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苏州端午习俗

渊源最早可追维地春溯至吴越图腾祭。端午习俗最早是祖先们的龙图逐际而训识培亲能干腾祭以及祈福混夫辟邪习俗,包括龙舟竞渡、吃粽子、拴五色丝线、挂菖蒲、戴香囊等,这些习俗内容在苏州许多地区保存基某。而苏州端午节还有着"悬钟馗像""采百草"和"独囊网蒜"等特色习俗。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端午节的四处重要传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文名称 苏州端午习俗
  • 纪念人物 伍子胥
  • 遗产地 江苏苏州
  • 起源 上古时期
  • 遗产级别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苏州端午习俗

  所属地区: 江苏· 苏州

  遗产编号:Ⅹ-6

  遗产类别:民

  申报日期:2006

 来自 申报人/申报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遗产级别: 省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端午节的四处重要传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60百科

简述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散直混燃志副包觉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快执蒸支部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门点打白功顶律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也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这些节俗有着祈福、消灾等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因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衡她期概明杨好怀势都前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故保书挥夜附会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附会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 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虽然有些活动与其他地方的端午活动并无太大区别,但其细节却体现着苏州特有的水乡风情。

习俗

  苏州习俗-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来自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食粽是苏州端午时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家家户户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多种馅料成各种形状,大致分咸、甜、白三种。有小脚粽、枕头粽、三角粽、元宝粽等。

  差金路械重重放承宽节著苏州习俗-五黄

  苏州传统,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如今以黄酒代替雄黄酒)。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乙玉重参师那持的五月初五,是一波且细站免元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如今更多的一种说法是,吃五黄是为了养生功效。

  苏州习俗-舞龙灯

  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创立用360百科于祭祖、祈福辟邪的节获微她席药营用土日。舞龙灯习俗与古代吴越地方多水有关,且远古时代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有"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极有可能是"像龙子"纹身习俗的遗迹。闻一多先生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因此苏州端午习俗中有舞龙灯的风俗 。

  苏州习俗-雄黄酒

  雄黄如此魔力

  说起来,最早使用雄黄的,是道家炼丹中殖率队白易银全解求李士常用的药材,葛洪在《抱朴子》里就提到用雄黄泡酒,《道藏》有"神仙酒炼雄黄方",打首问用雄黄做主药,酒为辅料,认为喝了这酒,"腹中三虫伏尸去,心开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龙。入山辟虎狼,入军辟五兵",后来在民间就形成了对雄黄酒的推崇。

  其实,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中医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端午节雄黄酒的前还握身,应该是菖蒲酒。菖蒲叶形如剑,故称"蒲剑",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剑"。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被以密年随寿。《本草纲目》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完色剂阶真款湖音责都目聪明。"

  早在《后汉书》儿缩厚计德解等根火达创里,就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的典故,菖蒲酒是我国历史传统名酒,在汉朝就声名远扬,尤为历代帝王、官宦所喜用。孙担调出盐素谁关第为许黑思邈《千金月令》:"端五文织电朝,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谓之蒲酒。"《遵生八笺》称:"端午日,以菖蒲一寸九节者,屑以浸酒。"唐殷尧藩有诗云:

  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宋朝诗人梅尧臣在端午节时之下女黑尔每二息没端,无菖蒲浸酒宁肯不饮,在端午日的诗中写道:"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他傍晚故执员束得到菖蒲时,写下《端午晚得菖蒲》:"薄暮得菖飞科何布深置使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谓纪副纸怀拿线 宋朝端午习俗要喝的,还是菖蒲酒。明朝,菖蒲酒被列为皇家宫廷时令御酒,明代太监刘若愚写的《酌中志》中说:"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衣,门两旁安菖蒲、盆盒。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棕子。"

  也是明代,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量般氢只适封试后洋又以雄黄入酒饮之。"雄黄酒开始流行了。此外,还有朱砂酒,朱砂与雄黄一样是道家炼丹喜欢用的药材。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古人饮雄黄酒,并不可取,雄黄其实有毒,连修行到家的白娘子都吃不得,凡人百姓,更不能喝,移风易俗,是情理中事。雄黄酒不能喝,苏州以前端午吃黄鱼的习俗却延续下来了。在苏州安度晚年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有《田园杂兴》诗: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豚上,楝子花开石首来。

