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来自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360百科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帝影市袁本乡显教日"长征一号"愿投院味营乎化降煤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述迅春黑刻从胜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应状材兴粒质福离长征十一号5个型斯钱推掌室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

类以陈技争使害争剂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 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除径龙掉指还汉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万条做买集损极岁达到14吨。

截至2021年10月24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93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是值绿序5.33%。

  • 中文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外文名 Long March Launch Vehicle
  • 缩写 CZ或LM
  •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研制单位 航天一院、航天八院等

研制背景

  航天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来自组成和标志之一,进入空间的能力是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360百科要标志。

  运载火箭则是目前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空间的唯一义证阶座广盐再探工具,是发展空间技术、确保空间安全的基石,是实现航天器快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的根本保障,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载体,是国家空间军事力量和军事应用的重要保证,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确保安全、可靠、快速、经济、约米害春极刚源完需环保地进入空间,推进太空探索技术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程,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目标。

发展沿革

发展阶段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共经历了5个阶段。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第一阶段是基于战略导弹技术起步,主要包括CZ-1、CZ-2;

  第二阶段是按照运载火箭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研制的火箭,包括CZ-3、CZ-3A系列、CZ-4系列;

  第三阶段是为满足商业发射服务而研制,典型代表是CZ青短部也担节吸块背皮合-2E;

  第四阶段是为载人航天需要而研制的,如CZ-2F火箭;

  第五阶段是为适应环保及快速反应需要研制的运载火间之故后析箭,如CZ-5系列、CZ-6、CZ-7、CZ-8系列、CZ-11等。  

火箭分代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了4代运载火箭研制。

  第一代:长征一号(CZ-1)、长征二号(CZ-2)为第一代。第一代根据战略武器型号改进而来,具有明显的战略武器型号特点,解决了我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的问题,但其运载能力等总体性能偏低、使用维护性差即输子将回刚、靶场测试发射周期长、采用模拟控制系统。

第一、第二和第三代运载火箭

  第二代:长征二号丙系列(CZ-2C系列)、长征括其罗态二号丁(CZ-2D)、长征三号(CZ-3)、长征二号捆(CZ-2E)为第二代。第二代仍然带有战略武器型号的痕迹,在第一代火箭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第二代火箭以原始状态CZ-2C火箭为基础改进,一、二级与CZ-2C火箭基本相同;采用有烧目区跟怀旧结油皮速毒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采用了数字控制系统

  第三代:长征二号F(CZ-2F)、长征三号重负甲系列(CZ-3A系列)、长征四号系列(CZ-4系列)为第三代。第三代在第二代基础上,持续开展可靠性增长和技术改进,采用系统级冗余的数字控制系统;增加了三子级,任务适应能力大大提高;或为满足载人航天任务需求,增加了故检和逃逸系统,其任务可靠性大大提高; 简化了发射场测发流程,使用维护性能得到了提高。

新一乐练沿算财缩著倒水染称代运载火箭

  第四代:长征五号系列(CZ-5系列)、长征六号(CZ-6)、长征七号(CZ-7)、长征八号系列(CZ-8系列)、长征十一号(CZ-11)等为第四代。第四代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考许元块化代站府经果环境友好;采用全箭统一肉化总线技术和先进的电气设备;最大运载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谈轴对六曾水级界

发展意义

  1970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联率流富去发射人造卫星,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地掌握了进入空间的能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由常温推进剂到来自低温推进剂、由末级一次启西烟修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逐步发展成调铁国证导师及亲积导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备进入低拿了练题品手排方、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360百科为中国航天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了中国卫星及其应用以及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力支撑了以"神舟"载之映课路息断念各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嫦娥"月球探测工程和"天问"行星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中婷广金始流钱春离国航天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长征一号系列

  长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一号丁"两种集例型号,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CZ-1)是我国第一种运载火血径箭型号,是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65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65年开始研制。它是在东风四号弹培么粮张打交神群滑生而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一二级为液体发动机,三级为固体发动机。

征一号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研制过程句洲势中攻克自旋稳定、级间获飞称李连接与分离等关键技术。

  火箭全长29.8种孙士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7吨,起飞推力112吨,近地轨道(LEO:440公里圆轨道,倾角70度)运载能远赶纸再力为300千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开辟了中国自主进入空胜述香怕良约间的新纪元。

  长征一号共杆身进行了2次发射,均获成功必检触,于1971年退

长征一号乙

  长征一号乙也被称作"长征一号马杰反罪居话组间"。是长征一号的第一个改进方案。方案提出使用意造马杰火箭的第三级意丽丝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替换国产的第三级GF-02固体火箭发动机。火箭的一、二级没有更变。但当时因缺乏资金所以没有向意大利购买马杰火箭的第三级,因此没有投入生产。

长征一号丙

  第一、二级使用长征一号的发动机,保留不变,而第三级使用更先进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体燃料,使火箭的近地运载能力提高到半吨。1984年首次成功测试第三级发动机,但因种种原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88年取消了长一丙工程。

长征一号丁

  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CZ-1D)是在长征一号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的一枚装有"变轨级"的三级小型运载火箭。全箭起飞质量81.075吨,全长28.22米,LEO(300公里圆轨道,倾角57度)运载能力为930千克(自旋)和750千克(三轴稳定)

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

  1995年5月,长征一号丁火箭首次飞行成功。由于长征一号丁三次飞行任务皆为亚轨道飞行,所以不计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记录。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系列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拥有"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系列、"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E)"、"长征二号F"等型号,主要承担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其中长征二号F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用于载人航天发射的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CZ-2)是中国运载火箭的基础型号,是在东风五号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研制过程中首创小推力弹道方案,将运载能力提升25%;在首飞失利后,系统研究并形成运载火箭大型地面试验方法。

  火箭全长32.6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2吨,LEO运载能力2.0吨

  该火箭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4年11月5日首次飞行试验失败。第二次发射于1975年11月26日获得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随后,又连续两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二颗和第三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二号共完成4次发射,成功3次,于1979年退役

