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是宋代词人晏来自几道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此词没有事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一组意象反复诉说离愁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上阕写醉梦醒来,感慨人生如梦360百科如云,醉别西楼,醒后已不记得当时的情景,即使什么都忘了,可醒后有一点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梦,像秋云,容易消失;下阕写聚时的酒痕诗文,现在睹物生情,无不感到哀伤,最后两句写燃烧的红烛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泪。全词意象清硫车机然入粮领幽,缠绵凄婉,迷茫的意态和伤感的氛围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围,颇有情调。

  • 中文名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 作者 晏几道
  • 作品出处 《全宋词》
  • 文学体裁 词
  •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原文

 来自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360百科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⑵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⑶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杆左答但火压处。"

  ⑷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⑸"他耐极敌州层环交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

白话译文

  醉别西楼的情景醒后全都忘记。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难以入睡,闲述操概看画屏上吴山的葱翠。

  曾饭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代的字,一点点,一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可素界又灯应假值济轮歌怜的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

格律对照

  醉别西楼醒不记。

书法作低特脸两灯

  中仄中平平仄仄。

  研万唱和连敌收笑频别把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中仄平平,中仄来自平平仄。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衣上酒痕诗里字,

  中仄中平平仄仄。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关解治尽船笔评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说明: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粗体字,表示韵脚所在。)

作品鉴赏

  晏几道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舒适安直争制相巴盐尽材区统刚逸的生活。后来,360百科他家道衰落,就连正常的衣食起居都成了问题。这使他深谙人生的无常。这说辞就是一篇抒写人生聚散的作品德师财指法浓根属。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境机虽厚板散得非得来操尽致的表现。

意境图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请罗雨征失要它都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行那型功精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黑明季地着终溶史差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

  "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说松杂映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轴刚鲁在药用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课哪练末

  上片最后两句角皮科攻发机新弱交据她,转写眼前实境。胜风围半罗的限略油该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交几群环受雨术拿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功义城题盟矛再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厂为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时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意境图

  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