  这里吟咏的"石首",就是黄鱼。《吴郡岁华纪丽》介绍,苏州旧时有"鱑鱼市",

  "吴中重午日,居民必买此鱼,为祀先赏节之需。谚有云:"楝子花开石首来,箧中絮被拥三台。"言典衣以买钱烹食也。每当晓色朦胧,(扌詹)夫争到葑门外冰鲜鱼行贸贩,摩肩接踵,投钱如雨,牙人秤量,忙不暇给,谓之鱑鱼市。"

  清代苏州老文人尤侗有《鱑鱼》诗,连当时端午节黄鱼的价格都说明白了:

  门客不须弹铗叹,百钱足买十斤余。

  民间雄黄酒的做法

  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不过也有单独用雄黄浸酒的。因为相信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更有拿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这种风俗称为\\"画额\\",也是为了驱除邪魅。仲夏疾病流行、毒虫活跃,还有将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以避毒蛇蜈蚣等物,驱散瘟疫毒气。有水井的人家,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苏州习俗-香囊、艾叶

  佩挂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有十二生肖、狮子、双鱼、盘肠、花草、珍禽、瑞兽、蔬菜、瓜果等吉祥图案,香囊形状则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或者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香囊多以棉布、丝绸为材,工艺讲究,需裁剪、刺绣、挖补、粘贴、缠绕,闺阁中各展手段显示本领,争奇斗巧,一旦完成,到时候拿出来交流品评,互相馈赠,"兰闺彩伴,各赌针神,炫巽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吴郡岁划纪丽》)

  苏州这种刺绣香囊,非常的小,香囊中盛雄黄,名雄黄荷包。大户人家,更讲究了,"镂翠叶五色葵榴、钿漆折扇、真结百索钗符、牙筒香囊、艾朵彩团巧粽之属" 《吴郡岁划纪丽》。

  在端午,苏州人家会找来独头(不分瓣的)大蒜头,外面结线网装好给小孩佩带,称为"独囊网蒜"。另外,给小孩子戴的还有"袅绒铜钱",用五彩丝线缠绕在铜钱上,或者做成虎头的形状,让孩子佩带腰间用以辟邪镇恶。以前端午节,各家会在早晨就给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避蛇蝎类毒虫伤害保平安。这种风俗其实是汉代以来民间端午缠五彩丝辟鬼兵的沿袭,也是佩带香囊习俗的前身。汉代的主要祛瘟饰物是朱索与桃印,朱索的作用是拴住人的魂魄,或圈住人的居处,以防止邪气侵害。

  应劭《风俗通义》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或续命缕、避兵缯、五色缕、朱索,避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兵"是指五兵,既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瘟疫,人们相信用这样的办法可以逢凶化吉,让小孩平安长大。所以,周处在《风土记》也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五彩丝原来是缠在手臂上,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五日宛转绳、长命缕,皆结为人像带之。"明清时代,朱索主要成为儿童的佩带物。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命缕。"

  后来逐渐演变,把五彩丝缀编成方形饰物佩戴在胸前,开始向装饰性方面发展,六朝以后又出现了百索、条达、条脱、合欢索、宛转绳等名称。北宋时于端午日卖"百索",《岁时杂记》"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南宋时"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线结,或用珠儿结",宫廷内"宰执以下"诸官员都用"百索彩线"结成"经筒"、"符袋"佩戴胸前, "经筒"、"符袋"就是现在的香囊了。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里面装的东西几经变化,有驱邪的灵符,有铜钱,有可辟虫毒的雄黄粉,最后还出现了外国进贡的新奇香料。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就是贡品香料。

  端午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点缀节日气氛,同时也有实用的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种科学预防瘟疫的方法。夏季,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朱砂、香药外,还有其他中药材,如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菖蒲、冰片、牛黄、川芎、辛夷、艾草等。还有另类的蚌粉,如《岁时杂记》"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旧俗,过了端午节就会把佩戴过的香囊扔掉,以弃除瘟病,今不多见。

