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43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来自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360百科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
来自 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球与皇任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360百科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降室苏农积的城池。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日者周头材含所难或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公元15华龙府关入8l羊),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也径6年),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市夜季盐甚叫海矛衡官任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
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民继原笔否革留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另外和三娘子有关:
在蒙古族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三娘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不仅是民族和平的使者,还是呼和段旧浩特的前身--归化城的最初缔造者。因此时至今日,还有人把呼和浩特亲切地称为三娘子城。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件著验牛义聚燃盐鸡连(公元1550年),三娘子出生于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落,其父哲恒阿哈是该部落的首领,该部落遗址就在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带。三娘子本名叫钟金哈屯,意为高贵显赫。
生长在蒙古贵族家庭的三娘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她饱读诗书,性格豪爽,擅长歌舞骑射。长大后,三娘子能文能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有关史籍记载说她"幼颖捷室它司,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
知子 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雄才大略的阿拉坦汗(也称俺答汗)联姻,于是,20岁芳龄的三娘子嫁给了阿拉坦汗,成为王妃。此次婚姻的缔结,将三娘子推上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为了辅佐丈夫扩展疆土,发展漠南经济,三娘子毅然随夫出征瓦剌。这一大义举动,使得三娘子更加受到阿拉手坦汗的宠爱和器重,无论大事小事,对她总是言听计从。在出征期间,三娘子生下一子,取名卜他失礼。
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明朝政府与塞外草原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此前,阿拉个积选刑并木团告坦汗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以武力要挟明朝政府开放边严还香苏可带贸,史称庚戌之变。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为避免生灵涂炭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
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明朝政府和好。公元1571年3月,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动成助争坚济一独求啊贡互市。
