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字母词

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来自汉语拼音字母)、希腊字母360百科等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

  • 中文名称 字母词
  • 词性 名词
  • 分类 专有名词

定义

  字母词既包括外来词,也包括国内社会利用西文字母创造来自的词。对于直接采用外文或汉语拼音进行替换,与原汉字形式相比没有任何词义或语言效果变化的词语,就像"我的key(钥匙)在哪里?""我ài你"等率样买就局语句中显示的那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母词"。字母词通常特指汉语中的字母词,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汉语字母词,因为日语和韩语中也存在字母词,其数量和使用范围与汉语有较大差别

分类

  从构成成分的角度:

360百科  1、纯粹由西文字母构成的字母词。

  (1)来源于外文的:WTO、CS、GDP。

  (2)由汉语拼音缩略而成的:GB(国家标准)、HSK(汉语水平考试)教游顶省反有谈排绝于、RMB(人民币)、XPP(夏骗骗)。

  2、由火停齐阿拉伯数字和西文字母混合而成司培汉钱的字母词:F1、3D。

  3、由汉字和西文字母混合而成的字母词:卡拉OK、AA制。

  4、由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和汉字混合而成的字母词:4S店、4D影院

  从排检的角度:

  1、汉字开头的字母词:卡拉OK、阿Q。

  2、西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WTO、F1、G层南红预DP、HSK(汉语水平考试)。

  3、阿拉伯数字开头会散木将特双织处始的字母词:4S店、3D。

字母词的发展历史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自来看,汉语字母词大致出现于19世纪下半伯另友判价料底除叶。1868年江南制造360百科总局的《格物入门》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声光电化的著作。该书系统介绍了元素符号表示法,书中提到当时已知"原质"(即今元素)有62种,列举了其中的42种,当中25种有"华名"(即汉语译名),17种无,对译表中有"铜Au、养气O、淡气H、白银Ag、炭精C"等。

  汉语字母词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从来源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占军百时凯议绝对多数的汉语外来字母词,另一类是数量较少的汉语原生字母词,主要是汉语拼音字母词。根据汉语字母词各自在剂位汉化程度、使用频率、适用语体等性质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汉语字母词大致分为典型的和非典型的两类,这两类字母词并非性质截然不同,而是像一条连续的光谱,从典型的字母词渐变为非典型的字母词,每个字母词分别位于这条光谱的不同位置上。比如"X光"是外来字母词,它的汉化程度比较高,口语和书面语使用频率都很高,可视其位于典型字母词的区域,元素符号"Cu"由于非语言符号特征较强,常用于书面的化学式、分子式中,较少单独使用,汉语口语几乎不说,或见到"Cu"时干脆用汉字词"铜"替代,因此可视其位于非典型字母词的区域。这样,我们可以把1868年《格物入门》一书中出现的元素符号视为汉语最早出现的字母词。当然,尽管如此,书中的字母词用例也属于非典型的用例,因为元素符号出现于对译表而非正文中

  "X线"是目前所见的最早出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母词,至今仍极为常用。18克两至火98年冬《光学揭要》更院要急显杨李(第二版)出版,该书最后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光学附"部分,专门介绍了X射线的基本情况,这是1895年底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X射线的文章,该文将X射线译广矛绝果促么协升容当为"然根光",并出现了"X线"的字样,这是目前已知的国内首见的"X线"用例集赶表杨烧念,下文为节录自该书的期买裂未而充金助客限读部分文字:

  光绪二十一年冬季,有德之格致士,名然根者,用虚无筒试电冷光之时,偶得一奥光,能透过木板,遂喜疑交集,不能解其何故。后又按前法试之许预,凡纸、布、皮、肉、羽毛等物亦能透过,骨则微微能透,而金类几乎全不透。然最薄之金类片,间有能透者,如钍片是。若有金类藏于皮袋木箱之中,虽隔数层,亦能悉见。但其理甚奥,无人能解,故西国又名X线(X即爱革斯)。因X字本西国代数学中用以代未知几等附款架尽紧么道市跳否何之首字也,兹取答要杆程括探此为名,即表明不解为何光也(钍即昔之铝也)。

