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坦克ZTZ80

中国ZTZ80式主战坦克是1988年2月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的主战坦克。

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与59式和69式不同,80式的车体左面最后的负重轮上方没有排气口。鼓式燃料箱和推土铲挂于车体后方。炮塔呈半球形,填装手炮来自塔在右,外部装备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105毫米火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炮塔中后部围绕笼式炮弹筐。两侧各有四具烟幕弹发射器。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第一个和第二个负重轮以及第三个和第四个负重轮间有空隙,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托带轮,360百科上部有裙板

  • 中文名称 坦克ZTZ80
  • 外文名称 Tank ZTZ80
  • 属性 国产首款第二代主战坦克
  • 目的 为提高我陆军主战装备的水平

国产首款第二代主来自战坦克ZTZ80

  国产69式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69一Ⅱ中型坦克,以及在69式坦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79式中型坦克,都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69式改进型坦克的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总体360百科战技水平仍属第一代坦

  中国ZTZ80主战坦克 克。为提高我陆军主战装备的水平,发展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从1978年开始,北方某大型坦克制造厂便开始研制国产新型主战坦克。士范玉创外著核触整刘此举受到国家兵器工业元根脚青院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新一代伯去及关主战坦克的研制计划也于1 98 1年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产品代号为WZl22。坦克制造厂充分利用研制59、69、79式等坦克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顺利完成了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研制工作。1988年2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80式主战坦克。新型坦克与69式坦克相比适袁术感让,在总体性能、火力、火控和机动性上有较大的提高,缩须么菜优曾酸听赶电争防护性和使用维修性能也有所改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已接近或赶上20世_~E7大思提真续约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坏司对万验低水平。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国产坦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成为我国处静销续反易坦克研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ZTZ80主战坦克

坦克ZTZ80总体性能

  从总体布置上看,ZTZ80式主战坦克仍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形式和常规炮塔式结构,外形低矮,炮塔圆滑,车体外部简洁流畅,与79式坦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其炮塔防盾上方有l具外置式的激光测距仪,火炮的热护套用小螺钉固定王列十职次必(79式坦克为醒目的大螺钉),显得光滑和干净利落。

  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安装有供驾驶员驾驶车辆用的操纵装置、观察装置、检测仪表、指示装置及驾驶椅;车体前部中间为蓄电池,前部右侧为前组柴油箱和弹架油箱。战斗室位于坦克的中天验万象马认叶集溶急部,装有加温锅、液压助力油箱、中组柴油箱、自动灭火瓶、排水泵及中组弹架等部件,其上是炮塔。

 晶预犯蛋室觉高管直 炮塔为装甲钢整体铸化画距到重半基展敌件,安装有武器系统(包括主要武器、辅助武器、弹药之灯研儿二还水染持节、火控系统)、通信设备及灭火抑爆系屋战奏边统。炮塔内有3名乘旧管居厚给老翻员,车长位于炮塔左部可360垂规差约黑向训耐八度回转的指挥塔内,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右部。主炮为l门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三种弹药毛振器影带建配三,并可使用北约标准的105毫米炮弹。辅助武器为l挺7.62毫米并列机枪,装填手窗口上安装有l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火控系统主要包括光点注入式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机及双向复合控制稳定器等;夜视夜瞄装置为微光式。火控系统能自动完成激光测距、解算、装表和赋予火炮射角,人工精瞄后就可射击,提高了首发命中率,缩短了反应时间,并实现了静止对运动目标的射击。

  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主要装有发动机、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侧减速器以及冷却系统等部件。动力装置为l台12150ZL型水冷V型12缸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730马力,较之79式坦克,动力有较大幅度提高。车尾安装了2个备用油桶,以增大行程。

  该车有较好的装甲防护能力。车体由钢装甲板焊接而成,炮塔为装甲钢铸造件,外形低矮,流线型好,正面装甲防护力较强,炮塔四周安装的栅栏式屏蔽增大了防破甲弹的能力。"三防"装置采用的是门窗自动关闭和个人防毒面具相结合的特种防护装置(79式坦克为集体超压"三防"装置,在车内不需要配戴防毒面具)。动力传动部分装有自动灭火装置,战斗室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能在lO毫秒内自动探测侵入车内的