与明朝政府实现通贡互市之后,塞外草原上的几千里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籍中对此转吧械云叫端议妒七温评价道"朝廷无此后顾之忧,西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此后,三娘子积极维护与明朝的友好和贡市关系,使得蒙汉人民可以自由贸易,草原上诸部落对她更是口服心服,甘愿受其约束。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后来,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人施工阶段后,三娘于是主要的主持者。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
据《阿拉坦汗传》记载,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8座楼和琉璃金銮殿。
万历六年.阿拉坦汗在青海向达赣三世许愿回来后,开始和三娘子共同主持修建弘慈寺,也就是现在的大召寺,两年后竣工,并花费巨额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由达赖三世亲自前来开光后供奉在寺内。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公元158l羊),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说,当时归化城的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因此,有人说青城之名使是由此而来。另据《归绥县志》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不过,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时这座城池的规模和建筑布局等详细情况了。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
据《阿拉坦汗传》记载,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8座楼和琉璃金苗第升生下銮殿。 另据《归绥县志》记载来自,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不过,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已经无法了解当时这座城池的规模和建筑布局等详细情况士念数技了。
从清朝初年至中华民国时期,在草原青城--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活跃着一支地方保安队伍,这支队伍叫保商团。200多年来,这支保安队伍在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商路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
归化城的保商团建立于清朝初年,清初时,清廷为了镇压进步力量,巩固其统治地位,令差英室便准各省府州县组织"乡勇",俗称乡勇兵。各大城市为了维持地走改游方治安,也在招募"铺勇"。
辛亥革命以后,归化城的商业团体组织也有所改变。原设于归化城三仙庙的四乡耆和十二总领,于1921年改组为归绥商务会,会长是樊赢州。为充分发挥"铺勇"这支保安队伍的作用,使其更好地协助军警,维持地方治安,时任绥远将军的张绍曾拨给"铺勇"一批枪枝,并对"铺勇"这支保安队伍加以整顿。为此,做360百科出一些具体规定:凡规模大的商号,如大盛魁、南北通顺店等商号,每号必须纸增超妈眼治危杂出勤"铺勇"3人害居扬金,普通商号各出1人;并规定了对"铺勇"的待遇:在应征期间的伙铺,除每年应得的工资外,并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补贴。当时"铺勇"队伍有150余人。
1914年,"铺勇"这支保安组织曾改名为"体育会",不久,又改称"保卫团",团丁人数也有所增加。这时,商务会的会长是大盛魁商号的总经理段履庄,此人气魄很大,他一上任就以绥远改为特别行政区为名,将归绥"商务会"改为绥远总商会。
1915年,绥远地区土希断气翻均板黄通匪活动猖狂,因而归绥与外蒙,新疆之商路受到很大威胁。当尼车拿地开时,绥远总商会为了维护商路,保护旅蒙商的利益,绥远总商会会长段履庄请准绥远都统,将土默特的两个骑兵连和设并召招收的一个骑兵连,连同原由"铺勇"改编的"保卫团",合编为保商团,并增购步枪300余支,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保安队伍。
归化城的保商影聚修始待印对团成立后,众人推举舍利图召的银海喇嘛为团长。该团在改编整顿后,绥远商务总会拨出现金3万元,在设并地草原上建起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营房,作为保商团的驻地。不久,保商团通过与达尔罕旗的协商,将驻防在百灵庙的蒙古骑兵,改编为该团的一个其纸迫需世表松连,分段负责起维护商路与护送商货的任务。
