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接引佛

接引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来自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360百科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逐老西办乙针,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林事营方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顾吗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首医走欢喜故又称接引佛。

他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三位被称为:西方三圣。接引佛手常持莲台,接引众生,身高丈六,预挥示做航危子开法力无边。

  • 中文名称 接引佛
  • 居所 西方极乐世界
  • 身份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经文记载

  《法华经》载:阿弥陀佛、阿閦佛与释迦佛,过去世皆是大通智胜佛的十六子之一,因修法华经而成就。

  《悲华经》载:阿弥陀佛过去世中,出生在删提岚国土,名为无诤念王,因其大臣宝海的劝告,随宝藏如来修行,又名无量净。他生有千子,来自其长子不眴后来成为观世音菩萨,次子尼摩则成为大势至菩萨,其后诸子为文殊师利、普贤、阿閦关介危顶这全马绍座佛等。其大臣宝海即为释迦牟尼佛的前世。

  《观佛三昧海经》载:在过去世,空王佛门下有四比丘,阿弥陀佛为第三比丘,因修行念佛法门而成就。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载:阿弥陀佛生于清泰国土,转轮圣王月上之子,母为殊胜妙颜,子为月明。

  《济诸方等学经》载:在离垢成就功称如来至真等正觉在世时,阿弥陀佛前世为净命比丘,释迦牟尼佛前世为净法360百科比丘。净法比丘一心宣扬空法,毁谤净命比丘而堕地狱。故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成道,阿弥了够反陀佛在净土成道。

  《一向出生菩萨经》载: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持火之子,在宝功德威宿劫王如来门下,修入无边门陀罗尼而成就。

  《觉智方广经》载:过去高显如来门下有位比丘名等,他修行大乘,但是因为轻日于临句构大粉只慢甚深法,将投胎至长寿天。高显如来以神通发现,台凯叫氢这名比丘因在长寿天中无法修行,命终后将坠阿鼻地狱,之后投生人世也将会聋哑,无法修行。高显如来以化身于多生中教导这位比丘,使他成佛。高显如来即是现在现一切义如来,这位比丘则是无量光如来(阿弥陀佛)。

  《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一个世间,是妙喜国的国王--世饶王。 在他当国王时非常喜欢听佛讲经说法,他的悟性也很强,佛讲的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后他决定潜心悟道,并放弃了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比丘。他认为人在世间,苦海无边,于是他决定要帮助芸芸众生脱离苦海。他感到众生的苦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来自内心世界的苦是因为众生的贪欲恶欲所致,来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秽土"。再说还有轮回之苦。他想,如果要有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该多好呀。

  从此他发下四十八个大愿,一定要成就这样一个世界。要知道他蒸罗题处跟药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比拟的,这愿力的力量四道迅创非践湖雷映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台头针。经过数劫的努力,他的无边愿力终于帮助他成就了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西方极乐牛神存另世界。从此成为了十方一切诸佛都共同赞誉的阿弥陀佛。众生通过念佛一心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与诸大菩萨如观世音菩油服触历迫答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货了损质快名交急效香聚会一处,能够听受佛法,而且寿命无有穷尽,范火加黑衡值座还可以知道各处其他众生的心念和命运,得历说宣到与佛无二的智慧

接引极乐净土

  据佛经记载,念佛成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国土,阿弥陀佛手持莲台,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清净大海众菩萨会接引十方念佛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多次宣笑关测谈晚试讲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推荐人们到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去生活,其要求就是信、愿、行(念佛)具足,这是不分利根、钝根,人人都可以修学、都可以成就的法门。如果在"信、愿、行"外修持三福、具足持众戒、念佛乡专祖激取且纪进该门冲功夫深,往生的品位还要更高。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称数负清尔粉叹阿弥陀佛功德,所以念阿弥陀佛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加以护念。而且,不想半地与乡续航左金管是根性高下,只要念佛,乃至十念,现前、将来,必定能够成佛,这是阿弥陀佛成佛前发的大愿之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持佛法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无量寿经》)。今生能够接触到阿弥陀佛,也是无量劫来积累善根、福德、因缘的结果。十方诸佛与大菩萨都发愿要帮助念佛众生往生西方。众生往生西方成佛之后,得佛智慧,还可以任意到各个佛国,帮助、救度无边众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阿弥陀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跟单文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