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封闭式微声枪械

提起苏联的封闭式微声枪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冷战"一词。来自的确,这种特似范低衣血力财攻殊的武器是苏联在冷战时期开始装备使用的,并且在多次政暗杀中扮演"沉默的杀手",宜吃条兵议改口触可谓是赫赫有名。但简较声单地把它们归为"冷战"的产物,并不很恰当,因为苏联人对封闭式微声枪械的研究早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展开了。

  • 中文名称 封闭式微声枪械
  • 外文名称 Closed micro gun

原理

  枪械发射时的声音主要源自以来自下几个方面;枪膛内的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突然从枪口冲入到周围空气中,造成向外传播的冲击波,称为膛口波,超音速枪弹在飞行过程中在每点的扰动波(点源)轴鲜形成一个圆锥形包络面,称为弹道激波;此外,还有枪械自动机运动的撞击声等,但这些与前两种声音相比要小得多。

  实现微声发射的措施基本上是针对前两种声源的:限制弹头在亚音速范围内飞行,以降低弹道激波,是降低发射噪声的方法之一,配用膛口消声器,使火药燃气经过摩擦、涡流和激波等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以显著减小膛口波,也是常用的消声手段。现代微声枪械往往同时采用这两种手段来360百科达到较好的消声效果。

  但是这些常规的消声方法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战术使用的缺点,比如加装盟征须火号诗了长长的消声器会增加武器的长度,使携行,尤其是偷袭和暗杀中特别需要隐藏携行的难度显著增加。

  为引曾所期吧普此,苏联研制出结构特殊的封闭式微声枪弹,通过阻止发射后火药燃气的外泄,来消除膛口激波,使射击达到较好的"三微"效果

早期雏形

  1929苦内逐边曾棉年,苏联的米京兄弟提出一种采用封闭式微声原理的转轮微声手枪方案,获得了国家专利。米京兄弟的微声手枪枪管内膛口部有一个台阶面,配用枪弹的发射药和弹头之间装有比弹头口径稍大的活塞。发射时弹头与活塞一起沿枪管运动至台阶处,活塞与其后的火药燃气被台阶面挡住,弹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直至出膛。膛口众孔织余才光设有泄气阀装置,在发射下一发枪弹之前必须释放膛内残余的火药燃气,再用通条将活塞退到弹壳内,根又才能转动转轮发射素演条武广易抓许溶完护下一发枪弹,从理论上讲,这种阻止火药燃气外泄的消声方法应该非常有效,但在当时实现起来技术难度很条色队南成谁大,使用也不够灵活、方便。因此米京兄弟的方案只能作为一种原理设想,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卫国战争中期,苏联国内在追煤社法击炮上开始使用类似的封命活为吗曲获往价纪色闭式微声原理,后来设计师古尔维奇将这一原理引入了枪械领域。1943年11月,古尔维奇设计的6.5mm和5.6mm微声枪弹进入红军军械科学试验靶场。该弹借用猎枪弹壳,弹壳口部装有黄铜制作的封口盖,弹头镶嵌于封口盖中心的通孔内,弹头尾部和无烟火药之间装有活塞和液体推动剂。发射后火药燃气推动活塞向前运动,压迫液体推动弹头向前离开弹壳进入枪管。由于水是没有压缩性的,因此枪管横截面积团加别行布是活塞面积的几分之一,弹头速度就是活塞速度的几倍。当活塞运动到拿气保土更书条依与风弹壳口部时,被弹壳封口盖挡住,将火药燃气密封在东单拿云洋械学主急响弹壳内,消除了枪械发射时的膛口冲击波;并且由于弹头速度低于声速(6.5mm枪弹初速为189~235离达散止屋承m/s,5.6mm枪弹初速为201~222 m/s),基本可以消除弹道激波的作用,因此消声效果还算不错。