长征二号甲

  大体就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但准确指在1974年长征二号首发失败后,对长征二号使用的风暴一号火箭第二级的陀螺控制系统作了微小改进后的火箭型号。1975年首发成功后,又成功地发射两次。按照国际惯例,对火箭发动机做多么微小的改进都需要注册,改进后第二级的"YF-22/23"火箭发动机改称"YF-22A/23A"(22/23甲),火箭的型号也同时改作"CZ-2A"(长征二号甲)。这个型号又因与年后的长征二号丙(为提供国际运载服务而更名)完全一致,所以常常造成混淆。所以一些列表会用"长征二号"或"长征二号甲"来标示1974年11月5日的发射失败,而1975年11月26日、1976年12月7日、1978年1月26日的三次发射与后期的长二丙发射任务一并收录为"长征二号丙"的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CZ-2C)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征二号基础上研制的一种两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二号丙发射遥感卫星十八号

  火箭全长43.72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LEO运载能力为4.0吨

  改进后发展出的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具备发射LEO、SSO、GTO及大椭圆轨道卫星的能力;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我国现有的酒泉、太原和西昌3个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具备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发射能力。

  长征二号丙首次成功研制主动章动控制自旋稳定SM上面级,突破一型火箭不同发射场适应性技术;首次成功研制SMA固体上面级双星串联的内支撑安装结构,可完成多类型卫星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于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 1998年底,长征二号丙火箭被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是中国首个"金牌火箭"。

长征二号丙改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号有四种:长征二号丙/智能分配器(CZ-2C/SD)、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CZ-2C/SM)、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甲(CZ-2C/SMA)和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CZ-2C/YZ-1S)。

  长征二号丙/智能分配器

发射铱星的长征二号丙/SD

  长征二号丙/智能分配器(CZ-2C/SD)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的基础上安装了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主要用于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该型火箭于1997年12月8日首次成功发射,连续7次成功发射铱星及其模拟星。

  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

  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CZ-2C/SM)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的基础上安装了改进版的固体上面级,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1.25吨

长征二号丙/SMA发射实践九号卫星

  该型火箭于2003年首次成功发射。

  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甲

  长征二号丙/固体发动机甲(CZ-2C/SMA)是一种三级常规液体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研制的三轴稳定固体上面级和双星适配器,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SSO)达到2.1吨

  该型火箭于2008年首次成功发射。

  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乙

  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乙(CZ-2C/YZ-1B)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远征一号乙上面级(即远征一号S上面级),  主要用于低轨卫星的多星组网发射任务。SSO运载能力达到2.3吨

  该型火箭预计将于2018年首次发射。

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CZ-2D)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种二级常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CZ-4A)的基础上减少常规液体三子级,并进行适应性改进形成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二号丁发射遥感卫星24号

  火箭全长41.056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50吨,LEO运载能力4.0吨500公里SSO运载能力1.5吨

  长征二号丁于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捆

  长征二号捆(CZ-2E)即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在加长的长征二号丙(CZ-2C)周围捆绑四枚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配以合适的上面级,可进行中高轨道卫星的发射。

长征二号捆发射澳星B1

  火箭全长49.68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起飞质量462.46吨,LEO运载能力达到9.2吨(200公里圆轨道,倾角28.5°)

  长征二号捆是中国第一种为商业卫星发射而研制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首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二捆火箭研制过程中攻克了高空风修正、助推器捆绑和分离、推进剂利用、横向变轨和全方位调姿定向、大尺寸分离包带、大型整流罩等和大型发射台等36项关键技术,为我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长征二号捆火箭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后续载人火箭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长征二号捆于1990年7月首次成功发射,共发射7次,成功5次,于1995年退役

长征二号F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CZ-2F)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征二号捆(CZ-2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超过97%(置信度0.7),主要用于发射神舟飞船到近地轨道。它我国第一种载人运载火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型载人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发射神舟七号

  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过程中攻克载人火箭总体设计、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冯卡门外形整流罩等重大关键技术。

  长征二号F基本型火箭全长58.34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起飞质量479.8吨,LEO运载能力8.4吨(200×350km,倾角42°)

  长征二号F基本型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目前该型火箭已停产,后续任务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承担。

长征二号F改

  长征二号F改即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CZ-2F/G),是在长征二号F基本型的基础上,将助推器推进剂储箱顶部椭球顶改为锥形顶,提升推进剂储存量。 长征二号F改包括两种状态,即发射运输飞船状态和发射目标飞行器状态。

长征二号F改发射天宫二号

  火箭起飞质量约493吨。发射载人飞船型号和发射目标飞行器或空间实验室型号的整流罩最大直径分别为3.8米和4.2米,火箭全长分别为58.34米和52米。火箭运载能力有所提升,LEO运载能力8.8吨(200×350km,倾角42°)

  神舟七号发射任务完成后,长征二号F基本型不再执行任务,后续任务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执行。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已先后成功发射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飞船及天宫一号、天宫二号。

长征三号系列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拥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等型号,主要承担高轨道的发射任务。其中"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又可统称为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另有计划中的"长征三号丁"、"长征三号E"。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CZ-3)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在长征二号丙(CZ-2C)的基础上,增加2.25米直径氢氧三子级形成的三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火箭全长44.5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0米,起飞质量204.88吨,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为1.6吨

  长征三号研制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基于氢氧低温三子级的火箭总体方案,全新设计地面增压、氮气瓶补压、自生增压三段有机结合增压方案,首次研制低温共底贮箱,首次较全面研究并解决液体火箭低频振动力学环境管理技术,率先提出并研究液体火箭纵向耦合振动(POGO)问题。

  长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三号于1984年首飞成功,共发射13次,成功10次,于2000年退役

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CZ-3A)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基础型号。是将长征三号(CZ-3)氢氧三子级替换为3米直径、采用两台8吨氢氧发动机的氢氧三子级,具备了大姿态调姿能力,任务适应能力更强。火箭主要用于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发射。