辛亥革命后,外蒙宣布独立,旅蒙商的商业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北运货物逐渐减少。但此时京绥铁路已通往大同,保构究分紧春被汽士商团的护路任务已转移到张家口、大同一带,护送着东来西往的货物。
中华民国19年(1930年),保商团团长银海喇嘛因病逝世,即由银海喇嘛任团长时期的副官埃勒格曾担任团长评达八脸却出决。中华民国23年(1934年),保商团第二连连长于子和暗中勾结日寇,阴谋叛变。但阴谋败露,逃往察北。日伪日期,于子和曾任伪西北自治军总司令,曾率兵滋扰固阳一带,罪大恶极。
同年夏,绥远总商会选任贺秉温为会长,改科输误任崇普门为保商团拉损当音所子压波广皮什团长。这时,绥远商路日见缩短,保商团的编制,也就裁减为一个连了。
1937年秋,日寇占领了绥远地区,原绥远商会会长贺秉温投靠了日寇,当了汉奸。汉奸贺秉温等人组织起地方自治维持会,将保商团调入归绥市,并将这支保安队伍作为欢迎日寇的仪仗队。不久,日组跟伪机关相继成立,保商团的枪枝全被没收,它的命运从此宣告结束。
归化永映帮少应市微物城设关榷税始于乾隆二十六年。清代前期随着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到雍正、乾隆之际归化城、土默特一带已是村落密布,且"连岁丰收,米价甚贱",蒙汉之间的民族贸易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乾隆二十六年杀虎口监督期成额奏言,蒙古地方种植烟叶、杂粮,制造油酒烟等项,"在归化城一带售卖,渐成行市",应予征税。经部议覆准,"归化城为蒙古商民辐辏之处,所有烟、油、酒三项及皮张、杂货等物皆应归入落地税内,照例征收。其扬零单导静飞手驼马牛羊除进口外,若绕道赶往他省售卖者亦应一体征税,以防偷漏。"并规定,在"归化城适中之地设立总局收税,于东西南北四处各设栅栏一座展包同积破维毫,派役稽查"。其所设四处栅栏,"南栅系杀虎口孔道,北栅通后山部落喀尔喀各扎萨克等处,东栅通察哈尔蒙古八旗,西栅通乌拉忒、鄂尔多斯地方。"
归化城税关主要征收货税和牲畜税。该关设立之初,系由杀虎口监督兼管。杀虎口与归化城相距仅200余里,故监督满斗斟酌定例:凡内地贩来各项货物经杀虎口纳过税银,"运至归化城进栅入铺零星货卖者,免其重复征收;凡有商贩从归化城打成驼驮转往各省及后山蒙古地方贩卖出栅之货,按则抽收"。其后数任监督均"循例征收,商民称便"。乾隆三十二年新任监督法福礼到任后,对进栅商货违例重征,以致商民控告。经督抚查议,户部于乾隆三十三年定制:归化城一带所产"油、酒、烟、皮张等项及关东等处发来商货,从草地行走,未经杀虎口征税者,俱为口外土产",由归化城按则征税;其内地杂货贩运出口,"经由杀虎口纳过税银,到归化城入铺零星发卖者,不再重征";"若货物运抵归化城以后商贩车载驮运又贩往他处售卖者,则无论土产与外来货物,均于出栅时按则收税。至民间零星日用物件,如布止一二匹,烟仅两三包者,不在收税之例。"
归化城征收牲畜税始于康熙年间,初系"专为稽查盗卖马匹而设",派土默特人员收取税钱,登录记档,所收钱文用作土默特公费,按年造报理藩院核销。其后,"因内地茶布等项贩运出口,换回驼马牛羊,例应进口纳税;恐其到归化城记档后,辄从小径贩往他省,易致透漏",乾隆二十六年归化城设关之时,将原由土默特抽收之牲畜税钱作为正额,改归杀虎口监督征收,并在绥远城、归化城、和林格尔、托克托城、萨拉齐、西包头、昆都仑、八十家子等处设立蒙古笔帖式,安设书役,抽收牲畜税钱。因而归化城税关的牲畜税则有二:其一为《土默特蒙古征收四项牲畜税钱税则》,规定"驼马牛羊,每价银一两收大制钱八文";其二为《牲畜税则》,驼马牛羊分别计税,骆驼每头税银6钱,马每匹3钱,牛每只2钱1分,羊每只3分,骡驴猪每价银一两税银3分。前者当即康熙年间开征之土默特牲畜税钱,是对蒙古牧民在归化城出售牲畜所征之税;后者应是对商人从归化城贩往内地的牲畜所征税银,后者的税率较前者为高。
归化城税关初由杀虎口监督兼管,乾隆三十一年副都统济福奏言:蒙古各扎萨克前来出售牲畜,由杀虎口差人记档收税;但他们不懂蒙语,只能"登记牲畜钱文数目,并不登记姓名、旗分佐领,遇有贼盗事件无从稽查",奏请由理藩院派员管理。经户部覆准,归化城税关设监督一员,由理藩院派章京前往。乾隆三十三年,又将归化城税务改交山西巡抚兼管。乾隆三十四年二月的上谕言:"归化城关务,向因商人往口外贸易,并有蒙古入口交税,是以派理藩院官员经管。但闻该处每年所收额税之外竟有多至数倍者,历来管关之员惟期正额无亏,而在关之家人、胥役等不无中饱及有心卖税之事。既於关榷未能核实,且恐有暗中多索商人,漫无稽考,於公私均有未便。虽该处有都统驻扎,但不相统辖,即令兼管亦恐有名无实。因思各省关务多有巡抚兼管者,而巡抚所辖之关多委道、府大员承办。责成既专,且临以巡抚董率稽察,耳目亦易於周到,行之较为无弊。今归化城关口自可即归巡抚经管,且归绥道即驻归化城内,或即委该道就近代管,或另派贤能道府前往承办,俱无不可。所有理藩院司员即可停其派往,于关务更为慎重。"经部议,归化城税务由山西巡抚选派道府贤员管理,按年更替。初由河东道、归绥道、雁平道轮流监管,自乾隆三十七年以后定由归绥道兼理,并仍由山西巡抚随时稽查。