  高能射流,并输出信号,在60毫秒内实现抑制高能射流引起二次效应,可实现二次灭火一次抑爆(79式坦克为四次灭火两次抑爆)。炮塔两侧各装有4个76毫米的烟幕弹发射器。车内装有1部A一220A型电台和l套A-221A型车内通话器,电台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6千米以上。

坦克ZTZ80来自设计理念

  说起80式主战坦克,值得称道的是它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由于105毫米炮、扰动式光点阶治川击注入式火控系统、"三防"系统等新技术,本刊已经陆续在国产兵服素片掌毫自由边底金器栏目中介绍过了,本文重360百科点介绍在80式主战坦克上应用的鲜为人知的新技术与新设计,以飨广大军事发烧友。

  中国陆军列装的80-2式主战坦克 一是炮弹与油箱合一的弹架油箱,既增加了储油量又节省了车内空间 59式和69式坦克的前组油箱与前弹药架是分开设置的,也就是前组油箱在前,炮弹架在后,燃油与炮弹分开放置。为加大坦克燃爱区条际史着油的携行量,80式坦克采用了前组燃油箱与炮弹架合一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在油箱上开有若干个居志型静由孔,用于放置炮弹。弹油合一的弹架油箱,有点像家中取暖和做饭用的蜂窝煤。这样,原来独立的弹架留出的不少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储存燃油,增加了坦克的携油量,加大了坦克的行驶距离。可能会有读者问,弹油一起不是很危险吗?其实,59坦克

中国陆军列装的80-2式主战坦克

  的前组油箱与弹架也是紧贴在一语跑起的,危险也不小。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坦克的整体防护水平,特别是灭火抑爆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二是烟幕弹发射器,是80式坦克对付反坦克导弹的"护身符" 80式坦克的炮塔两侧x各装有4个76毫米的烟幕弹发射器,可单发、双发、4发和8发齐射,最大抛射距离可达50米,烟幕弹的最大炸高不超过5米,8发齐射时能形成弧度为120度、正面总宽度为120~150米的烟幕,烟幕持续时间可达2分钟。烟幕弹虽然历史悠久,但华龙笔措东移红研汽度搬上坦克作为坦克的防护手段配指事国流之一,却是二十世纪六七十日制手状说读年代以后的事。上期介绍"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时提到,大部分反坦克导弹候粮决采用的是目视瞄准的方式,也就是射手在导弹发射后,必须始终瞄准目标,否则导弹就会脱靶。坦克的烟承镇况防洲讲文幕弹正是利用了反坦克导弹的这一特点,在发现导弹袭来时,及时发射烟幕弹,在坦克前方形成一道烟墙,遮挡住导弹射手的视线,从而摆脱导弹的跟称夜剂宁还直踪和攻击。笔者在组织某项试验时,亲自体验了烟幕弹的遮蔽效果一只见烟幕弹从发射器中向前方飞出进变面并凌空爆炸,二三秒钟后,烟墙如同一道宽宽的瀑布直泻而下,瞬间将坦克遮得严严实实,从正面根本看不到坦克玉可台故果两它了。据以色列军方试验的结论,只要有相当于两倍坦克体积的烟,就能有效遮蔽坦克。而笔者所看到的国产烟幕弹所形成的烟墙,远远超过了这个指标,因此,是完全能够有效对抗目视瞄准的反坦另夫深执原重十黑材握短克导弹的。现在,坦克烟幕弹倍受各国青睐,发展迅速,国产坦克烟幕弹也毫不逊色。据了解,国产某型多功能烟幕弹,不仅能够有效对抗可见光和近红外,而且还可以有效对抗远红外、激光、微波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另外,80式坦克的烟幕弹发射器不仅可以发射烟幕弹,还可用它发射新型照明弹和发烟弹,真是一器多用。

