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来自的这段历史。日本战360百科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至1585年丰臣秀吉就任关白统一天下,或1615年德川家康于建波图唱大坂夏之阵消灭丰臣氏,日本战国时代结束。这一时代,日本足利幕府职能瘫痪,全日本分裂成几十个小国,全国进入战乱模式。但这一时期的战乱促进了社会向近代转型。
日本战国(1467-1615?)一词最早出现于甲来自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新使-1573年)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呀谓国军略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于形容日本的格局。而中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日本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省"的认知了。
战国时间的日本火铳兵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佣浪人为职业军人。同时核应促兴督范突死系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幕比输受县小老圆航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逐被事东滑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360百科,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妈严氢位金八夫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马其顿方阵庆长触师活核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单束倒早金气(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今日多数认为日本战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肥雷着东杂的之乱,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
武田信玄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式溶不制领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白兰很酸载陈聚吸刚儿丰臣氏灭亡。
由于目前来自尚无定论,故在此皆采用最后360百科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经济向近代过渡。
政治上,分列走向统一,前武家时期政治制度转变为后武家型。
文备化上,文学艺术世俗化倾向出现。社会上出现了思想解放的一些特征。西方科技传入。
虽然室町幕府自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社会吗种土响担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斯口及补应送拿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渐判院严行百急充言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石田三成被砍头时嘉吉元年史歌马度煤(1441)6月24日,播磨、美作、备前三国的守护赤松满佑在京都自宅刺杀将军足利义教。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幕府当局一方面拥立义教之子足利义胜担任幕府大将军;一方面派遣以山名部队为主力的大军讨伐赤松氏。而山名宗全也不负众讨布鸡最道四苗置家选望于同年9月10日平定赤松氏。为了奖赏持丰幕府当局将原本由赤松氏担任守反苦负志数混分顾略乙护的三国交由山名氏管理。于是原本就是但马、因幡、备后、石见、伯耆五国守护的山名氏接下了三国后,很快就成丰为西国最强大的势力。
应仁、文明之乱以后,幕府、将军与守护大名的固有权威失坠,代之而起的则是战国大名的登场。守护大名乃室町时代由幕府任命,将地方分国委由其支配管理者。应仁之乱以后,除了部份边境地区外,许多的守护大名相继没落,进而从次层级的守护代或国人众(*)当中,产生一些实力派的新贵阶级,称为战国大名。
(*)守护代:有力的守护大名多半兼任数个分国的统辖工作,并在京协助幕府的政务。因此领国方面则委请有力的家臣以「守护代」的身分监管。
(*)国人:又称为国众。国章矛树无垂人的历史渊源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即南北朝、室町与战国时代地方分国上的在地领主。
由于战国时代起于一四八0年末,并延续至一五九0年左右,因此习惯上我们常称战国时代为「战国百年史」。战国大名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位,伴随我们对战销节乡接月措国大名的认定条件之基准点不同,则有不同的数额。一般而言具常很打,大约有一百至三百位左右。
战国大名得以生叫存的要件各式各样,有的仰赖庄园制而生存,有的则凭藉幕府?守护制而屹立不摇。支配区域的领国买规模也是决定能否被认定为战国大名的重要关键。然而,例如尼子氏与毛利氏是拥有十个分国以上广大领地的大名;相对地,浅井氏则仅领有三个郡,却依然能独立自主。因此,对于战国大名的定义至今仍莫衷一是,学界也有主张以「战国期守护」称呼的说法提出。
根据战国大名的出身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群。
*一种是由原先的守护大名直接转型成战国大名。例如甲斐的武田氏、骏河的今川氏、丰后的大友氏、萨摩的岛津氏,皆属于此种案例。伊达氏则是从国人身份出身,被升任为守护,再转型为战国大名,应该也可以归纳在这个案例当中。
*另一种则是经由战争的手段瓦解原来守护大名的势力,使自己的身份升格为战国大名。例如出云的守护代尼子经久将守护大名的京极氏推翻,而成为战国大名;越后的守护代长尾为景将守护大名上杉氏推翻,而成为战国大名,皆属此案例。这种以家臣的身份却将主君推翻,甚至取而代之的做法,成为战国时代的一大历史特色,被称为是「下克上」。
*第三种则是由在地领主的国人结合邻近地区众国人的势力,发动「国人一揆」,起来抗争,而转型为战国大名。例如安艺的毛利氏、近江的浅井氏都是属于这种案例。
从战国大名产生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这是一个讲究个人实力的时代,而实力养成的来源则极其多元。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战国大名乍看之下好像是实施专制君主制,但是其实却有浓厚的重臣共同经营的团队主义特质。战国时代的封建主从关系与江户时代不同。主从关系如同船与水的关系,主君是船,家臣是水,船若无水则无法前进。甚至,先有家臣才有主君的概念非常普遍。主君在处理政务时,也必须考虑到臣下是否欢心。一般而言,「加恩」便是讨臣下欢心最具体的做法。所谓「加恩」就是经由战争的手段,掠夺对方的土地,再分配给有功的将领。身为战国大名,如果无法买得臣下的欢心,就可能招致被「离反」的命运。「离反」就是指家臣放弃不成材的主君而离去。为了防止家臣的「离反」,主君只好不断地发动战争,以争取「加恩」的本钱。