归化城税关征税之初,"每岁征银七千两至八千两不等"。乾隆三十四年改派道府官员兼管该关税务之时,下令试收一年,"再行酌定"税额。从三十四年四月十三日起至次年四月十二日,一年期内共收过杂税银16548两7钱9分,牲畜税钱9137千610文。乾隆三十五年即以杂税银15000两,牲畜税钱9000串定为归化城税关之正额;以银1548两、钱137串有奇作为盈余。嘉庆四年更定盈余银为1600两。
乾隆四十年山西巡抚巴延三的奏报称:绥远城与归化城仅相距数里,但不征税,以至"归化城各色行户渐次移入绥远城开设,而商货冀避归化城纳税之费,亦多赴绥远等处囤聚"。如归化城原有面铺140余家,已有80余家陆续迁入绥远城;而"附近土产烟、酒及草地所出羊毛、毛绒等类近来多不进城上税,俱径赴和林格尔囤积,转运他处售卖;至南来油、缎、布、茶、杂货一出杀虎口之后,亦由和林格尔径赴托克托城、萨拉齐、西包头等处,均不来城分拨,以致所收税课日形短绌。"该抚奏请于和林格尔、东白塔二处增设稽查税口,派役巡查,并对"移入绥远城之面铺各行"一体征税。经部议,于乾隆四十一年定例:第一,"归化城征收税银,四栅之外商贩多有绕道偷越,责成该处营弁于巡防之便在和林格尔、东白塔儿二处查察;如有偷漏,拏送管税道员查办"。第二,绥远城所开面铺,凡"在本城发卖兵民零星食用者,不准收税;如有车载驮运他处售销者,照归化城之例一体收税"。
经过十余年间一系列的调整和修订,归化城税关的税收征管制度逐步建立和规范,税收额也比设关之初有所增加。表1是乾隆四十年代归化城税关征收税银的统计。其中,税收额最高为四十四年27390两,最低为四十九年20998两,平均为23178两。道光年间归化城的税收大体保持在同一水平。如道光二十一年该关征收税银23565两,二十二年为24036两,道光二十五年为23418两,二十九年为22749两,平均为23442两。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青年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时,他们的亲属就为他们物色对象。男方家若看中某一家的少女,即请人去女方家求婚。若女方家应允,两家即开始议婚。也有男方家有钱有势,女方家虽不愿意,但最终强迫而成的情况,不过不常见。一般经求婚,女方的家长同意后,男方家即托媒人议婚,双方家长作主决定订婚的日期和其他问题。
订婚要送订婚礼,又叫"献彩礼",即由男方家备置砖茶、白酒、点心(以上都要双数)和"羊背子"(蒙人敬神、待客用绵羊煮的全羊肉食)一只,以及给女方的金银首饰、衣料等物,有时还要送若干钱。这些订礼,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父母将礼物收下,这叫"小定"。
小定后数月或年余举行"大定礼"。男方家馈送"羊背子"两只,用以招待女方家的亲戚;大馒头百余个送给女方家的亲戚,以代通知;另外,还要送白干酒两大瓶、金银首饰数套、哈达两块及四季衣服等。"大定"这天,女方家要杀羊摆宴款待客人和亲友。俟亲朋安席后,媒人就单膝跪在炕沿边,面向亲友持壶敬酒,并以蒙语高声朗诵联姻的祝词。祝词的大意是:
"奉上,奉上,敬献酒席宴上,送来美丽的衣服,宝贵的首饰,请贵方收下。礼物虽然微薄却表诚恳心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祖代相传。男才女貌、匹配相当,天定良缘,配偶成双,美满幸福,白头到老。谨向亲家宾客致以贺忱!"接着媒人给诸宾客逐一敬酒,并把哈达和首饰、衣料等物献给女方家长。女方家长喜笑颜开地接受了哈达,便算答应了婚配,这时媒人要求女方家把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八字写给男方家。之后,媒人入席上坐,共同饮酒进餐,大家猜拳行令一直到席散。
"大定"之后,男方家写明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请人 (一般是喇嘛)选择吉日。日子选定后,托媒人送交女方家查对,若女方家无异议,婚娶日子就算定了。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婚姻,男方家往往有送女家牛、马、羊、衣物、首饰的习俗。送牛羊头数的多寡,一般多以九为起点,从一九起,以至六九、七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其九九长寿的意思。遇到贫苦人家,无力备足九数,也可备送一头、两头或五头的。
在选定日子的前一个月,男方家应把礼物给女方家送去,女方家是不能主动要的。礼分全份、半份两种:全份是二十四数或二百四十;半份是十二数或一百二十;马、牛、骆驼、羊都可以,由男方家自定。男方家送礼时与女方家商定娶亲事宜,以便双方各自做好准备。
近代蒙族人的迎亲婚礼,仍沿用古时的抢亲配婚仪式。因男女双方居住距离较远,到女方家迎亲,一般要在女方家住宿一夜,其间进行各种习俗礼节活动。
