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春点

春点的如期才,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亦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眼语理给龙饭胜认号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来自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辅用,都表达着主、客双方一定的心愿与意图。但这些还很360百科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方的意思。

  • 中文名称 春点
  • 别名 行话
    市语
    方语
    切口
    黑话等 收起
  • 释义 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
  • 使用者 江湖中人

产生原因

  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 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语代替。二是出来自于回 避目的,免使外人知念封吸际区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 犀财销究吗角灵蔓」,称姓「360百科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 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 「副堂主」等。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春点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 者员由制样握再命盾世自等,应有尽有,几乎可害也全须准房从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如人体师真收鱼变自赶争蛋停器官名称:头为瓢把子, 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口为海子或江子或樱桃子(女),腿 为金杠子,肚为南子,脚为踢杞,心为蚕子或定盘子等。武侠小说所描述的江 湖社会中一般江湖人士常常使用一些春点,这些春点多沿用明、清小说中已 有的用法。在民国时期的旧派武侠小说中,以姚民哀、郑证因对江湖春点最为稔熟,作品中这类语言也最为丰富。新认定吧感核问司电化必派武侠小说家大多相沿习用在自己怎得四菜岩的作品中。

分类

  此处摘录一些言语类的唇典,至于非言语唇典的部份,如「茶阵」、「路符」与「符征」请参考《神奇的武术》一书,有详尽说明。

人物类

  ◎人:丁。◎鹰爪孙:官府。◎糕:老人。◎翅呼内千圆宗线儿七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并肩子:即鱼头修小洲响杀修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简单的说,「线上的朋

  友」就是「地头蛇」。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合(黑)字/老合:贼。通常非称呼在粒慢波百时日视住帮者,而纯粹指称一般盗贼。

  ◎吃飘子钱的老合:水贼。

  总瓢把子:在江湖上指称首脑、老大。瓢(把子)原为头若市、脑袋之意,此处

  为引申意。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搞创械唱一张油

  滑善辩的科触嘴,无往而不利。「马眼子」周江曾企图说服寇英杰将宝马黑水仙

  卖给玉观音郭彩绫,却碰了一鼻子灰。(见萧逸《长剑相思》)

数字类

  ◎流月汪则中,神心张爱句(北省名「青」)析种保棉商装: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料编号府九十。

  ◎干:千。

  布站◎百:百。

生活类

  ◎老瓜/居米:银子。◎亮子:照明用具,如千里火等。

  ◎莲花子:碗。◎汤钵子:大碗。

  ◎划十子:筷子。◎搬梁:拿筷子。

  ◎水牙子:汤匙。◎扣盅:喝水。

  ◎穿通子/顺腿:袜子。◎提头子/踢士:鞋子。

  ◎飞蛾子:马挂。◎叉叉子/蹬空:裤子。

  ◎通衫子:大挂。◎顶天:帽子。

  ◎小罗考:衬衣。◎护脸:眼镜。

  ◎海砂子:私盐。◎海砂窑:盐仓。

  ◎姜片/马蜂子:肉。◎马牙:饭。

  ◎番张子:饼。◎细苗条:鱼。

  ◎拖条:睡觉。◎黏肤:擦脸。

  ◎蹦火:吸烟。◎蹦台:上炕。

  ◎领甲:烤火。◎卖鸡:跨门槛。

  ◎蹓狗:跳窗户。◎摆丢子:刮风。

  ◎照相/朝相:见面。◎安了根:吃饭了。

  ◎眩里圆:吃了。◎捏子攒:还没吃。

  ◎东、西、南、北:倒、列、阳、漠。◎捕子:捕鱼的水禽。

  ◎皮娃子爆豆子/皮子串:被狗咬了。◎火窑:店房。

  ◎打尖:意指旅人中途吃饭。◎踏青子,斩盘带推包:串茶馆,相

  面带治病。

器官类

  ◎瓢(把子):头、脑袋。「摘瓢」即为割脑袋。另可引申为一组织之首脑、

  领袖,称「(总)瓢把子」。

  ◎招子:指眼睛。古代指招贴、告白。《永乐大典》中:「今早挂了招子,不

  免叫孩子出来,商量明日杂剧。」大抵眼睛为一个人的招牌,故引申而称「

  招子」。武林中,下手歹毒者常直取对方双目,意欲废掉对手的招子。

  另眼睛亦可称「湖」。

  <;招子不昏:眼睛不亮>

  ◎顺风子:指耳朵。◎海子/江子/樱桃子(女):口。

  ◎金杠子:腿。◎南子:肚子。

  ◎踢杞:脚。◎蚕子/定盘子:心。

武器类

  ◎蛇儿:把兵器比做叫化子手上的蛇。◎暗青子:即暗器。

  ◎青子:兵刃。◎片子:刀。

  ◎海青子:大刀。◎月牙锋:戟。

  ◎挺子:匕首。◎花条:花枪。

  ◎小黑驴:洋枪。◎喷子:鸟枪。

  ◎串蔓子:买枪。◎串非子:买子弹。

江湖过招类

  ◎万(儿):名头。◎红货:指走镖时押护的银钱类货物。

  ◎踩盘子:指事先侦察要劫的对象。◎羊牯:抢劫的对象。

  ◎递门坎:动手过招前自报师从门派。◎结梁(梁)子:指结仇。

  ◎缺点子:无人之意。◎盘道:套话。

  ◎挂桩:对上头。◎对盘:遇上(动手)。

  ◎剪镖:劫财。◎淌进:潜进。

  ◎醒攒:被识破。◎七寸子:要害。

  ◎新上跳板:刚出道。◎合吾:大家都是江湖同道。

  ◎水漫了:人家杀来了。◎挂彩:受伤。

  ◎土了点儿:死了人啦。◎碎了:死了。

  ◎清了:杀了对方。◎叫鞭土:打死人啦。

  ◎风紧:情况危急。◎扯呼(活、滑):逃跑之意。

  ◎松人:赶快逃走之意。◎亮盘:照面亮相。

  ◎上线开爬(扒):在这一带下手作案。◎摘瓢:割脑袋。

  ◎开山(安窑)立柜:以一地为根据地。

对话应用类

  ◎并肩子,念短吧。火窑外可有鹰爪孙淌过来了:

  弟兄别说话,店房外有官人过来了。

  ◎马前点,喂暗青子:赶快预备暗器。

  ◎合字上的朋友,一碗水端来大家喝:

  道上的朋友,把你刚抢到的财物拿出来大家分分(黑吃黑)。

  ◎并肩子,可是风子万儿么?:弟兄可是姓马么?