  汉语字母词从1温斯困9世纪下半叶产生以来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几个各具特点的发展时期。晚清的萌芽和肇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字母词主要有元素符号(1868年),光学领更品动犯多齐课称号又容域的D线(1897年,夫琅禾费谱线之一)、X线(18止所98年,即X射线)、X光(1899年,澳门《知新报》)、X光线(1903年,即X射线),音乐领域的C调(1900年)。到民国时期很多科技方清缩屋低突文销须生几多面的字母词都已出现,如pH值在1930年代的期刊上已可见到,但人们日常常用的字母词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文学、政治、医学等领域,常见的如阿Q、三K党、ABC、CC系、维他命A。新中国成立后字母词发展仍较缓慢,到改革开放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字母词开始增加,典杨晚坐许画客的执型的如卡拉OK、T恤,进入1990年代,汉语字母词受股市、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影响,数量快速增长,至今势头不减。同时也有不少字母词产生得快,淡出也快,如SVCD、CVD。总体看来,汉语字母词在总量上会不断增长。

汉语西文字母词入典的历程

  1903年出版的《迫宣师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新尔雅》是晚清留日人士回国后编写的反映当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状况的汉语词典,深受日本影响。在辞书史上回益晚云字紧染二空觉,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当时的留日人士编辑出版的刊物,如《新民丛报》多次出现"X光线"一词,同期的期刊《政艺通报》和一些教材也采用此词来指称X射线,"X光线"与1898年出现的"X线"在当时处于并用状态,都有比较大的影响。"X线"被博医会所编的《医学辞汇》收入,在医学界影响较大,今天医学领域仍常用"X线",除了其本身比较简单之外或许与此有一定关系。"X光线"一词与"X线"等X射线词族的词语在汉语中长期并存,直到1950年代前后才逐渐淡出,被X射线、X光和X线三个并用的字母词取代。

  1931年《辞源》续编出版,在正文中收入三K党一词。

  1934年出版的《自然科学辞典》在正文最后设"外来字"部分,收入了α线、β线、C星、γ线、X光线、X线、Z项,这是目前见到的较早对西文开头的字母词集中专门收录的汉语词典,只是数量较少,仅有7个。

  1936年蔡丏因的《辞林》出版,在该词典补编的附录部分有"缩写名词"专项,收入23个缩写名词,如C.P.、C.Y.,类似字母词,只是形式上缩写的色彩更浓。

  1951年黎锦熙主编的《学习辞典》出版,这是较早的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编在书后的综合性辞典,该辞典在凡例中说"西文字母居首的各词,编在全书最后",而在正编部分的最后设"西文词头"部分,收入AB团、CC系、CCC系、S.A.加纳帕西、X行动计划5条。

  1965年,《辞海》未定稿正文部分含"外文字母""数字"两部分,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条目49条,开创大型综合性辞典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的先河。1979年《辞海》正式出版,正文部分仍设"外文字母""数字"两部分,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条目63条。1999年版修订本正文部分最后设"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两部分,分别收入西文字母开头的偏专业性字母词126个,阿拉伯数字开头的词语17个。2009年版修订本正文部分最后设"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部分,共收词246个,其中收入阿拉伯数字开头的词语28个,偏专业性字母词218个。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出齐,其所收录的字母词约2300个,绝大多数是专业性字母词。

  1996年,《现汉》第三版为满足读者查检的需要,首次在正文后附上"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虽然在《现汉》之前已有辞书对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进行专项收录,但在颇具影响的汉语中型词典中专项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也还是第一次,此后《新华词典》等较有影响的中型汉语词典在编纂或修订中也都开始专项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现汉》1996年修订本在正文后附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部分首次收入39个字母词。随着时代发展和字母词数量的增加,《现汉》后续修订本陆续增收字母词,2002年修订本增收至142个,2004年修订本增收至182个,到2012年修订本增收至239个。

  2001年7月、2002年2月和2009年1月更有三本专门收录字母词的词典出版,分别是《字母词词典》、《实用字母词词典》和《汉语字母词词典》,收入字母词的数量分别是2000、1300和2600。此外近年出版的各种汉语新词词典也或多或少地收入了新产生的字母词,比较及时地反映了汉语词汇这一特殊类集的最新变化。

