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黄泥鼓舞

黄泥鼓舞有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等多种形式,舞者们都要盛装打扮、配合默契,其中,可以用一个母鼓搭配四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在舞群的中央,负责指挥和掌握波医如引煤管护房校整个舞蹈的节奏,由来自村寨里的老鼓手将其斜挎于胸前,用双手拍击,舞姿悠然自得、柔中有刚,公鼓要合着母鼓的鼓点,由鼓手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舞姿矫健洒脱、热情奔放,几位盛装打扮得漂季响亮姑娘手持花巾、踏着鼓点边歌边舞,整个舞群配合默契、动作协调、队列多变,充分展示了瑶族人的360百科活力和喜庆丰收的愉悦心情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三似和经补百位名单》公布,金秀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黄泥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中文名称 黄泥鼓舞
  • 外文名称 Huangnigu Dance

基本简介

  黄泥鼓舞在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来自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360百科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改失把良兰妈做处察及胜,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母鼓动作悠然自得,柔中有刚;公鼓动作矫健有力,热情奔放。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使整个舞场充满欢乐。 跳黄泥鼓舞最热烈的场面要数"盘王节"。"盘王么苏执节"(一般是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是瑶族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人们带着心爱够首管更们生试当的黄泥鼓从数里之外赶来参加盛会。这些年,瑶山人民粮食丰收。六畜兴旺,生活蒸杨造印血蒸日上,"盘王节"更为热烈红火。每年旅居国外的瑶族同胞,携妻带女,纷纷回到久别的故乡--大瑶山,欢度油星司续助革这一盛大的民族节日。

  我国的瑶族是个支系多、分布广的民族,只广西境内的瑶族就占本民族人口总数的 70%,因此有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

文化与习俗

  古老的瑶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征进与习俗,要想深入了解瑶族民间各种形式舞蹈的详情,必须北起大瑶山,南至北部湾瑶族聚居区一一进行考察,才能对瑶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命名

  瑶族各个分支的称谓,多以服装色彩和聚居地命名,如来自河池地区的瑶族,因男子长年穿白色裤子,被称为"白裤瑶";钦州地区的瑶族,以女子头戴独特的花帽,被称为"花帽瑶";360百科柳州地区喜穿蓝色大褂的各敌植扬喜范男女瑶族,被统称为"蓝淀瑶",此外还有"红瑶"、"花瑶"、"山子瑶"、"盘瑶"等数洋绝脚兵不胜数的分支与族称。位于广西北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中,居住着自明代起,先后来自其他多个省份,方言不同、服饰各异的瑶族分支,如"茶山瑶"、"坳瑶"、"山子瑶"、"盘瑶"和"花蓝瑶"等。这些分支称谓的由来,都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说法。

起源和发展

  瑶族自古崇拜多神,是认为万物有灵的民族。据资料记载,自秦汉始中原文化逐渐进入南岭,瑶族开始将开天辟地之神"盘瓠"视为本民族的创始者和佑护神加以崇拜。并在每年收获季块回制校三振但度富记节全体瑶民要举行隆重的"盘王节"对盘王进行祭祀和酬谢,以求来年五谷丰句毫登、人畜两旺。

  每年大瑶山的"盘王节"时,由当地师公选定在大瑶山深处的六巷举行。这天清早太阳刚露头,设在一击士印座高耸山峰前的祭祀场地已聚满了来自各个山寨被邀请的盘瑶、花蓝瑶、茶山瑶、蓝淀瑶等男女宾客。他们装束治选味室犯划际简收罪奇特、色彩缤纷,男子服饰已基本汉化,但女子服装和头饰不但区别大,而且式样各异、艳丽夺目,为一派葱绿的山麓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嗵哐!嗵哐!倒影触消概费传来由远而近的锣鼓声,寻声抬头望去,绿荫丛中隐约可见一队挎鼓提锣、高抬神灵塑像的队伍,若隐若现地闪动在悬于半空中的山间小路上。锣鼓声便是祭祀活动即将开始的信号,场上的人们围绕祭坛轴学标纷纷找好各自"观礼"的位置。约一袋烟的功夫,呀尼仍热报全刑免大队坳瑶男女和一尊出自老村长之手新雕刻的木质盘王彩色塑像,被安放在祭祀场地的供推命桌上。这尊栩栩如生的盘王塑像高约 1米,头戴黑色乌纱、身穿红色明代官人朝服、腰系玉带结随,神态威严庄重、目光炯炯,确是坏苏式上妈弱波曾一副汉官打扮。

