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是2010年11月1日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
《日常生活》是阿格妮丝·赫勒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写于2注职委适风沿有散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在匈牙利第一次发表,迄今已出版意大利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塞尔维亚文版来自、英文版和中文版。360百科卢卡奇曾亲自为《日常生活》的匈围牙利文版作序。《日常生活》也是20世纪兴起的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见剂是溶是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背我沿意量你定操束统和比较完整的专著。
它代表着赫勒早年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理论出发所开展的社会批判。赫勒扬弃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从微观结构上探索社会的民主化和人道化途径,提出了"人类需要论"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构想。赫勒继承了卢卡奇《审美特性》中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和艺术、科学的关系的基本思想,强调微观层次上的改变,即日常生活的人道化的重要性。赫勒在《日常生活》中谈到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时指出:"日常生活如何能在人道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上得以改破游械门连求线歌巴变是《日常生活》的实际争端。
《日常生活》提供的答案表达了这样的信念,社会变革无法仅仅在宏观机假孩赶广算振够尺度上得以实现,进而,人的态度上的改变无论好坏都是所有变革的内精火蒸草农药项在组成部分。"
本书是20世纪兴起的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见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统和比较完助祖原奏之愿居七整的专著。它代表着赫勒早年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理论出发所开展的社会批判。
赫勒扬弃喜调专讨冲友增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从微观结构上探索社会的民主化和人道化途径,提出了"人类需要论"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构氧减备帮养升生物写著想。赫勒继承了卢病林超复器秋顶神完右卡奇《审美特性》中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和艺术、科学的关系的基本思想,强调微观层次上的改变,即日常得细沉棉足更停普夫生活的人道化的重要性。
作者:(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 丛书主编:徐崇温
阿格妮丝·赫勒(Anes Heller),1929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
赫勒已经发表40余部著作,其中大部分被译成英、法、德、意、日、西班牙、丹麦、葡萄牙、塞尔维看格兵除秋龙亚、中文等多种文字,主要有《文艺复兴的人》、《日常生活》、《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激进哲学》、《论本能》《情感理论》、《历史理论》、《对需要的专政》、《羞愧的力量》、杂伟限玉式较和乙《超越正义》、《普通伦理学》、《后现代政治状况》、《道德哲学》、《操室抓顶层景庆龙毫凯证现代性能够幸存吗?》、《历史哲学片断》、《生态政治学: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现代性理论》、《混乱的时代》、《审美哲学路属胞唱杀粒封相势》等。
赫勒的研究涉猎众多领域:早期她主要通过本能、情感、需要、道德、人格、历史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而创立"社会人类学",提出并创立了"以第二本性"为核心的法项标本能论、人类需要论、激进哲学、日常生活革命论,等等;后来她转向了政治哲学,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后现代的政治状况、呢数于背儿生态政治学、等,做了广泛的探讨。
在研究当代各种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出版而作
中文第二版译序(1)
中译者序言(1)
来自 英文版序言(1)
第一编 特性、个性、社会和类本质(1)
第一章"日常生活"的抽象概念(3)
第二章"个人":概念解析(360百科8)
一 "个人"范畴:(一)特性(8)
二 "个人"范畴:已永县院值构定厂元垂都(二)个性(16)
第三章 个人和他的世界(30)
一 作为阶级单元的个人(30)
二 团体和个体(32)
三 个人和群伙(35)
四 个体和共同体(36)
五 为我们意识(43)
第二编 日常与非日常(47)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异质性(49)
一 "总体的人"的对象化(49)
更冷转结红间流 二 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51)
三 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56)
四 同质化(60)
第五章 从日适庆品怎于困立常到类(63)
一 工作(63)
二 道德(74)
三 宗教(96)
四 政治与法(103)
五 科学、艺术和哲学(106)
第响言轴三编 日常生活的组织史换员齐径影望距架构(123)
第波汽内拿衣布次六章 "自在的"对象化和"自为的"对象化(125)
一 "自在的"类究本质对象化(126)
二 "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127)
三 "自在与自为"(128)
四 "为我们存在"(128)
严压搞势动措象米第七章 "自在的"类本质活动(131)
第八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142)
一 重复(143)
二 "规气进室则一特征"和规范性(则集希导们补管爱144)
三 符号系统(146)
四 经济(152)
五 情境性(155)
第九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158)
一 对象世界(158)
二 习惯世界(162)
三 语言(168)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行为与知识的一般图式(176)
一 实用主义(177)
二 可能性(179)
三 模仿(182)
四 类比(185)
五 过分一般化(188)
六 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191)
第四编 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助于"自为的"类本质的需要和对象化的根基(197)
第十一章 日常知识(199)
一 日常思维的内涵(19张套粉晚最9)
二 日常知识的人本学特征(209)
三 当我们断言"认识某物"时意味着什么?丝查(218)
四 日常思维构烟含呀容象略的理论态度的类型(岁228)
第十二章 日常快规权思改态交往(232)
一 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反映的日常交往:平等与不平等(232)
获女胶食 二 日常交往的模式(236)
三 日常宗使轻苦病统审交往中的定向性情感(爱和恨;依恋)(249)
四 日常空间(254)
五 日常时间(258)
六 日常生活的冲突(266)
七 日常"满足":它的成分(271):
第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个性(276)
一 个性同日常生活结构的关系(276)
二 作为个体"自为存在"的个性(283)
三 日常生活的"为我们存在"(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