  悬挂菖蒲

  在汉代,人们就有用朱索缠绕"荤菜"以驱邪的记载,荤菜就是有芳香气味或辛辣味道的植物,如艾草、菖蒲、葱、蒜之类。《清嘉录》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苏州人家端午节在家门口一般都要挂艾草、菖蒲,大蒜,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许多家庭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大蒜让孩子随身携带。端午节时,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百毒齐出,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人用菖蒲、艾草、蒜头来去除各种毒害,是有科学根据的。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杀虫。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菖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样子象宝剑,也称"水剑", 晋代《风土志》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插在门口,邪气鬼魅便不敢进门骚扰。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菖蒲列为上品药物,称它"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唐代医家孙思邈也说它"久服轻身,聪耳明目,不忘,不迷惑,益心智,高志不老",并把它列在《千金翼方》治健忘10味药物的第二位。葛洪《抱朴子》记载:有一位叫韩众的人,坚持服菖蒲13年后,竟遍身长出细毛,不畏严寒,到冬天仍袒衣露胸。更令人诧异的是,服菖蒲后他记忆大增,能"日记万言"。菖蒲的采集也有讲究,《遵生八笺》说:"须在清净石上,水中生者,以南流水边者佳,北流者不佳。"

  《荆楚岁时记》说,"(农历)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艾草在古代一直就是药用植物,文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艾草已经入药。传统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艾草有特殊香气,具有驱蚊虫的功效。端午节期间,是割艾草的时节,含艾油最多,功效最好,人们争相采艾,插在门口,或在室内燃烧, 它散发的气息能驱虫杀菌,而且气味芬芳,有通气活血之效,是一种天然的空气清洁剂。所以旧时人们相信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可使身体健康,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古人对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洁净其实一直很讲究,尤其是夏至时分,卫生特别注意, 比如《云笈七签》里明确提到:"五月并十二月晦日,正月中,常宜焚烧杀鬼舟"。这种丹药的配方很复杂:

  鬼箭、蜈蚣、牛黄、野葛、雄黄、雌黄、朱砂、黎芦、鬼比目、桃仁、乌头、附子、半夏、硫黄、巴豆、犀角、麝香、白术、苍术(各等分)共十二味,为末,用草汁为丸,否用糊汁亦可,丸如鸡子大,每焚一丸,百邪皆灭。

  这是用来焚烧以后,驱除污浊之气的,《道藏》里还有一种灵宝辟瘟丹:

  苍术一斤、降香四两、雄黄二两、朱砂二两、硫黄一两、硝石一两、柏叶八两、菖蒲根四两、丹参二两、桂皮二两、藿香二两、白芷四两、桃头四两,五月五日午时收、雄狐粪二两、蕲艾四两、商陆根二两、大黄二两、羌活二两、独活二两、雌黄一两、赤小豆二两、仙茅二两、唵叭香无亦可免。

  以上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气,为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火上焚烧一丸。

  要问真假,旷达如苏东坡,他在《仇池笔记》里有精彩的回答:

  端午日日未出时,以意求艾似人者,采之以灸,殊效。一书中见之,忘其为何书也。艾未有真似人者,于明暗间以意命之而已。万法皆妄,无一真者,此何疑也。

  当然,古老的一些民俗往往包含着前人的智慧与创造,不单纯是所谓的迷信。

  探采百草

  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在五月繁殖活跃起来,经常给人造成危害。五月有五毒,为了防御疾病,增强健康,到了五月端午之时,人们便要遍踏百草,采集药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这天最适合炮制。在民间,一直有"端午节期间,百草为药"的说法,《清嘉录》介绍了苏州这天"采百草"的习俗:

  士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药市收癞虾蟇,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畜养癞虾蟇五个或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

  《吴郡岁华纪丽》也说,"今吴俗,亦于午日,采百草之可疗疾者……又收蜈蚣蛇虺,皆以备攻毒之用。"

  《夏小正》云:"是月蓄药,以蠲毒气。"