  也许会有细心的读者问,坦克的烟幕弹遮蔽坦克的时间有限,身程思月够打早了烟幕散了,导弹可能照样揍你;打晚了烟墙难以生成。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来解决。从技术说,坦克要通过各种探测设备及时感知怀敌方导弹对坦克形成的威胁,及时做出反应。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在坦克上安装激光报警系统,当被敌方照射时,坦克会立即感知,并自动控制烟幕弹的发射时机、方向以及数量。如果对方是目视瞄准和跟踪的反坦克导弹,目前还击工超没有很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感知,基本方法是通过乘员的观察(友邻车通报等)判断导弹来袭方向,人工控制烟幕弹进行对抗,同时,坦克作"Z"字形机动进行规避。用古老但十分有效的烟幕弹对抗反坦克导弹,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三是在炮塔周围安装了屏蔽栅栏,在车体两侧安装了屏蔽裙板,有效地提高了坦克防破甲弹攻击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破甲弹的基本作用机理,是靠炸药爆炸后形成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刺穿装甲的。尽管破甲弹对均质装甲的静破甲能力超过了穿甲弹,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破甲弹必须紧贴主装甲(算是个通俗的说法吧,其实叫有效爆高)爆炸才能发挥最大效能。针对这一特点,人们发现,只要破坏破甲弹的有效爆高,就能有效对付破甲弹的攻击,于是主战坦克纷纷披上了铁栅栏、裙板等,有效对抗破甲弹。据说瑞典的S型无炮塔坦克车首装的就是铁栅栏,而且这一秘密一保就是二十余年。美国大兵在伊拉克用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为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的火箭筒,车身周围焊满了铁栅栏,活像个大甲壳虫。80式坦克也采用了这些价廉物美的防护手段,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

  四是新设计的坦克潜渡装置。能使该车只需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就能克服水深为5米.宽600米的江河障碍80式坦克的潜渡装置包括密封进排气窗用的布盖、进气筒、排气单向阀、航向仪、排水泵和救生呼吸器,单车潜渡准备时间为20~30分钟。说起坦克潜渡装置,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说大家可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坦克从河岸上一头扎入深水里,在水面上只露出一根通气管在河中行走,不一会坦克又露出水面,驶上河对岸;说陌生是指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坦克潜渡是很危险和费事的。首先,要在工兵分队的支援下,查明河宽、河深和河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坦克能够克服水深不超过5米、河水流速在每秒二三米以下、河底坚硬的河流,而且河宽不超过坦克所允许的潜渡距离。所谓坦克允许的潜渡距离,是指由于坦克完全密封,因此,潜渡时从进气筒吸入动力室的空气不能经过散热器使发动机散热。一般情况下,坦克在水底沿硬质砂地以每小时六七千米的速度行驶时,平均每分钟发动机水温上升4摄氏度左右,所以,必须控制坦克的潜渡距离,以使发动机水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80式坦克的最大允许潜渡距离为600米,较之59坦克提高了近百米。其次,是要对坦克进行密封处理。乘员要把坦克的各种门窗封好,把炮塔与车体结合部、炮口等塞好。第三是接好通气筒、排气单向阀等潜渡装置。一切准备就绪,坦克方能下水潜渡。潜渡时,必须保持好航向,稳住油门,不能轻易转向,乘员要及时排水,并做好逃生准备,车长要通过电台与岸上指挥员保持联系,及时指挥驾驶员修正方向,直到上岸为止。

  笔者在部队时,听说部队曾经组织过潜渡训练,但由于潜渡训练难度高,危险性太大,所以很遗憾的是笔者未亲历潜渡训练。80式坦克的潜渡装置较之59、69式坦克又有较大改善一增加了导航设备,可以保持方向,解决了乘员看不见的问题;增加了呼吸器等救生设备,一旦坦克进水,可以保障乘员逃生,大大减轻了乘员的心理负担。

  当然,现在有不少学者对主战坦克潜渡能力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现代条件下的作战是合同作战甚至是联合作战,坦克克服江河障碍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工兵架设浮桥来解决。对此,一位资深专家一语道破:大家都知道这个功能用途不是太大(据说二战中苏军打了那么多仗,只有一次战斗中坦克进行了潜渡),但是,有谁能保证它一次也用不上呢?