迎亲时,新郎家要筹备酒席,通知亲属朋友。迎亲那日,新郎、伴郎均穿礼服,先行祭祖之礼,然后提前一天出发到新娘家去,新郎、伴郎和迎亲的随行人员都骑马前往。早年间新娘也是骑马而来,后来有了骡马轿车,新郎家就另备轿车一辆,篷上蒙红毡迎娶新娘。迎亲时,新郎身穿长袍、束腰带,足登马靴,身挎长弓箭壶。伴郎是武士模样,与新郎并排骑马前行,其余随行人员乘马随轿车同行。迎亲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取成双配对之意。迎亲出发的时间在婚礼的头一日晚间或深夜,这大概是沿用过去抢婚的旧习俗而来的。
在新郎尚未到达新娘家之前,新郎家先派一人牵羊一只送到新娘家,谓之"碰门羊"。另备"羊背子"二只、酒两瓶、大馒头百余个,一并带给新娘家。
迎亲的人到达新娘家时,即由媒人领着新郎把弓箭等物挂在新娘住室的窗外。然后,把迎亲的人让入客房,入座献茶,简作介绍,并以"羊背子"款待。同时,另室设宴招待新娘的亲友宾客。男坐炕席,女坐地席,新娘坐于两席中间哭泣,表示对双亲恋恋不舍之意。这时,亲友用对唱劝说安慰新娘,之后由新娘的同辈姊妹把新娘挽扶到她的房中,卧在炕上,许多姑娘围坐周围,名曰:"围闺女"。目的是待新郎和伴郎进来讨亲(即讨新娘的芳名)时,先不让他们看到新娘,并以各种方式捉弄、耍笑、为难新郎。
宴席结束后,新郎和伴郎到新娘房中进行"讨名字"的仪式,新郎和伴郎先要跪向神佛行叩拜礼。然后,众人捉弄新郎的"节目"就开始了,什么 "绕口令"、"唱情歌"、"试智慧"、"考膂力"、"罚饮酒"、"罚磕头"等皆依例一一进行。讨名字时,新娘的嫂子故意往远处扯,能说会道的伴郎用话往回截,经过多次交锋,直到新娘的嫂子把新娘的真名报出来,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时,伴郎向新娘的嫂子及"围闺女"的姑娘们敬酒致谢,并让新郎给她们施礼。
讨完名字后,新娘的弟弟给新郎行"赠束腰带"礼,这也是内弟们耍笑新郎的一个项目。内弟们使尽气力把腰带紧束新郎腰间,这时有经验的伴郎即把两臂插入新郎腰间,到腰带束紧时再把 两手抽出,从而松宽了新郎的腰带,使新郎不至受窘。此后,新郎坐酒席前,左手拿"羊背子"一块,右手拿刀一把,做出吃肉的样子,要做三次才行。到此,宾主尽欢而散。新娘要一直等到娶亲的人们退出之后才起来吃饭。
同一天,新娘家要派车把陪送新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新郎家。
次日清晨,新娘家安排送亲的宾客,其人数与新郎家迎亲的宾客数相等。行前,要款待送亲的人,另给新郎和伴郎备"上马宴"一桌,要吃水饺,谓之"上马饺子"。不过在水饺中故意包辣椒面、盐面以捉弄新郎。此时,伴郎又要替新郎把辣或盐饺子夹入自己碗中,替新郎解围。
新娘出嫁时,新娘家还要聘请一位精通礼节的老妈妈(蒙语称"毕力更")随新娘去陪住几日。新娘按喇嘛选定的上车时辰上车,穿的全是新郎家送的衣服。冬天,新娘头戴筒状的帽子,夏天则用绸绢罩头,由长辈亲属(如舅舅等人)背送上马或安坐车上。新娘临出门前要发出哭声,表示不愿离别双亲,并把一双筷子和一些食物扔在门前,意思是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
在新娘上马或上车前,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家的祖先敬香叩头,并进行"掰羊脖"礼。行此礼前,新娘的嫂子们故意在羊脖中穿一根小木棍,不让新郎一下子折断羊脖,以此耍笑新郎。伴郎为使新郎不受奚落,就偷偷用刀子把羊脖子中间的筋络和木棍割断,以便新郎一掰即断,表示新郎有臂力,对新娘有诚意。
"掰羊脖"后,新郎手执弓箭到新娘房中虚放一箭,并用弓挑开新娘头巾察看,然后挎着弓箭(也叫包袋)走出房间。新郎依指定的方向张弓搭箭,将箭射过喜车。之后,把弓箭系在新娘的车篷上,新郎等骑马先行,喜车随之起动了。新娘和新郎先按照喇嘛推定的喜神方位走100步,然后才走入正道。娶亲的、送亲的都围绕着喜车前进。
新郎家的人估计喜车快到村口时,派一骑术高明者,带着上贴"喜"字的羊头一个、酒一壶迎接。待喜车到时,把酒洒到喜车的马头、马背上,把羊头扔到车下,然后向送亲的人一一问候,然后引导喜车继续前进。迎亲的人一上马,送亲的人就来抢帽子(不上马不能抢),叫做"叼帽子"。如帽子被抢走,迎亲的人就得在婚礼筵席上给送亲的人敬酒、唱歌,不然帽子拿不回来。抢帽子的过程就是一种马术表演,表现了蒙古族的强悍精神,极为有趣。
喜车将进院时,新郎家大门前横置一椽,两端束有哈达。门外有四至六人相迎,叫做"接媳妇",其中二至四人是青年妇女,她们头戴钿子,身穿大褂,举手致意。另外,还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招待新娘家送亲的人。所有的人都要经过横在门前系哈达的椽子才能到达招待的地方。喜车一到,新郎家院内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娶亲的陪伴送亲的用过茶点之后再上喜面,略休息后就入席了。
新娘下喜车后,头上有筒帽(或绸绢)罩着,不露面。新郎和新娘跪在神位前行礼。神位前有两个带柄的银杯,柄上用红绸互系着,内盛牛奶。一位年长者手持两银杯,递到新郎和新娘面前给新人喝。接着由新郎家的近亲、属相相同的人抱新娘入喜房。新娘坐在选定的地方,新郎用箭挑开新娘头上的筒帽(或绸绢)。稍事休息,新人便开始拜灶。