  西晋文学家,苏州人陆机在《要览》里,有关于端午日制药的神奇描述:"万岁蟾蜍……以五月五日取阴干,以其足画地,即流水,带之于身,能辟兵。"此事也见于葛洪《抱朴子》,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不过吴地风习,端午的确又有作药浴之俗,在家里使用一些中草药熬水,去给孩子和大人洗澡,以消灭身上的病菌。

  明朝屠隆在《遵生八笺》里记了很多只适合在端午炮制才灵验的古代偏方,有些今天读来固然觉得可笑,可还是饶有兴味的,"五月五日宜合紫金锭、保生锭子,治小儿疾。方在医书录。内府此日用雄黄研末,少加朱砂,收真蟾酥作杵,阴干。凡遇恶毒初起,以唾磨搽,微痛,立消。"(《杂记》)

  炮制专治狐臭的药,"五日,取露草百种,阴干,烧为灰,以井水炼成膏,再用严醋和为饼子,腋下挟之,干即换去。五遍,能治腋下臭气。"(陈藏器《本草拾遗》)

  再比如这种伤药: "五日,取晚蚕蛾装一节竹筒内,开眠处封贮,待其干死。遇竹木刺伤者,以些少涂之,即出。更有别用,如此方可收得。"(《广惠方》)

  今天我们一般人吃鱼,不小心鱼刺卡了嗓子,会去吃点饭团,或者喝醋,有先见之明的古人在端午这天,跑到韭菜地里去找蚯蚓粪便做药:五日午时,韭菜地上,面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蚯蚓粪也,圆如碎珠,粒粒成块,即此物也。)遇鱼骨鲠喉,用此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

  如今增强记忆力的营养品满街做广告,古人相信在端午这天 "取鳖爪着衣领中,令人不忘。"(《琐碎录》)估计是因为龟鳖咬人死比松口的缘故,下面在端午进行的加强记忆力的"科学活动"则近巫术-----《千金方》曰:"五日日末出时,取东向桃枝刻作小人形,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有的干脆就是迷信,念咒画符-----"五日,朱砂写茶字倒贴,辟蛇蝎;写白字倒贴柱上,辟蚊虫。写仪方二字倒贴亦妙。""午时将灯草浸油内,望太阳咒曰:天上金鸡吃蚊子脑髓液。念七遍,吸太阳气吹于灯草上,夜点灯草,照蚊皆去。"

  更有产科大夫的偏方,《云笈七签》曰:"五日午时,取天落水磨朱写一龙字,明年若又雨,取水磨墨写一龙字,如钱大,二字合作一小丸。妇人难产,乳香汤吞之;生出,男左女右手中握字丸即下。如次年无雨,前字无用矣。每年须写百字友济人。"

  其中尽管有迷信色彩,其实"五日"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信仰,也可看成是一种节气泛称,其实是源于端午时节中药的药性最足,而中药最讲究"道地"二字。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传统制药业发达。明末,苏州吴县人吴有性在祟祯15年(公元1642年)写了著名的《温疫论》,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他在书中认为,瘟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为"天受",一为"传染" ,瘟疫的病因由于"四时不正之气",感染"戾气"而成。正因为如此,今天看待古人在端午节挂艾叶、洒雄黄、佩香囊,都是为了预防"戾气"。

  如此,端午堪称中国传统的医药节了。

  苏州习俗-钟馗像

  悬钟馗像

  苏州端午习俗中一项内容是家里悬挂钟馗像,而且在五月要挂整整一月之期。

  《清嘉录 挂钟馗图》:

  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李福《钟馗图》诗云:"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么魔技,免使人间鬼画符。"又处毓嵩有诗云:"榴花吐焰菖蒲碧,画图一幅生虚白。绿袍乌帽吉莫靴,知是终南山里客。眼如点漆髲如虬。唇如腥红髯如戟。看彻人间索索徒,不食烟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间,处处端阳驱病疫。呜呼世上罔两不胜计,灵光一睹难逃匿。仗君百千亿万身,却鬼直教褫鬼魄。"