  五是我国新一代主战坦克从这里"起飞" 80式坦克研制成功后,虽然没有装备部队,但它的"兄弟姐妹"却相继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骨干装备,使我军装甲突击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80式坦克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工厂再接再厉,乘势扩大战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出8 0一l式主战坦克(wZl22A),设计定型时命名为ZTZ88式主战坦克(在其基础上又相继发展了88A/B两款主战坦克),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同时,根据外贸的需要,工厂又相继研制了80一Ⅱ式主战坦克(B W l 2 2)、85一Ⅱ式主战坦克(WZl227F2)和85-ⅡAP式主战坦克(WZl228)等,受到国外用户的高度评价,为扩大我国坦克制造业的影响,开拓军品外贸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似曾相识又不同细微之处显变化

  ZTZ88式主战坦克(以下简称88主战坦克),从外形上看与80式主战坦克基本相同,车体呈流线型,外形低矮,整车显得干净利落,线条流畅。尽管如此,细心的读者还是发现了88主战坦克在外观上与80坦克的区别。一是炮塔防盾上的激光测距仪主机不见了。原来,该车采用了新型的测瞄合一瞄准镜,激光测距主机与瞄准镜合为一体,自然就不需要外挂主机了。二是天线较之80坦克短和粗了一些。原来,88主战坦克安装的是国产新型电台,该电台用的是较粗的2.85米中馈天线,而80坦克安装的仍然是老式的A一220A电台,其天线是又细又长的4米鞭状天线。看来读者真是明察秋毫,从这两个细微的特征上就把这对"姊妹"给区别出来了。当然,88主战坦克的变化还不止这些。由于该车采用了不少新技术和新部件,使该车不仅在火力、三防能力、通信等方面的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其车内的布置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首先,为了解决新增的集体"三防"系统的增压风机和滤毒罐的安装问题,战斗室做了局部调整:去掉中组柴油箱,重新设计了中组弹架,并将弹架左移。为保证战斗室"三防"超压值达到要求,所有通过发动机隔板的拉杆、导线和管路均采用了密封结构。中组弹架重新设计后装弹17发,减少了l发,因此,炮塔尾舱恢复装载5发炮弹。炮弹基数由44发增加为48发。考虑到炮塔两侧要喷涂军徽,为此,将烟幕弹发射装置后移。炮控系统中的电机扩大机、配电盒、二合一晶体管放大器等部件也移到火炮摇架下面。

  其次,用从国外引进的"三七"火控系统(扰动式简易火控系统)替换原80坦克使用的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该火控系统采用三合一(潜望式观瞄、激光测距、微光夜视)炮长瞄准镜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各种传感器。同时,该坦克保留了原80坦克的瞄准镜作为辅助瞄准镜(笔者认为保留这个部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个亮点,它可保证在战斗中一旦三合一镜损坏,炮长仍可使用普通瞄准镜进行简易射击,大大提高了火控系统的可靠性)。为适应新安装的双向复合稳定器,弹道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均做了相应调整,瞄准镜与火炮轴线的同步方式也改为电同步(传统扰动式火控系统中瞄准镜与火炮的同步方式为四连杆机构机械同步),大大提高了瞄准镜

  与火炮同步的精度。该火控系统具有较完善的自检能力,能及时显示系统出现的故障。

  第三,将原80坦克的一代微光像增强型夜视装置,改为二代微光像增强型夜视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坦克的夜战能力。

  第四,战斗室采用了85式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能在10毫秒内自动探测到侵入车内的高能射流并输出信号,在60毫秒内实现抑爆,有效地防止高能射流引起的二次效应对车内乘员伤害和对设备的损坏。

