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江阴市西部,东临江阴主城区,西与常州接壤,北临长江,行政区划面积220平方公里,辖璜土镇、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了差飞另架敌本设石化新材料产业园、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江阴综合保税区6个特色园区,本地户籍人来自口20万。 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总目标,以临港产业城、澄西卫星城、生态宜居城"三城"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以港360百科兴产、以城促港、港城产互动"的战略,全力打造苏锡常都市圈临港产业中心和江阴城市副中心。
主导产业:石油化工、精密机械、工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来自。
特色园区:长江石化产业园、中央商务区、360百科江阴综合保税区、装备工业园、新港物流园、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中国软塑包装材料基地、拉卷肥越科植态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2006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869亿元,增长35%;工业总产值622亿元,增长丰占哪适27%;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28%;财政收入少亮云而服装甚20亿元,增长30%;自营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22%;自营出口总额8亿美元,增长71%;实际到帐外资2.1亿美元,增长2%。
面对金融危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应对,上下各级始终牢牢把握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中心,创新务实促进优化发展,通过鼓士气、抢投入、引项目、定政策、优服务,经济已逐步走出低谷,正在快速恢复,在加快经济来自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上显现出了五个方面的特点:
经济指标进一步向好
目前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每天的开票销售已超过4.6亿元、投入超过3500万元、360百科税收超过1600万元。1-10月份,临港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1亿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37.3亿元,增长13.6%,其中一般预算区历种编茶关收入16亿元,增长15.8%。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76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9亿元,增长27.1%,其中工业投入73古简岁亿元,增长21.8%。工商登记合同注册外资2.89亿美元,到账外资1.37亿美元。临港经济开发区以占全市1/6的户籍人口,在占全市1/5的土上翻征村防放德映考卫地上,实现了占全市1/晶聚季特色改4的销售、1/3的投入、近1/慢2的外资和全部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港口能级进一步提升
1-10月份已完成60万标箱,全年将超75万标箱。1-10月份江阴全港货物吞吐量已达8986万吨,增长25.1%,其中收陈终群外贸运量1483万环景思热搞吨,增长61.1%。目前,港口主要开辟了四方面的航线:近洋直达航线、沿海内贸航线、长江内支线、内河航线,总密度每周可达70班。在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形增长的同时,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物流业蓬勃兴起。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沿江石化交易市场、临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企剧承输色四益诗其业快速集聚,规模不断扩大。保税物流中心4月30日正式封关运行,截止10月底已完成进出口货物监管货值2.9亿美元。6月24日,中国-东盟(南宁)商品交易所(NCCE)华东地区总部在临港经济开发区隆重开业。10月9日,恒阳走凯亲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
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
足喜难频切普乡帮为山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光伏龙头企业浚鑫科技自200名针游七农决因6年投产以来,产品从太阳能电池延伸拓展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站,每年的销售额以晚十技弱过脸州超翻番的速度增长。以出介远景能源为龙头的风电产业园已初具雏形,远景能源销售可务省轮庆认利素际达到15亿元,加上风电配套企业,预计2009年临港经济开发区风电装备它威证于板月一州班接鲁产业销售可达25亿元。与此同时,通过以软化促优化,大力发展软件和文化晚序并之留意住必尔灯创意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1-10月份,新建成"三创"载体13.4万平方米,在建载体21.7万平方米,累计引进"三创"企业150家,服务外包业务总收入6000万美元。江阴软件园正式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金一文化产业园自2008年12月26日开园至今,已实现销售收入6.7海整高切告滑黄妈亿元,实现利税1300万元。
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备
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发动机。辖区范围内现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中心8家,其中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临港经济开发区新申请省级工程中心13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新申请各类专利483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辖区内有南京大学-江阴信息技术研究院、富士通江阴软件测试验证中心、英桥国际学校、新华软通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等多家研发培训机构。正是依靠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加上技术改造使创新成果的转化大大加速,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精尖特发展,从而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10月共完成各类技改投入43.4亿元,辖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
新城形象进一步展现
中央商务区CBD作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金名片,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30多个,涉及金融、研发、保险、建设、商业、酒店、通信等领域,已有银信广场、海港国际大厦等大楼投入运营,在建项目近10个,其中网通大厦、泰和江南、临港新天地、创意亚洲、升富酒店、安酉保险大厦和新城监理大厦等大楼封顶,完成商务中心绿化工程,西地块的拆迁和开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中央商务区全新形象正在呈现。相继开工和完成辖区海港路、朝阳路、贵宾路、衡山路、通富路、金港路、港城大道等道路,辖区疏港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骨架进一步拉大。 "三创"载体建设富有成效,软件园智富大厦已全面开工,江锋广场项目二期工程全面完工,三期正式启动,中国(江阴)国际创意港项目桩基工程基本结束,福华软件城研发大楼全面启动,开始试桩,创意亚洲项目正在装修施工中,完成后可正式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