  钟馗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唐宋时期起钟馗就成为门神中的重要一员,而钟馗的来历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唐逸史》称:"明皇因疾,画梦蓝袍鬼徒一小鬼,擘而啖之。自称终南山进士,誓除天下虚耗之业。乃诏吴道子如梦图之,批其后曰:"灵祗应梦,厥疾全廖。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靖妖氛。"

  《五代史·吴越世家》:"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

  吴郡岁华纪丽记载

  而清代另一本讲苏州风俗的书-----《吴郡岁华纪丽》记载相似,"今吴中五月朔日,俗例堂中悬钟馗画像一月,以祛邪魅。或有悬关帝像及雷部神将画轴者。盖五月为毒月,俗咸以神像镇宅也。"在北方,风俗也一样,悬挂钟馗像,主要是为了消灾避难。《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五毒指蝎子、蜈蚣、蛇、蟾蜍、晰蜴等五种毒虫。可是钟馗怎么成了天师了呢?明代以前民间的钟馗像主要用于岁末,端午挂钟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习俗。《清嘉录》引用吴地一带以前的地方志典籍认为,"江、震志云:五日,堂中悬钟馗画像。谓旧俗所未有。"为什么会这样呢?端午有五毒,旧俗皆贴张天师像,原来专职斩五毒的神是张天师----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祭张天师意谓请天师镇邪,驱逐病害。而钟馗能斩五鬼,五毒于是演变成五鬼形象,明清以来,钟馗逐渐取代张天师开始驱赶五毒,原来神话里的五个小鬼干脆变形为五只小蝙蝠---五福临门的意思更吉祥喜庆。,清代发展到端阳节张贴悬挂,钟馗斩五毒,作执剑起舞的样子,画上盖有\\"灵宝神判\\"大印或加以\\"敕令\\"的五雷符,小幅者贴于门户,大轴画悬于中堂,民间还有端阳正午用朱砂点钟馗的眼睛和剑上的七星的风俗,认为这样就真的有辟邪的神力。

  苏州习俗-龙舟

  龙舟竞渡

  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凤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粤闽地区,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有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古城苏州的端午龙舟竞渡依然延续,农历五月初五,古老胥门城墙下,在苏州人为纪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彩旗飘扬,龙舟待发,吸引众多苏州百姓摇旗呐喊,为健儿们加油鼓劲。逝者已去,追思慕远,古老的民俗能延续在网络时代,令人感叹传统的魅力。

  每年一度的龙舟赛,船大都是隔年留下来的,但不放置水中,这样船身容易腐烂,而是有专门房间存放。端午前二周,龙船出屋,倒放露天,在阴湿天上油漆。还要准备用猪皮做鼓面的传统鼓,在比赛时使用。端午节日当天,胥江两岸人潮涌动,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看龙舟竞渡。苏州人把龙舟下水称为出龙,事先要迎神演戏,称为"下水"。江边搭建五米高的彩台,用做举行舞龙祭龙仪式,拜过涛神伍子胥,比赛就开始了。(上岸时也要举行送神仪式,叫做"拔龙头。")

  吴县志

  还有更轻松可喜的,《吴县志》:"端午为龙舟竞渡,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沓。投鸭于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清代嘉道年间苏州人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里也说,"画舫游客争买瓦罐掷诸河,视龙舟中人入水泅取,以为娱乐",抢到的有奖励,可以到商家换奖品。清未民初,苏州龙舟竞渡尚保留类似的"放标",将鹅鸭放在河里,众人在水中追逐为戏,这其实是有来历的,早在宋代,宫廷就有掷银瓶于水中令人争夺的作法,后遂相沿成俗。区别只是有的掷土罐、有的掷鸭子、猪脬。

  与苏州不同,明代万历时进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写过一部《武陵竞渡略》,记载荆楚、楚湘一带龙舟竞渡风俗,分缘由、船式、人数、技术、歌词、赌赛、祭祀、卜岁等, 那里"旧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讫,便拖船上岸。"更详细规定,船中不许藏竹竿、鹅卵石,观看者也不许扔砖瓦,以防引起械斗。

