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用来检测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接加们血银兴。心理测量通常是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因为多数测量都是确定在某一定的维度上,某人与其他人如何不同或相似。

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哥坏半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来自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360百科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原适特区说客势料文、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 中文名 心理测量
  • 外文名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 简介 定量描述的过程
  • 作用  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

基本概述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关于人的个体心理差异的测量或诊断。人们在能力、学识、技能、兴趣、态度及人格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心理特征总会在行为上有所反映。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任何一种心理属性在数量变化上都可构成一个连均害导乡声续统,如记忆力的强弱、运算速度的快慢、性格从极端内向到极端外向的变化等都各自成为一条连续统,测量的结果就是确定一个人齐语文希英西的某种心理特征在相应的连续统上的相对位置。 心理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个体进行全面的描述,说明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同时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来自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360百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

  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活动中为随附营补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心理测量可以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

  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良款雷飞赵转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因为它可以预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适宜性,进而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个体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强龙耐,从而为因材施

心理测量

  教或人尽其才提供依据。如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视维班分组,部队可以依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兵种,企业可以将职员据间土评输停永委什置到与其能力、人格相匹配的部自浓静门等。

  心理测量可以为升学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翻走倒千群料那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作出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通常心理测量依据测验的功能,可以分为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量表和瑞文测验;而人格测验主要有mmpi、16pf、epq等。

类型分类 

  按宽观介军备派接里华测验的方式分类有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能力测验  

  能力一词,其含义颇为笼统。从心理测验的观点看,可将至谁领主交均其分为实际能力与潜毛硫帝学觉住非在能力。实际能力是指个人当前“所能为者”,即代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潜在能力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是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某种行为可能达到的水平。有人把测量潜在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倾向测验(亦称性向测验)。实际上二者很难分清。能力测验又可进布识行备倒督称子哥向一步分为普通能力测验与特殊能合白画容力测验。前者即通常说的智力测验,后者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来自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成就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就,所以称做成就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测验。无论成就测验飞友责执历还是能力测验?包括能力倾向测验 ,所测得的都是个人在其先天条件下经由后天学习的结果。不360百科过成就测验多是测量有计划的或比较确定的情境(如学校)中学习的结果,而能力测验,特主精义少欢汉别是能力倾向测验则是测量较少控制的或不大确定的情境中学得的结果,也就是在个人生活中经验累积很友烧异山的结果。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测量特点

心理测量

怀把升印抓各巴单分失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心理与某些客观的物理现象不同,以今日的科学发展水平我们尚不能对心理进行直接的测量。点斗根据心理学特质(trait)理论,某种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的特质,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周陆成短乐灯老欢。因此,心理测量只是测量了一个人对测验项目所进行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对测量结果进行推论,从而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希波性。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绝对送粮传兵教曲松变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以的心理测量都是做今某娘处论让举年般步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因此,位置具有相对性。由此所测得的一个人智力的高低等,都是与其所在总体的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同时,标绿经试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肥胞料热班知  心理测验是与心调抓盟号吗系客数低理测量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运用心理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实践活动,它主要是在“动词”意义上使用。

特征分类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介怀易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加以分类。主要标准有测量对象、测试人数、测验中使用的材料或内容的呈现方式、测量解释的标准等。 (1)根据测量对象分类

  按真活一的针用照测验的功能可以将心理测量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认知测验又称为能力测验,这类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又称性向测验)、教育测验(又成能力测验)及创造力测验等。

  智力测验目的在于测量受测者智力的高低。能力倾向测验的目的在于发现被试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教育测验则是测量一个人(或团体)经教育训练或学习之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也称为成就测验。

  有学者(郑日昌等,1999)将认知测验分为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两大类,并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力测验是测量较少控制的或不大确定的情境中学得的结果,而成就测验则是则多数测量有计划的或比较确定的情境中(如学校)学习的结果。

  (2)根据测试的人数分类

  根据一次测试时人数的多少,测验又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两种。个别测验通常是由一位主试和一位被试面对面的进行,因此主试可以较多的观察和控制被试反应的机会,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群体(儿童或文盲等)。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经由测验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而且个别测验手续复杂,主试需要较高的训练与素质,一般人不易掌握。团体测验是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必要时可配有助手)对多数人施测。此类测验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因此易于建立常模;其缺点是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心理测量

  (3)根据测验材料分类

  主要可以分为语言或文字测验和操作测验。语言或文字测验的项目是以语言或文字呈现,受试者也要用语言或者文字作答。它可以测量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功能,其编制和实施也较容易;但是其不能运用于语言有困难的人,并且受文化的影响。操作测验以图形、符号或实物为测验材料。被试的作答无需使用语言或文字,常以操作表达或回应。其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但是费时太多,不易团体实测。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及相关类型的测验。

  按测验难度分类可以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前者题目简单,但数量较多限时较短,后者包含各种不同的题目,但作答时间充分,测量的是解答难题的最高能力。