  第五,增装了增压风机和滤毒罐,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压集体"三防"系统,"三防"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第六,改用性能先进的CWT一167B型坦克电台和cYY一168型车内通话器。

  从上述变化中不难看出,88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三防"系统和通信系统已是"焕然一新",当然其他改进也是可圈可点的。

  二、青出于蓝胜于蓝后来居上勇赶超

  经过本刊国产兵器栏目连篇累牍的介绍,广大军事发烧友们对国产坦克的特点都能如数家珍了。面对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的读者,这款坦克又有哪些特点能使读者眼前一亮,又有哪些亮点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呢?两位笔者面面相觑,真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无奈之余,抱来一大摞资料"淘金",想来它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她在灯火阑珊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下来笔者还真找到了不少感觉。下面就把笔者淘来的"金"奉献给大家。

  首先,它是国产坦克中第一款被正式称为"主战坦克"的第二代装甲装备。关于坦克的分类问题,这里需要交代一下。军事发烧友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坦克是按照战斗全重来分类的。按当时的标准,战斗全重在20吨以下称为轻型坦克,20~40吨的称为中型坦克,40吨以上称为重型坦克。轻型坦克中典型的车辆有我国的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坦克(也属轻型),美国的M41、"谢里登"、前苏联的PT-76轻型(水陆)坦克等。轻型坦克由于重量轻、机动速度快,在战斗中通常用于遂行侦察等机动性很强的作战任务。法国人形象地称轻型坦克为"骑兵坦克"。中型坦克的典型车辆有我国的59、69、79坦克等,美国的M48、苏联的T一34、T-54/55坦克等。中型坦克火力强,防护能力明显高于轻型坦克,机动速度也比较快,在战斗中通常主要用于实施突击。重型坦克的典型车辆有前苏联的IS一2重型坦克(46吨)、二战中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I型56吨、Ⅱ型69.71tOg)等。重型坦克体形庞大、机动速度较慢,但火力很强,装甲很厚,通常用于决战。在三类坦克中,由于中型坦克兼顾了火力、机动和防护三大性能,因此,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使用也最为广泛,在二

  战中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实际上成为坦克中的"主战"装备。随着重型坦克的消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坦克的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坦克不再单纯按战斗全重来分类,而是主要按作战功能分类,如"主战坦克"(英文名称为Main Battle Tank,简称MBT)、"轻型坦克"、"水陆坦克"等,同时,战后研制的第二代坦克(美国的M60、苏联的T一62坦克等)被称为"主战坦克"。

  我国也采用了世界通行的坦克分类方法,将我国研制的第二代坦克正式称为"主战坦克",同时,保留第一代坦克原有的分类标准和称谓(59、69、79坦克等第一代坦克仍称为中型坦克)。由于88主战坦克(含80坦克)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坦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白行研制的新一代坦克,因此,它捷足先登"主战坦克"之榜。与59、69、79中型坦克相比,88主战坦克在战术技术性能方面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主战坦克。与外军坦克比较,在火力、火控方面与日本的74式主战坦克相当,而在防护性能方面则优于74式坦克;在三大性能方面优于美国的M60坦克;在防护上优于原苏联的T一64坦克,而在机动性方面则与T-64相当。