拜灶时,新郎和新娘在炉灶口并排跪在一张羊皮上,给灶神敬香行礼,然后由"梳头妈"(新郎家邀请的专给新娘分发梳头的长辈妇女)给新娘把头发分开,梳成 "媳妇头",拜灶需先用白布做好一个能伸进两手的口袋,上贴着红布剪的日形、月形图案各一。日形图案贴左方,月形图案贴右方(意为阴阳和气袋)。再备一盘肉块、糖枣、奶酪、奶油、点心、羊骨等。灶里生火,男右手插入袋的日形图案处,女左手插入袋的月形图案处。两人合捧盘,把各种食物少许放入灶里。一老妇人在旁,口中不住声地用蒙语念着吉语:"贷来--贷来,疆施门更益来--益来……宝音克实益来--益来……"另一旁的喇嘛也在不住声地念经。最后,两人把盘子供在灶前,并合饮一杯喜酒,相对施一礼,新郎引导新娘入喜房。新娘重新梳头打扮后更换新衣。
拜灶后,新郎、新娘要给各席宾客敬酒,并跪地叩拜 (新娘有时仅行请安礼)。
新娘在未梳洗前,任何人是不许耍笑的。当新娘拜了灶神,梳了"媳妇头"后,人们才能开始耍笑新娘。中午新娘出去给宾客们敬酒后,再想回到新房就很困难了。在新房门外,围着小叔子、小姑子等许多人,要新娘"说令子"、"唱情歌",或新郎新娘接吻。新娘为了解围,便给拦门的人赠送一些亲手缝制的"钱褡裢"、"烟荷包"和糖果等。
午饭后送亲的宾客就走了,新郎、新娘进行"拜人"仪式。拜人时,院中置一木桌,旁边生火一盆。桌上除香烛外,还放弓箭、羊骨,或在桌旁放一只羊及其它物件。根据家人和亲戚的尊长辈份。由司仪逐一呼请上坐,受新人跪拜认识礼。长辈受礼后,则要给新人一些点心食品或银钱等物。同姑嫂姊妹认识时,新娘要给她们赠送一些亲手制做的绣花鞋、花褡裢 (装钱用的荷包)等物。拜人完毕,摆"羊背子"或普通饭菜席招待大家,一直到太阳西沉,新郎家来的亲戚陆续离开,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新婚之夜也有闹洞房的习俗。
新娘过门三天后,新娘的长辈亲属(包括父、母、姑、婶、叔、舅等)来新郎家会亲,蒙语称为"益勒圪庆"。会亲的来宾将到时,新婚夫妇需上前请安施礼,把来宾迎到家中。亲家互换鼻烟壶,寒暄问安、让座敬茶。新婚夫妇上前献哈达行礼跪拜,然后摆席款待。会亲宾客离开时,要在大门口摆桌置酒欢送。
新娘在婆家住一个月后,可以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月"。一般是娘家派人来接,新郎可以不去。新娘离家前和回来时,必须给本族长辈行礼,以后凡出门都是这样,直到生了孩子才不用行礼了。住对月时,新娘给婆家老年近亲每人做一双鞋。回婆家后,新娘把鞋交给婆婆,由她转送。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丧葬形式,大致分为土葬(又叫生葬)、火葬(即熟葬)与天葬三种。
天葬:人死后,用布把尸体缠裹起来,请喇嘛念经超度。过一二日,把尸体放在马车上,让尸体偏向车后,由死者家属赶着马车到野外,按照喇嘛指定的方向、地点驱车前进。尸体因车的波动,自行跌落在地面或山坡上,跌落处就是葬处。尸体落地,如果脸朝天,就是死者"升天";如果背部朝天,就认为死者"不得善",要再请喇嘛来念经,替死者超度。对落地的尸体,三天后亲人再来查看。尸体如已被野兽吃掉,就算无罪归天;如尸体仍在原处,被认为是有罪的人,"天不收",需请喇嘛再给死者念免罪的超度经,并将尸体移于另外的地方,直至尸体被野兽或飞禽吃掉才算无罪归天。因为蒙古族有一句俗语:"生时食肉,死后还肉。"
近代,土默特旗蒙族丧礼有所改变。贫苦的人死后,家属把死者生前喜受的马鞍、袍子、弓箭等遗物放在尸体旁。请喇嘛念经,使死者早日升天。三天后,家属将死者生前骑的马备好鞍,喇嘛在马的脖子上戴上有颜色的丝绸甩子,然后把尸体驮在马上,其家人另骑一匹马,跟在后边向偏僻的野外缓慢地行进。到了人们不常游牧的地方时,家人把尸体放在地上,把马鞍卸下放好,让尸体安稳地躺在马鞍上,表示它永远跟着主人的灵魂奔跑。最后,家人用一块颜色深暗的哈达把尸体盖好,磕头后翻身上马而去。
火葬(即熟葬):父母死后,移尸于帐门内左侧,上盖褐单。家中请喇嘛数人诵经。三日后,再由喇嘛选择时辰,将死者身上衣物脱下,送给送尸的人。以皮绳缚尸,用牛奶数碗泼在门外,烧柏树熏室内,然后将尸体驮至山后或比较高的地方,置于挖就的坑上,下架木柴点火烧化。烧比后以土盖之,但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吉日,在家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但不上坟祭扫。
后来,入殓仪式有所变化,棺木也被采用。棺木共分两种形式,一般平民用长形棺木(即普通的棺材),而仕官贵族和信仰喇嘛教的信徒及喇嘛,多采用正方形的"轿式"棺木,蒙语叫"散德勒"。这种棺木先制作一个三尺见方、四尺多高的凸顶寿具,叫做"轿子"。"轿子"分底、盖两部分,底部有一个三尺五寸的架子,架子前后各有一对把手,架上有五寸高、略小于盖子的平台。台的后方立一固定的木板,板上刻有花草。盖是三尺见方、四尺高的凸顶、中空、无底的长方形体。凡装用这种棺木的尸体,在死者未断气前或尸体尚未僵硬前,要赶快把尸体盘膝成坐姿,两手相抱置于怀中,把头用枕头或其它衣物支垂于胸前,待其僵硬后,再入殓装棺。
入殓前要请喇嘛一二人念免罪的"超度经"。这时不准其亲人嚎陶痛哭。喇嘛认为,亡魂脱离肉体,最好快快离去,若家人哭泣留恋,亡魂不能安心离开。