长征三号甲发射嫦娥一号

  火箭全长52.52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3吨,标准GTO运载能力为2.65吨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研制过程中,突破了YF-75发动机、小型四轴惯性稳定平台、冷氦加温增压系统、低温氢气能源双向摇摆伺服机构等四大关键技术。

  长征三号甲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2007年底,长征三号甲火箭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是中国的第二个"金牌火箭"。

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CZ-3A和CZ-2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以长征三号甲(CZ-3A)作为芯级,捆绑四枚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构成,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CZ-2E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它轨道卫星的发射,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长征三号乙发射鑫诺二号

  该火箭共有2种构型:长征三号乙标准型(已停产)、长征三号乙改一型。

  长征三号乙标准型

  长征三号乙标准型(CZ-3B)火箭芯一级与助推器为不加长状态,使用40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统为平台+激光惯组主从冗余方案。

  火箭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整流罩直径4.0米,起飞质量425.8吨,标准GTO运载能力为5.1吨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1996年2月15日首次飞行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失败,火箭起飞22秒后触地爆炸。 在1997年8月和10月则成功地发射了菲律宾马部海卫星和亚太二号R卫星。

  长征三号乙改一型

  长征三号乙改一型(CZ-3B/G1)是在长征三号标准型的基础上,采用起飞滚转定向、双向风补偿、三级一次工作、串联式双星分离,使用3700Z加长型(3700ZS型)双星整流罩。

长征三号乙改一型

  火箭全长57.056米,整流罩直径3.7米。

  长征三号乙改一型执行过Y14、Y15两发北斗双星发射任务。

  目前长征三号乙标准型已停产,后续发射任务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承担。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CZ-3B/E)共有4种构型:长征三号乙改二型、长征三号乙改三型、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远征一号火箭和长征三号乙改五型(研制中)。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CZ-3B/G2)是在长征三号标准型的基础上,芯一级加长1.488米,助推器加长0.768米,采用长征二号F的二级发动机,二级结构得到加强,同时使用40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统有两种状态:平台+激光惯组主从冗余方案;双激光惯组主从冗余/卫星导航复合制导方案。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发射北斗I2-S

  火箭全长56.326米,整流罩直径4.0米,起飞质量458.97吨,标准GTO运载能力为5.5吨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于2007年5月14日首次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长征三号乙改三型

  长征三号乙改三型(CZ-3B/G3)继承了改二型的基本状态,使用4200F型整流罩,控制系统为双激光惯组/卫星导航复合制导。

发射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

  火箭全长56.542米,整流罩直径4.2米,标准GTO运载能力为5.4吨地月转移轨道(TLI)运载能力达到3.78吨

  长征三号乙改三型于2011年9月19日首次成功发射中星一号A,并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

  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CZ-3B/G3Z)继承了改三型的基本状态,使用4200Z型整流罩,采用1194A卫星支架,安装姿控发动机和姿控贮箱。 该构型通常与远征一号上面级相配合。

  火箭全长57.126米, 整流罩直径4.2米,标准GTO运载能力为5.2吨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发射北斗M1-S、北斗M2-S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CZ-3B/YZ-1)即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远征一号。是在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火箭的基础上,加装了远征一号上面级,形成了一个四级火箭。该火箭主要用于执行MEO北斗卫星的"一箭双星"直接入轨发射任务。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21500公里中地球轨道(MEO)运载能力为2.2吨,远征一号上面级按照MEO双星发射的状态,运载能力可以达到1100公斤/星。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于2015年7月25日首次成功发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长征三号乙改五型

  长征三号乙改五型(CZ-3B/G5)是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基础上,将整流罩加长了900毫米,从而能够包络更大的卫星。该构型不仅能够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还将覆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

  目前长征三号乙改五型正在研制中。

长征三号丙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征三号乙(CZ-3B)基础上研制的,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同时在芯一级上加装了两个尾翼。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长征三号丙发射嫦娥二号

  长征三号丙标准型

  长征三号丙标准型(CZ-3C)除助推器数量外,与长征三号乙标准型基本相同。火箭全长54.838米,整流罩直径4.0米,起飞质量345吨,标准GTO运载能力为3.8吨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目前长征三号丙标准型已停产,后续发射任务由长征三号丙增强型承担。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CZ-3C/E)有2种构型:长征三号丙改二型、长征三号丙改三Z型/远征一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CZ-3C/G2)除助推器数量外,与长征三号乙改二型基本相同。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发射嫦娥五号T1试验器

  火箭全长56.326米, 整流罩直径4.0米,标准GTO运载能力为3.9吨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于2014年10月24日首次成功发射嫦娥五号T1试验器。

  长征三号丙改三Z型

  长征三号丙改三Z型(CZ-3C/G3Z)除助推器数量外,与长征三号乙改三Z型基本相同。

  火箭全长57.126米,整流罩直径4.2米,标准GTO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CZ-3C/YZ-1)即长征三号丙改三Z型/远征一号。是在长征三号丙改三Z型火箭的基础上,加装了远征一号上面级,形成了一个四级火箭。 该火箭主要用于执行中高轨卫星的直接入轨发射任务。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发射北斗I1-S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火箭于2015年3月30日首次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

长征三号丁

  长征三号丁(CZ-3D)又称长征三号乙换型运载火箭(CZ-3B/H),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以满足发射需求旺盛的GTO7吨有效载荷发射市场。

长征三号丁运载火箭

  最早方案为:长征三号丁为三级半运载火箭。火箭助推器及一二级状态与长征七号基本一致,仅二子级长度稍加缩短,三子级与长征三号甲系列三子级基本一致,即为原计划长征七号系列中的CZ-734构型。

  CBC方案则为:火箭芯一级改为三模块并联,取消助推器,其它结构同最早方案。

  火箭芯一级与芯二级直径3.35米,芯三级直径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GTO运载能力达到7吨

长征三号E

  长征三号E(CZ-3E)是在长征三号丁(CZ-3D)基础上,将三子级更换为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改为使用一台YF-115发动机。

CBC构型的长征三号丁

  火箭为全液氧煤油三级半构型,GTO运载能力5.2吨

长征四号系列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最早可追溯到上海航天局的"风暴一号"火箭,拥有"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等型号,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