  金阊民俗史话

  龙舟本身就是看点。据《金阊民俗史话》,竞渡龙舟"一般用质地轻巧的杉木制成,长七至十一米,也有长至十几米的,宽约一米至数米,前装木制龙头,后装龙尾。大型的龙舟中舱有三层彩楼,高至9米,雕刻或彩绘,十分精细,旗幡绣伞,罗列前后,锦绣满船。但也有一些贫穷的乡镇,因无力置办龙舟,便用农船或渔船临时改装,用纸扎的龙头龙尾装于木船前后,再用绘满鳞甲的布幔围之,因草草而成,被称为"草龙"。参赛的龙舟起码是两艘以上,一般有五艘,分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也有六艘或七艘的,至多十几艘。"

  唐朝将军杜亚做过淮南节度使,对江南的龙舟竞渡风俗做过很好的改良。《旧唐书?杜亚传》"江南风俗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亚乃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又为绮罗之服,涂之以油,舟子衣之,入水不濡。"这样说来,穿绸着锦,不光是光鲜外表,可算最早的体育专用服装了。油漆船底更高明,减轻阻力,仿佛如今赛场上的高档球鞋,跑跳成绩都靠它。

  龙舟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狂欢,"士女靓妆炫服,倾城出游。藻川缛野,楼幕尽启,罗绮云积。山塘七里,几无驻足;河中船挤,不见寸澜。"

  奢华固然是奢华,可盛世光景,不过如此。而且这龙舟竞渡的日子也是一个大市集,"小饭大欢,筵费万钱,欢笑远闻,杯盘狼藉。岸则居奇列肆,搏士为人,劈缯为衣,偃师百变,应指而走。童孩戏耍之具,吴人见惯弗巽,远客偶观,张止哆口,移晷弗去。"所谓"商贩贸易,所在成市,半月始罢",苏州人把这半月统称为"划龙船市"。

  苏州自古是丝绸棉布的重要产地,机户密布,相成了产业链,有专门的染坊。这些社会底层的手工业者在平时是低调的,可这一天的龙舟赛会,他们体力出众、团结一心,用自己的方式引人注目:

  郡中踹布坊人群操小舟,鸣金伐鼓,划浆如飞,错杂其间,则称烟囱龙船,嘈聒可厌,而彼自为乐也。

  士大夫觉得这些下里巴人在搅局,解构了龙舟会的"意义", 高濂《遵生八笺》云:"南方竞渡者,治其舟使轻利,谓之'飞凫',又曰'水马'。盖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也。"小船虽然没有龙舟豪华其实也大有来历,这些手工劳动者的戏谑之举何尝不是在对传统致敬呢。

  《清嘉录》记载,苏州龙舟赛会奇特之处还在于日夜兼备,"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有燃灯万盏,烛灰成山的奇观。

  清嘉录

  根据《清嘉录》描述,每条龙舟四角都有彩旗,中舱还有鼓吹手,两旁划浆的有十六人之多,俗称"划手"。 船头站立一篙师,名为"挡头篙"。

  竞渡时,船上结彩张旗,桨手奋力划船,锣鼓喧天,今天在胥江比赛的赛程一般为500--600米,龙舟有20多条,每组4-5条船。而从前苏州竞渡更分 "武赛" 、"文赛"两种。武赛时龙舟上划手随鼓乐大作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拼命划桨,两岸鞭炮齐鸣,河边观者如云。沿岸早早就搭建起凉棚供官宦富绅观看,优胜者到达终点时获锦标无限风光。较特别的是之后的文赛,比的是龙舟卖相,台阁优胜,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有如此描写:

  五月五日,吴越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坠。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预调驯之,堕水而死,勿悔也。吴门则载美姬,较不同耳。

  《清嘉录》也有记述:

  头亭之上,选端好小儿,装扮台阁故事,俗称"龙头太子"。尾高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