战国时代在各大名领地里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农民经济力量日益增强,但封建割据、分裂混战不仅破坏农业生产,加重农民的负担,且由于各国间关卡林立,货币和量制不统一,阻塞了商品流通。因此农民、商人都反对割据,渴望统一。封建主们面对农民起义和市民的斗争,也企图集中力量,排除异己,建立全国性的中央政权。
公元16世纪中叶,抱有这种野心和实力的战国大名,关东有北条氏、上杉氏,中部地方有武田、朝仓诸氏,中国(山阴、山阳两道)地方有毛利氏,四国有长宗我部等。但实际上掌握主动权的是一个较小的大名,尾张(爱知县)的织田信长。
尾张地处农业先进的浓尾平原(名古屋地区),旧势力弱,小自耕农阶层发达。织田信长一面充实经济实力,一面加强政治军事力量,推行“兵农分离”政策,将领国内名主、武士编入自己的家臣团,组成一支以使用长枪为主、配备步枪队的常备兵。他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1560年他以尾张一国的战力,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并斩杀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名将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而崛起,跨入战国列强行列。战后他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
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着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朱印,开始统一日本之路。永禄11年(公元1568年)失去权力的室町幕府和天皇都要求信长攻入京都,恢复朝廷和幕府的地位。信长便借拥立足利义昭作幕府将军的名义,率部入京,掌握了政权。
永禄12年(公元1569年),织田迫使自由城市界屈服。这时,农业发达的近畿地方和界、京都、奈良等富庶城市都已在他手中。他的步枪队是一支无可匹敌的劲旅。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诸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打算联合对抗并消灭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历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
1541年,武田家的武田信玄于天文十年流放父亲到骏河国,夺取了当主家督的职位权力。从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到永禄七年(1564年)。武田信玄和另一位伟大的大名上杉谦信进行了五次川中岛合战。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击败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之战)。
1573年,织田信长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地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灭亡。日本战国时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时代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三河的德川家康密约平分今川领土。元龟二年(1571年),骏河全境压制,开始攻略远江三河,进入与织田信长敌对状态。元龟三年(1572年),应与织田信长敌对的将军足利义昭之请,从甲府领起兵三万余上京,讨伐织田信长,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元龟四年(1573年)农历四月十二日,殁于信浓的驹场,时年仅53岁。死后武田家由其子武田胜赖掌管。
幕府灭亡后,信长消灭浅井、朝仓两家,并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势力。
上杉谦信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与织田、德川联军在三河设乐原展开交战(长筱之战),战斗过程中,织田信长大规模动用火器,最终遏制住了武田骑马武士的突击,重创武田,战败的武田氏一蹶不振,在1582年为织田信长所灭。
1576年,织田信长在近江兴建大型豪华的商业都市安土城,作为织田政权的象征。
安土城此时,越后国怀揣着大义的名将上杉谦信平定了越中、能登、加贺等地。武田信玄死后,他成为全国最强将领。他可能在手取川打败了织田信长,但此事不见于许多历史资料。他现在准备出征关东,但在出征前夕病死,死后上杉家家督继承战争爆发,上杉家由上杉景胜继承,实力大损。
武田氏衰退后,信长以近畿为核心,向四周快速扩张。此时毛利家举起反抗织田的大旗,支持别所长治、荒木村重反抗织田,但失败。信长成为全国无人能敌的事实上的天下人。
织田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承认从自耕小农收取地租的寄生地主的存在,因此织田军队有能力离开本根据地长期进行征服政争。其次是掌握了畿内附近的富裕地方。还包括拥有了步枪、大炮等新武器,确保军事上的胜利。此外,织田对战国期的主要社会矛盾——自下起来冲破封建制的民众运动与自上加强封建制的领主运动,以后者胜利的形式来解决。
但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变,被家臣明智光秀杀害。原因不明。可能是明智光秀要维护足利幕府和朝廷的权威,于是讨伐其敌人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死后,其手下一位大军团长丰臣秀吉消灭了信长手下其他几个大军团长,又扫平了关东、九州、四国残余割据势力,平定了天下。一说的战国时代到此结束。秀吉的政策实质上是信长的延续。
再一次的分配领土成为实力的标准。作为丈量和评价土地的新的单位,石被设立。1石大约等价于180立升的大米。拥有能生产一万石或更多大米的土地的那些人,被定义为大名。日本全国检地有1850万石(1598年数据),而秀吉一个人拥有其中的200万石。德川家康强大的中本州大名(并不完全受到秀吉的控制)掌握着250万石。尽管秀吉拥有强大的力量并担心家康所拥有的实力,德川家康的位置还是绝对的安全。秀吉试图削弱大名的利益,例如委派德川家管理关东地区,并用可信赖的陪臣包围他的新领土。在大阪的城下町,他将诸大名的妻子和后嗣作为人质,并用姻盟加强封建约束。他利用石体系和检地重新分配全国土地。