风暴一号

长征四号甲

  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CZ-4A)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并增加常规液体三子级而形成的一种常规液体三级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对地观测应用卫星。

  火箭全长41.901米,一、二级直径为3.35米,三级直径为2.9米,起飞质量241.092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公里SSO运载能力为1.5吨

  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研制过程中,主要突破了YF-40发动机研制等关键技术。

  长征四号甲于1988年9月首次发射,该型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CZ-4B)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规液体三级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CZ-4A)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四号乙发射遥感卫星十二号

  火箭全长47.977米,起飞质量249.2吨,800公里SSO运载能力1.9吨

  长征四号乙于1999年5月10日首次成功发射。

长征四号丙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CZ-4C)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CZ-4B)基础上,增加了三子级二次启动能力,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四号丙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

  火箭全长47.977米,起飞质量249.2吨,800公里SSO运载能力2.8吨

  长征四号丙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 。

长征五号系列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冰箭""胖五" ,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其芯级使用液氧/液氢推进剂,助推器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该系列火箭拥有"长征五号"、"长征五号乙"两种型号,主要承担大质量载荷、空间站建设和深空探测等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CZ-5)是长征五号系列的基本型号,即长征五号基本型。火箭为二级半构型,全长56.97米,整流罩直径5.2米,芯级直径为5米,助推器直径为3.35米,起飞质量878.556吨,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一说14吨)。该型火箭主要将用于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可在整流罩内增加远征二号上面级作为第三级,即为长征五号/远征二号(CZ-5/YZ-2)。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它也由此成为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乙

  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CZ-5B)为一级半构型。其芯一级以及助推器与基本型相同,但是取消了基本型的芯二级,并使用更长的整流罩。火箭全长53.66米,起飞质量83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3吨(一说25吨)(轨道高度200×400km,轨道倾角42度)。该型火箭主要将用于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的建设。

长征五号乙模拟图

  长征五号乙预计将于2019年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长征六号

  长征六号(CZ-6)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具备适应简易设施发射的能力,可实现快速发射。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

  火箭一子级直径为3.35米,二子级和三子级直径为2.25米。全箭总长29.287米,起飞质量约103吨。在国内测控限制下,700公里SSO运载能力约为500千克,在国外测控支持下,700公里SSO运载能力约为1.0吨。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于2015年9月2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首飞箭。

长征七号系列

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CZ-7)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天舟货运飞船,以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需求。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长征七号采用"两级半"构型,为全液氧煤油火箭,总长53.1米,起飞质量约593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吨,起飞推力720吨。 运载能力将达到LEO14吨700公里SSO5.5吨

  长征七号于2016年6月2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并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预计到2021年火箭各项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时,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长征七号甲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CZ-7A)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以满足发射需求旺盛的GTO7吨有效载荷发射市场。

  该火箭即计划中的CZ-734火箭,具体见长征三号丁的最早方案。

  火箭全长约60.1米,芯一级与芯二级直径3.35米,芯三级直径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起飞质量约572吨,GTO运载能力达到7吨

  目前该火箭正在研制中,预计在2020-2021年间首飞。

长征八号系列

长征八号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CZ-8)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为两级半构型,一子级状态与长征七号基本一致,捆绑2个2米直径两段式120吨级固体助推器;二子级状态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的三子级基本一致。 火箭全长47米,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为4/4.2/4.5米。700公里SSO运载能力4.5吨LEO运载能力7.6吨GTO运载能力2.5吨TLI运载能力1.4吨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首飞。

长征八号甲

  长征八号甲(CZ-8A)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在长征八号火箭基础上,取消掉两个固体助推器的型号。

长征八号系列

  长征八号甲为两级液体燃料火箭。火箭全长47米,700公里SSO运载能力达到3.0吨LEO运载能力5.5吨GTO运载能力1.4吨

长征九号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是一款正在论证的新一代重型火箭,未来将用于我国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和登火、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如空间太阳能电站)等任务。火箭采用"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发展策略,三个构型的对应结构状态相同,可模块化组合。可捆绑液体助推器,也可以捆绑固体助推器。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长征九号火箭为三级半构型,全长约93米,芯级最大直径10米,助推器直径5米,起飞质量约4137吨,起飞推力约5873吨, LEO运载能力约140吨TLI运载能力约50吨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预计将于2028年左右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长征十号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是一款由钱学森论证的纸面火箭。规划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吨至150吨,用于重型货运或载人登月。

  长征十号火箭原计划于1975年首发,未飞。由于时代局限及其目标的不切实际,最终夭折。

长征十一号系列

长征十一号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是长征系列火箭中首枚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与现役以液体推进剂为动力的长征系列火箭相比,它的发射准备时间由"月"缩短为"小时",将大大提升我国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模拟图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全长20.8米,箭体最大直径2.0米,重57.6吨,起飞推力120吨,该火箭700公里SSO运载能力达400公斤, LEO运载能力700公斤。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星箭接口,可满足不同任务载荷、不同轨道的多样化发射需求。 该火箭还计划于2017年展开海上发射的验证试验,2018年实现商业发射。

  长征十一号于2015年9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

长征十一号商业一型

  长征十一号商业一型替换了火箭一级外壳材料,并对一级发动机做了改进,进一步提高火箭性能,700公里SSO运载能力提高到500公斤。火箭可采用陆基或海基及冷热兼容的多种发射方式。

长征十一号商业一型

  该型火箭预计将于2018年首飞。

长征十一号商业二型

  长征十一号商业二型是我国第一型按成本目标设计、生产、运营的火箭。它是在商业一型的基础上,将火箭一级直径拓展到2.5米,增大了一级的装药量,延长了一级的燃烧时间。同时通过单机集成,实现箭上电器一体化。该型火箭将覆盖绝大多数低轨卫星发射需求。

