证,该证只提供阅览。
四. 借阅权限
五. 催还制度
图书到期前5天,系统会自动发邮件提示读者图书快到期;图书到期后,系统也会再发邮件提醒图书已到期。实行图书预约催还制度,即当图书借出后被人预约,图书馆即发预约催还通知,提醒持书读者该书已被预约,不能续借,请在规定时间内还书。
若"被预约当天+7天"还不到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原始应还日期",图书可持有到原应还日期。
若"被预约当天+7天"已超过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7天,持书者应在"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起7天内归还图书。(注意:图书续借后,又被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应还日期可能会提前。)
六.妥善保管读者证件
七.退证手续
读者离开学校时(包括毕业离校、工作调动、休学、退学、出国、博士后离站、进修结业等)须清还所有外借图书,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八.读者向图书馆申请办理相关证件即认为承诺遵行本办法,作为读者与图书馆就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所达成的协议。
九.图书馆有权根据资源和读者情况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在馆内公告,而不需通知到已办理图书馆相关证件的每一个读者。
十.本办法解释权归属图书馆。
(入馆须知资料来源: )
图书馆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日 | 7:30-22:30 | |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 |||
办公室 | 周一至周五 | 8:00-11:50;14:30-17:30 | |
周六 | 不开放 | ||
周日 | 不开放 | ||
流通部 | 借还书处 | 周一至周日 | 8:00-22:30 |
保存本、台湾文献馆 | 周一至周日 | 8:00-12:00;14:30-17:30 | |
参考咨询部 | 电子阅览 | 周一至周日 | 8:00-22:00 |
特藏部 | 特藏厅(四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17:30 |
珍藏厅(五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12:00;14:30-17:30 |
图书馆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五 | 7:30-22:00 | |
周六 | 8:00-17:20 | ||
周日 | 8:00-22:00 | ||
流通部 | 科技书库(后座二至三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周六 | 8:30-12:00;14:30-17:20 | ||
周日 |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 ||
保存本书&工具书库 (后座四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
周六 | 8:30-12:00;14:30-17:20 | ||
周日 |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 ||
社科书库(后座五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
周六 | 8:30-12:00;14:30-17:20 | ||
周日 |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 ||
外文书库(后座六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
周六 | 8:30-12:00;14:30-17:20 | ||
周日 |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 ||
期刊部 | 中文现、过刊阅览 (前座一楼西) 外文过刊(前座二楼西)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周六 | 8:30-17:20 | ||
周日 | 8:30-22:00 | ||
报刊阅览大厅(前座二楼) | 周一至周五 | 7:30-22:00 | |
周六 | 8:00-17:20 | ||
周日 | 8:00-22:00 | ||
文献传递&学位论文递交 (前座二楼西) | 周一至周五 | 8:00-12:00;14:30-17:20 | |
周六、日 | 不开放 | ||
中外文过刊&学位论文纸本 (后座七至九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12:00;14:30-17:20 | |
周六、日 | 不开放 | ||
参考 咨询部 | 电子阅览1室 (前座二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22:00 |
周六 | 8:30-17:30 | ||
周日 | 8:30-22:00 | ||
电子阅览2室 (前座二楼) | 周一至周五 | 8:00-11:30;14:30-17:20 | |
周六 | 8:00-11:30;14:30-17:30 | ||
周日 | 8:30-11:30;14:30-17:30;18:30-22:00 | ||
参考咨询 查新室、文检教研室 (前座一楼东侧) | 周一至周五 | 8:00-12:00;14:30-17:20 | |
周六、日 | 不开放 | ||
荟萃编辑部 (后座一楼西) | 周一至周五 | 8:00-12:00;14:30-17:20 | |
周六、日 | 不开放 |
图书馆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日 | 8:00-22:30 |
流通台 | 8:00-22:30 |
喜乐斯 | 8:00-22:30 |
