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es (Se训研次车r.) Hara)氢婷七扬谈乎须善命是葫芦科、葫芦属植物,为葫芦的变种之一。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来自有微柔毛。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花冠黄色;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留林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兴喜做响亮孩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360百科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听套品通贵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不耐涝、旱。喜温,不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
瓠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以嫩瓜供食,其瓜肉细白柔嫩,清香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瓠瓜有清热、利水、通便、益气等作用,可治口鼻黏膜溃烂疼痛。成熟的瓠瓜可做容器、装酒、装药、做水瓢、制乐器,小葫芦还是人们喜爱的玩视社纸政存支具、装饰品。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来自~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 ,波底商破溶响国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养国叫万味景条将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360百科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限吗报念协做里频少脱名"夜开花"。雄花多际一粮块口板商低财当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面述笑径江~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
架上瓠瓜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井大重答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调为宜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家需言犯械粮鸡门指办革=22,可相互杂交。
死附厂蛋支图浓 瓠瓜为浅根系,侧根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厘米内。根的再生能力弱, 不耐干旱也不耐涝。茎为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长3~4米以上,卷须分叉,分枝力强。一般全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2节即可教路或超内角兰发生雌花。茎节易生不定根。叶考绝成放叶心物单叶互生,心脏形息以稳据实李然亚影富或肾脏形,密生白色茸毛,叶大而薄,颇阶还罗得短毫交柔软,蒸腾量大。花为雌雄同株,单花腋生,花大白色,花柄甚长。雌雄花大都沉苏赶态稳程切在夜间及早、晚、光照弱时开放。果实为瓠果,有长棒形、长筒形、短筒形、扁圆形或束腰形状,嫩果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而柔嫩,种犯考子卵形,扁平,千粒重125克左右。
名称瓠瓜;拉丁文名Lagena笑利谁等ria sicerar境若根条刘包神穿而比ia var.hispida.整蒸调毛船见福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堇菜目;葫芦科;葫芦属;瓠瓜种。
瓠瓜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瓠瓜环境要求
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来自~25℃。长瓠子不耐高温。
瓠瓜京夜犯城脱劳带架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帝水孩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瓠瓜对水分纸威改承要求严格,不耐早360百科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月镇么开早更苗食鲁奏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目上省重派依弦茶取剧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原产非洲南部。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瓠瓜植株苏殖率型攀缘生长,叶片绿色,圆五角心脏形,叶缘浅齿近于全缘,叶面密生 白色短茸毛。子蔓结瓜,瓜细长棍棒形,上中部略细,光端略粗,瓜顶平圆,瓜基部瓜柄四周略突起有纵均风展注卫请起棱;瓜长60~70跳化友全素投厘米,较粗祁分横径6~7厘预更态米,较细部分横径4~4.5厘米,单瓜重0.5~0.75缩线探抗极万剧革刘千克,瓜皮绿白克,瓜皮绿白色,表面密生白色茸毛.老熟时皮色尘浅,瓜皮变硬,茸毛脱落;瓜肉白色,厚1厘米左右,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且熟食,耐热性较强,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中等。
又名长葫产,夜开花,调凯了景芋莆等,果实长圆筒形,长40~50厘米,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柔软,品质优良,果实多结在子蔓或侧蔓上,为早熟种。
又名香处静跑矛采瓠子,南京地方品种。果实长70~100厘米,上下粗细相近,柄部稍细,果皮薄,淡绿色,有光泽,肉厚而嫩,白色。种子少,单瓜重1.5~2.率证走数0千克。耐老、较早熟。
大葫芦系北京地方品种。子蔓结瓜,瓜葫芦形,下部膨大呈球形,底部平,上部渐细呈短柱状,单瓜重1~2千克。嫩瓜外皮白绿色或淡绿色,底上有白色不规则花斑,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瓜的上半部为实心,膨大属称互卫省久拿材部分瓤小肉厚,
瓜肉白色,质地较致密,水分多,纤维少,略有甜味,品质较佳,模先镇京陆保嫩瓜供熟食,老瓜可用盛器。耐热、不耐寒、不耐旱、喜肥。
湖北孝感县地方品种。果实长终饭宪审好规纪技装圆筒形,腰部稍细,先端稍膨大,长70厘米,横径7厘米,瓜皮薄,绿色,肉厚白色,种子少,品质好。单瓜重1千克左右,早熟高产品种。
