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教学论

教学论课程是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的慕课、国家精界古印为民机顾船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军急也才课程,于2018年03月06日在中国大学MOOC首次开课,授课教师为王本陆、王永红、潘新民。据2022年6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已经开课9次。

该课程共十章,包住部了两液角笔造括教学论概论、教学目标、显须弱滑业松毛克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来自形式、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等内容。

  • 中文名称 教学论
  • 类别 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建设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 授课平台 中国大学MOOC
  • 授课教师 王本陆、王永红、潘新民

课程性质

课程背景

续念宁知助  建国君民,教来自学为先,立枣提德树人,教学为本。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育人主渠道作用。透过中国古现代的教学思想、实践的纷繁迷雾,揭示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优化教学技术,探寻教学本真的世界。

课程定位

  规乡赵教学论课程是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银序肉程际滑述止关当井,使学生了解教学360百科论的历史发展及教学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掌握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及一般术语。

适合对象

  教学论课程适合教师和教育科学专业学生学习。

课程简介

  教学论课程共十章,第一章介绍教学论的概念、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等内容;第二章讲述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的基本要素、现代教学的产生与发展等知识;第三章介绍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等内容;第四章讲述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教科书及其在教学中的吗从较行极那南夫训有其应用等知识;第五章介绍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认识过程的各种性等内容;第六章讲述教学方法的概念、教让扩死圆阶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知识;第七章介绍教学手段的概念与束愚巴功能嫌弃汽、教学手段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等内容;第八章讲述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等知识;第九章介绍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功能、教学评价的分类等内容;第十章讲述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等知识。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教学论概论

  第一来自节 什么是教学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第三节 西方古代教学思想

  第四节 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

  第五节 形式教育论

  第六节 实质教育论

  第七节 主知主义教学理论

  第八节 行动主义教学理

  第九节 科学主义教学理论

  第十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第十一节 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

  第一章 单元作业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学的定义

  第二兆举淋节 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教师

  第五节 学生

  第六节 师生关系

  第七节 古代教学及其特征

  第八节 现代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九节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360百科 第二章 单元作业

  第二章 坚持单元测验

  第三章 教学目标

  第一节 什么是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功能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教学的一般任务

  第五节 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

  第六节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第七节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第八节 教学目悼才肯击标设计的基本按械六内江因保增重所消原则

  第九节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第十节 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

  第三章 单元作业

 继倍西者孔破图受任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夫宪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没越耐报什么是教学内容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加工

  第五节 教科书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

  第七节 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章 单元作业

  第四章 单元测验

  革须迫五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无烟随补素区河学过程的概念

  第二节 回虽钱教学过程本质的多样探讨

  第三节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

  第四节 教学认识过程的间宪许件刻备似乡究念外接性

  第五节 教学认识过程的领导性

  第六节 教学认识过程的教育性

  第七节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第八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九节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五章 单元作业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念

  第二节 讲授法

  第三节 谈话法

  第四节 讨论法

  第五节 读书指导法

  第六节 练习法

  第七节 实验法

  第八节 演示法

  第九节 研究法

  第十节 教学方法的选一末字停化问职但百底择与运用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单元作业

  第七章 教学手段

  第一节 教学手段的概石鱼类宁裂冲念与功能

  第二头养格则使希太节 教学手段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学手段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教学手段的曲卷刚欢权绿虽品选择

  第五节 教学手段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六节 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手

  第七章 单元作业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教学组厂某占织形式

  第一节 教与齐图光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

  第三节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认识

  第四节 课的类何销列型和结构

  第五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第八章 单元作业

  第八章 单元测验

  第九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分类--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五节 教章院纸希嘱去项学评价分类--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第六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第七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第八节 当代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

  第九章 单元测验

  第十章 教学模式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概念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质量效率导向的目标教学模式

  第四节 学生中心导向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第五节 发现建构导向的探究教学模式

  第六节 情意驱动导向的情知互促教学模式

  第七节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第十章 单元作业

  第十章 单元测试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

开课信息

  开课次数

  开课时间

  授课教师

  学时安排

  参与人数

  第1次开课

  2018年03月06日~2018年07月24日

  王本陆、王永红、潘新民

  3-4小时每周

  9324

  第2次开课

  2018年09月03日~2019年01月16日

  4小时每周

  8296

  第3次开课

  2019年02月25日~2019年07月10日

  9463

  第4次开课

  2019年09月01日~2020年01月19日

  10280

  第5次开课

  2020年02月17日~2020年07月11日

  15926

  第6次开课

  2020年09月01日~2021年01月28日

  6530

  第7次开课

  2021年03月01日~2021年07月30日

  9628

  第8次开课

  2021年08月30日~2021年12月24日

  8565

  第9次开课

  2022年02月20日~2022年06月30日

  待定

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教学论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教学论在分析和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中的价值,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具体教学问题及发表见解或设计初步解决方案。

学习预备

预备知识

  学习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基本原理和中外教育史知识。

学习资料

  书名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社

  《教学论稿(第2版)》

  王策三

  2005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论》

  裴娣娜

  2007年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

  王本陆

  2017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标准

  一、教学论课程的总成绩由单元作业、单元测验、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的成绩构成:

  1. 课堂讨论占10%: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教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50条及以上者得满分,不足50条者按实际发帖数得分;
  2. 单元测验占10%:每个单元的单元测验包括5个客观题,每题2分,共10分;每次测验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允许尝试2次,有效得分为平均分值;
  3. 单元作业占20%: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撰写单元作业。每个单元作业为5个主观题,单元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互评规则随后发布;
  4. 期末考试占60%:期末考试的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和论述题,需要在90分钟内完成,只允许尝试1次。

  二、教学论课程的总成绩在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所获荣誉

  2019年,教学论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0年11月24日,教学论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教师简介

  王本陆,男,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伦理哲学,教学伦理学、现代教学理论等,主讲课程:教学论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学论专题研究、教育伦理案例研讨等。

  王永红,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潘新民,男,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课程与教学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差时症
下一篇:差点忘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