办公室 | 9:00-12:00;13:00-17:00 |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
图书馆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日 | 8:00-22:30 |
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另行通知。 |
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 | 周一至周日 | 8:00-22:30 |
周六晚间闭馆。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
注意:
(开放时间资料来源: )
楼层 | 位置 | 分类 | 收藏内容 |
一楼 | 西区大厅 | 联机书目查询 | 配置12台终端,供读者查询馆藏书目。 |
总服务台 | 提供中外文图书外借、续借、书证注册、挂失等。阅览座位60席。 | ||
馆际互借办公室 | 负责馆际互借业务及本馆图书预约服务 | ||
夹层书库一层 | 最近新书 | 收藏最近(2010~2014年)出版中文图书约10万册,开架借阅。阅览座位64席。 | |
密集书库(地下室) | 收藏1990年前出版的中外文过刊12万册(包括1990年) | ||
中区 | 非书资料 电子阅览 | 配置92台电脑。其中,56台为电子资源检索专用机,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包括300多个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近4.7万份电子期刊,147.4万多篇学位论文,122万余种电子图书)的检索、浏览、下载;36台为多媒体资源阅览专用机,可提供多媒体光盘计算机阅览服务。 | |
北区 | 参考工具书 | 收藏参考工具书中文5万多种,外文80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12席。 | |
二楼 | 西区 | 现期期刊 | 收藏中文现刊3100余种及外文现刊1400多种,赠刊3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10席。 |
夹层书库二层 | 外文过期报纸 | 收藏外文报纸合订本2万余册,开架阅览。 | |
夹层书库三层 | 中文过期报纸 | 收藏中文报纸合订本2.5万余册,开架阅览。 | |
中区 | 现期报纸 | 收藏中外文报纸约220种,开架阅览。 | |
中区、北区 | 过期期刊 | 收藏1990年后出版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合订本17.3万余册,阅览座位420席。 | |
三楼 | 西区 | 外国文献馆 | 收藏外文图书5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06席。 |
中区、北区 |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馆 |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图书52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356席。 | |
夹层书库四层 | 自然科学馆 |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自然科学类图书18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 |
夹层书库五层 | 外文理科图书、岩波书店日文赠书 | 收藏日文图书3万余册,外文理科图书3万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 |
四楼 | 南区 | 台湾文献馆 | 港澳台书刊文献资料3万多册。阅览座位24席。不外借。 |
西区夹层 | 保存本阅览厅 | 收藏解放后中文保存本图书,吴宏聪、叶汝贤、端木正、刘翔、石汉基捐赠的图书共计20万余册。有阅览座位40席。不外借。 | |
书库六层 | |||
中区 | 特藏厅 | 收藏精平装新版影印古籍2.4万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编方志8000册;影印本报纸2000册。开架阅览,不外借。有阅览座位54席。 | |
校史文献室 | 位于图书馆四楼特藏厅内,收藏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 ||
商衍鎏、商承祚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陈寅恪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李新魁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戴镏龄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梁方仲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安志敏纪念室 | 开架阅览,不外借。 | ||
东区 | 数字化实验室 | 负责馆藏碑帖及大型图录的扫描,不对外服务。 | |
五楼 | 南区 | 邹鲁校长纪念厅 |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纪念室 |
中区、北区 | 珍藏馆 | 收藏普通古籍3万余种,30万册。涵盖经、史、子、集、丛各个门类,以地方志及岭南地方文献为收藏特色。 闭架阅览。 | |
夹层书库七层 | 民国珍藏馆 | 收藏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 闭架阅览。 | |
夹层书库八层 | 聚珍厅 | 收藏善本古籍4000种4.6万册、碑帖38161件。 | |
东区 | 聚贤厅 | 多功能报告厅,读者教育与培训,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 |
位置 | 分类 | 收藏内容 | |
前座 | 一楼西 | 外文现刊阅览室 | 收藏外文现刊48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8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 |