  从字母词入典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到,字母词收入汉语词典是汉语辞书编纂中通行的做法,字母词可以收入汉语词典在汉语辞书学界早已成为共识。

字母词的主体是汉语外来词

  "外来词"也被称为"外来语""借词""外来词语"。汉语词汇研究中对"外来词"的界定有不同的观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观点认为音译自外语的词语是外来词,这种定义实际上是来源于以英语为代表的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形式语言的定义。英语书写形式里除了吸收阿拉伯数字和希腊字母之外,一般不会借用汉字或者日语假名,因为汉字数量太多,难于借用,日语影响力尚小。而汉语、日语不同,由于拉丁化运动的发展,由于拉丁字母的易用性和强势地位,汉语、日语的书写形式里吸收了大量直接用英语缩略语构成的词语,这类词语已经成为汉语和日语词汇的一部分。因此,狭义的外来词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语和日语。"外来词"从字面分析,其关键意涵或者着眼点在于其来源是外部引进的不是自我产生的。之所以有这个词汇类集的划分,正是从词汇产生来源来分析词语的结果。从词汇产生来源的角度分析,可以将全部汉语词汇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汉语自己创造或产生的词语,这类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大多数,因此并无特别的名称;另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外语的词语,这部分词语习惯上被成为"外来词"。狭义外来词的观点认为,只有读音借自外语的词语才是外来词,广义外来词的观点认为,只要这个词是来自外语的不是本土创造的,这类词语都可视为外来词。

  类似沙发、卡车这类汉语外来词适用于狭义外来词的定义,但早已被汉语词汇学界视为外来词的日借词就不适用于这种狭义的外来词定义。日借词实际上是书写形式借自日语,而读音完全是按汉字读音而非日语读音。所以日借词实际上是借字形而非借音,因此可以看到,汉语外来词早就不是狭义外来词所定义的那种外来词了。至于WTO、CPI之类的字母形式的词语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在汉语中出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刘涌泉先生在学术期刊《语文建设》1994年第10期提出"字母词"的概念来指称这类词语,指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并先后编纂出版2本词典,分别是《字母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和《汉语字母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996年,南开大学王吉辉教授在《非汉字词语研究》一文中指出,字母词这样的非汉字词语属于汉语词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沈孟璎教授在其编纂的《实用字母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中也指出字母词是外来词。汉语外来词研究专家史有为先生在《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一书中指出,当代借入的新外来词中直接引用外文缩略形式也有大量增加。由此可见,字母词属于汉语词汇早已是汉语语言学界和汉语词汇学界的共识。字母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是汉语词汇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几百篇相关论文发表,博硕士论文10余篇,3部词典和一部专著出版,也多次被国家语委列为研究课题,在教育部历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也时有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说来,字母词中绝大部分是外来词,但类似HSK、RMB这类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词是纯粹的汉语原创或原生词语,显然不是外来词,可以称为汉语原生字母词或汉语原创字母词。阿Q 、GB、ZL(专利)、WSK、HSK、RMB,这些都是汉语中创造的字母词,其中,阿Q 是鲁迅创造的字母词,之后衍生出阿Q 精神。RMB、GB、HSK、WSK、ZL是汉语拼音造词形成的。台湾地区常用的A钱一词,则是用拉丁字母拟闽南话音造词形成的,也不是外来词。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论坛、微博、QQ群中时常能看到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词,如MM、GG、RT(如题)、LD(领导)、FB(腐败,多戏称聚餐)、TX(同学),这类词的大量出现使汉语原创或原生字母词在汉语字母词中的比例逐步提升,但由于其使用场合较为局限,非正式性明显,稳定性有待观察,汉语词典一般不收。另有些字母词虽然是英语形式,但是汉语环境下创造的,属于批着外语外衣的汉语词,如CCTV、BTV、TCL、CEPA、ECFA,这类所谓外语词在中国影响巨大,但英语词典却未必会关注,这就更多的需要依靠汉语词典去关注。

  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白人或黑人,如果他/她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我们就不能因为他/她的肤色而说他/她不是中国人。我们看到一个黄皮肤的人,如果他/她的国籍是外国的,我们也不能因为他/她的肤色说他/她是中国人,只能说他/她有中国血统。字母词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上看,它们不是汉字形式的,似乎跟汉语不搭界,但实际上,由于它们已经融入汉语,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它们已经具有了汉语词汇的身份。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外表而将其排除在汉语词汇之外,那样的看法不能反映语言使用的事实,是偏颇的,是错误的。