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品种。第l雌花着生在土蔓第4~5叶节及侧蔓第1~2叶节上。果实棒形,长49厘米,横径7.5厘米,外皮浅绿色,具白色茸毛,肉质细嫩,味稍甜,品质优良。单瓜重750克。较耐低温,较抗病虫。亩产3500~4000千克。
(葫芦)瓠果大,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上部和下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
var.depressa(Ser.)Hara(匏瓜、葫芦)瓠果梨形,直径约30㎝。亦有更大、更小的变型。
var.microcarpa(Naud.)Hara
var.gourdaHara
var.microphyllaHara(微型葫芦)
以上三变种可通称"小葫芦"。瓠果长不足10㎝,其中"微型葫芦"更小。
var.hispida(Thunb.)Hara(瓠子)瓠果圆柱形,长60-80㎝。
亦作calabashgourd。亦称白花葫芦(white-floweredgourd)。
瓠瓜葫芦科(Cucurbitaceae)蔓生或攀缘藤本植物,学名Lagenariasiceraria,原产旧大陆热带,在温暖地区已栽培数百年。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
瓠瓜枝蔓生长快,茎多毛,卷须分叉,有麝香气味。花大,白色,美观。叶稠密。常栽培作凉棚或供观赏。果实嫩时可食,成熟后壳硬,可做瓶、瓢、匙羹等用具,以及鸟巢、小装饰品、灯具及乐器等。有些品种果实长逾1公尺(约3呎)。瓠瓜以种子繁殖,易栽培,但要求有较长的炎热季节果实才能成熟。
瓠瓜与葫芦瓜出自一宗,葫芦瓜是它的一个变种,因此名称相混。瓠瓜原产非洲,7000年前在中国即有栽培,与葫芦瓜相近。
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又称瓠子、扁蒲、葫芦。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印度和非洲。在中国广泛分布,南方为主。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细腰葫芦或通称葫芦和观赏葫芦或小葫芦。
长瓠子或蒲瓜(var.clavata)。果实长圆筒状,长达50~70厘米,直径6~10厘米,上下粗细几乎相等,也有呈棒槌状的;
长柄葫芦(var.caugourda)。果实先端为圆球状,近果梗一端有细长的果颈;
杓蒲或称大葫芦(var.depressa)。果实圆球形至扁圆形,老熟果可作瓢;
细腰葫芦或通称葫芦(var.gourda)。果实中段有一"细腰",两端均呈圆球形;
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var.microcarpa)。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
种皮较厚,发芽较慢。为使主蔓早生侧蔓,多生雌花,当主蔓生出4~6节后,即可将主蔓的顶芽摘去。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促使主蔓早生雌花,提早结果。瓠瓜对肥料及水分要求较高,要施足基肥,并多次追施速效氮肥。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栽培季节瓠瓜一般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在保护地中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hm2用种量3.75kg(667m用量0.25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min,然后放入25~30 ℃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d。定植前10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油沙土作栽培田,该田要求2~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20~25 cm,并施足基肥,每hm施腐熟有机肥30000~45000 kg(667m施2000~3000kg),人粪尿15000~22500kg(667m施1000~1500kg)或饼肥1500~1875kg(667m施100~125kg),过磷酸钙300~400kg(667m施20~30kg)。定植前10d按畦高20~25cm、畦宽100cm,沟宽50cm作畦,然后铺地膜待栽。
瓠瓜定植株距0.67米,挖穴栽单苗,浇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芜踪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喷丁草胺1次,然后才进行移植。
植株调整:瓠瓜可分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压蔓,以防风害、搭架的,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设立人字架,约在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缘和人工分层绑蔓,需横架2~3条。随着秧苗的生长,将蔓数次绑在支架上,并使其分布均匀。瓠瓜主要由子蔓、孙蔓结瓜,故应进行植株调整,常实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孙蔓发生。如果喷洒2次,连续着生的节数更多,雄花的发生大大减少。
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 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瓠瓜追肥依据地力,结合浇水进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667平方米施豆麸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钾1.5千克,混合粪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种植后 10-15天进行插竿搭架。整枝打杈,摘心。去老叶,调节空间,使其通风透光。在植株具4~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2次1.5 -6的乙烯利,可使雌花早日形成和增多,提高产量。
采收
适时采收可提高果实品质,促使上部继续结瓜和后续瓜的生长,这是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当幼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变淡时为适收期,一般第一批瓜的采收时间是开花后15-20天,旺果期为开花后10-12天,果实过老采收影响食用价值。
果实:秋季采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种子:秋季收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果壳: 秋末冬初采取老熟果实,切开,出去瓤心种子,打碎,晒干。茎、叶、花、须:夏、秋季采收,晒干。