长征十一号商业二型

  火箭起飞质量115吨,整流罩直径有2.4/2.7/2.9米三种尺寸可供选择,700公里SSO运载能力提高到1.5吨。 火箭采用简易台架热发射的发射方式。

  该型火箭预计将于2019年首飞。

设计团队

型号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参考资料及备注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屠守锷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范瑞祥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马佳孙敬良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刘竹生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谢光选孙敬良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龙乐豪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龙乐豪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龙乐豪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孙敬良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李东朱曦全、杨虎军、刘站国、王维彬、娄路亮、马佳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张卫东周遇仁、李程刚、刘红军、丁秀峰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范瑞祥程堂明、刘站国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彭昆雅王健儒、管洪仁

  注:带外框为已故者。

基本参数

火箭型号服役时间

  推进剂

  (氧化剂+燃烧剂)

级数

  长度

  /米

  芯级直径

  /米

  助推器

  直径

  /米

  整流罩

  直径

  /米

  起飞

  质量

  /吨

  起飞

  推力

  /千牛

长征一号1970-1971年

  硝酸-27S+偏二甲肼

  聚硫橡胶固体推进剂

329.86

  2.25(一二级)

  1.50(三级)

  无此

  结构

1.5081.571020
长征一号丁1995-2002年

  硝酸-27S+偏二甲肼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HTPB固体推进剂

328.22

  2.25(一二级)

  2.054(三级)

2.05481.0751101.2
长征二号1974-1978年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231.173.352.201922786
长征二号丙1982年至今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243.723.353.352452961.6
长征二号丁1992年至今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241.0563.35

  2.9

  3.35

2502961.6
长征二号捆1990-1995年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2.549.6863.352.254.2462.465923.2

  长征二号F

  标准型

1999-2008年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2.558.343.352.253.8479.85923.2

  长征二号F

  改进型

2011年至今58.343.8493
524.2
长征三号1984-2000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氢

344.86

  3.35(一二级)

  2.25(三级)

  无此

  结构

  2.6

  3.0

204.882961.6
长征三号甲1994年至今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氢

352.52

  3.35(一二级)

  3.0(三级)

  3.35

2432961.6

  长征三号乙

  标准型

1996-2009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氢

3.554.838

  3.35(一二级)

  3.0(三级)

2.254.0425.85923.2

  长征三号乙

  改一型

2012年57.0563.7未知

  长征三号乙

  改二型

2007年至今56.3264.0458.97

  长征三号乙

  改三型

2011年至今56.5424.2未知

  长征三号乙

  改三Z型

2015年至今57.1264.2未知

  长征三号乙

  /远征一号

4.5

  3.35(一二级)

  3.0(三级)

  2.8(远征)

  长征三号丙

  标准型

2008-2012年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液氧+液氢

3.554.838

  3.35(一二级)

  3.0(三级)

2.254.03454442.4

  长征三号丙

  改二型

2014年至今56.3264.0未知

  长征三号丙

  改三Z型

2015年至今57.1264.2未知

  长征三号丙

  /远征一号

4.5

  3.35(一二级)

  3.0(三级)

  2.8(远征)

长征三号丁计划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3.560.1

  3.35(一二级)

  3.0(三级)

  CBC

  构型

4.2未知7200
长征三号E计划中

  液氧+煤油

3.5未知

  3.35(一二级)

  3.0(三级)

4.2未知7200
长征四号甲1988-1999年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341.901

  3.35(一二级)

  2.9(三级)

  无此

  结构

2.9241.0922961.6
长征四号乙1999年至今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347.977

  3.35(一二级)

  2.9(三级)

  2.9

  3.35

249.22961.6
长征四号丙2006年至今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347.977

  3.35(一二级)

  2.9(三级)

  2.9

  3.35

  3.8

249.22961.6
长征五号2016年至今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2.556.975.03.355.2878.55610524
长征五号乙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1.553.665.03.355.283710524
长征六号2015年至今

  液氧+煤油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329.932

  3.35(一级)

  2.25(二三级)

  无此

  结构

  2.25

  2.6

1031200
长征七号2016年至今

  液氧+煤油

2.553.0753.352.254.25937200
长征七号甲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3.560.1

  3.35(一二级)

  3.0(三级)

2.254.25727200
长征八号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HTPB固体推进剂

2.547

  3.35(一级)

  3.0(二级)

2.0

  4.0

  4.2

  4.5

未知4800
长征八号甲在研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247

  3.35(一级)

  3.0(二级)

  无此

  结构

未知未知2400
长征九号论证中

  液氧+煤油

  液氧+液氢

3.5103

  10(下面级)

  7.5(上面级)

5.0未知413757600

  长征十一号

2015年至今

  HTPB固体推进剂

420.8

  2.0(一二级)

  1.6(三四级)

  无此

  结构

  1.6

  2.0

57.61200

  长征十一号

  商业一型

在研中HTPB固体推进剂420.8

  2.0(一二级)

  1.6(三四级)

  无此

  结构

  1.6

  2.0

未知1200

  长征十一号

  商业二型

在研中HTPB固体推进剂4未知

  2.5(一级)

  2.0(二三四级)

  无此

  结构

  2.4

  2.7

  2.9

115未知
备注

  1.注释:

  ①即聚硫橡胶-高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

  ②即端羟基聚丁二烯复合固体推进剂。

  ③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参数均属最新批次型号,非早期型号。

  ④长征二号F改进型发射神舟飞船型号(Y型)参数。

  ⑤长征二号F改进型发射天宫型号(T型)参数。

  ⑥多种整流罩尺寸可选。

  ⑦CBC(Common Booster Core),即美国德尔塔IV火箭的芯一级,芯一级三模块并联即为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因此,CBC构型特指芯一级三模块并联构型。

  2.资料来源:

  ,长征商业发射用户大会

运载能力

火箭系列具体型号LEOSSOGTOMTOTLITMIGEOMEO
长征一号系列

  长征一号

  (CZ-1)

0.3

  长征一号丁

  (CZ-1D)

  0.93

0.35
0.75

  长征二号系列

  长征二号

  (CZ-2)

2.0

  长征二号丙系列

  长征二号丙

  (CZ-2C)

4.01.5

  长征二号丙

  /固体发动机

  (CZ-2C/SM)