  祭祀场地的北端,为区分"尘世"与祭祀"圣地",特用竹竿捆必能小扎成似今日舞台上下场门的"阳门"和"阴门"。在安放盘王塑像的供桌前,人们顺次摆放了土地、雷神、雨神、白娘娘、灵娘和猪、牛、虎、熊等各路神灵的木壳面具,面具前供放着刚宰割的猪头和香火等。

  仲夏烈日的燥热吞噬了清晨的清凉,乡亲们在供桌上摆齐饭菜、米酒等供品后,主持祭祀仪式的老师公来到鼓面涂满黄泥的一面肥硕大鼓前,一面剥落着已被晒干的黄泥,一面看看日照的持积助城级投阴影,等待吉时的到来。为何只把稀黄泥抹在唯一的天简李此大鼓鼓面上?原来算做动素土瑶族一般对两端蒙皮的不同蜂腰长鼓统称为"长鼓",但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长鼓"有两种,一种是体型肥硕而笨重的长鼓,被山里瑶民称为"母鼓",而体型细瘦道走称百染亮甚、轻巧,可边敲边舞的长鼓被称为"公鼓"。"母鼓"因鼓面大容易受潮疲软,使用前通过晒干涂抹在鼓面的黄泥来绷紧鼓皮,久而久之"母鼓"便落下了"黄泥鼓"的俗称。而"公鼓"因鼓面小不用抹黄泥,太阳晒晒也就行了。

过程

  为祭祀活动担任伴奏的锣、鼓、镲等乐器的突然齐鸣宣布了祭祀活动的正式开始。

首先

  ,分别身挎"母鼓"和"公鼓"的五名师公,在"母鼓"率领下敲击着不同音色的长鼓,穿过"阳门"向祭祀"圣地"鱼贯而来。他们围绕供桌敲奏几圈后,四面"公鼓"开始围绕"母鼓"众星捧月般地跳起庄重而古拙的《长鼓舞》。

其次

  手持"公鼓"的四位师公边翻转击鼓,边往返穿插地表演着跨步跳跃、涮腰弓背、旋转退进等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舞步。"公鼓"造型的轻巧灵便是形成《长鼓舞》舞姿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的关键,也是成为今日舞台上《长鼓舞》的表演形式。相形之下, "母鼓"由于鼓身硕大笨重难于起舞,让人会感到它在舞蹈中的作用只是敲打节奏,却很少有人去注意两种鼓的敲打方法。

最后

  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公鼓"是用两手的指、掌以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在两端鼓皮上进行敲击,奏出清脆响亮的悦耳高音;而"母鼓"则是右手持薄竹片、左手以掌在两端鼓皮上轮翻敲打,奏出不同音色洪亮、厚重的低音。不同音色、音高和节奏的鼓乐在山谷的回荡与共鸣,形成了一部无限广阔、厚重,笼罩着整个大瑶山的神和人的"山林交响鼓乐"。

祭祀

  大瑶山的坳瑶在传统"盘王节"的祭祀中,认为必须以同时演奏公、母长鼓,才能达到祈求神灵保佑民族繁荣和昌盛。而《黄泥鼓舞》的全过程,始终是以"肥硕母鼓"为中心"瘦型公鼓"围绕"母鼓"敲奏、作舞。这种形式完全符合世界远古先民为获取"繁衍",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出现单独崇拜"肥硕母体"和同时崇拜"公、母"象征物的共同文化现象。虽然今天的坳瑶们在表演《长鼓舞》时可能已没有祈求"繁衍"的目的和心态,但在《黄泥鼓舞》中却仍深刻地体现着古老瑶族最初的文化内涵。