字母词的应用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字母词语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字母词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涉及的范围较广。例如:

  (1)网络上的大量应用。网络可以说是字母词语的主阵地,MM(代表妹妹,或者漂亮的女人),GG(哥哥),JJ(姐姐),这些词语早已经被广大网民所熟知。现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根据汉语拼音改造的字母词语(这些字母词语只是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如论坛、贴吧,限于一部分人理解和使用),如TMD(詈语,"他妈的")、SB(形容人傻)、YY(意淫,胡思乱想)、JY(精英,对一些不道德的知识分子的贬义称呼),甚至一些人名、地名也用拼音的缩略形式替代。

  (2)科技、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广泛。科学没有国界,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一些特有的名词是要求统一的,所以在汉语的科技文献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字母词语。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经济领域内的统一名称也越来越多。这些字母词语中的一些已被人们熟知,如x射线、pH值、AIDS(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DNA(遗传基因,Deoxyribonucleic Acid)、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siness Administration)等。

  (3)其他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字母词语的身影也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NBA(国家篮球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中国篮球协会,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MVP(最有价值球员,Most Valuable Player)等,成为人们,特别是体育爱好者经常使用的词语。在某些特定行业,如铁路运输领域,也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类型的旅客列车--Z表示直达特快列车,T表示特快列车,K表示快速列车,N表示管内快速列车,L表示临时旅客列车,A表示按需临时旅客列车,Y表示旅游列车。

字母词流行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

  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成,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在社会生活的大发展时候,词汇系统总是显得异常活跃。字母词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就存在,如x射线、WC等,但数量极少,没有引起人们相应的关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中外科技、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广泛和频繁,大量外文如果全部按照"信、达、雅"的标准翻译成中文,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延缓对外交流的效率。同时,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外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国际上通用的字母词语,可以不经过翻译转换而彼此理解。一些国外产生的词语直接以字母词语的形式吸收进来,更加适应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适应和国际接轨的需求。如现在已为人们所熟悉的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MBA等国际通用的词语,大大便利了人际交往、国际交流,体现了国际资源合理共享的大趋势。

  2.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运用。

  近几年来,计算机及网络在国内迅速普及,其中的专业术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语缩写,也许因为找不到准确的汉语对译词,也许因为先行者早已接受了英语术语,大量字母词语成为汉语中的专业术语,如Windows XP(一种磁盘操作系统软件)、BBS (电子公告栏,Bulletin Board System)、down(下载)、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Markup Protocal)、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这为字母词语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科书中大量出现,已经为广大青少年所掌握,这为字母词语被人们认可打下了基础。

  网络的普及也为字母词语的传播提供了捷径。网络是信息时代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正如前面列举的新闻当中的字母词语之所以能在人群中产生广泛影响,与这些词语在网络中广泛传播有关。

  3.媒体的传播导向。

  这也是字母词语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眼见耳闻之处,时时是各种传播媒介在反复向人们灌输着字母词语。例如,无论是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苦谈判的跟踪报道,还是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分析,各种媒体都有意无意地使用了WTO这个词,使人们完全接受了这个词汇。此外,人们对于MTV、CCTV、CD、AIDS、MBA、NBA、CBA等字母词语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已到了现在的耳熟能详,都是媒体参与造成的。各种传媒的狂轰滥炸实际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语言渗透,这为字母词语落户汉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主观原因

  1.人们的求新心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使自己适应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人们自觉地关心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主动吸收新信息,诸如卡拉OK(电子伴唱机)、AA制(聚餐费用均摊的付帐方式,AA form)、IC卡(电脑电话磁卡,integrate circuit)、PC(个人电脑)、ATM(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代表新事物、新概念、新信息的字母缩略语,就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同时,字母词语的流行不可否认也代表了一种时尚,满足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猎新求异的心理。在追求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对字母缩略语的熟练运用,往往成为时髦、洋气的象征。