1.25

  长征二号丙

  /固体发动机甲

  (CZ-2C/SMA)

2.1

  长征二号丙

  /远征一号乙

  (CZ-2C/YZ-1B)

2.3

  长征二号丁

  (CZ-2D)

4.01.5

  长征二号捆

  (CZ-2E)

9.24.0

  长征二号F

  (CZ-2F)

8.4

  长征二号F改

  (CZ-2F/G)

8.8
长征三号系列

  长征三号

  (CZ-3)

1.6

  长征三号甲系列

  长征三号甲

  (CZ-3A)

2.651.7

  长征三号乙标准型

  (CZ-3B)

5.13.4

  长征三号乙改二

  (CZ-3B/G2)

5.5

  长征三号乙改三

  (CZ-3B/G3)

5.43.78

  长征三号乙改三Z

  (CZ-3B/G3Z)

5.2

  长征三号乙

  /远征一号

  (CZ-3B/YZ-1)

2.2

  长征三号丙标准型

  (CZ-3C)

3.82.4

  长征三号丙改二

  (CZ-3C/G2)

3.9

  长征三号丙改三Z

  (CZ-3C/G3Z)

3.7

  新一代中型

  高轨火箭

  长征三号丁

  (CZ-3D)

7.04.23.0

  长征三号E

  (CZ-3E)

5.2
长征四号系列

  长征四号甲

  (CZ-4A)

3.81.5

  长征四号乙

  (CZ-4B)

4.23.4
3.1
2.7
2.3
1.9
1.5
1.1
0.7
0.4

  长征四号丙

  (CZ-4C)

4.23.51.5
3.3
3.1
2.94
2.8
2.65
2.5
2.4
2.3
长征五号系列

  长征五号

  (CZ-5)

15

  14

  (13)

138.25

  长征五号乙

  (CZ-5B)

  25

  (23)

  长征五号/远征二号

  (CZ-5/YZ-2)

6.75.14.5

  长征六号

  (CZ-6)

1.51.0
0.5
长征七号系列

  长征七号

  (CZ-7)

14

  7.5

6.5
5.5

  长征七号甲

  (CZ-7A)

7.04.23.0

  长征八号系列

  长征八号

  (CZ-8)

7.64.52.51.4

  长征八号甲

  (CZ-8A)

5.53.01.4

  长征九号

  (CZ-9)

  140

  (100)

66

  50

  (35)

37
长征十一号系列

  长征十一号

  (CZ-11)

  0.7

0.4
0.5

  长征十一号

  商业一型

0.5

  长征十一号

  商业二型

1.5
备注1.运载能力所用单位为吨。

  2.带外框的型号为已退役或已停产型号。

  3.斜体标注的型号为在研中或计划中或论证中的型号。

  4.注释:

  ①440km圆轨道(下同) @ 70°

  ②300km @ 57°,发射自旋卫星。

  ③300km @ 57°,发射三轴稳定卫星。

  ④ @ 28°

  ⑤200km @28.5°

  ⑥增加一个三轴稳定上面级的情况下。

  ⑦200×350km @ 42°

  ⑧ @ 27°

  ⑨21500km @ 55°

  ⑩400km @ 70°

⑪400km

  ⑫500km

  ⑬600km

  ⑭700km

  ⑮800km

  ⑯900km

  ⑰1000km

  ⑱1100km

  ⑲1200km

  ⑳长征五号系列的LEO与GTO运力根据原IAC-14论文为

  23吨和13吨,现官方说法为25吨和14吨。

  ㉑200×26000km @ 55°

  ㉒200×380000km @ 24.5°

  ㉓200×400km @ 42°

  ㉔2000×2000km @ 108°

  ㉕36000×36000km @ 0°

  ㉖26000×26000km @ 55°

  ㉗国外测控支持下。

  ㉘国内测控限制下。

  ㉙长征九号现有论证有两个方案。

  ㉚500km @ 0°-10°

  5.资料来源:

         ,长征商业发射用户大会

主要用途

型号卫星地球探测深空探测

  宇宙飞船

空间站月球火星
单星

  双星

  多星

货运载人

  仅实

  验室

  完整

  建站

  间接

  入轨

  入轨

  着陆

  采样

  返回

  载人

  登月

  入轨

  着陆

  采样

  返回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丁

  长征二号

  √

  长征二号丙

  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捆

  长征二号F

  长征三号

?

  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丙

  长征四号甲

  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丙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乙

?

  长征六号

  长征七号

  长征八号

  长征九号

????

  长征十一号

  √

备注

  1.符号提示:√为可载荷,?为未知,空白为不支持。

  2.注释:

  ①间接入轨:指火箭不能直接将载荷送入TLI(地月转移轨道),而是将载荷送入远地点较高的高椭圆轨道后,再由载荷

  自身变轨进入TLI。

  ②入轨:指火箭直接将载荷送入TLI。

重大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长征五号乙、长征七号

  

  

  中国探月工程: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五号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长征五号

发射地点统计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型号发射地点统计
  (截至2019年3月10日) 
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型号总计
型号\工位5020138921603机动791623101201
长征一号2










2
长征一号丁*




3





3
长征二号
4









4
长征二号丙
11
14
116

8

50
长征二号丁
3
38

2




43

  长征二号E

  (长二捆)









7


7
长征二号F

13








13
长征三号








13

13
长征三号甲







1512

27
长征三号乙







4411

55
长征三号丙







142

16
长征四号甲




2





2
长征四号乙


3
1018




31
长征四号丙


6
315

1

25
长征五号









2
2
长征六号






2



2
长征七号










22
长征十一号



6






6
工位总计2181361626412804722300
发射场总计100691274
备注1.带外框的型号为已退役型号。

  2.*长征一号丁三次飞行都为亚轨道飞行,因此不计入总计数中。

各型号成败统计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型号发射成败统计
  (截至2019年3月10日)