  ◎捏班扎手,并肩子扯活(呼):尼姑厉害,哥们逃吧!

  ◎并肩子们念短吧!云棚上,梁子孙粘上啦!:

  弟兄伙伴们别说话,顶子上有仇人绷着啦!

  ◎招子放亮点!把合住刁枝子,我有法子教猴崽子亮相的!:

  眼睛亮点,看住了那株树,我能教他出来。

  ◎朋友踩宽着点,进来是条子扫,片子咬!:

  (对进屋窃贼发话)朋友放过了吧,否则进来就用枪扎你、用刀砍你!

  ◎朋友们,灯笼扯高一点,我们这是个黄草窑子!:

  (对进屋窃贼发话,南省用法)

  朋友们,将眼光放远一点,我们这是无钱财的人家!

  ◎并肩子,托线孙可灵了,亮青子,招呼吧!:

  弟兄们,保镖的察觉了,亮兵刃,动手吧!

  ◎并肩子,念短吧!棵子里面伏着不少点儿了:弟兄们不要说话,草里藏着不

  少敌人。

  ◎并肩子,这个托线孙既是没挂老居米子了,我们马前点接应「阳向」的弟兄

  ,看从那里走了货:

  弟兄,这个保镖人不是我们想拦劫的人,身上没带着多少财货,赶紧接应南

  路的弟兄,怕从那里走了人。

曲艺行常用春典

  疃春--说相声

  春口--说相声

  单春--单口相声

  对春--对口相声

  疃柴--说评书

  使短家伙的--说评书

  柳海轰儿的--唱大鼓的

  使长家伙的--唱大鼓的

  怯的--京韵大鼓

  清的--梅花大鼓

  正的--铁板儿大鼓

  片子--双簧

  显快--联珠快书

  □上的--莲花落

  使扁家伙的--唱竹板书的

  串花--《济公传》(评书书目)

  丘山--《精忠传》(评书书目)

  浑水子--《于公案》(评书书目)

  丑官儿--《施公案》(评书书目)

  神册子--《封神榜》(评书书目)

  大黑脸--《包公案》(评书书目)

  小黑脸--《小五义》(评书书目)

  黄脸儿--《隋唐》(评书书目)

  钻天儿--《西游记》(评书书目)

  大瓦刀--《永庆升平》(评书书目)

  黄杨儿--《三侠剑》(评书书目)

  明册子--《明英烈》(评书书目)

  汉册子--《东汉》、《西汉》(评书书目)

  汪册子--《三国》(评书书目)

  彭册子--《彭公案》(评书书目)

  老劈儿--《劈牌》(折唱八角鼓曲目)

  嘴子--《射雁》(折唱八角鼓曲目)

  丘子--《小上坟儿》(拆唱八角鼓曲目)

  怯念儿--《怯算命》(拆唱八角鼓曲目)

  挪营儿--《拉骆驼》(拆唱八角鼓曲目)

  真子--《真逛西顶》(拆唱八角鼓曲目)

  钻黑--《胡迪骂阎》(联珠快书曲目)

  锔子--《锔大缸》(莲花落曲目)

  腿子--《赶脚》(莲花落曲目)

  墙子--《小化缘》(莲花落曲目)

  摘挑儿--《四大卖》(莲花落曲目)

  张扇儿--《八扇屏》(相声曲目)

  楼腿子--《黄鹤楼》(相声曲目)

  罗口--《大上寿》(相声曲目)

  爬坡儿--《拴娃娃》(相声曲目)

  晃梁子--《地理图》(相声曲目)

  单子--《报菜名》(相声曲目)