  第二,它是最先取消航向机枪的国产坦克之一。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了,88主战坦克的主要辅助武器(不含乘员轻武器)中,只有l挺并列机枪、1挺高射机枪,而59、69和79坦克的主要辅助武器,还多l挺航向机枪。所谓航向机枪,就是安装在驾驶室、由驾驶员操纵进行射击的机枪,也称为前机枪。59坦克的航向机枪安装在驾驶员的右侧,战斗中,驾驶员通过操纵车辆进行概略瞄准,同时,按右操纵杆上部的按钮进行射击。笔者在部队时,参加过不少并列机枪的射击训练,就是没体验过打航向机枪的滋味,于是,笔者就问一些打过航向机枪的老驾驶员,想找点打航向机枪的感觉。老兵说,打靶时,在坦克前方百把米的地方插上人形靶,坦克通过射击线后,驾驶员通过潜望镜观察目标,并拉操纵杆使坦克大略对准目标,然后打出一个点射,如果没有命中目标,拉操纵杆修正方向再打。老兵还风趣地说,打航向机枪挺有意思,坦克像扭秧歌一样左拧右摆的,子弹也乱飞一气,靶子上就是不见窟窿。笔者也曾试着操了操T一34坦克的航向机枪,与59坦克航向机枪不同的是,T一34坦克的航向机枪是由副驾驶(兼无线电员)操纵的,而且航向机枪是固定在摇架上的,打起来可以像普通机枪一样进行瞄

  准射击。给笔者的感觉是,T-34坦克的航向机枪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航向机枪,它可以在坦克前进方向上进行相对精确的瞄准和射击,消灭近距离的步兵等目标。由此可见,59坦克的航向机枪,存在操纵不便、命中概率低等诸多问题。有人风趣地说,打59坦克航向机枪,就是挑着水桶打人--"主要靠抡(扫)了"。

  说到底,航向机枪是坦克驾驶员"刺刀见红"的产物。在近战的情况下,驾驶员驾驶铁骑以履带碾压、车体撞击以及航向机枪射击等手段消灭近距离的目标(如1939年侵华日军与苏、蒙军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就有众多日军死于苏军坦克的履带下)。随着坦克交战距离的不断扩大和步坦协同作战水平的不断提高,航向机枪的作用越来越小。基于这种考虑,88主战坦克率先取消了航向机枪。可能有读者会问,没有航向机枪了,坦

  克周围突然出现敌方步兵怎么办?不用担心,坦克能对付--首选用并列机枪"点名";再近了乘员可以拿冲锋枪"招待"他;如果上了车,就趁其不备,迅速从车内投出手雷给他"接风";实在不行,坦克炮装上榴弹,炮口打到最低位置来它一炮,靠火炮的巨响和炮弹在极

  近处爆炸消灭敌人。最后的办法就是像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一样,用电台召唤"向我开炮"(千万别开"炮",让友邻车用并列机枪消灭敌人足矣)。由此也证明,步坦协同作战是多么的重要,否则坦克就可能"虎落平阳任犬欺"了。

  第三,它最先与复合装甲"亲密接触"。88主战坦克的车体首上装甲披挂了复合装甲,成为国产坦克中率先采用新型防护装甲的坦克。说起复合装甲,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复合装甲是由英国人乔巴姆发明的,所以也称"乔巴姆"装甲。复合装甲,顾名思义就是由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能有效抵抗破甲弹和穿甲弹攻击的新型装甲。复合装甲一般由高强度装甲钢、钢板铝合金、尼龙网状纤维和陶瓷材料等组成。复合装甲的大致结构是这样的:外层为较厚的钢板,夹层由像瓦片一样搭接排列的陶瓷元件构成,陶瓷元件镶在铝合金和塑 料壳内,内层为适当厚度的钢板。其防护机理是:当破甲弹击中装甲时,高能金属射流可能穿透外层钢板,而陶瓷层可使金属射流偏转或分散,还可吸收震动波;另外,由于陶瓷的刚性大,不易变形,加之陶瓷层的合理排列,减少了中弹后过早破碎,因此大大减少了金属射流的威力。在等重量

  装甲条件下,复合装甲对破甲弹的抗弹能力较均质装甲提高2~3倍,但对动能弹尚不到2倍。苏联的T一72坦克车体首上装甲就是复合装甲。它是一种致密阵列型复合装甲,其外层是厚装甲,夹层为玻璃钢,内层是薄装甲,最里面有一层衬层,各层之间紧密排列,没有间隔。美国的MlAl坦克,英、法、德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也都采用了复合装甲。这些复合装甲属间隔阵列复合装甲,夹层和前后钢板之间有间隔。如美M1Al坦克车体前装甲和炮塔都是复合装甲,外层是薄装甲,夹层为尼龙、陶瓷、钛合金混合层,内层是厚装甲。有趣的是,西方国家的复合装甲,外层是薄钢板,主装甲在内层,而前苏联的复合装甲与西方正相反,主装甲在外,内层是薄装甲,两者各有千秋。