  2.人们的求简心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信息载体尽可能地经济,用最简练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时代的这一特点,使得语言运用上的求简心理表现得尤为强烈,而构形简捷、含义丰富的字母词语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求简心理,于是像GDP(国内生产总植,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CT(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B超(B型超声诊断仪)、ISO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等字母词语就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汉语词汇。

对待字母词的态度

  对于字母词语的流行,有的人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字母词语的产生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

  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字已经混乱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有的观点认为,如果我们在日常表述中过分地依赖字母词语,从读音到书写形式都照抄照搬别国语言,长此以往恐怕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冲击,甚至使本民族语言丧失其独特的创造新词的能力,担忧字母词语会字母词语破坏了汉语书面语的整齐的美,影响到汉语的纯洁,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他们将反对、限制字母词语上升到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

  当然,最科学的方法是辨证地看问题,在赞成吸收字母词语的同时,也主张科学、合理地使用字母词,不赞成滥用字母词。(苏培成 2006)

汉语与字母词的相互作用

  1.字母词语对汉语系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字母词语的出现,克服了汉语在表达某些新事物上的缺陷。

  文字与语言是记录与被记录的关系,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则是根本规律。文字记录语言归根结底是记录语言的词汇,这一点从鲁迅为"阿Q"命名上就可以得到证明。"阿Q"没有姓氏,人都叫他"阿Quei",为了给这个音找到合适的汉字,鲁迅费了不少工夫,但最终都不能准确地表示"阿Q"的名称概念,最后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正是由于词语意义内容的要求,其文字形式才不得不绕过汉字而采用字母。后起的字母词语同样具有这一内因。在全球化的时代,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许多新词汇由国外传入。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语在表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比如 "MPEG 1 Audio Layer3",汉语翻译时用汉字来记录相当困难,往往只能做到为它做阐释说明,即"一种常用的数字音频压缩格式",根本没有办法为它立名,而且翻译的过程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现实交际的迫切需要严重脱节,所以通用、简洁的"MP3"就被大众约定俗成了。字母词语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汉字的助手,在它不便甚至不能使用的领域替代汉字来为汉语服务。

  有的人认为字母词语的出现破坏了汉语汉字的"纯洁",这是对文字本质的不了解。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用于人们的交流和思维。我们要爱护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不能盲目崇拜。汉字存在不能准确表音的缺陷,人们引进拉丁字母创造汉语拼音加以克服。同样的道理,在语言的表达出现缺陷时,也可借鉴其他民族长处,创造字母词语。字母词语的出现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语言文字的影响。

  其次,字母词语使汉语书写体系更加丰富。

  汉语的书写体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在古代,汉语的书写全部由汉字来完成,从汉朝开始才有圈和点的句读。在近代,标点符号从外国引进并掺入了原有的圈、点符号。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文汉诂》一书,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出版物。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列举了12种标点符号,次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采用。从那以后,标点符号成为汉语书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标点符号情形相似的还有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世纪到14世纪,但在当时没有得到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它和标点符号及汉字一起共同为书写、记录现代汉语而服务。

  字母词语的出现是汉字书写体系又一重大变革。我国权威的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早在1978年就把"阿Q"、" 三K党"和"X射线"等字母词语收入词典,现在,许多词典的附录中都收录有字母词语,字母词语也开始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这使汉语书写系统多了一种文字形式,从单一的汉字走向了汉字、字母的二元化格局。

  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字母词语的引入,这体现了汉语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第三,字母词语的出现促使普通的汉语词汇与之展开了"竞争"。

  汉语对于外来词,往往有一个先音译后意译的过程,汉语对于字母词语有时也有类似的地方。在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方面,普通的汉语词汇虽然没有字母词语简洁、方便,但是可以发挥形象化的优势。例如,一开始人们用fans表示某类事物或明星的狂热爱好支持者,后来出现了一个新词"粉丝儿",这既是fans的音译,又是对这些狂热爱好者的形象描述,因为"丝"可以喻意为"思念"、"纠结"或者"缠绵"。此外,"粉丝儿"与食品"粉丝"同名,也使人们产生亲近感。这些原因使"粉丝儿"这个新词迅速流行。再比如,过去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了节约储存空间,只采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记录年份的最后两位,这样2000年会被当作1900年,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系统缺陷称为"Y2K问题"。由于系统缺陷在英文中用bug(虫子)表示,所以诞生了一个新词"千年虫",这个词语在千年之交极为流行。