  垫话儿--相声即兴的开场白

  瓢把儿--相声转入正文过渡性的引子

  正活--相声的正文

  底--相声中掀起高潮的结尾

  活--节目曲目书目

  点活--点节目

  戳活--点节目

  使活--演节目

  逗哏的--相声表演中的甲

  捧哏的--相声表演中的乙

  量活的--相声表演中的乙

  调(diao)侃儿--说行话

  疃--说

  倒口--说方言

  怯口--方言

  挛丝儿--弹弦儿

  拐着--拉四胡

  皮儿薄--容易使观众明白、发笑

  皮儿厚--不容易明白、发笑

  包袱儿--笑料

  圆黏儿--招徕观众

  下挂--重新编排整理

  相儿--面部表情

  包袱点--爱笑的观众

  火啦--演出效果极佳

  泥啦--演出效果不好

  闷啦--抖出"包袱儿"后没人笑

  夯头--嗓子

  格念--别说了,别动了

  马前--快些说唱

  马后--慢些说唱

  醒攒儿--明白了

  出蛊儿-发生问题

  铆地--禁止演出

  顶瓜--心里紧张

  叩瓢儿--磕头

  咧瓢儿--笑啦

  联穴--搭班演出

  劈穴--拆班分演

  攒儿亮--心里明白

  响蔓儿--名声大者

  纲口--说话

  滚纲--说书人将书中人名说错

  混纲--乱说

  黑板了--唱得没板了

  鬼搭墙--唱词来回反复

  稀溜纲--逗趣的话

  杵头--钱

  托杵--收钱

  杵门子--能够赚钱的说词

  连环杵--唱几句或说一段科诨即敛一次钱,间隔很短

  疙疸杵--观众格外多给的钱

  硬买卖--能挣钱的艺术或节目

  空码儿--外行

  对托--异口同声

  滚噘官儿--记错了

  越词--唱段重复

  越--在一台演出中唱前边人唱过的曲目,犯规之举

  折腰--指节目演出中间,因演员失误而使观众情绪涣散

  黏箔--开书馆的人

  询家--听书的人

  提搂把子--书馆伙计

  择毛儿--观众为说书人指正

  钻锅--现学现演

  过口白--鼓曲演唱中夹入的说白

  碟子--口白

  浑碟子--外省人用乡音说书

  海(hai)--大、多

  蹶(jue)--小、少

  拢蔓儿--票房组织的名称

  把儿头--组织票房的负责人

  拢子--装道具及乐器的圆盒子

  掌班的--艺人班社组织的领头人

  班底--演出组织中相对稳定的骨干演员

  卖单胳膊的--对班底演员的称呼

  单档儿--不在班底之列的临时搭班演员

  大蔓儿--名演员

  黄调--走调

  串邪钵--到妓院演出

  念家--盲艺人

  亮家--明眼艺人

  把点开活--根据观众的情况决定所演的节目

  火--节目效果热烈

  瘟--节目效果平淡

  抽签儿--演出中,陆续走掉一些观众

  起堂--演出中,一大批观众离去

  相不错赚--有名气的演员必有其长处

  梁子--评书及鼓书故事的梗概

  柁子--评书及鼓书故事中的大关节和高潮处

  扣子--评书及鼓书故事中的悬念

  书道儿--评书或鼓书的内容大纲

  长(zhǎng)夯儿--提高嗓音

  落(lao)夯儿--压低声音

  杂正儿--演出服装的统称

  蔓子活--长篇大书

  拧蔓儿--说完一部书又换另一部书

  蹚蔓儿--按提纲口头加工编说新书

  蔓子海(hai)--书越说越长

  纂弄蔓子--艺人自己编书

  鞭轰儿--打鼓

  撅柳儿--小曲儿

  掐柳儿--点唱(后台语)

  群活儿--多人节目

  上量活--上堂会

  一块活--一个节目

  老合--江湖行内人

  戳朵儿--写字

  彩棒子--拆活

  丑棒--拆唱

  打里的--拆活中的正角

  打外的--拆活的丑角

  挂甲的--《双锁山》中的高君保

  张家轰儿--八角鼓

  大□--莲花落的大板儿

  客儿--大鼓板

  团丝--三弦

  忙子--三弦

  册(chǎi)子--记录曲词、书词的本子

  坎子--把守戏园门的人

  驳了口儿--说评书散了,书不说了

  钻朵--认识字

  不钻朵儿--不认识字

  人式压点--演员相貌好,表演时能压住场

  人式不正--长相一般,言不压众

  贴身靠儿--说书艺人与观众套交情

  挖点--说书艺人设法骗听书人的钱

  蔓儿正--艺人名誉好

  蔓儿念--艺人名誉不好

  幌幌--海报

  鼓了夯儿--嗓子坏了

  章年不正--运气不好

  海青腿儿--没拜过师的艺人

  墨刻儿--书局出售的话本

  道儿活--按所继承的前辈艺人的说书提纲敷衍而成的评书

  鸳鸯档子--男女二人唱对口大鼓

  火穴大转--挣钱很多

  喷口好--字音清楚

  黏子不酥--指观众不散

  臭包袱--内容不健康的笑料

  越道--散场

  八大棍儿--中篇评书或中篇单口相声的俗称

  片子活--短篇评书

  驳口--说书中小段落截止处通常用几句话打住

  开脸儿--对书中人物的外形描绘

  诗赋赞--说书中写人、状物、绘景、形声的韵文

  贯口--演员快速连续歌唱或数说一连串事物

  书外书--在评书正书外插入讲述的故事

  现挂--演员离开脚本的现场即兴发挥

  摘挂--说书中摘取其他书目的内容

  扦关儿--说书中的接榫处

  笔法--说书中结构故事的方法

  拉典--说书中引入典故讲述

  使挂子--说书中用扇子等模拟开打动作

  放汤--说书中使扣子失当,未能使听众入扣

  空子--外行相家--内行

  一头沉--对口相声中主要由逗哏的叙述的说表形式

  子母哏--对口相声中甲乙互相争辩的说表形式

  腻缝的--指群口相声表演中的演员丙

  三翻四抖--相声表演中制造笑料

  迟疾顿挫--相声演员掌握节奏的技巧

  瞪谝踹卖--相声捧哏的常用表演技巧

  说学逗唱--相声表演的基本功夫

  春点--江湖行话

  花辙--谓指曲艺曲本(多为唱词)中多次转换韵脚

  袍带书--讲史和英雄传奇类书目

  短打书--武侠、公案类书目

  书胆--评书中主人公

  书筋--评书中正面诙谐人物

  另附:江湖春点大全

  春点揭秘:

  柳子----匪帮,崽子----小匪,瓢把子----匪首,挂注----入伙,掏窑----抄家

  人标----人质,通事----翻译,反水----叛变,开抬----集合,书馆----妓院

  粉头----妓女,唱手----歌妓,眼线----侦察员,喂食----鱼饵,拉杆子----拉帮

  吃横把----靠枪抢劫,采盘子----摸地形,肥猪拱门----财主上门

一般常见话

  ⑴留----一,越----二,汪----三,则----四,中----五,神----六,信----七,张----八,爱----九,足----十

  乾宫----天,摆干----下雨,生死----人,水生----穷人,火生----富人

  元良----先生,日宫----父,月宫----母,宫生----丈夫,苍才----老妇

  谷念----无,青子----刀,归帐----被,底子----船,轮子----车

  琴头----客店,阴地----庙宇,阳地----民房

  ⑵窑包--房钱,闵汉--吃饭,念三--和尚,念四---道士,闭青--饮茶,开边--打他

  念课--病,搬汉--买饭,瓜子--拳,春汉--点心,空子--无知人,柳子--蛇

  海柳子--龙,青壳子--茶壶,才大兴--好人,多化子--少女,表头子--鞋,板头子--布,千筒子--袜,念息子--米

  皮条子--狗,袖头子--猫,满天子--雾,千包子--风,笔管生--读书人

  流已生--讨饭人,朝阳生--生意人,拔阳地--租房子,方子头--妻

  上--兄,下--弟,欠--子,汉--饭,青--茶,海--大,尖--小,边--打

  搬--看,描--写,统--借,匹--分

生意

  出穴--出外做生意,水穴--生意差,火穴--生意好,左派--很好 尖啃--正品腥啃:假货

  捻右--很坏,兰头--钱,叩瓢--拜师,顶盘--进红包兰头:钱

江湖白天忌讳

  印子--龙⑵,巴山子--虎,财梁子--牙,柳子--蛇

  倭罗子--鬼,黄梁子--梦,过梁--桥,锥子--塔

  注:此为"八大讳",在早晨若是同行犯了某一字音的忌讳(包括春点与实意的字音),

  那一天其他同行的吃住都由他(她)承担。

其他

  门子--机关秘密,失托--没成功,抛托--暴露了秘密,转不转--懂不懂

  得不得--会不会,辛苦辛苦--行里人吗,马前--快,马后--慢

  老河--内行人,空子--外行人,扁吐--死了

  男子--"孙食"。

  媳妇--"果食"。

  父亲--"老戗"。

  母亲--"磨头"。

  祖父--"戗儿的戗"。

  祖母--"戗的磨头"。

  哥哥--"上排琴"。

  弟弟--江湖术语叫"下排琴"。

  兄弟--江湖术语叫"排琴"。

  老太太--江湖术语叫"苍果"。

  大姑娘--江湖术语叫"尖斗"。

  小男孩--江湖术语叫"怎科子"。

  外国人--江湖术语叫"色唐点"。

  乡下人--江湖术语叫"科郎码"。

  大官儿--江湖术语叫"海翅子"。

  当兵的--江湖术语叫"海冷"。

  做官的--江湖术语叫"冷子点"。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吃搁念的"。

  外行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内行入--江湖术语叫"相家"。

  有钱人--江湖术语叫"火点"。

  穷人--江湖术语叫"水码子"。

  妓女--江湖术语叫"库果"。

  野妓--江湖术语叫"嘴子"。

  妓院--江湖术语叫"库果窑儿"。

  良家女子--江湖术语叫"子孙窑儿"。

  男仆--江湖术语叫"展点"。

  女仆--江湖术语叫"展果"。

  和尚--江湖术语叫"治把"。

  道人--江湖术语叫"化把"。

  尼姑--江湖术语叫"念把'。

  真和尚--江湖术语叫"尖局治把"。

  假和尚--江湖术语叫"里腥治把"。

  真道人--江湖术语叫"尖局化把"。

  假道人--江湖术语叫"里腥化把"。

  真尼姑--江湖术语叫"尖局念把"。

  假尼姑--江湖术语叫"里腥念把"。

  好人--江湖术语叫"忠祥点"。

  乞丐--江湖术语叫"靠扇的"。

  门卫--江湖术语叫"坎子"。

  荡妇--江湖术语叫"玩嫖客串子的"。

  赌徒--江湖术语叫"銮把点"。

  寡妇--江湖术语叫"空心果"。

  商人--江湖术语叫"贸易点"。

  侦探--江湖术语叫"鹰爪"。

  小偷--江湖术语叫"老荣"。

  汽车夫--江湖术语叫"开色唐轮子的"。

  受冤之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首创之人--江湖术语叫"开荒人"。

  扎手之人--江湖术语叫"不是个正点"。

  侦缉人员--江湖术语叫"把点"。

  受尊重的人--江湖术语叫"是份腿儿"。

  没心眼的人--江湖术语叫"念攒子"。

  有能力的人--江湖术语叫"大将"。

  疯子--江湖术语叫"丢了点"。

  傻子--江湖术语叫"念攒子"。

  瞎子--江湖术语叫"念招点"。

  麻子--江湖术语叫"麻花盘"。

  好色者--江湖术语叫"臭子点"。

  明白江湖事理--江湖术语叫"攒儿亮"。

  不懂江湖事理--江湖术语叫"空子'。

  对事理一知半解--江湖术语叫"半开眼"。

  跑的地方多--江湖术语叫"腿长"。

  识时务--江湖术语叫"簧点清"。

  长相俊--江湖术语叫"盘儿摄"。

  长相丑--江湖术语叫"盘儿念摄"。

  长得美--江湖术语叫"真是撮啃"。

  长得丑--江湖术语叫"真是念啃"。

  穿得阔--江湖术语叫"挂洒火"。

  穿得破--江湖术语叫"挂洒水"。

  年岁高--江湖术语叫"太岁海了"。

  岁数小--江沏术语叫"太岁减着"。

  牙--江湖术语叫"柴"。