  型号

目前状态首飞时间发射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成功率

  长征一号

已退役

  1970年4月24日

220100%

  长征一号丁*

已退役1995年5月29日32166.67%

  长征二号

已退役

  1974年11月5日

43175.00%

  长征二号丙

在役

  1982年9月9日

5049198.00%

  长征二号丁

在役

  1992年8月9日

4342197.67%

  长征二号E

  (长二捆)

已退役

  1990年7月16日

75271.43%
长征二号F在役1999年11月20日13130100%

  长征三号

已退役1984年1月29日1310376.92%
长征三号甲在役1994年2月8日27270100%
长征三号乙在役1996年2月15日5552394.55%
长征三号丙在役2008年4月25日16160100%
长征四号甲已退役1988年9月07日220100%
长征四号乙在役1999年5月10日3130196.77%
长征四号丙在役2006年4月27日2524196.00%
长征五号在役2016年11月3日21150%
长征六号在役2015年9月20日220100%
长征七号在役2016年6月25日220100%
长征十一号在役2015年9月25日660100%
总计

  300

2861495.33%
备注

  1.以运载火箭将有效载荷顺利送入预定星箭分离轨道为成功标准。

  2.*长征一号丁三次飞行都为亚轨道飞行,因此不计入总发射数。

逐年成败统计

  1970年至1996年间,中国共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3枚,平均每年发射1.59枚,其中发射成功36枚,部分成功2枚,失败5枚,达到了83.72%的发射成功率。

  1997年至2008年间,中国共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72枚,平均每年发射6枚,12年间无一次失败,达到了100%的发射成功率。

  2009年至今,中国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85枚,平均每年发射16.82枚,其中发射成功178枚,部分成功3枚,失败4枚,达到了96.22%的发射成功率。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逐年发射成败统计
  (截至2019年3月10日)

  年份

年计发射次数年计成功次数年计失败次数发射次数累计成功次数累计失败次数累计
1970年110110
1971年110220
1972年000220
1973年000220
1974年101321
1975年110431
1976年110541
1977年000541
1978年110651
1979年000651
1980年000651
1981年000651
1982年110761
1983年110871
1984年3211192
1985年11012102
1986年22014122
1987年22016142
1988年44020182
1989年00020182
1990年55025232
1991年10126233
1992年43130264
1993年11031274
1994年55036324
1995年32139345
1996年42243367
1997年66049427
1998年66055487
1999年44059527
2000年55064577
2001年11065587
2002年44069627
2003年66075687
2004年88083767
2005年55088817
2006年66094877
2007年10100104977
2008年111101151087
2009年6511211138
2010年151501361288
2011年191811551469
2012年191901741659
2013年1413118817810
2014年1515020319310
2015年1919022221210
2016年2220224423212
2017年1614226024614
2018年3737029728314
2019年33030028614
发射成功率:95.33%
备注以运载火箭将有效载荷顺利送入预定星箭分离轨道为成功标准。

发射记录

  主条目: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续表

  截至到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在95%以上。1996年10月至2009年4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连续成功75次。从1990年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为国外和香港用户发射了50颗卫星。截至2017年12月,中国长征火箭累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60次商业发射,其中搭载发射服务15次。

  最近2次发射记录:

运载火箭有效载荷起飞时目标轨道发射地点结果
392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LEO

  酒泉

成功
393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实践二十一号卫星

  2021年10月24日9时27分

LEO

  文昌

成功

未来发射计划

运载火箭发射日期有效载荷目标轨道

  发射地点

2019年
长征三号乙改二2019年3月天链二号数据中继卫星01星GTO

  西昌

  2号工位

长征四号乙 Y392019年资源一号02D卫星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二号丁2019年4月

  实践十九号卫星

  (新一代商业可重复使用

  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首星)

LEO

  酒泉

  603工位

长征十一号2019年6月

  ?

  (首次海上发射试验)

LEO

  黄海海域

  海上发射平台

长征五号 Y32019年7月

  实践二十号卫星

  (东方红五号平台通信卫星首星)

SST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十一号2019年年中欧比特“珠海一号”微纳卫星星座03组五星SSO

  酒泉

  机动发射阵地

长征二号丁2019年

  吉林一号宽幅01星

  乌拉圭ÑuSat-6/7/8三颗小卫星

SSO

  酒泉

  603工位

?2019年鸿雁星座试验卫星SSO

  酒泉

长征三号丙改二2019年

  北斗二号导航卫星G8星

  (北斗G8)

GTO西昌
长征三号乙改二2019年
SSTO西昌
长征三号乙改2019年亚太6D通信卫星GTO西昌
长征三号乙改2019年

  中星18号通信卫星

GTO西昌
长征三号乙改三2019年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02星

  (风云四号B星)

GTO西昌
?2019年第二颗量子卫星TLI?
长征四号丙2019年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5星(FY-3E)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E星)

  SSO

  (晨昏轨道)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二号丙2019年

  海洋一号D星

  (海洋一号04星)

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二号丁2019年埃及遥感卫星二号SSO

  酒泉

  603工位

长征二号丙2019年海洋二号C星(HY-2C)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四号乙2019年中巴地球资源04A卫星(CBERS-4A)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六号2019年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13颗微小遥感卫星SSO

  太原

  16号工位

长征四号丙2019年高分七号卫星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三号乙改二2019年

  泰国TCSTAR-1通信卫星

  (星空一号通信卫星)

  (Thaicom 9)

SSTO西昌
长征五号 Y42019年年底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TLI

  文昌

  101工位

2020年及以后
?2020年大气环境和污染物监测卫星SSO?
长征五号乙 Y12020年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LE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二号F改 Y122020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LEO

  酒泉

  921工位

长征二号F改 Y132020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LEO

  酒泉

  921工位

长征八号 Y12020年?SSO?
?2020年地震电磁监测卫星02星(CSES-02)SSO?
长征五号2020年7-8月

  火星探测器

  (环绕器+着陆巡视器)

TMI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三号乙改2020年印尼PALAPA-N1通信卫星GTO

  西昌

长征四号丙2020年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6星(FY-3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D星)

SSO

  太原

  9号工位

?2020年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SSO?
长征3号乙改22020年上半年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GEO-3星

