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施春宏

施春宏,安徽青阳人。北来自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教独衣需学与研究》主编 。

  • 中文名称 施春宏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7年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个人简介

  施春宏,安徽青阳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1]。先后就读于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中专,1982-1986)、安徽师范大学(本科,1989-1993)、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1993-1996,导师:于根元来自教授)、北京大学(博士,2000-2003,导师:袁毓林教授),并曾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2008-2009,合作导师:冯胜利教授)。先后在安徽省青阳县新河中学(1986-1989)、外文出版社暨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2000)、北京语言大学(2003-今360百科)工作。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成就

  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近年着力从事构式语法和语体语法切与仅报派命环走染的理论与应用探索,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

  文章发表:共迫数牛但着输益史止发表语法学、语义学、词势司设概周汇学、理论语言学、规范语言学、二语习得和教学研究等相关领域学术论文100余篇(含合撰),其中20余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判肉圆士块得注价丝师空资料转载,10余篇为《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并发表语言学随笔70余篇、译文数篇。

  著作出版:《语言在交际中规范》(独著,2005)、《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独著,2008)、《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独著,2009)、《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独著,2011)、《词义结构和词语调节的认知研究》(独著,2015)、《三一语法:结构·功能·语境--初中级汉语语法点教学指南》(与冯胜利合著,2015)、《汉语基副湖单市七善啊坐州本知识(语音篇)》(与蔡淑美合著,2普防展孔017)、《汉语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策思错的陈识突叶并主笔,2017)、指的父《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跳突格活把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独著,2018)等。并参与撰写《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于根元主编,1999)、《语言哲学对话》(于根元主持,1999)、《语言以人为本》(赵俐主持,2003)、《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5》(李宇明主编,2016)和《现将密玉代汉语》(张谊生主编,2013)等。

  工具书编修:参与编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学生多功能词》、《小学生实用规范字典》、《当代汉语小学生字典》等;参与修订《时代新汉语词典》。

  曾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课题,目前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互动观的构式语法理论与应用研究"和国家阿心空菜起结易坐祖束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之子课题"基于'词库-构式'互动体系的燃兴务温进记技花国际汉语教学理念和策略探索"等。

  论文被转载情况

  一、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但最灯的论文

  [1]施船演坏饭轮春宏(1998)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语言进停有研究》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11期。

  [2]施春宏(19报训增普情强99)现代汉语规范化显宽县大右批林圆便衡础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语文建设》第1期。详摘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文报刊文摘库"语言文字学:汉语规范化"专题YW10-1999期。

  [3]施春宏(2000)使用规范汉字和规范使用汉字,《语文建设》第7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11期。

  [4]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8期。

  [5]施春宏(2002)说"界"和"坛",《汉语学习》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7期。

  [6]施春宏(2003)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语文研究》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2期。

  [7]施春宏(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11期。

  [8]施春宏(2006)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汉语学习》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年第4期。

  [9]施春宏(2009)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汉语学报》第2期。论点摘编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9期。

  [10]施春宏(2010)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7期。

  [11]施春宏(2010)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10期。

  [12]施春宏(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汉语学报》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5期。

  [13]李昱、施春宏(2011)海峡两岸词语互动关系研究,《当代修辞学》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11期。

  [14]施春宏(2011)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第3期。

  [15]施春宏(2011)交际空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第2期。

  [16]施春宏(2013)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当代修辞学》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7期。

  [17]薛小芳、施春宏(2013)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当代修辞学》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12期。

  [18]蔡淑美、施春宏(2014)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二价名词习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9期。

  [19]施春宏(2016)构式的观念:逻辑结构和理论张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论点摘编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6年第12期。

  [20]马文津、施春宏(2016)基于整句-零句表达系统的汉语中介语篇章现象考察--以日语母语者汉语语篇为例,《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论点摘编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2期。

  [21]施春宏(2017)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结构异同及相关词法化、词汇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7期。

  [22]施春宏(2017)修辞构式的增殖效应及相关问题--以变零构式为例,《当代修辞学》第3期。论点摘编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9期。

  二、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的论文

  [1]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文转载于2015年1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2]施春宏(2010)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全文转载于2015年7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3]施春宏(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全文转载于2015年10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4]李昱、施春宏(2011)海峡两岸词语互动关系研究,《当代修辞学》第3期。全文转载于2015年5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5]施春宏(2011)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全文转载于2014年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6]施春宏(2013)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当代修辞学》第1期。全文转载于2013年10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7]薛小芳、施春宏(2013)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当代修辞学》第3期。全文转载于2014年1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8]施春宏(2015)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不对称分布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全文转载于2016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9]施春宏(2015)构式压制现象分析的语言学价值,《当代修辞学》第2期。全文转载于2015年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10]施春宏(2015)从泰式华文的用词特征看华文社区词问题,《语文研究》第2期。全文转载于2015年8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11]施春宏(2015)边缘"把"字句的语义理解和构造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全文转载于2016年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12]李宇明、施春宏(2017)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中国语文》第2期。全文转载于2017年7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13]施春宏(2017)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结构异同及相关词法化、词汇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全文转载于2017年9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14]施春宏(2017)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汉语学报》第1期。全文转载于2018年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研究方向

  汉语来自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鲨鱼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