沿用

  长鼓舞是瑶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以使用长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两种,大长鼓俗称"黄泥鼓",瑶语"尼网雍"。最早为祭盘王时所跳。盘王为瑶族崇奉的始祖神。相传盘王一日携子上山打猎,时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掀死于梓树下。王妃痛极,命众子四山搜索,杀了那头山羊;又令用一节梓树与山羊皮制成一面鼓,并糊以黄泥浆。在为王追悼时,其子怒击长鼓,其女挥巾洒泪而舞,以示报仇伸冤。此后即被沿袭下来。传说反映了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及崇神观念。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长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内容,并不限于祭祀场合表演,同时鼓的制作也逐步趋向完善。 大小长鼓两头均呈喇叭状。小长鼓腰短,长约82.5公分,鼓头直径约13.2公分,羊皮蒙面用竹圈箍紧,大长鼓腰长,约有110公分,鼓头直径24公分,用系着铁勾的棕绳绷紧鼓面,绳子之间插入竹片用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鼓身均绘有飞龙飞凤等图案,并系有彩带。大长鼓分公鼓、母鼓两种,因击打时要先用湿黄泥涂糊鼓面校准鼓音,故亦称黄泥鼓。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浑厚洪亮,一并击之,具有和谐效果。黄泥鼓舞以母鼓为中心,周围配合四支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着横背于胸前,以双手拍击;公鼓则竖起以左手持握,右手拍击。舞时,以母鼓手为轴心,公鼓手围成外圈顺时针方向跳转。女歌手围成内圈逆时针方向跳转。如此循环。其中母鼓鼓点最为重要,为群舞节奏的枢纽,公鼓应合母鼓鼓点敲打,技巧较难。

打法

文、武之分

  。小长鼓(又名文长鼓和花鼓)动作柔和、灵巧;大长鼓(又名武长鼓)动作粗犷有力。二者均有固定的曲调及歌词与之相配,有统一的击鼓节奏。一般是且唱且舞,内容多表现建房、制鼓、开山、挖地、舂米等劳动生活。舞蹈的基本动作也是从这些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长鼓舞"在瑶族舞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瑶族传统习俗"祭盘王"和逢年过节串村走寨闹圩场时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庆的日子里跳,以示祈祷和庆贺。黄泥鼓舞

地域差别

  小长鼓打法各地说法不一,广西金秀地区归结为两种,一为"36套、72层",并有打鼓口诀。36套即36个动作,72层即每一动作换方向做两遍。而一个动作又有"高桩、中桩、矮桩"三种姿态,即"高桩"鼓在头顶上方转动,双腿微蹲;"中桩"鼓在腹部转动,双腿半蹲;"低桩"鼓在膝部转动,双腿全蹲。长鼓队由十人组成,四人打长鼓(二女二男),四人打锣鼓镲,一人吹横笛,一人扛旗(白底、青边,上面写着瑶族祖传家书"过山榜")。长鼓队由中门(正门)入,先拜祖宗香火,然后鼓手互拜,将鼓举起说一些吉利话就开始打起来,边舞边唱"盘王歌",二人一组轮番跳,当围观人多时,为使大家看到即登八仙桌表演。二为"十二套打法",即用鼓点模拟找地、量地、平地、整地、扛木、锯木、凿木、抖木、安门、安瓦、种柱、庆功等动作。

手势

  小长鼓的打法为左手横握鼓腰中部,上下翻动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主要动作有:1、"打鼓花",分"小花"、"大花"两种,打"小花"鼓在胸前绕腕转动,右手拍击两次鼓面,双脚左右旁靠步,并膝下蹲。打"大花"鼓在头部上方转动,先作"小花"动作,转身旁靠步,并膝下蹲,再接"大花"动作。1、"半蹲打鼓",双脚八字半蹲,旁靠步成"丁"字形,转身时背鼓拍击。3、"圆圈鼓",双脚先走圆圈,靠步稍蹲,然后退步,踹腿转身。4、"半蹲磨鼓"双膝为轴,带动上身作磨转,由下而上,同时在胸前转手拍鼓。