  (北斗G3Q)

  (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GTO
西昌
?2020年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SSO?
长征三号乙改三2020年风云四号微波气象卫星01星(FY-4M)GTO西昌
长征五号乙 Y22020年年底“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LE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七号 Y32020年天舟二号货运飞船LEO

  文昌

  201工位

长征五号2020年尼加拉瓜一号通信卫星(LSTSAT-1)SSTO

  文昌

  101工位

?2020-2022年爱因斯坦探针(EP)LEO?
?2020-2022年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MIT)PEO?
?2020-2022年系外类地行星探测卫星(STEP)??
?2021年中法空间变源监视器天文卫星(SVOM)LEO?
长征二号丙2021年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ASO-S)??
长征三号乙改三2021年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03星(FY-4C)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C星)

GTO西昌
长征四号丙2021年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6星(FY-3G)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G星)

SSO

  太原

  9号工位

长征五号乙2021年问天号实验舱LE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五号乙2022年梦天号实验舱LE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三号乙改二2022年5月小行星探测器地球逃逸轨道西昌
长征五号2023年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TLI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五号2024年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TLI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五号乙2024年巡天号光学舱LEO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三号乙改三2024年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04星(FY-4D)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D星)

GTO西昌
?2024-2025年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卫星??
长征三号乙改三2025年风云四号微波气象卫星02星(FY-4N)GTO西昌
长征五号2027年嫦娥八号月球探测器TLI

  文昌

  101工位

长征三号乙改三2028年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05星(FY-4E)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E星)

GTO西昌
长征九号 Y12028年??文昌
长征九号2030年火星表面采样返回探测器TMI文昌
长征五号/上面级2030年木星探测器TJI

  文昌

  101工位

?2035年风云六号气象卫星(FY-6)GTO?

轨道缩写详解

轨道名称轨道缩写英文名称

  轨道高度

轨道倾角
近地轨道①LEOLow Earth orbit200~2000km的近圆或椭圆轨道

  [0°,90°]

高椭圆轨道HEOHighly Elliptical orbit小于1000 × 大于35786km[0°,90°]
极地同步轨道PEOPolar Earth orbit大于200km的近圆或大椭圆轨道90°
太阳同步轨道SSOSun-Synchronous orbit200~6000km的近圆轨道

  大于90°

具体由轨道高度决定②
超同步转移轨道③SSTOSuper-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200 × 大于35786km[0°,90°]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④GTO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200 × 35786km[0°,90°]
地球同步轨道GSOGeostationary orbit35786km圆轨[0°,90°]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⑤IGSO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35786km圆轨(0°,90°)
地球静止轨道GEOGeosynchronous orbit35786km圆轨
中地球轨道⑥MEOMedium Earth orbit

  2000~35786km的近圆轨道

[0°,90°]
中地球转移轨道MTOMedium Earth Transfer orbit200 × 2000~35786km[0°,90°]
地月转移轨道

  TLI

  (LTO)

  Trans-Lunar injection

  (Lunar Transfer orbit)

200 × 约380000km约28.5°
地火转移轨道

  TMI

  (MTO)

  Trans-Mars injection

  (Mars Transfer orbit)

200 × 约380000000km
地木转移轨道

  TJI

  (JTO)

  Trans-Jupiter injection

  (Jupiter Transfer orbit)

200 × 约930000000km

  备注:

  1.轨道高度与倾角均为理论数值(最大范围),具体由发射场纬度与火箭飞行程序决定。

  2.四大发射场经纬度: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40°58′05.54″;东经100°16′41.31″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北纬38°50′55.42″;东经111°36′28.89″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纬28°14′44.73″;东经102°01′36.43″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北纬19°19′00.00″;东经109°48′00.00″

  3.注释:

  ①典型LEO载荷理论轨道参数:

  • (长征二号F发射)神舟飞船(单独任务)入轨轨道:200 x 350km @ 42°
  • (长征二号F发射)神舟飞船(对接任务)入轨轨道:200 x 330km @ 42°
  • (发射)中国空间站组件入轨轨道:200 x 400km @ 42°
  • 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轨道:500km @ 0-10°
  • 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400km @ 42°
  • 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400km @ 51.6°
  • 哈勃太空望远镜运行轨道:550km @ 28.5°

  ②不同轨道高度SSO的轨道倾角:

  • 400公里SSO倾角约为97°。
  • 500公里SSO倾角约为97.4°。
  • 600公里SSO倾角约为97.8°。
  • 700公里SSO倾角约为98.2°。
  • 800公里SSO倾角约为98.6°。
  • 900公里SSO倾角约为99°。
  • 1000公里SSO倾角约为100°。

  ③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超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任务基本由长征三号甲系列承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通常当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三级剩余速度增量(指火箭从200km x 28.5°的停泊轨道开始,将卫星送入200 x 35786km x 28.5°的标准GTO后,还能再携带卫星加速多少。)大于等于105m/s时,采用此种轨道。

  (长三甲系列在西昌发射前提下)其轨道高度大于或等于41600公里,轨道倾角小于或等于26.46°。

  ④标准GTO具体参数:

  • 从西昌发射:200 x 35786km @ 28.5°(ΔV=1836.5m/s)
  • 从文昌发射:200 x 35786km @ 19.5°(ΔV=约1650m/s)
  • 美国标准/从卡角发射:185 x 35786km @ 27°(ΔV=约1800m/s
  • 国际常用/从赤道发射:185 x 35786km @ 0°(ΔV=约1500m/s)

  ΔV指有效载荷从此标准GTO变轨至GEO所需速度增量。

  ⑤例:北斗IGSO星理论运行轨道参数:35786km x 55°

  ⑥典型MEO卫星理论轨道参数:

  • 北斗MEO星运行轨道:21500km @ 55°
  • GPS卫星运行轨道:20200km @ 55°
  • 伽利略导航卫星运行轨道:23222km @ 56°
  • 格洛纳斯导航卫星运行轨道:19100km @ 64.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银河2号
下一篇:限牌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