  按照测验要求分类,可以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前者要求被试尽可能作出最好的回答,主要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如智力测验。后者要求被试按平常的习惯方式反应,没有正确答案,如人格测验。

  按测验解释分类,可以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前者是将一个人的分数与其他人比较,看其在某一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如高考。后者是将被试的分数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来解释,如CET考试。

  以上几种分类都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同一个测验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

历史发展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和平5种人的观察和评估,可看作心理测量的前奏。战国时期孟子不仅对心理差异现象的普遍性有所认识,而且已经有了差异同一性以及差异等距可能性的概念。他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心理测量原理的叙述。中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论述了在规定的 9年时间内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广度、学识运用、论学本领以及学习兴趣、专业思想、集体观念、师生关系、意志坚定性等方面的个别差异问题。距今多年以前西周时期考试制度的建立更是世界上应用心理测量于人才选拔工作的开始。当时的试射(即射箭考试)就是一种个别举行的单项特殊能力现场测验,运用了效标参照的记分方法。汉代的选举制度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隋以后的科举以考试为主,辅以推荐。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备。当时的考试科目有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这是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在科举制度上的反映。考试方法有帖经(填补词句中的缺字)、口义(口试)、墨义(笔试)、策问(政事问答)和杂文(即诗赋)。东汉时期已有的童子科唐代又得到重视。1580年天主教传教士M.利玛窦到中国以后,科举制度逐渐传入欧洲。在启蒙学者的鼓吹下,法国资产阶级在1791年参考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他们的文官考试制度。关于测量方法,三国时期刘劭写<人物志>,提出了“八观”和“五视”的观察方法。前者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所短,以知其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后者有: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1937年,美国人把《人物志》编译成英文出版,书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南北朝时期<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着江南有“周岁试儿”的风俗,可以视为以实物为材料的近似标准化的幼儿认知──操作活动测验法。

  西方的心理测量工作开始于1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个别差异。C.达尔文的思想为人们理解个别差异提供了理论框架。天文观测中人差方程的出现促使感觉运动速度方面的测量得到发展。这时期出现在欧洲政治上的民主思想和教育与医学方面对弱智儿童的关心推动了智力测量。19世纪后期,德国的W.冯特、英国的F.高尔顿、美国的J.M.卡特尔都对感觉能力的测量进行了研究。然而对心理测量的发展有最重要影响的应属法国的A.比奈,他与医生T.西蒙合作于1905年编制的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量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它可以用数学加以精确描述时才能称之为科学。”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目的是通过量化手段使心理学的分析日益精确,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心理测量的应用主要在教育、人事管理和临床诊断3个方面,并且都已取得很大成效,尤其在教育方面应用最广泛,收益也最大,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以及适用于天才或弱智儿童的特殊测验等等。以致1986年初科学界对20世纪的科研成果进行调查时,智力测验的制定与抗菌素的发现、激光的应用等一起被评为1900年以来对人类生活影响重大的20个科研项目之一。

  心理测量和物理测量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心理测量是通过行为表现进行的间接测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误差不可避免,并且受测者知道自己是处于被观察的状态中,因而会产生一些不自然的反应,这势必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其次,人的一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多种行为上表现,如推理能力可以表现在系列填充、词语类推、反义词、图形类比等各种被测行为中,而编制测验时只能选入其中一或二项作为行为样本进行测量,样本的代表性程度对于测量结果的解释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注意测验的标准化,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达到质量标准。由于心理量没有绝对零点,对人们的行为作比较时,也没有绝对标准,测量结果只是确定一个人在量表上的相对位置,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对测验分数作出解释。为此,有些以常模为参照的称常模参照测验,如高校入学考试;有些以客观标准为参照的称标准参照测验,如各种专业证书考试和以检查教学效果为目的的一般课堂考试。

  心理测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过抨击。究其原因,主要出自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如因选题不当造成测验的偏见,为种族歧视或阶级压迫提供了错误的论据,以及在如何理解遗传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心理测量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也日益规范化。目前心理测量在西方依然广泛地应用。20年代西方的标准化测验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心理测量工作的发展,一些高等院校的教育、心理系科及中等师范院校都开设了心理测量课程。修订了不少测验和出版了一些测量专著。30~40年代一片繁荣景象。50年代后心理测量受到严厉批判。在完全停顿30年之后于1980年重新恢复,近10年来在测量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迅速发展,理论上除经典测量理论外,对项目反应理论等现代测量理论也有了研究。应用方面,在修订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系列(WAIS,WISC,WPPSI和韦氏记忆量表)、瑞文推理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画人测验等等多种国际通用测验的基础上,一些结合中国国情紧密联系实际的自编测验正在兴起,同时内容上日益广阔,从偏重一般能力测验和人格特征调查扩展到更加全面地考虑兴趣、动机、特殊能力倾向职业选择了。此外,把测量理论应用于教学改革,在大规模的考试工作中推行标准化考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心理活动
下一篇:东西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