统一日本后秀吉发动文禄庆长之役,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朝鲜、中国、印度在内的殖民大帝国。他侵略朝鲜是为转嫁天下初定时的矛盾,也是为了把无处领功的和尚未驯服的封建大名引向国外,稳固统治。同时也是为满足特权商人的欲望,适应原始资本积累的掠夺性。1598年他被明朝打败,病死。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大败丰臣重臣石田三成,夺取天下,又在1614,1615年的两场战役中消灭了丰臣家。一般说的战国时代结束。
年号 西元纪年 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 1467 ◎应仁之乱始(1.18) ◎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持丰(宗全)殁(3.18) ◎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 1477 ◎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堺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 ◎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义稙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 1493 ◎明应之变(4.22) ◎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义尹(足利义稙) 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 1528 ◎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三年 1534:◎织田信长出生(5.12/6.23)
天文十二年 1543 ◎德川家康(松平元信)出生(天文十二年12.26/1543.1.31)◎ 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战(4.20) ◎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出奔,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定战死,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摄津江口合战(6.24)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甲相骏三国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严岛合战◎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内家第三十三代当主大内义长自尽,大内氏灭亡(4.3) ◎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 1560 ◎桶狭间之役(4.20) ◎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改名上杉政虎
永禄五年 1562 ◎织田、德川清洲同盟(1.11)
永禄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 1565 ◎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 1568 ◎足利义荣继任第室町幕府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2.8) ◎织田信长上洛(9.7) ◎足利义昭继任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 1569 ◎今川家第十代当主今川氏真出奔,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 1570 ◎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殁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殁(4.12) ◎室町幕府灭亡(7.18) ◎越前朝仓氏灭亡(8.20) ◎近江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战◎上杉谦信殁◎上杉家御馆之乱◎出云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天目山之战,武田胜赖、甲斐武田氏第二十一代当主武田信胜自尽,甲斐武田氏嫡流灭亡(3.11) ◎本能寺之变(6.2),织田信长、织田信忠死◎山崎合战◎明智光秀被杀◎清洲会议
天正十一年 1583 ◎贱岳合战◎北庄城之战,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长久手合战 ◎冲田畷合战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 1588 ◎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战 ◎会津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小田原城之战,后北条氏第五代当主北条氏直投降,流放高野山,后转封近畿◎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 1592 ◎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 1596 ◎庆长之役◎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 1598 ◎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殁(闰3.3)
庆长五年 1600 长谷堂之战◎小山评定◎关原合战(9.15) ◎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安国寺慧琼被斩(10.1)
庆长八年 1603 ◎江户幕府建立(2.12) 德川家康为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
庆长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江户幕府第二代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
庆长二十年/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元和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