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来自地志》是唐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学专著,唐太360百科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全书555卷,包括正文550卷、序略5卷。以州为单位,分述各县沿革、校队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
《括地志》融合了实款举动《汉书·地理志》、顾野王《舆地志》两本书的请程啊主编纂技术,创立新的地理书框架。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
史针素养洋浓 《括地志》是舆地类史籍。们又名《魏王泰坤元录》、《贞观地记》、《贞观地志》、《魏王地记》、《括地象》,是记述唐贞观年间疆域政区的地理书。唐李泰主修,萧德言等撰。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
李泰于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奏请修撰《括地志》是唐王朝对全国政区进行改革,将全国划分为10道358州(内含41个都督府)1551县。魏王李泰以此为纲,编著了一部全面反映盛来自唐时代行政区划和地理情况的专书,贞观十六年(642)成书。
该书按当时的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盐冷举血字聚解消长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遗憾的是南宋后此书散佚。
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孙星衍将唐宋人著作中征引的《括地志》遗文辑为八卷,刻在《岱南阁丛书》中,这是《括地志》最初的辑本。后来,朱记荣在《槐庐丛书》刻本中,又附辑了陈其荣补辑的遗文五条,曹元忠在《南箐札记》本中,也补辑了数条。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贺次君辑校本,又从360百科日本《史记会注考证》引古本《史记正义》,从《通典》、《初学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长安孙停势重脚减激坐志》、《大藏音义》记啊裂酸燃乱则等古书中补辑出十余条,编成《括地志辑校》一书,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辑本。
现挥河苏干盾编千宣挥则在辑的比孙辑多几十条,但离原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的分量相距太远,且皆断章摘句,面目迥非。这些虽是括地志的残篇断简,却包括了整部史记的地名解释在内,从研究史记和历史地理来说,仍然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序略和遗文,我们都注明构套胞发好出处,加了标点,作了些文字上的校勘。我国学者在历史地理上有某些争论,原著的是非得失,由读者自己去评断,至于排列不当,校勘错误的,是由于学力有限,请读者指出,以便改正。
史记正义和引见史记本文,根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史记,这本子正义较全。又古籍徽引括地志,或称《魏王泰坤元》,或称《贞观地记》,又称《魏王地记》、《括地象》等。名称征行零著处必虽有不同,比较其内容则完全一样,这里所辑的仍照原引名目,不加更改。
李泰(公元618年-652年)字惠褒,太宗第四子。武德年间,先后封宜都王、卫王。贞观二年(628)改封越王,迭领扬州大都督、左武侯、雍州牧、鄜州大都督。十年(公元636年)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时,太子有足疾,李泰谋求夺嫡,拉拢亲信,结为朋党,事情败露,被囚将作监。寻改封顺阳王,徙居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二十一年(647)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公元652来自年)死于郧乡。李360百科泰"少善属文","好士爱文字",深受太宗宠爱,准其"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十二年(公元638年)司马苏勖劝李泰奏请撰修《括地志》,李泰遂引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就府修撰。书成进上,藏于秘阁。另有文二十卷。
本书有较高史料价值。孙星衍云:"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以此长于《元和郡县图志》而在其先"(《孙渊笔北如外集》卷三)。唐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主要依靠本书解释古代升已语地名。其他唐宋人著书,也多征引本书疏证诠解地理。甚至本书散佚后,仍被各家转相钞引,由此烧犯封列贵须低比宽可见它的价值。本书体例有创新,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的编纂特点板盟果,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