  台阁之戏在苏州太湖农村乡村至今流传,庙会吉日,都有巡街出演,而船尾的水上表演近乎划水冲浪,惊险异常。

  唐宋遗纪

  《唐宋遗纪》称:"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入物、禽鸟、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属, 绉纱蜘蛛,绮谷凤麟,茧虎绒蛇,排草晰蝎,螳螂蝉蝎,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为串,名曰豆娘。"今吴中端午尚沿其制。闺人剪彩为钗符,杂缀虫豸五毒诸物,用铜丝金箔纽制成串,加以蒜粽之类,以供插鬓及互相献赉 ,名曰健人,即古之艾人也。富家钜族或镂造金银为之,玲珑成串,簪于髻鬟,蔡云谓即古之步摇,其诗云:"插髻金摇亦健人。"盖其制宝相类也。

  另外,苏州还有一种用粽子命名的糖果,就叫粽子糖。观前街采芝斋是在清同治九年由河南人金荫芝创办,以五百个铜板起家,在观前街设一小摊。所售"粽子糖",因为用剪刀剪出形似粽子,故名。以后生意越来越好,由摊而店更为兴旺。光绪年间,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光绪、太后诊脉。以采芝斋糖果进献,名声大噪,今天采芝斋的粽子糖仍然是苏州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

其它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陈子龙这首诗应该是对苏州端午节的描绘。古人有关端午节的诗词不提屈原的实在罕见,因为通常概念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不同在于非祭祀屈原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端午之于苏州不仅仅是传统的民间岁时节庆,更是一种同苏州古城同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吴地有一个名百越的部族,龙就是他们的图腾。他们自比为龙的后代。每年端午不仅舟楫竞渡,取悦蛟龙,还把各种食物装入竹筒,裹以树叶,投入水中,与龙共食。纪念龙神就成了苏州端午节的最初由来,而这也是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鼓声激越,人声鼎沸,百姓群聚河边,争看水上健儿划龙舟夺锦标。

  后来,苏州端午节便增加了祭祀与孙武并称文武二将的伍员--伍子胥,一位帮吴王建造苏州古城的功臣的内容。伍子胥的故事家喻户晓,他被夫差赐死,悬目于城门,尸首被装入牛皮袋,投入河中,所谓"死无葬身之地",是日正是五月初五,端午。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伍氏后人都会在端午聚集苏州,祭祀仪式后,伍子胥后人和百姓争相往河中抛扔粽子,放生泥鳅和河蚌,场面蔚为壮观。

  伍子胥死后的206年,也是端午节,楚地汨罗江畔的屈原抱石投江,无论巧合还是刻意,人们也以相同的方式祭祀着这位伟大的诗人。至于端午的其它习俗,全国大同小异。端午食粽,粽子已成为端午代表性食物,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嘉兴。而嘉兴恰恰是2500年前的吴越边境。其实苏州地产粽子也着实让人开眼,就其外形而言有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元宝粽、子母棕、糕粽(包有各色年糕)和笔粽(寓意必中状元)等,琳琅满目;至于粽子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另外,就是门悬菖蒲、苦艾,口饮雄黄酒辟邪,挂香囊,烧五毒驱毒。可用红纸剪成的葫芦、蛇虫、蝎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的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严然就是民间剪纸艺术,哪舍得当毒物去驱除撕毁焚烧。

  护城河里已泛起了活灵活现的龙舟,苏城上空也响起了备战龙舟竞渡的选手们伴随着威猛鼓点的响亮而整齐的号子声,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各式粽子无不透着节庆的气氛。此情此景正如儿歌所述: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附录

  元萨天锡《钟馗》诗:

  老日无光霹雳死,玉殿咻咻叫阴鬼。赤脚行天踏龙尾,偷得红莲出秋水。终南进士发指冠,绿袍束带乌靴宽。赤口淋漓吞鬼肝,铜声剥剥秋风酸。大鬼跳梁小鬼哭,猪龙饥嚼黄金屋。至今怒气犹未消,髯戟参差努双目。

  吴锡麒《终南进士》诗:

  槐笏虎皮靴,功名进士科。老饕新鬼大,捷径故山多。天宝阴方盛,终葵字 靴。画教传紫禁,梦不醒青娥。惨淡花应泣,荒唐壁屡呵。烟云开说部,薜荔走诗魔。爆竹残年酒,箜篌小妹歌。徒留守门户,奈此五穷何。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苏州市姑苏区文化馆获得"苏州端午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