  嘴--江湖术语叫"瓢儿"。

  脚--江湖术语叫"曲勒"。

  眼睛--江湖术语叫"招路"。

  肛门--江湖术语叫"山招"。

  头发--江湖术语叫"苗西"。

  胡须--江湖术语叫"栅栏"。

  脸--江湖术语叫"盘儿"。

  帽子--江湖术语叫"顶笼"。

  大褂--江湖术语叫"通天洒"。

  裤子--江湖术语叫"登空子"。

  鞋子--江湖术语叫"踢土儿"。

  袜子--扛湖水活叫"熏筒儿"。

  衣裳--江湖术语叫"挂洒"。

  酒--江湖术语叫"山"。

  茶--江湖术语叫"牙淋"。

  水--江湖术语叫"龙宫"。

  肉--江湖术语叫"错齿子"。

  房--江湖术语叫"塌笼"。

  店--江湖术语叫"窑"。

  话--江湖术语叫"钢口"。

  桥--江湖术语叫"悬梁子"。

  笔--江湖术语叫"戳子"。

  刀--江湖术语叫"青子"。

  塔--江湖术语叫"土堆子"。

  药--江湖术语叫"汉壶"。

  马--江湖术语叫"风子"。

  牛--江湖术语叫"岔子"。

  驴--江湖术语叫"金扶柳"。

  虎--江湖术语叫"海嘴子"。

  蛇--江湖术语叫"土条子"。

  兔--江湖术语叫"月宫嘴子"。

  龙--江湖术语叫"海条子"。

  乌龟--江湖术语叫"悬点"。

  火枪--江湖术语叫"喷子"。

  长矛--江湖术语叫"花条子"。

  大道--江湖术语叫"梁子"。

  凳子--江湖术语叫"乍角子"。

  广告--江湖术语叫"幌幌"。

  钟表--江湖术语叫"转机子"。

  门生帖--江湖术语叫"把字儿"。

  外国话--江湖术语叫"色唐钢儿"。

  刻板书--江湖术语叫"墨刻儿"。

  茶馆--江湖术语叫"牙淋窑"。

  饭馆--江湖术语叫"啃吃窑"。

  ==================

动作行为类黑话

  ================== 走--江湖术语叫"扯"。

  笑--江湖术语叫"咧瓢儿"。

  哭--江湖术语叫"抛苏"。

  打--江湖术语叫。鞭"。

  骂--江湖术语叫"钻钢"。

  杀--江湖术语叫'青"。

  买--江湖术语叫"肘"。

  卖--江湖术语叫"挑"。

  唱--江湖术语叫"柳"。

  偷--江湖术语叫"荣"。

  骑马--江湖术语叫"跨着风子"

  驹驴--江湖术语叫"逼金扶柳"

  套车--江湖术语叫'扯轮子"。

  叫嚷--江湖术语叫"升点"。

  打听--江湖术语叫"耳目"。

  答话--江湖术语叫"答钢"。

  叩头--江湖术语叫"叩瓢儿"。

  拔牙--江湖术语叫"搬柴"。

  挨揍--江湖术语叫"折鞭"。

  狠揍--江湖术语叫"秋鞭"。

  训练--江湖术语叫"夹磨"。

  敲诈--江湖术语叫"挖"。

  写字--江湖术语叫"戳朵儿"。

  理发--江湖术语叫"扫苗"。

  借债--江湖术语叫"展杵头儿"。

  赌钱--江湖术语叫"控銮"。

  起誓--江湖术语叫"劈雷子"。

  放枪--江湖术语叫"喷子升点儿"。

  买酒--江湖术语叫"肘山"。

  喝酒--江湖术语叫"抿山"。

  喝醉--江湖术语叫"串山"。

  烧酒--江湖术语叫"火山"。

  喝茶--江湖术语叫"哨个牙淋'.

  吃饭--江湖术语叫"安根"。

  挨饿--江湖术语叫"念啃"。

  拉屎--江湖术语叫"抛山"。

  死了--江湖术语叫"土了点啦"。

  生病--江湖术语叫"戳啃"。

  病愈--江湖术语叫"抹作"。

  不愈--江湖术语叫"抹不作"。

  害怕--江湖术语叫"攒稀"。

  醒悟--江湖术语叫"醒攒儿"。

  疼痛--江湖术语叫"吊梭"。

  恼恨--江湖术语叫"吾攻"。

  上当--江湖术语叫"受了腥了"。

  见面--江湖术语叫"碰盘"。

  逃跑--江湖术语叫"扯活"。

  翻脸-一江湖术语叫"鼓了盘儿"。

  丢脸--江湖术语叫"抹盘"。

  放火--江湖术语叫"窜轰子"。

  坐车--江湖术语叫"迫轮子"。

  抽旱烟--江湖术语叫"抿草山沟"。

  吸鸦片--江湖术语叫"控海"。

  敲诈人--江汹术语叫"挖个点儿"。

  赶庙会--江湖术语叫"顶神凑子"。

  讨人嫌--江湖术语叫"郎不正"。

  打官司--江湖术语叫"朝翅子"。

  无钱花--江湖术语叫"念了杵"。

  见人要钱--江湖术语叫"逼柳琴"。

  沿门乞讨--江湖术语叫"化锅"。

  官府取缔--江湖术语叫"卯喽"。

  军警轰人--江湖术语叫"淤楼"。

  不受敲诈--江湖术语叫"挖不下来"。

  做亏心事--江湖术语叫"伤攒子"。

  叫人害伯--汀湖术语叫"顶了瓜"。

  叫人佩服--江湖术语叫"响儿"。

  见事则迷--江湖术语叫"簧点不清"。

  假装着急--江湖术语叫"发托卖相"。

  ==================

通用生意类江湖黑话

  ==================

  枸迷杵--银子。

  杵门子--挣钱的法儿。

  摽杵子--分别人的钱花。

  头道杵--主顾第一次结钱。

  二道杵--主顾第二次给钱。

  绝后杵--主团最后一次给钱。

  迎门杵--门票卖的钱。

  退杵--没完没了地耍钱。

  抛杵--观众往场内扔钱。

  倒杵--主顾往回要钱。

  均杵--生意人分钱。

  杵头海--银钱多。

  托杵--向主顾要饯。

  疙疽杵儿--主顾多给钱。

  色唐杵儿--挣洋人的钱。

  抛空杵儿--花冤枉钱。

  捂杵--收钱的人偷钱。

  刨杵--当场拆同行的台。

  色唐枸迷杵--洋钱。

  挖绝后杵--被骗者分文不剩。

  杵门子硬--挣钱的方法好,比别人挣得多。

  杵门子软--不会挣钱,挣的钱少。

  倒栏头子--被骗者往回要钱。

  零毛碎琴--挣不了大票子,只是分分角角.