苦味原因
瓠瓜是一种很受居民欢迎的蔬菜,以色泽绿白光亮、形体匀称、密生白色茸毛者为上品,但有时会出现苦味瓠瓜。瓠瓜之所以有苦味,是由于苦味瓜中含有苦瓠子甙。苦味瓠瓜不能食用,食用了毒素含量多的瓠瓜会导致中毒。出现苦味瓜的主要原因是种子遗传原因,也就是种子携带有苦味基因,使得植株所结的瓜为苦味瓜。菜农在留种时,若留种株雌花接受了携带苦味基因的花粉,来年种子播种育苗长成的植株所结的瓜仍是苦味瓜。因此,农民在留种时,若发现苦味瓜,应及早拔除该植株,杜绝花粉的传播,把好种子质量关。
瓠瓜病害有病毒病和白粉病。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13克药粉对水50千克喷雾,或50%多硫胶悬剂300~400倍液或农用抗毒菌素12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病害
①枯萎病
病症:
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瓜后初病外观似缺水状,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根部变褐或腐烂,患部溢出琥珀胶状物。
防治方法:
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黄腐酸盐800倍稀释液、特效黄萎灵1500倍稀释液、50%敌克松500倍稀释液,或灭病威600倍稀释液之一或农用链霉素等灌根。
②炭疽病
病症:
初病病斑为淡黄色近圆形,后病斑中央破裂。严重时叶片枯死,叶柄出现淡褐色条斑,果实染病呈淡绿色水渍状,后出现中间凹陷近圆形深褐色病斑,有时表面溢出橙色粘稠物或腐烂。
防治方法:
可选用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500倍稀释液、灭病威600倍稀释液、克霉灵1000倍稀释液、丰护氨1000倍稀释液、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之一交叉喷雾防治。
③霜霉病
病症:
受害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淡紫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可选用58%瑞毒霉500倍稀释液、乙酸锰锌500倍稀释液、60%杀毒矾500倍稀释液、克霉灵1删倍稀释液、倍得力6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疫霜灵500倍稀释液之一喷雾防治。
虫害
主要有瓜蚜、瓜蝇、黄守瓜、夜蛾等。
防治方法:
用米乐尔深施或撒施以及菊酯类农药混合杀虫双喷施即可防治。
瓠瓜和葫芦瓜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的作用,但与其他蔬菜相比,其营养价值较低。不过它们都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和作用。因此,瓠瓜和葫芦瓜一样,宜于一般人食用。
瓠瓜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可食部 | 87 | 水分(克) | 95.3 | 能量(千卡) | 15 |
能量(千焦) | 63 | 蛋白质(克) | 0.7 | 脂肪(克) | 0.1 |
碳水化合物(克) | 3.5 | 膳食纤维(克) | 0.8 | 胆固醇(毫克) | 0 |
灰份(克) | 0.4 | 维生素A(毫克) | 7 | 胡萝卜素(毫克) | 40 |
视黄醇(毫克) | 0 | 硫胺素(微克) | 0.02 | 核黄素(毫克) | 0.01 |
尼克酸(毫克) | 0.4 | 维生素C(毫克) | 11 | 维生素E(T)(毫克) | 0 |
a-E | 0 | (β-γ)-E | 0 | δ-E | 0 |
钙(毫克) | 16 | 磷(毫克) | 15 | 钾(毫克) | 87 |
钠(毫克) | 0.6 | 镁(毫克) | 7 | 铁(毫克) | 0.4 |
锌(毫克) | 0.14 | 硒(微克) | 0.49 | 铜(毫克) | 0.04 |
锰(毫克) | 0.08 | 碘(毫克) | 0 |
瓠瓜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瓠瓜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瓠瓜食部:每100g含蛋白质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2.7g、膳食纤维0.8g、胡萝卜素40μg、硫 胺素0.02mg、核黄素0.01mg、尼克酸0.4mg、抗坏血酸11mg、钾87mg、钠0.6mg、钙16mg、镁7mg、铁0.4mg、锌0.14mg、硒0.49μg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瓠瓜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功效,适应于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肺炎、肠炎、糖尿病等症。其治病之剂,如:治湿热型急性肠炎,用瓠瓜150g、马齿苋70g、薏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食。治肺炎:用瓠瓜80g、玄参12g、鱼腥草30g、白茅根20g、甘草8g,水煎服,每日2次。
瓠瓜幼果含水量达95%,每100克鲜重约含维生素C10~15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钙等。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不宜生吃。有些品种,因果肉中含瓠瓜苷的配糖体而带苦味。生产上选用无苦味的双亲本并控制授粉,所结种子的后代即无苦味。
在食用上,瓠瓜分为甜瓠瓜和苦瓠瓜。
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 瓠瓜的食法有炒、烩、做汤、制馅,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营养: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瓠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肾经;
具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
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渴,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制作方法:
1、瓠瓜和葫芦瓜一样,只能熟吃而不能生吃,且多在夏季食有。
2、瓠瓜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
3、 瓠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