  教育部在2007年8月16日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其中字母词语只有两个,即"M型社会"(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贫富分化明显,中产阶级失去竞争力,人数大量减少,社会的构成形成M状)和EMBA(高级管理人员,Executive Master of Busniness Adminictration)。而2008年最热门词语当中只有一处出现了字母词语("做人不能太CNN")。这表明普通汉语词汇在字母词语的强势冲击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消极影响

  第一,字母词在汉语当中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

  网络语言中人们随便使用汉语拼音"创造"字母词语,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了。不过,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网络语言是在此语境下的特殊产物。因此,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语发展在不对日常用语造成冲击的情况下可以顺其自然。在日常生活中,滥用字母词语确实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字母词语显得方便、简洁,但除了用字母词语,汉语本来就具备简缩词语的习用形式---缩略词,缩略语及其构成方式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所以对于一些较长的词语根本没有必要用汉语拼音字母词语来简缩,更不必要用英语词语的简缩字母来简缩。

  此外,在汉字为主的句子之中夹杂字母词语,往往会成为读者注意力集中的焦点,但一个句子中的字母词语如果过多,则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质量。例如," e时代的OL们,她们有时穿最in的时装,有最炫的style,有时也会只穿黑色classic T恤加一条DIY风格的仔裤,出现在最fashion的pub里,让一些小MM眼妒忌得要死。"(《听薇》2004年第5期总114期)这个句子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影响对人们对句子的理解。

  字母词的滥用与人们过分追求新潮的心理有直接关系。字母词语刚刚出现,人们会对它过分关注,字母词语也会成为一些人炫耀学识的资本。随着字母词语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它的新鲜感自然会下降,字母词语的滥用现象可能会有所缓解。

  第二,字母词有时造成句子的表意不明。

  一方面,字母词形象性差,一些比较生僻的字母词如果没有汉语注释,一般读者无法知晓其意。另一方面,由于字母词通常是由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不同词语可能会使用同一个形式,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CS既可以指经济学上的一种经营战略(Customer Satisfaction),同时一种网络游戏也使用这个缩写(Half-life:Counter-Strike);ABC既可以表示基础知识或一般性常识,又可以指在美国出生的华人(American Born Chinese);CPO既可以指首席隐私官(Chief Privacy Officer),又可以指首席程序官(Chief Programmer Officer);ATM既可以指自动取款机(Automation Teller Machine),又可以指网络技术中的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甚至连大家所熟悉的FBI(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也有英国工业联合会(Federal of British Industries)和文件总线输入(File Bus in)这样的意思。因此,这样的字母词语在使用时如果不标明汉语意思,很容易产生误解,产生歧义,从而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

  另外,字母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也存在不规范现象。读音方面,例如HSK、GB等,有的人主张使用汉语拼音的读音,而人们又通常采用英文字母读音。在书写方面,一些字母词的大小写也不统一,像E-mail,就并存E-mail、e-mail、email这三种形式。这些方面的分歧会对电视、广播、报纸等行业在使用字母词语时造成混乱,也对人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麻烦。

  2.汉语系统对字母词语的影响

  类似于来自法语的词汇接受英语的语言规律支配一样,字母词也接受汉语语言规律的支配。

  (1)字母词接受汉语的语法支配。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N和其他字母词很不一样,它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汉语的烙印,无论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强烈的汉语色彩。最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包含着汉语的创造,没有汉语拼音的理据,在外文的日常语言中也无直接来源。N在英语里只是一个字母,但是在现代汉语里却表示"极大量",带有非常夸张的色彩。"这个意义可能源于数学中N的用法,在数学中N代表的是自然数序列,可以表示量的无限增大,而其他字母却不同,它们只是临时代某一个数字,不是数的集合。这样的用法深深的影响了学生,这个数学概念就从书本扩展到了口语中"(李敏 2006),如"N种传言"意思就是非常非常多的传言。汉语中,N至少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作数词,意思是数量极大,后面跟随量词,如"我昨天给他发了N条短消息他都不回"。第二种用法是用作副词,意义是"程度极高",由第一个用法引申出来,有差不多是"非常""十分"的意思,如"我N想知道她的电话"。