  火穴大转--挣了大钱。

  海开减买--先说大价后落价。

  买卖成快--生意能多挣钱。

  笨头儿海--本钱太多。

  砸砸浆--压压价。

  火做--阔生意。

  水做--穷生意。

  不土--买卖有人照顾。

  点儿--愿出钱的顾客。

  把点--看出人的穷富身份。

  叫点--硬拉拢顾客。

  火点--有钱的顾客。

  水点--穷顾客。

  回头点--光顾过两次以上的顾客。

  ==================

数字类黑话

  ==================

  一--江湖黑话叫"柳"。

  二--江湖黑话叫"月"。

  三--江湖黑话叫"汪"。

  四-一江湖黑话叫"侧"。

  五--江湖黑话叫"中"。

  六--江湖黑话叫"申"。

  七--江湖黑话叫"信"。

  八--江湖黑话叫"掌"。

  九--江湖黑话叫"爱"。

  十--江湖黑话叫"句"。

  ====================

方向天时类黑话

  ====================

  天--江湖术语叫"顶"。

  地-一江湖术语叫"躺"。

  东--江湖术语叫"倒"。

  南--江湖术语叫"阳"。

  西--江湖术语叫"切"。

  北--江湖术语叫"密"。

  东方--江湖术语叫"倒埝"。

  西方--江湖术语叫"切埝"。

  南方--江湖术语叫"阳埝"。

  北方--江湖术语叫'密埝"。

  刮风--江湖术语叫"摆丢了"。

  下雨--江湖术语叫"摆金"。

  下雪--江湖术语叫"摆银"。

  阴天--江湖术语叫"插棚儿"。

  打雷--江湖术语叫"鞭轰儿"。

  黑夜--江湖术语叫"浑天"。

  白天--江湖术语叫"青天"。

  =================

江湖行业类黑话

  =================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老河"或"老海"。

  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

  唱大鼓的--江湖术语叫"柳海轰的"。

  说相声的--江湖术语叫"团春的"。

  卖戏法的--江湖术语叫"挑厨供的"。

  变戏法的--江湖术语叫"彩立子"。

  戏法带武功--江湖术语叫"签子"。

  变洋戏法的--江湖术语叫"色唐立子"。

  拉洋片的--江湖术语叫"光子"。

  护院的--江湖术语叫"支挂子"。

  保镖的--江湖术语叫"拉挂子"。

  教徒的--江湖术语叫"戳挂子"。

  卖武的--江湖术语叫"点挂子"。

  卖武带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将汉"。

  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儿的"。

  卖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招汉的"。

  卖咳嗽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顿子汉的"。

  卖膏药的--江湖术语叫"观炉啃的"。

  卖药糖的--江湖术语叫"挑罕子的"。

  卖仁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粒粒的"。

  卖闻药的--江湖术语叫"挑薰子汉的"。

  卖药书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册子的"。

  卖刀伤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汉的"。

  卖牙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柴吊汉的"。

  做广告的--江湖术语叫"撒幅子的"。

  卖特产药的--江湖术语叫"挑上海宝的"。

  卖化食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火粒的"。

  唱戏为名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柳驼的"。

  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相面的--江湖术语叫"戗盘的"。

  算奇门的--江湖术语叫"八岔子"。

  点痣的--江湖术语叫"戳黑的"。

  行骗集团--江湖术语叫"雁尾子"。

  理发的--江湖术语叫"扫苗的"。

  卖假金的--江湖术语叫"挑黄啃的"。

  卖肥皂的--江湖术语叫"挑水滚子的"。

  卖刀子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的"。

  卖胶的--江湖术语叫"挑粘汉的"。

  修脚的--江湖术语叫"撇年子的"。

  抽签赌博的--江湖术语叫"晃条的"。

  使假耍赌的--江湖术语叫"老月"。

  贩卖人口的--江湖术语叫"老渣"。

  ==================

姓名类黑话

  ==================

  中国的姓氏极多,有关姓氏的黑话也举不胜举。各有一条,就有数干条,这里只录出几条,仅供了解。

  姓名--通称为"万儿"。

  刘--江湖术语叫"顺水万"。

  王-一江湖术语叫"虎头万"。

  石--江湖术语叫"山根万"。

  白--江湖术语叫"雪花万"。

  冯--江湖术语叫"补丁万"。

  李--江湖术语叫"一脚门万"。

  杨--江湖术语叫"眯眯万",也叫"犀角灵万"。

关于春点的描写

  《江湖丛谈》中关于春点的描写:

  著者自幼在外奔走,自谋衣食,对于江湖中的事儿,有个一知半解,所 以著述这部《江湖丛谈》。内有"风"、"马"、"燕"、"雀"四大门; "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 门。内有包括的是:卖"梳蓖"的,卖"刀剪"的,卖"香面"的,卖"膏 药"的,卖"刀伤药"的,卖"眼药"的,卖"虫子药"的,卖"牙疼药" 的,卖"戏法"的,挑"汗册子"的,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 跑"马戏""修脚"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门"卦的,算"鸟儿"卦 的,"相面"的,"哑相"的,"灯下术"的,说"相声"的,唱"大鼓书" 的,唱"竹板书"的,说"评书"的,卖"胰子"的,卖"避瘟散"的,拉 "洋片"的,等等,行当不下百数十种。此外,尚有两门:一为"骗术门", 一为"穷家门"。并有江湖黑幕,江湖人规律,艺术变迁,艺人小传,艺人 传流支派,艺人道义,各省艺人团体的组织,艺人的沿革。仅将内容用概括 方式,先向阅者报告明了,由江湖人之"春点"作为首谈。什么叫作"春点" 呢?读书的人离不开字典、字汇、辞源等等书籍;江湖艺人不论是那行儿, 先得学会了春点,然后才能够吃生意饭儿。普通名称是"生意人",又叫吃 "张口饭"的。江湖艺人对于江湖艺人,称为"老合",敝人曾听艺人老前 辈说过:"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由 这两句话来作证,江湖的老合们,把他们各行生意的艺术,看得有泰山之重。江湖人常说,艺业不可轻传,交给人学的容易,他一文不值半文,丢的更易。江湖艺术,是不能轻传于人的,更不能滥授别的江湖人,宁惜一锭金,都舍 不得一句'春'。据他们江湖人说,这春点只许江湖人知道,若叫外行人知 道了,能把他们的各行买卖毁喽,治不了"杵儿"(江湖艺人管挣不了钱, 调侃儿说,治不了"杵儿"啦)。果子行、菜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 行,以及拉房的,骡马市里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说叫"调侃 儿"。到了江湖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当摇铃儿,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湖人。他要教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 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黏啃'。"卖药的先生不用 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是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疼之病。原来,这"果食 点",按着"春点"中的侃语,便是妇人的;"攒儿吊的黏啃",便是心口 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的很对。病人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念着春点,给那卖药的先生啊?花多少钱亦得买他的药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 不费事儿,挣的下钱来。简捷的说明,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往浅处说,是那个意思;往深说,如同长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这春点,用在一处,成为三种名词,前说江湖人调侃的述语为"春",至于"点"之用处和意义,容谈到艺人的艺术类,再为详谈。今将江湖中的春点,先行录出,然后再分门别类地述谈。

  江湖之春点 管男子,调侃叫"孙氏",媳妇叫"果氏",老太太叫"苍果",大姑娘叫"将抖",小姑娘叫"抖花子",小男孩叫"怎科子",管父亲叫"老戗儿",管母亲叫"磨头",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俄儿的俄",管祖母叫"戗的磨头",管妓女叫"库果",管良家妇女叫"子孙窑儿",管男仆叫"展点",管女仆叫"展果",管当兵的叫"海冷",管侦缉探访叫"鹰爪",管小绺叫"老荣",管和尚叫"治把",管者道叫"化把",管尼姑叫"念把",管作官的叫"冷子点",管大官儿叫"海翅子",管外国人叫"色(念骰)糖点",管乡下人叫"科郎码",管傻人叫"念攒子",管疯人叫"丢子点",管嘎人叫"朗不正",管好人 叫"忠样点",管好色的人叫"臭子点",管有钱的财主叫"火点",管穷人叫"水码子",管好赌钱的人叫"銮把点",管天叫"顶",管地叫"躺",管东叫"侧",西叫"切",南叫"阳",北叫"蜜",刮风叫"摆丢子",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管房叫"塌笼",管店叫"窑儿",管阴天叫"插棚儿",管打雷叫"鞭轰儿",管吃饭叫"安根",管挨饿叫"念啃",管拉屎叫"抛山",管走吧叫"窍",管打架叫"鞭托",管骇怕叫 "攒稀",管肉叫"错齿子",管马叫"风子",管牛叫"岔子",管驴叫 "金扶柳",管买酒的叫"时山",管喝酒的叫"敏山",管喝醉了叫"串山",管烧酒叫"火山",管黄酒叫"幌幌山",管茶馆叫"牙淋窑",管娼窑叫"库果窑儿",管水叫"龙宫",管兔儿叫"月宫嘴子",管老虎叫"海嘴子",管龙叫"海条子",管蛇叫"土条子",管桥叫"悬亮子",管梦叫"团黄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呢",管笔叫"戳子",管刀叫"青子",管枪叫"啧子",管放枪叫"啧子升点儿",管药叫"汉葫",管跑喽叫"扯话啦",管人死了叫"土了点啦",管妇人怀孕叫"怀儿怎啦",管寡妇叫"空心果",管麻子脸叫"梅花盘",管俊品人物叫"盘儿曝",管人长的丑陋叫"盘儿念曝",管野妓叫"嘴子",管车叫"轮子",管衣裳叫"挂洒",管穿的阔绰叫"挂洒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挂洒水",管卖当票子叫"挑拱页子",管当铺叫"拱页酿子",管表叫"转枝子",管帽子叫"顶笼",管大褂儿叫"通天洒",管裤子叫"登空子",管鞋叫"踢土儿",管袜子叫"熏筒儿",管瞎子叫"念招点",管社会里的人,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子"。这江湖人调侃用的春点,总计不下四五万言。

  著者将这几十句写出来,贡献到社会里,论完全并不完全,因为书的篇幅有限,不能全部发表。容敝人写到各门各行的时候,将未曾发表的江湖春点,一一刊出。以上所说的侃,系江湖中各门各行通行的侃儿。从前江湖的人,将一句春点,看的比一锭金子还重,外行人是一句亦不知道的。到了如今,因为流行日久,外行人亦能耳濡目染的熏上几句。敝人在北平的天桥,东安市场,西单商场,以及各庙会常听见有些个半开眼的人(对于江湖事有一知半解的人,称为半开眼)在各生意场儿,调几句江湖侃儿,所调的侃儿,尽是普通流行的。至于江湖各行隐语,与他们生意有关,外行还是不知道的。我这江湖的春点,是简洁的把这意义说明,再谈这"金、皮、彩、挂、平、团、调、柳"的八门生意。