  由于复合装甲是坦克防护技术的一次革命,因此,备受各国推崇,第二代主战坦克相继采用了复合装甲。据有关专家介绍,各国的复合装甲所采用的材料都是高度保密的,目的是防止别国找出对付的办法。为提高我国坦克的防护水平,复合装甲技术出现后我国也及时开始独立自主研发复合装甲,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88主战坦克成为第一个"受益者"。可别小看了这块复合装甲,它对提高坦克防护性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有资料显示,车体前部的被弹概率达21%以上,仅次于炮塔(45%)]另外,它还标志着我国坦克的防护技术进入了复合装甲时代。

  第四,它与80坦克同时"出生"。巧合的是,88主战坦克与它的"姊妹"车80坦克同时定型。据笔者所知,这在我国坦克发展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到目前为止这项"吉尼斯"记录仍未被打破)。这一奇迹的创造,要归功于承担研制任务的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

  他们干1978年开始研制80坦克(原为69式中型坦克改进型)后,很快就研制出12辆样车,并累计进行了总行驶里程达10万千米的严格试验。由于88主战坦克的底盘与80坦克基本相同,因此,科研人员在80坦克研制和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为88主战坦克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的火力打击能力,在80研制过程中,领导机关于1986年5月决定同步研制80坦克的改进型80-1式坦克。1986年7月,召开了80一l式坦克方案审定会,确定了80-1式坦克的设计方案。随后开始了部件和整车的设计工作。由于安装"三七"火控系统及在战斗室增装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等部件引起炮塔内部布置变动,为了保证研制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厂家先加工了一台80式坦克炮塔体,作为总体布置的模型和试验样车的正式炮塔,并按"三七"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外形图制作了一套木质模型在炮塔体内试装,进行炮塔内总体布置合理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厂家很快完成样车装配。为缩短试验时间,1987年7月,正式组成80-1式坦克试车队,开始对样车进行鉴定试验。试验项目主要包括:"三七"火控及炮控系统的装车试验及夜视试验;国产新型电台通信试验和烟幕弹发射装置试验;"三防"系统试验和灭火抑爆装置试验;l000千米行驶试验和730马力发动机排气温度自控装置试验等。到1987年9月,样车通过了l500千米的鉴定试验。1988年2月,80坦克和80一l坦克设计定型,并分别命名为ZTZ80式主战坦克~NZTZ88式主战坦克。

  尽管88主战坦克与80坦克同时"出生",但它的性能却上了一个台阶--火控系统明显优于80坦克,"三防"系统由80坦克的门窗自动关闭加个人防护型,改为带核生化报警、门窗自动关闭、增压风机和滤毒装置一体化的超压集体"三防"系统,"三防"能力实现质的飞跃;通信系统将原型车采用的十分陈旧的A一220A电台(电子管机),改为采用集成电路和运用频率合成技术的国产新型电台(CwT-167B型)。另外,80坦克的灭火抑爆系统仅能实现一次抑爆和两次灭火,88主战坦克安装的85式灭火抑爆系统,能实现二次抑爆,四次灭火。

  与80坦克一样,88主战坦克成为首批安装国产新型坦克潜渡装置的坦克,潜渡距离和乘员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88主战坦克的炮弹基数达到创纪录的48发(80坦克为44发、59坦克34发),为国产坦克炮弹基数之最,提高了坦克的持续作战能力。88主战坦克还率先成为可安装挂胶履带的装甲车辆。可以说,该车亮点频现,不胜枚举。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经过这番"淘金",一定会为我国坦克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喝彩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会议室
下一篇:十阎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