入殓时,家人跪在周围低头默祷、烧纸磕头,而后依喇嘛教所规定的三心(心、手心、足心)的位置,将尸体立坐平台上,背靠木板,额部用哈达扎靠在木板上。给死者嘴里含上金银之类的东西,手边放些死旨生前喜爱之物。一切安置好后,把棺盖盖上,停放到选定的地方。直到这时,死者的亲人才可嚎陶痛哭。
亡人棺木一般在三日内就得出殡埋葬。入殓后,死者的晚辈亲属都要身穿黑布孝衣跪灵致哀。有的富户在灵柩停放院中时,每日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开始是念"洗脸经"、"引魂经",后来念"免罪经"。当喇嘛给死者念"免罪经"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爱的衣物、日常用品摆放在桌上。念经完毕,这些东西都要献给念经的喇嘛,据说这是为死者免罪而赠的衣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
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出殡仪式与其他地方蒙民不同。从前,抬棺木不雇用外人,而是由死者的亲属和乡亲们帮助抬埋,有时也用畜力车拉运。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 给诸亲友报丧。来送葬的亲友都带来祭奠的食品,有的还给喇嘛一些念经钱,表示对死者的关怀使其免罪。由远地来奔丧的女性亲戚,未进院中先得嚎陶大哭,有至在灵前的烧纸祭奠仪礼行毕才停止哭声。
发丧日,男女晚辈亲属分左右两排跪在灵前致哀。发灵时,灵前由一个孝子牵一匹鞍具齐备的"引魂马"带路,灵后是家人和喇嘛,再后是前来送葬的亲友。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对喇嘛教很虔诚,亡人用过的衣服及"引魂马"等。都要奉送给喇嘛。因此,在蒙民的丧礼中,给喇嘛的酬劳占云开支的绝大部分。
火葬时,把"轿子"放到柴禾上再点火。点火时,孝子们在向"轿子"磕头后一律回家,不能在葬场停留。只留一个有经验的人照管,以全部烧成灰为止。烧过之后,周围垒一圈子,上面用草席盖好。第三天清早,由死者的亲属去拣骨灰。去时每人带白面薄饼一张,筷子一双(两头用金银铂包裹),拣骨灰时用筷子按脚、腿、胯、腰、胸、臂、颈、头挟起,分别放在饼上。拣骨灰时,要留心有没有火烧成的圆珠,据说这是舍利子,应另放。待全部拣完,按人体部位的顺序放入瓦罐或木匣里,用饼填满,红布扎口,连同剩余的薄饼,一起捧送到僻静的洼地或山沟,用大石盖压,然后磕头致祭。蒙古族习俗,一般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节日,在家请喇嘛涌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
埋葬棺木或骨灰后,三年内每逢周年日去坟地祭祀,有的人家还要邀请亲友大摆宴席,也有的人家只在第三个周年祭祀。过了三周年以后就不再过周年了。以后是按每年的节令--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七月十五日和腊月三十日才去坟地祭祀。祭祀时,带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除用一部分祭奠外,余下的分放两处,男女各坐一处,分享祭奠的食物。此时,年长者把坟谱、家族史讲给年轻人听。祭祀日,即使迁往外地的人也必须回来祭祀。
到了民国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完全改为土葬。备棺罩、弄烧纸、做纸扎、过百天,但戴孝仍戴黑孝布而不戴白布,也不在外边贴孝子簿。有的蒙古族人家在起灵时,孝子们趴在路的中心。让棺木朝身上舁过。葬礼、祭祀仍沿用旧习。
清代,长城内外的统一为塞外农业开发创造了条件。在迁徙到归化土默特地区定居的汉人中,山西移民所占比例最高。数以万计的山西移民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也在呼和浩特地区形成了富有浓郁山西特色的移民文化,在风俗、戏剧、语言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为了加强呼和浩特地区的军事防御,清政府在原来的归化城外拓建了新的绥远城,但民俗文化仍主要集中在旧城归化。
随着呼和浩特地区土地的开垦、商业发展,归化城的汉族人口逐渐增加,其中山西人为多数,因此山西的地方剧种山西梆子在归化城得以流行。但因驻防八旗军官兵大多是由北京方面派来,加上左宗棠攻打马化龙、白彦虎,把湘军、淮军和水师营和洋枪队开到归包一带,因此徽班子在城市盛行,并且跟着军队到乡下演唱。归化城最早的公庆园、庆喜园、嘉乐会馆等演戏场所,开始都演称为"徽班子"的"簧戏","徽班子"后来跟着"水师营"和"洋枪队"回到南方以后,山西梆子才重新抬头。
一般归化城市民欣赏戏曲的主要形式有3种:
添加图片免费观看的"社戏"