  隐 语 和 规 矩

  数目:流(一),月(二),汪(三),则(四),中(五),神(六),星(七)张(八),崖(九),足(十),尺(百),丈(千),方(万),皮锦(元),星(毫),黄(金)人物:天(父),地(母),比(兄弟或姐妹),七(夫),八(妻),追(儿子),七路(男人),星枝(女人),老念(和尚、道士),琴头(房东),生孙(商贾),拖尾(官吏),蜂仔(暗探),一哥(顾客)。

  行事:班目(看相),叩经(占卦),问内(算命),扎飞(拜神),火(有钱),水(穷困),古(倒霉),古烁(患病),帝(愚蠢),寿(捞到霉),拜万寿(不发市)。

  江相派里,有三大规矩:第一、绝对不能泄漏行中的秘密,失手时不得出卖同伙;第二、只许骗钱,不得骗色,所骗的也要是不义之财;第三、不许做瓜(死)一哥(顾客)。如果谁做瓜一哥,就由本埠大学士或他的师父,通告全行声明把他驱逐出派或师门,并追问骗得的财物,通过各种方法,把它归还死者家属,使死者家属不去告官揭发。凡违犯上述三大规矩的,都驱逐出派,本派人物就不再和他合作。

  "翰林"要升级,不很容易,第一、要当"相"十年以上;第二、要他做过几处"乡档",经同们师兄弟承认;第三、要他心述正,没有违犯过规矩,并够义气,能周济同派中人。

  一般来说,凡是出来当"相"的,都可以收徒弟,但要收授"真传"弟子,要"探花"以上才有这个资格。收"真传"弟子时,先要和本门师兄弟商量,经他们同意才可,收了之后,也要带这个徒弟去拜见"大学士"和各师叔伯。

  至于怎样区分是否本派中人?是同派抑或同师门呢?这也很易辨,因为师父在传授时已把这些"口诀"都传授了,而且派内严格规定,绝对不能冒认"身份"。

  那"口诀"是这样的:

  问:谁点你出来当相(上声)的? 如果对方答是××××,那么,你就晓得他不是同派中人。如果对方答:"我的师爸"。那你就再 问:"你的师爸贵姓"?如果对方答:"姓方"并反问你道"请问你师爸是谁"?你就知道他是同派中人了。你这时候便答:"我的师爸也是姓方"。并反问他道:"你是什么出身?"如果对方答是举人或进士。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同派而不是同门,你就可以向他表明自己的身份,彼此可以谈谈"生路"(生意)等等,或者请他和自己合作,"点"(介绍,诱引)枝(一)来。

  如果对方答道"在下是第×传探花"。那你就晓得他是"同门";这时,你应该考虑他的辈数,如果他的辈数比自己老,就称呼他做师叔,同辈称师兄,辈数低称师侄。你就这样问他:"师×既然翰林院出身,请问有何凭证"?对方这时便答:"有诗为证"。并会反问:"师×既然知道有个翰林院,一定也知道翰林院的规矩吧"。你便答"知道"。并立及斟茶,用三个手指头拈着茶杯,递过去说:"师×请,在下是第×传××"。对方也用三个手指拈着杯底,接过去,并把它放在茶几或桌子上,如果他辈数老,就放在几子或桌子的左角,平辈或卑辈则放在右角。他放好杯子之后,便问:"师×有何指教"?你便问:"既然有诗为证,师×可以赐教一二吧"?他这时便要把自己的世系歌念出来,这首歌前四句是这样:"祖师遗下三件宝,众房弟子得真传,乾坤交泰离济坎,江湖四海显名声。以后便是叙述自己世系的歌词,彼此不尽相同了,但最后四句,既叙自己的辈数、身份的歌诀,却有一定的格式,它是这样:"……第十×传传到我,禀承师命闯江湖,出身原是翰林院,如今分属××郎"。

  对方念了歌诀之后,你也说句:"领教了,我也有诗为证"。跟着自己也把世系歌念了出来。不过,用这样方式来认识"同门"是不多的,因为在广州语系地区里,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大师爸"和"师爸",他们之间是互通声气的,只要有"大师爸"一封介绍信,对方就会知道你是不是同门。据我父亲说,他一生只碰过一次这样的事,而傅吉臣也是初到上海时,碰过一次。

  江相派虽然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但由于下述种种互相依存关系,他们却非依靠这个组织和在一定组织上遵守共同的纪律不可。第一、他们要做"乡档地"(开码头)做"生菩萨"(骗富翁),"做阿宝"(行骗术),就不是个人独立所能为,非有很多"媒"(助手)不可,有时还要依靠"大师爸"们的指点和办理善后工作。第二、他们派内有句成语说:"医要守,相要走"、不仅"做阿宝"的常常"撇档"(放弃码头),逃到外地,就是一般的相命先生,走江湖的,做神棍的……等等,也是经常要搬"档地",在各大、中、小城市流动,如果没有当地大、小师爸的帮助,就不仅会受"地头蛇"的欺侮,甚至连食宿、歇脚的地方也没有。第三、如果谁不遵守师门的戒律,弄出事来,例如做死"一哥"(顾客)那就会暴露秘密,就会"赶绝同行",弄得大家都无法再骗人了。第四、谁被逐出师门和派内,他就不准再当"相",即再靠这一行来觅饭吃。从前对这种人惩罚是很严厉的,据我父亲说,在晚清时代,那些被逐出师门和派内的人,如果再出"行江""当相"轻的就给你个"岔档"(捣毁档口)的处分,重则当他是个"蜂仔"(叛徒或暗探),实行杀害。

  派内还有句成语:"江湖财,江湖散,不散有炎难",所以同派中人是相当讲义气的。大师爸们的家,固然是经常"食客"满座,就是一般的江相,同派中人去求他帮助,也决不会拒绝的。所以只要入了"行",就不愁饿死,这也是这个"派"能够长期存在原因之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春分点
下一篇:拿破伦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