4、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5、苦瓠瓜因含有过量的瓠瓜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叶、腹泻和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食疗作用瓠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喝、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食疗功效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素。
2、降糖。从瓠瓜中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3、防癌抗癌。
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有苦味的瓠瓜名叫苦瓠瓜,与市民平时食用的甜瓠瓜外形相似,但苦瓠瓜含有糖苷毒素,加热后毒素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大便带脓血等症状,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安全食用
在购买"夜开花"时,应先用舌尖舔尝鉴别其有无苦味,不要烹烧、食用有苦味的"夜开花",谨防在夏季食用有苦味的"夜开花"后中毒。
"夜开花"夏季上市。因其味甜,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分、有机酸和各种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如果食用后,极有可能引起中毒,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腹胀、脐周疼痛、脱水等。
为预防食用苦味"夜开花"引起中毒,加工前,应先仔细检查,如发现瓜苦,应及时销毁。另外,还应加强宣传,使"食用苦味'夜开花'会引起食物中毒"成为一种基本常识。
瓠瓜煎饼
1、猪小排洗净,放入滚水中氽烫,捞出;瓠瓜去皮,洗净,切滚刀块;胡萝卜去皮,切片;香菇泡软,对切一半。
2、锅中倒入半锅水烧开,放入小排骨及香菇,大火煮滚后改小火煮15分钟,加入瓠瓜及胡萝卜煮熟,最后加A料调匀即可。
提示:新鲜的瓠瓜入口甜淡爽口,不需添加任何的人工味素,料理时如能搭配适量的生姜或大蒜,滋味更为甘美。
瓠瓜煎饼
原料:瓠瓜半小条、虾皮2大匙、面粉2杯
调味料: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清水1.5杯
做法:
1、瓠瓜去皮、刨丝,虾皮洗将放入混合,再加入面粉及所有调味料,调匀成面糊。
2、平底锅烧热,放两大匙油,再将面糊分两次倒入平底锅内,摊平,小火两面煎黄,盛出。
3、改刀切小块,另可蘸番茄酱一同食用。
辣炒瓠瓜丝
辣炒瓠瓜丝主料:瓠瓜600克
辅料:青椒25克、泡椒20克
调料:花生油25克、香油5克、盐5克、料酒5克、味精2克、大葱10克、姜10克
做法:
1、将瓠瓜洗净,去皮、瓤,切成丝;
2、红辣椒、青椒均洗净切成丝;
3、将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四成热;
4、用葱姜末炝锅,下入红辣椒丝煸出红油;
5、烹入料酒,加入青椒丝及瓠瓜丝,放盐煸炒至断生;
6、加入味精,淋入麻油,盛入盘内即成。
瓠瓜用途: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及观赏品等。
在古代,瓠瓜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竹。《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葫芦笙最早载于汉代的《礼乐志》:"有葫芦笙。"后来晋崔豹《古今注》又一次提到:"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和则漆其里。"这句话是说长柄葫芦可以加工成笙,其中以曲沃的葫芦最佳。除了笙、竽等簧管乐器外,瓠瓜还可以做弦乐器或弹拨乐器的共鸣箱。瓠瓜还可以做鸽哨,分很多种,制法各异。
"葫芦丝"在民间称为"葫芦萧",别处也有称为"葫芦笙",名称的变化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下乡,将傣族不标准的汉语"萧"误听为丝而得名,有说是为了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萧"(萧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说以前者居多。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为"筚朗道","朗道"为"葫芦"的傣语名,"筚"为傣语对吹管乐器的总称。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
瓠瓜作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瓠瓜开口做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使用,最常见的是用来装水或装酒的水壶或酒壶,也可用来舀水、淘米、舀面、盛东西等。在古代瓠瓜还被用来盛药,它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不致损坏变质。另外,瓠瓜还能制成舟和农具,甚至被制成火器,在战争中使用。
瓠瓜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瓠瓜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瓠瓜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瓠瓜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尤以瓠瓜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瓠瓜壳,疗效愈高。
药用部位 :
以果实、种子、茎、叶、花、须、果壳或老熟果壳入药。
中药名:
果实:壶卢。
种子:壶卢子。
果壳: 陈壶卢瓢。
茎、叶、花、须:壶卢秧。
主要成分
果实:葫芦苦素类。
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LLDTI系列成分。
药理作用
抑制胰蛋白。
性味
果实:甘、淡,平。
种子:甘,平。
果壳:甘、苦,平。
茎、叶、花、须: 甘,平。
功能
果实: 利水,消肿,通淋,散结。
种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果壳: 利水,消肿。茎、叶、花、须:解毒,散结。
主治用法
果实:用于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内服,煎汤,9-30克;或煅存性研末。
种子:用于肺炎,肠痈,牙痛。
果壳:用于水肿,膨胀。内服,煎汤,10-3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茎、叶、花、须:内服, 煎汤,6-30克;或煅存性研末。用于食物、药物中毒,龋齿痛,鼠瘘,痢疾。 内服, 煎汤,9-15克。
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