黄泥鼓

简介

  黄泥鼓是瑶族的一种膜鸣乐器,因演奏时鼓面涂以黄泥而得名,瑶语称"尼王瓮",流行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黄泥鼓,因演奏时鼓面涂以黄泥而得名。古称铳鼓,还有腰鼓、长鼓、长腰鼓、长篌之称。瑶族拍击膜鸣乐器,瑶语称尼王瓮。打长鼓、庆丰收、祭祖先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习俗。黄泥鼓属于长鼓中的一种,是居住在大瑶山上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顾名思义,这种鼓最特别的是要用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才能定准鼓音,所以人们便称黄泥鼓。用黄泥浆糊过的鼓面,由于鼓面湿润,增加了厚度,敲打起来发出"空央、空央"的双连鸣音,特别宏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它两端粗、中间细,鼓身绘有鸟兽、花卉等各种美丽的图案,在两端和中间系着8个小铜铃,舞动时叮当作响。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之分,更长、更细。在山羊皮的鼓面上糊上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定鼓音。

由来传说

  黄泥鼓传说是为了纪念瑶族祖先盘王而制作的。在瑶族人民世代传诵的史书《过山榜》中有这样的记载:瑶族祖先盘王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当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勇闯异国,用计谋将敌人首领的头颅取回,保卫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财产,国王遂将三公主嫁给他,并封他为王,从此人民称他为"盘王"。盘王与公主结婚后入山居住,生了六男六女,这就是瑶族的后代。一天,盘王上山打猎,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丧生。儿女们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树上发现了盘王的尸体,他们悲痛欲绝,遂把泡桐树砍下,锯成七截,制成一个母鼓和六个公鼓的鼓身,并将山羊皮剥下做鼓面,糊上黄泥浆,鸣锣击鼓悼念盘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愤。这就是祭祀盘王时要击打黄泥鼓,跳黄泥鼓舞的原因。这一习俗世代流传,保留至今。此后,瑶寨里凡遇丧事,都要敲击这种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两种。丈夫去世,妻子要在灵柩前打母鼓、儿子打公鼓;妻子去世,丈夫和儿子都要打公鼓,这已成为瑶家习俗,世代传承。? 关于黄泥鼓还有一个传说。一次,瑶族祖先"盘瓠"到山上打猎,在和一只凶猛的羚羊搏斗时,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后来他的子女将他的尸体抬回厚葬,并在葬礼上敲打用泡桐木制成鼓身、羚羊皮制成鼓面的鼓以示哀悼。

历史意义

  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细腰鼓。11世纪时已在瑶族民间广为流传,一般多为自制、自用,不相送,不出售,寨寨都有。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铳鼓、长篌,均指的是今日黄泥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瑶本盘匏之后……有乐器名'长篌',长三尺余,刳梓木为之,皮冒两端,涂泥而后击。腰鼓大者如柱长,或逾尺,亦如'长篌'。"南宋周去非曾在桂林做官,东归后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在《岭外代答》中写道:"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芦笙、竹笛。""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以燕脂木为腔,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即复响矣。"明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衡人赛盘古……以木为腰鼓……绕身而舞。"古代文献中的铳鼓、长篌、腰鼓、长鼓等,都指的是今日黄泥鼓、瑶族的尼王瓮。

  ?

形制结构

  黄泥鼓是用木质软韧而轻便的泡桐树木镂空两头制成。鼓身用整段苦楝树、桐树原木挖制而成,两端蒙以山羊皮或牛皮,皮面固定在两个圆形铁圈上,盖于两端鼓口上,用铁钩系绳相对绷紧。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两种,其鼓形和尺寸各不相同。公鼓,全长170厘米,鼓身中间细小、两端粗大,形如两个倒接的喇叭,鼓腰直径6厘米、两端口径均为23厘米,两个皮圈直径26厘米、鼓身壁厚1厘米。母鼓,全长100厘米,鼓身两端似桶,中间细腰较短,形如两个倒接的脚杯,鼓腰直径11厘米,两端口径均为22厘米,两个皮圈直径26厘米、鼓身壁厚2厘米。做好的鼓用山羊皮蒙面,两端系上八条小棕绳对拉,中间再用竹片旋绞绳索,使鼓面绷紧。公鼓和母鼓除了在大小上有区别,公鼓相对于母鼓来讲鼓身素色或彩绘龙凤图案。