  从N的用法可看出,字母词语的词性、用法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才可以正式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2)字母词接受汉语的修辞规律支配。

  一个新的字母词出现以后,有时会产生大量的仿拟词语。例如,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在一段时间很流行,住在CBD是不少人的梦想,于是CBD后花园、CBD后院、CBD卧室等词语应运而生。再比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一个代表词语e,e时代、e学校、e元、e书等也随之产生,仿佛一切都有了信息化的色彩。

  (3)汉语努力使字母词语的意义明朗化。

  字母词语是以记录读音为主要手段的,其语义不能由其构形辨识。因此在创建某些字母词语的时候,往往在其中加一个相关的汉语语素,补充说明该缩写词的语义类属。如AB角(指在戏剧中担任同一个角色的两个演员,泛指地位、作用相同的两个人)、BP机、BB仔(婴儿)、call机(寻呼机)等。还有一些是通过保留单字母而将其余单词部分音译或意译,如B超、H股、Y染色体、IC卡等。即使人们不知道句子中的这些字母词语的具体含义,凭借词中的汉语语素和相关语境,也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些字母词语与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如芭蕾舞、啤酒等)是一致的,体现了汉语的特点。

  (4)汉语尽可能对字母词语进行字形改造。

  由于汉语对多音节词的抵制,汉语对字母词(尤其是纯原词引进的多音节字母词语)会有一种自动的舍繁就简的驯化。汉语当中大多数是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所以汉语也会使字母词语或字母词语中的字母的音节数尽量控制在四个以下。比如,E-mail一词的简化过程是,最初的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缩略为E-mail,也有人干脆直接使用mail代替E-mail,而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还收录了EM,作为E-mail的简写。又如,网络聊天工具是OICQ,可是现在流行的是它的简称QQ。而人们使用卡拉OK的KTV包房,现在也往往称作K房。在《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收录的字母词语有三百七十余个,而字母的音节数达到或超过四个的只有八十余个。

  有的时候双音节的字母词甚至会简化成单音节的。例如NB,它的意思往往是"厉害"、"强",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例如,"英语六级考600分以上的学生都很NB","这么小的小孩就会抽烟,也太NB了"。现在在网络上,NB有时简称为N。例如,"电脑的140个经典技巧--真的很N","刚看了一辆很N的车,大家来估一下价"。

  此外,还有一种字形改造方式是赋予字母形象性,如"A字裙"、"V字领"、"U形管"、"H型钢"、"T型人才"、"X形腿"等,利用这种形象性来表达概念、描绘事物,使读者易于想象事物的具体外貌。

  (5)汉语主动创造新的字母词语。

  字母词不等于外来词,许多字母词语是创造的。汉语当中产生的字母词语,往往贴近生活,相对来说浅显易懂。这类字母词语多数是汉语拼音缩写或者表示中国事物的英文缩写:来自汉语拼音缩写的字母词语有,GB(国家标准)、HSK (汉语水平考试)、PSC(普通话水平测试)、RMB(人民币)、XPP(夏骗骗)、ZL(专利)等;而A股(面向国内发行的股票)、B股(以人民币标明股票面值,以外币或港币认购和交易的特种股票)、CHINANET(中国网)、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CNC(中国网络通信公司)用了英文字母,但表示的是中国事物。另外,考G(考取美国高校硕士资格GRE)、T族(想出国留学而考托福的人)、H阶层(共同具有Hard,Higheducation,Happy,Hope特点的人群)等,更是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特色。

  创造新字母词也体现在单个义项的字母词语逐渐演变出新的义项。例如,PK在泛化的过程中,PK直接衍生出了各种新意义,具体说来主要有 "对决"、" 对打"、" 对抗"、" 单挑"的意思,还出现 "击败"、" 干掉"、" 淘汰"的意思(李晓燕 2007)。PK现在在表示"对决"方面与VS有相近的用法,比如体育比赛预告中说"中国队对美国队",可以表示为"中国队VS美国队",现在还可以用"中国队PK美国队"来表示。PK的义项演化说明字母词语当中出现了多义词和同义词、近义词的端倪,向着成熟词汇的方向迈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液态壁纸漆
下一篇:麻鳽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