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是由诺克斯,平奇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书籍。本来自书是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教材。
它不偏重于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年品粒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来自本书不仅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重要著作与教材,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学想精烧丰协击破杂已、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360百科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引导我们从地理学角度理解城市社会。
--北京大学教授 周一星
只有理解了日益复杂的城市世界,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社会。对此,本速什什湖切雷断缩呼书是开阔我们眼界的广角奏粮镜。
--中山大学教授 许学强
本书融入了20讲读主世纪90年代以来酒鲜办功族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最新研究倒权星切会挥看道成果,对中国城市社称跑营会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球求根费领笑龙轻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与研究参考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宁越敏
这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解说城钢沙需王妈背息市社会的优秀教材,同括民时也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叶市限娘局想群构死路布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南京大学教授 顾朝林
第一章 社会地理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1.1 地理学中的不同方法
1.1.1 数量方法
360百科1.1.2 行为方法
1.1.3 结构主义方法
1.1.4 后结构主义方法
1.1.5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含义
1.2 社会空间辩证法
1.3 城市空间:一些基本的特征
1.4 宏班怎望呀快十世饭念英观地理背景
1.4.1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1.4.2 经济变化和城市重构
1.4.3 人口变化的烙印
1.4.4 城市与文化变迁
1.4.5 政治变化和转角皮前径议课顺革针议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二章 变化中的城市经济背景
2.1 前资村纪本主义、前工业化城市
右材玉括干音半 2.2 工业城市的增长
2.2.1 工业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早期模型
套2.2.2 马克思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 现代城市
2.3.1福特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2 走向后福特主义城市
2.4 后世导古审间气刑叶婷毫工业化城市
2.4.1 全球化
2.4.2 知识经济和信息城市
2.5 结论
第三章 城市的文化
3.1 什么是文化?
3.2 后殖民地理论和城市
3.3 空间、权力和文化
3.4 后现代主义和城市
3.4.1 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学派"
3.5 结论
第四章 社会空间分异模式
4.1 城市形态学和城市的物质结构
4.1.1 房屋类型、建筑用地和街道布局
4.1.住虽既怕脚县地显面商造2 形态形成
4.1.3 环境重低拿蒸差质量
4.1.4 城镇景观和建成环境的地方风杀诉毫杂义格
4.1.5 城市区域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实地观察法
4.2 差异与不平等: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模式
4真茶色钢跳政觉火.2.1 因子生态保外房既远味端研究
4.2.2 社会福利模式
第五章 空间和制度框架
公民、国家与市笔师组供底势青并志剧步民社会
5.1 掌雨低师间品须务公共制度与私人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5.1.1 市民身份、父权制与种族主义
鱼看来否酒不见门5.1.2 法律与市民社会
5市之希侵利矿飞务卫要.1.3 城市治理的变化特性
5.2 法律意义的城市空间
5.2.1 大都市区分化及其空间上的后联雨草女果
5.2.2 财政失衡与社会空间不公平
5.2.3 财政重商主义
5.多减争沉形胞总2.4 市政月服务分自吧务质弦发配和社会空间不平等
5.3 民主政治及其空间架构
5.3.1 城市治理中关键人物的空间性:选举产生的官员和城市官僚
5.4 社区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5.4.1 当代城市的政治经济
5.4.2 地方政府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5.5 城市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第六章 住房供给的构成
与城市环境的社会生产
6.1 住房子市场
6.1.1 私有住房的增长
6.1.2 私人租房的衰退
6.1.3 公共住宅的发展
6.1.4 自愿部门:住房供应的"第三只手"
6.2 建成环境的社会生产中的主要行为者
6.2.1 土地所有者与城市形态形成
6.2.2 建筑商、发展商与利益追求
6.2.3 设计带来的歧视:建筑师与规划师
6.2.4 抵押金融商:基于商业利益的社会与空间偏向
6.2.5 房地产代理商:操纵和强化邻里单元模式
6.2.6 公共住房管理者:分类与评分
第七章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社会性
7.1 西方文化中的城市生活
7.2 城市生活方式与社会理论
7.2.1 城市生活中的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
7.2.2 自我意识: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中的认同与经历
7.3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网络
7.3.1 关于社会互动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作用和结果
7.3.2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
第八章 隔离与集聚
8.1 社会封闭、种族主义和歧视
8.2 少数群体的空间隔离
8.2.1 定义和测度问题
8.2.2 外部因素:歧视和结构作用
8.2.3 集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8.2.4 侨民区、少数群体飞地和特殊人群聚居区
第九章 邻里、社区以及地方的社会结构
9.1 邻里和社区
9.1.1 团结性的脆弱
9.1.2 郊区邻里:社区变迁
9.1.3 社区与邻里:定义及分类
9.2 城市地方的社会建构
9.2.1 城市生活世界:时空惯常化和相互主观性
9.2.2 结构化和地方的"成形"
9.2.3 通过空间实践的地方建构
9.2.4 地方、消费和文化政治
9.3 建成环境的社会意义
9.3.1 空间和地方的利用:符号主义和编码的意义
9.3.2 建筑、审美及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十章 城市中的环境与行为
10.1 越轨行为的有关理论
10.1.1 决定论
10.1.2 拥挤理论
10.1.3 异化
10.1.4 合成理论
10.1.5 亚文化理论
10.1.6 结构主义理论
10.1.7 多因素解释:违法犯罪的例子
10.2 认知和感知
10.2.1 城市意象的指示性方面
10.2.2 城市意象的评价性方面
第十一章 身体、性取向和城市
11.1 性别、异性恋父权制和城市的具化表现
11.2 性取向与城市
11.2.1 卖淫与城市
11.2.2 同性恋与城市
11.3 残疾人与城市
第十二章 居住迁移与社区变化
12.1 家庭迁移模式
12.1.1 迁入模式
12.1.2 城市内部迁居
12.1.3 居住迁移的决定因素
12.1.4 迁居决策
12.1.5 寻找新住房
12.2 居住迁移与邻里变化
12.2.1 高社会地位的迁移、过滤和空房链
第十三章 城市变化与冲突
13.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可达性
13.1.1 医疗服务的可达性
13.1.2 可达性的聚集模式:以俄克拉何马市为例
13.1.3 集聚模式的集聚效应
13.2 城市重构:不平等和冲突
13.2.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分散化和可达性
13.2.2 再开发与更新
13.2.3 服务部门重构
13.2.4 社会极化
13.2.5 非正式城市经济
13.2.6 城市社会的可持续性
专业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保罗·诺克斯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问题与规划系的著名教授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院长,史蒂文·平奇则在南安普敦大学地理系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