演奏方法

  演奏时,公、母鼓的持法、奏法各有不同。母鼓系带横挂于腹前,双手分别拍击两端鼓面;公鼓由左手持握鼓腰,举于胸前,并上下、左右舞动,右手交替拍击两端鼓面。黄泥鼓的演奏常与舞蹈相结合,多为边击边舞,民间称黄泥鼓舞。常由一个母鼓和4个公鼓组队演奏,老鼓手奏母鼓为轴心,青年鼓手奏公鼓在外圈顺时针方向跳转,女歌手在内圈逆时针方向唱跳,动作变化多样,舞姿雄浑洒脱。黄泥鼓无固定音高,参加组队合奏的鼓均需用湿黄泥粘涂鼓面,使其音高一致、音色铿锵明亮,常用于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演奏场合

  凡逢年过节、师公活动、喜庆丰收、祭祀祈祷或丧葬斋事等场合,瑶族人民都要演奏黄泥鼓。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等地,每个寨旁林中都有一块"浪坪",春节期间,青年男女到这里尽情歌舞、谈情说爱、跳黄泥鼓舞,许多美满姻缘就是这样缔结的。黄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盛行及特点

  在广西其它瑶族地区,长鼓舞的动作与风格又各不相同。如龙胜长鼓舞,由女子四人跳,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据鼓的动作变化而灵活转动。右手动作有:横拍鼓、竖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摇拍鼓等。脚下有:前后推拉步、原地颤动、蹲扭转、绕圈、走对角、后单脚踢鼓等。身体稍前倾或后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动作。头的方向一般随鼓变换,与舞蹈配合自然。整个舞蹈特点柔韧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颤动则尤添风韵。又如富川有一种两丈余的大长鼓,需用绳吊起,由二人轮番击之,用以伴奏,甚有气势。又有贺县一种长鼓舞,制鼓时在挖空的鼓腹内放少量小圆石子。击鼓时鼓腹沙沙作响,既有鼓声,又有沙锤效果,别具一格。

种类

  长鼓舞在湖南瑶族地区亦甚流行。因当地民间乐器发达,种类不少,故常有舞乐合演的情况。如长鼓锣笙舞,其打法略似长鼓舞。唯加入锣、笙等乐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于冬至酬神时集聚庙堂进行。舞时,由七人面对神桌站一横排,互相错开,第一人打锣,第二人打长鼓,第三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长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圣"曲,做"迎圣"动作;接吹"起拜"曲,做四个方位"起拜"动作;再吹"行路"曲,由吹牛角者领头,围方桌逆时针方向做"行路"动作,一圈后接吹"梅花"曲,围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动作。此时舞者情绪热烈,吹起口哨,打起"哦呵",跳起"欢鼓"动作,场面十分热闹(以上几种不同名称动作均为长鼓舞击打动作,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此舞有时也跟着"行香"队伍(抬神游行),在行进途中人们围拜神像时停下表演。

地域

  长鼓舞在广东连南排瑶亦甚流行。"长鼓",瑶语称之为"汪嘟"(即"横鼓"或"花鼓")。多于当地耍歌堂盛会中表演。"耍歌堂"为排瑶最隆盛节日,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历时三天到九天,多于农历十月十六日开始,相传该日系盘古王妃生辰。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糍粑,杀鸡杀鸭,宰猪锥牛,不分男女老少,倾巢出动,远近亲友亦来观光。在宽阔平坦的歌堂坪里,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尽情欢歌外,便是围观长鼓舞表演。携鼓盛装的青年们,头缠红巾,上插雉羽,在芒锣、牛角、口呐及歌曲的配合下,随乐起舞,歌声悠扬,器乐齐奏,"砰蓬"、"砰蓬"的长鼓之音震动山岗,波及邻乡,气氛异常热烈。 关于排瑶长鼓,当地流传着一段神话,说从前有一仙女化成的瑶族姑娘到瑶山游赏,同瑶族牧人唐冬比相恋,结为夫妇,后来仙女被上天召回,临别时,嘱令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长鼓,于十月十六日击之,则可升天相聚。唐冬比历尽艰辛,战胜险情,终于完成仙女所托,与仙女在天上团聚。从此,长鼓舞在瑶家流传至今。

  皋瑶长鼓舞为广场性舞蹈。参加人数不限,二人以上成双即可表演。多人舞队形可成两横排、两竖排、或围成圆圈。二人舞为双方左侧相对,方向相反,动作相同。多人舞为一人领先半拍,其余慢半拍。在"耍歌堂"的节日里,往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舞动,其场面是十分壮观的。长鼓舞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多为表达欢乐的情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