一楼西、二楼西 | 外文过刊库 | 收藏外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46席。 | |
二楼 | 报刊阅览大厅 | 收藏报纸60余种,社科类现刊350余种,赠送医学类现刊1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72席。 | |
后座 | 二楼 | 中文现刊阅览室 | 收藏中文现刊1006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6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 |
二楼、三楼 | 中文过刊库 | 收藏中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0席。 | |
四楼、五楼 | 中文书库 | 收藏中文图书近20万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2席。配置2台检索终端。 | |
六楼 | 外文书库 | 收藏外文图书4万多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 | |
七楼 | 保存本书库 | 收藏中文保存本图书6万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4席。 | |
八楼 | 工具书库 | 收藏参考工具书及索引类刊物2万多册,收藏学位论文9000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30席。 | |
九楼 | 外文过刊库 | 收藏1970年前的英文过刊2万多册,日文过刊4350册,俄文过刊4812册。 |
楼层 | 位置 | 收藏内容 |
一楼 | 西侧 | 法学书刊3万册 |
二楼 | 东侧 | 工具书5000余种 |
东南角 | 现期报纸217种 | |
西侧 | 现期期刊1997种 | |
中庭 | 电子阅览区112台电脑,可检索中大图书馆订购的所有电子资源 | |
三楼 | 全部 | 中外文图书约34万册,受理校区间图书借阅 |
四楼 | 东侧及西侧部分 | 过刊约15万册 |
西侧大部分 | 过报约2万册 | |
五楼 | 全部 | 喜乐斯藏书约12万种,15万册 |
六楼 | 西侧部分 | 陈纶绪司铎藏书约2.6万册,中图法分类,闭架馆理,仅供馆内阅览 |
西侧及东侧部分 | 以旧杜威法分类的"旧外文"图书,约7万册,闭架管理,可外借 | |
东侧大部分 | 以刘国钧分类法分类的中文图书馆,约23万余册,闭架管理,可外借 | |
地下书库 | 东侧 | 图书近10万册,期刊1万余册 |
位置 | 收藏内容 |
1楼:现期报刊 | 约2000种现刊和200多种现期报纸,馆内阅览 |
2楼:电子阅览室 | 提供读者电脑免费上机 |
3楼:参考文献文科基地 | 参考工具书及文科基地(文史哲)图书,馆内阅览 |
4楼:中文图书(A–C类) | 中文社会科学图书A-C,可外借 |
6楼:中文图书(D-H类) | 中文社会科学图书D-H,可外借 |
7楼:中文图书(I-K&Z类) | 中文社会科学图书I-K&Z类,可外借 |
8楼:中文图书(N-X类) | 中文自然科学图书(TP类计算机图书在三角区里),可外借 |
9楼:过期期刊 | 过期期刊合订本(2010-),馆内阅览 |
10楼:外文图书 | 外文图书,三角区设有小语种专藏,可外借 |
11楼:过期报纸 | 过期报纸合订本,馆内阅览 |
12楼:香港赠书 | 香港赠送外文图书(美国国会分类法排序),可外借 |
位置 | 分类 | 收 藏 内 容 | |
一楼 | 101 | 多媒体教室 | 配置多媒体演示设施和20多个座位,提供小型课程和讲座、会议使用。 |
102 | 院史展览室 | 展出岭南学院20年来的教学科研成就和学科发展历程,1-4楼楼梯墙壁同时分布个专题岭南院史图片展和相关资料介绍。 | |
北区 | 学生自修室 | 设有自修座位165个。 | |
二楼 | 201 | 科研成果展示室 | 岭南学院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展示陈列。 |
202 | 项目办公室 | 岭南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 |
南区 | 学生自修室 | 设有自修座位210个。 | |
西区 | 教师办公室 | -- | |
北区 | 教师办公室讨论室 | 设置两个讨论区和咖啡茶座。 | |
三 楼 | 301 | 馆长办公室 | -- |
302 | 期刊采编室 | -- | |
304 | 期刊阅览室 | 半开架阅览,不外借。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现刊600多种,报纸33种,2005年以后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2212册,2005年以后过刊合订本5885册 | |
306 | 电子阅览室 | 配置电脑10余台,同时提供近50多个网络端口提供读者自带笔记本上网使用。 | |
西区 | 教师办公室 |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 |
四 楼 | 401 | 图书采编室 | -- |
402 | 收藏书库 | 岭南旧书和1998以前报刊密集收藏书库。不流通。 | |
404 | 流通书库 | 开架借阅,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图书、词典、百科全书共计6万余册。 | |
406 | 参考书库 | 开架在室阅览,不外借。收藏MIT赠书、各类年鉴、岭南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经济管理类教参书等共计近万册,2005年之前中外文过刊合订本16000余册,2004年之前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1030册,各类随书光盘400余张。 | |
西区 | 教师办公室 |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
(馆藏布局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