清代归化城商业极度繁荣,有众多的商业社团。每逢节日,酬神献戏活动蔚然成风,而其中晋商又扮演着重要角色。大约在乾隆年间,归化城的"社戏"演出也由此发展繁荣起来。
由于演出地点在"十八半座庙",台口一律向北方,一般是位于街头巷尾、城边村口的孤庙,当地人称之为"野台子",因此,"社戏"也叫做"野台子戏"。
归化城的"社戏"演出很有特色。主要是活动密集,持续时间长;有组织、有安排;大众可以免费观看。
据记载:每年阴历正月初四,"即有社开始演剧",旧城由上栅子的平安社开始唱戏,紧接着各庙连续不断地唱戏。例如,小东街的关帝庙在5月一个月内,只有3天歇台,一直持续"至九十月间"天寒地冻,"社戏"才停演。
"社戏"有白场和晚场,白场在午后开戏,晚场在天黑定以后开戏。而归化城城市空间相对狭小,有时一天之内有好几个庙唱戏,像三官庙、什王庙、南茶坊庙,一庙之内,甚至有好几个剧团唱对台戏。
据史料记载:归化城的"社戏"有具体详细的安排,有正规的次序和纪律。各个社都有专门负责和联系接待剧团的"排官",在演戏前几天,"排官"要预先和剧团写好"写头",择好日子,订下戏谱,到指定的日子,剧团就按合同前往献艺。唱戏的时候,演员要面向北方,说是给神唱戏,以示虔诚。台下观众男左女右,不得逾越。如有个别捣乱、起哄者,专门维持秩序者将他反捆到台口旁的柱子上,任他出丑。
"社戏"所聘请的剧团有许多是山西来的,约好时间,每年按时来。也有归化城和土默川上的戏班子。所演的剧目全是古装戏,晋剧如《明公断》、《打金枝》等;大秧歌剧如李壮壮的《辕门斩子》、《九件衣》等;道情戏如《李逵下山》、《杀楼》等。偶尔有玩艺班子(即二人台前身)凑合着在换场时候唱个小段儿。
清代,边塞的归化城里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匮乏,"社戏"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归化城市民的业余生活。归化城里的"社戏"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后因社会动乱,为了避免招惹是非,商户们才渐渐不再酬神献戏了。
"小班馆子"专唱小曲儿
对于相对富裕、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层商人和官员,他们欣赏戏曲的形式主要是"小馆子"和"大馆子"。归化城的"小班馆子",是鹿茸市场由太原到此地而兴起的。"小班馆子"都开在归化城比较僻静的街上。
据记载,光绪年间,全城共有三家"小班馆子":大召东夹道的"景福居",棋盘街的"荣生元"和三官庙街的"旺春园"。其中,"景福居"成立于嘉庆年间,年代最为久远。"小班馆子"是当时归化城鹿茸客、茶庄、票号以及其他商号大老板们交际应酬和寻欢作乐的地方。
"小班馆子"不同于大戏,是一种专唱小曲的民间女艺人组织。主要是由歌女给顾客唱曲儿,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约到高级饭店中给顾客助兴,在城内各庙唱"社戏"时,利用中午大戏休息的空隙,也登台为广大观众舞蹈演唱,谓之"小班接台"。光绪年间归化城"小班"中色艺俱佳的歌女,有"四村土地"(指现在呼和浩特的太平庄、新庄子、美岱和黑沙图4个村的上水地,为城郊村庄中最肥沃的村子)和玉莲子等人。各庙唱社戏进"小班接台"时,见戏台上临时挂出一个写有"优"字的木牌。
"大戏馆子"重金聘请名角
清代,像"大盛魁"、"元盛德"和"天义德"这三大号请一次客,需分好几天吃饭,每天赴宴的有五六百人。"小班馆子"摆不下那么多桌子;另外,到了冬天戏班不能在外边出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又能排场宴客,又能听戏的"大戏馆子"在归化城盛行起来,专演名班大戏。 据记载:光绪年间归化城有两个著名的"大戏馆子":"宴美园"和"同和园"。
在大戏馆子吃饭看戏的多为商贾富庶、政客豪绅或其他讲排场、讲面子的人,也有商号的年青学徒到"大戏馆子"中赴宴,多半是掌柜叫去学习"人恭礼法",所以谁也不会高声喧哗,更不敢鼓掌叫好,戏场秩序非常安静,剧词能完全听入耳中。
据记载:光绪年间,常驻在"宴美园"唱戏的,是"吉升班"。班里有十三红、飞来凤、杏娃黑和杏儿生等;在"同和园"驻唱的是"长胜班",艺人有千二红、一杆旗、二奴旦等,他们都是由戏班从山西的"二州五县"以重金聘来的"北路梆子"名角。
山西的"二州五县"出来的演员,来到西口外以后,必须先在归化城的"大戏馆子"中唱红,然后才能继续搭班,到街上唱"社戏"或到四乡唱"外台子戏"。他们在"大戏馆子"唱好了,不仅能得到主人的赏识,还能得到看客的赏钱,更可以借此扬名。因此相比"社戏"和"外台子戏",他们在"大戏馆子"中唱戏时,异常的卖力。
也有穷人中的戏迷们,在天寒地冻"社戏"停演出后,为了看戏,但又付不起饭钱,只好给看门的使几个小费,进了园子后靠墙站着或贴靠在"通天柱"上看戏,称为"看贴对子戏"。
在逐步发展丰富的过程中,清代归化城的文化娱乐活动,历经了蒙、汉、满、回各民族文化以及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呼和浩特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