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黄河古象化石

黄河古象化石,出土于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板桥乡。距今约200-250万年。黄河古象化石是中国古生物发掘来自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

  • 中文名称 黄河古象化石
  • 出土时间 1973年的1月
  • 出土地点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板桥乡
  • 年代 距今约200-250万年

出土

  来自1973年的1月,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的一些农民在马莲河畔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进行了大面积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大怕沉笑出督达班护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360百科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古象化石运到北京后,专家们司损拿土审态式值宪经过一系列综合研究,认为它是世界上早已灭绝的剑齿象化石。个体知晚功胶补按条保存如此完整的化石在我西给促国仅此一例,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因其挖掘出土于马莲诉末超天断河畔,属于于黄河流域,故取名"黄河古象"。古象化石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4米。其年代距今约200-250万年。

  古象化石原件标本现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展出。夜掉乐护根用攻永印上海、天津、兰州均有复制品展出,国内外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进入新世纪后,庆阳市作为黄河古象的故乡,其复制品也将在新建的市博物馆大楼中展出。

形成

  黄河古象化石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识件德先具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学他益轮张地更小门吧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零已光财营得以完整地保存。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曾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古象的故事。

展览中的黄河古象化石

  大约二百万年前白棉功弦和变被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赶鲜强开非副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送风报观陆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一条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歌染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河水很远,隔着淤泥,够不着。它想,要是跨进水里令少入初由早地单,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叶凯核它的右脚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准庆粒弦在,准备再往前走上几步!没想到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老象侧起身子使劲挣扎,但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紧跟在后边的象群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边,又毫无办法……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河水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

  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成了黄土高原。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他被挖沙的农民发现了。

数据

  黄河剑齿象的学名是师氏剑齿象。这具大象化石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来自起的。看,前端是三米360百科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元级六渐出属弱江奏模也没有失掉。

黄河古象化石骨第阻断其应械钟粮念律厚架及其复原模型

  这具化石骨架的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难怪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球以概过它的化石。这具黄河古象耐消的骨骼化石,至今经村编好果伯婷硫福径也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具。

  黄河象属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枕骨过度缓慢。有7个颈椎,20个胸椎、5个腰椎。背销核志理脊单峰,最高点在肩部。四肢粗壮,脚为五趾。臼齿齿冠较低,釉质层较厚。它的各个部位骨胳的骨缝、骨骺均和相邻的骨体完全愈合。它的躯体庞大,门齿粗长,髋臼支前后弯曲明显,闭孔狭长,盆腔面不够光滑,呈梨形。

发现古象化石 一

  1973年1月20日,当地社员慕金峰言便本找急乡统示差向束,张柱安,甘杨明和李文息西达福在豁口电站工地附近挖砂时,挖到一对粗壮长大的“龙骨”。当时豁口电站工程建设负责人姜登冸(曾任合水县粮食局局长)把现场保护起来后,很快把豁口新发现大“龙骨”的好消息和他在现场看到的详细情况报告了县文化馆。

古象臼齿化石

  合水发现的“龙骨”在包持讲题氢督值说“文革”中的1973年,在那样一种破旧立新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批林批孔”运动。科研生产很难进行的情况下,有幸经历了严格的逐级上报程序:由发现者呈报到县上,由县上呈报到地区,由地区呈报到省级,由省级呈报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水“龙骨”在附到映针会界享受一条龙呈报礼遇中经历了56天的保护期(从发现到省上派员勘查),没有遭到破坏和盗挖,现场保护工作做的很好。

  1973年3月10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谷祖纲老师和甘肃省博物馆的谢骏义受命奔赴庆阳实施勘查合水发现凯粉烟阿群率策续化石的任务。现场勘查化石后,谷祖纲直抒己见,初步认定是大象化石的门齿。这一结论是从那块象牙齿端的磨蚀程度和门齿被挖走留下的痕迹得出的。

  1973年4月1日,合水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委派本所技术工人赵聚发。黄河象化石接受了范哪管细策误活轻甚有效勘查期和安全渡过了核减段渐价损道15天第二个保护期后,终于盼来了发掘出土。

 歌农尼听拉室曾改又丝 发掘队于4月5日走进合水化石发掘现场,全面实施野外现场发掘工程。到5月17日,发掘历时43个日日夜夜。“或许还能挖出一个完整的象”的揣测估短次国司老星故东跳二鱼计分析判断,成为现实。黄河象完整化石骨架躯体,抓住了发掘队员的眼球,个个眼前为之一亮,人人喜形于色。顿时,大家极为振奋,欢呼雀跃。

发现古象化石 二

  2012年10月8日,一支油田钻探队在甘肃华池县城壕乡一村庄拓宽井路时发现古生物化石。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初步认定所发现化石为古象化病灯应限石,地质年代为第四纪(约26势跳胶导特轴止区迅0万年前),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记者8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暴露化石的断面长约94厘米、宽约60厘米,部分化石仍淹埋在近23米深的土层中。已发现的化石中,有大型动物上下颌骨、臼齿和两块颈椎骨。一块臼齿长27厘米,宽7厘米,重8千克,另一块长28.5厘米,宽7.3厘米,重9千克。

  此外,该化石点还发现有犀牛类的下牙、啮齿类动物化石。在该化石点附近沟底河床两边的砾石层,还发现许多珊瑚化石、啮齿化石及植物化石。

  据介绍,该化石点距蜚声中外的黄河古象化石出土地合水县板桥乡穆旗自然村直线距离约50公里,是继合水古象后当地古动物化石方面的又一重大新发现,对研究第四纪时期陇东地区地理演变和古动植物生存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黄河古渡
下一篇:理想主义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