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吴常信

吴常来自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360百科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宜指行卫孙露7年吴常信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遗传系进修;1981年回到中国后继续义准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担任北增杨局岁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9年担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200极仍常为步德意2年出任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2006年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聘免针院士 。

吴常信一直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动物数量遗传学、动物比较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 。

2020年4月,获得第七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 。

  • 中文名称 吴常信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浙江嵊县
  • 出生日期 1935年11月15日
  •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经历

  1957年,吴常信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留校任教。

  1979年,吴常信前迎嘱连往英国爱丁堡大学遗传系进修动物遗传育种学。

  1981年,吴常信回到中国,继续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历任朵颂旬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88年晋升) 。

  1993年,吴常信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来自长。

  1995360百科年,吴常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至2004年4月)。

  2000年,吴常信担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至2009年) 。

  2002年,吴常信出任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绿修见学院院长。

  2006年7月,吴常信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聘院士。

  2009年,吴常信担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发展顾问

  2012年,经福建省宜屋各兴项报总手科学技术协会审查朝已必律匙体颂赠并批准光阳蛋业与吴常保另识信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

  盐线晚欢杆香2018年6月19日,吴常信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举行共建"院穿华存士工作站"协议签字仪式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数量性状存在隐性有利基因的假设提

  吴常信提出数量性状存在隐性有利基因的假设,通过实验得到证明,并对由这类谁任配理座高生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建立了新的选种方法,这对某些经过长期选种而进展缓慢的数量性状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他的论文《目烟式论款封校略开呼教为提高我国畜禽地方品种生产性能的一个模拟实验:数量性状隐性有利基因的选择》,发表在1986年《中国农业科学》。同年,该论文获"李汝祺优秀动物遗传论文奖"。

  "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概念的提出

  吴常信提出了"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的概念。次个推导了计算混合家系亲缘系数的精确公式和近似公式,并证明在对后代作随机抽样的情况该急镇商福际出热调问下,近似公式也能适用,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这一亲缘系数可用于混合家系遗传参数和种畜育种值的估计。有预卷关论文发表在"第三届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1986年)论文集第12卷。

  小型蛋鸡的研育

  吴常信把肉鸡中的矮小基因(dw)通过杂交育种导入到蛋鸡品种艺频,经过八年的努力(1990年-1997年),育成小型蛋找其般免更治去笑鸡。该鸡种于1998年获科技部等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国家新产品证书,并推广到河北、山东、河南、海南、上海、重庆等省市,该项成果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2003年"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太湖猪高繁殖力的遗传基础研究

  吴常信主持国家自然扬客数向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湖猪高繁感素铁从陈殖力的遗传基础研究"(1993年-1996年)。发现猪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能影响猪的产仔数,其高产基因型比非高产基因型每窝产仔数可提高1-1.5头。这一检测技术已传授到山东、江西、黑龙江、云南、广东、四川等许多省市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这一成果2001年获美国专利局发明专利(专利号:US6,291,174B1;国际专利分类号:C12Q1/68)(第2发明人);又于200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第3完成人)。

  "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的系统研究

  吴常信从理论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保种的优化设计道妹,解决了保种群体的大小、世代间隔的长短、公母畜最佳的性别比例和可允许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并把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动物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与管理。多次在国际会议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南斯拉夫等)进行了交流。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邀请吴常信教授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在亚洲动全拜笑物基因库培训班上讲授他的保种理论与方法。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和技术" 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战臭订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0月,吴常信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篇论文分别在17次国际会议上发表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5.10

  《数量遗传学》

  盛志廉,吴常信编著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21世纪中国家禽业的研究与发展》

  吴常信主编


  2003.09

  《家禽研究最新进展 第十一次全国危主备格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吴常信主编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09

  《中国畜牧科技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

  吴常信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0

  《中国家禽研究》

  吴常信主编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01

  《英汉畜牧词典》

  吴常信,阎汉平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10

  《中国家禽业 机遇与挑战》

  吴常信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8

  《动物遗传学》

  吴常信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6

  《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生理与遗传基础》

  吴常信,李宁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06

  《动物生物学》

  吴常信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承担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1972年-1985年

  中国黑白花奶牛育种


  1976年-1985年

  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选育


  1979年-1984年

  畜禽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1983年-1995年

  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的选育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986年-1995年

  蛋鸡合成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1986年-1998年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


  1990年-1997年

  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


  2004年-2006年

  西藏高原家鸡对特殊环境适应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教育部重大项目,第二主持

  2005年-2006年

  畜禽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2005年-2006年

  藏猪本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参加

  2005年-2007年

  畜禽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教育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主持人

  2006年-2008年

  藏鸡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特点及其与低氧遗传适应的关系

  高校博士点基金,主持人

  2006年-2010年

  猪、鸡重要 经济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

  国家"973"项目课题,课题主持人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10月,吴常信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技术改进、科技进步、科技推广、科技情报等奖励14项 ,其中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6项 。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4年

  畜禽遗传规律(1979年-1984年)

  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1986年

  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选育(1976年-1985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

  美利奴羊的选育(1983年-1995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

  黑白花奶牛育种(1972年-1985年)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

  黑白花奶牛育种(1972年-1985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

  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选育(1976年-1985年)

  国家星火一等奖

  1992年

  蛋鸡合成理论(1986年-1995年)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小型蛋鸡的选育(1990年-1997年)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节粮小型褐壳蛋鸡的选育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1986年-1998年)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

  猪繁殖力的DNA标记

  美国专利局专利

  2003年

  猪繁殖力的DNA标记

  国家发明二等奖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吴常信强调让学生既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尤其注重对学术诚信和道德的培养。他每年为研究生新生亲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课程,指导学生坚守学术规范和科研道德,他组织编写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

  吴常信希望年轻人在重视科研工作的同时,加强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德修养。即做事认真负责,做学问实事求是,注重学术道德,做人要多为他人着想 。

  • 讲授课程

  吴常信给农业部干训班和农业广播学校多次讲授家畜遗传育种学。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亲自撰写每堂课的教案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坚持全程站立授课 。

  •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9月,吴常信已培养了131名硕士、博士生,他们当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等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4年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人事部

  1991年

  "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国务院

  1991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五单位

  199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6年6月20日

  "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二等奖


  2007年

  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社会任来自

  时间

  担任职360百科

  1994年-2002年

  "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

  1997年-2009

  世界家禽学会理事兼中国分会主席

  2001年-2006年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2002素根求年-2014年

  中国马业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

  2006年-2011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

  2014年-

  中国马业协会名誉会长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学术顾问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科学技术态气掉试眼减设材船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组践袁成员


  科技部国家奖轴派刘际越兰识杀村因九励评审专家养殖组组长


  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数量遗传学分会理事长


  《中国畜牧兽医学报》、《中国畜牧杂志》编委会主任


  《中国科学》C辑(怀考述哥教阳或罗声缩陈生命科学)执行副主编

人物评价

  吴常信院士长期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在选种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数量性状隐性有利基因"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在蛋鸡育种中,应用合成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中国蛋鸡育种由于长期闭锁选育造成的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玲)

人物影响

  • 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奖励基金

  2007年,吴常信院士设立了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专项奖励基金,主要用于表彰和奖励在中国动物遗传育倒演雨善种研究和生产推广工作中作令子自出了重要贡献的中青年液家势福按具起科技人员。分为"优秀科技成果奖"、"优秀生产与推广成果奖"及"优秀科研论文奖",并在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上进行颁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鹿特丹商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