  当时的作战中,为获取军事情报,侦察兵延顶架帮华势关好入燃演们经常潜入敌人的指挥部内。这些孤胆英雄在出征时,宁愿携匕首也不愿带枪支,这不仅是基于携行方便的考虑(二战期间,对垒的两军之间通常布设雷区和铁蒺藜等障碍,因而侦察兵对武器的便携性能要求很高),更是因为在对付敌哨兵或发现自己行踪的单个府研城差至目标时,若使用普通枪械会引起敌军的警觉--营地内的枪声会使敌人觉查到对方的侦察兵已经摸到鼻子下面了--还不如用匕首呢。可是,匕首必须是在近身肉搏时使用,这对侦察兵来说也是个缺憾。因此,这种便携式微声武器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军方的浓厚兴趣。

  随后,古尔维奇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了7.62mm微声枪弹及配套使用的转轮手枪,但卫国战争很快就接近了尾声,这种专为侦察兵使用的微声武器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失去了用武之地。加之这种采用液体推进的枪弹缺点也不少: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弹壳强度较差,抗冲击和摔打的能力严重不足,在发射时液体会挥发成为大量的膛口气雾,影响了下一发的瞄准,弹壳的直径较大,使转轮手枪的宽度尺寸较大,不利于隐藏携行。因此,古尔维奇的微声枪/弹渐渐被人们忽略、遗忘了。

  1954年,苏联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斯捷奇金应克格勃的要求,再次着手研究封闭式微声枪弹并设计出名为SPl(SP意为特种枪弹)的微声手枪弹。他的思路受米京兄弟影响较大。在结构上借用了9mm马卡洛夫手枪弹弹壳和1943年式7.62mm步枪弹弹头,在弹头和发射药之间装有活塞。配用该弹的手枪枪管分为两段,口径分别为9mm和7.62mm。发射时活塞与弹头在火药燃气压力的作用下一起沿枪管前进,行至台阶面时,活塞被挡住,弹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直至出膛。由于技术和工艺问题较多,该弹的研究工作并未走出工厂的试验车间,而仅限于原理可行性的探索。

来自

  第一代封闭式微声枪360百科/弹

  经过几代人的探顺常丰可加溶带味索,苏联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宁买到宜比底刑开究所终于研制成功了基本可用的SP2特种弹。该弹借鉴了古尔维奇微声枪弹的设计思路,只是将液体的推动剂改为金属推杆,并将活塞与推杆做成一体。活声触所华念主塞-推杆装在发射药与弹头之间,发射后火药燃气推动弹壳内的活塞-推杆迅岩独久督告球也据左速前进,将推杆前面的弹头推出弹壳,直至活塞被弹壳肩部挡住而停止当举亮滑黑推电化胞前进,弹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沿枪管前进,离开枪口:而火药燃气仍封闭在弹壳内不向外部喷出,从而达要刘无秋延来研深怕到消除暴霹源的效果。该所特别优化了该弹的工艺性,解决了加工难题请死程,使封闭式微声原理终于走向宪注岁当这所后宁序厚运实用。

  SP2特种弹借用了1943年式7.62mm步枪弹的弹头,全弹外观也与其相似。这种做法是出于遮掩暗杀武器、干扰对方侦察方向的目的:在发现暗杀事件之后尽皇称设费卫乐,必然要对弹头进行分析以确定暗杀使用的武器,并以此为线索侦察案犯,如果在死者或伤者身上取出的弹头与步枪弹表含散小言头一致,当然会得出案犯使用步枪作案的结论,进而造成侦察方向的错误。这一点非常契合暗杀使用的需求。

  SP2枪弹主要存在火药燃气泄漏、威力小等问题,并且发概给评时斯诗结染工雷袁射后的弹壳由于火药燃气压力的作用,其体积扩大而难以从弹膛内拔度军香出。 为此,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究所继续研究。1966年;拉扎诺夫乎妒酸停滑朝通划备即牛研制成功了SP3微声枪弹;

  SP3微声枪弹核重流又木督激的沿用了SP2的弹壳和弹头,只是将推杆改为两段式、可伸缩结构,这样在弹题财促态壳长度相同的条件下,推杆对弹头的有效助推行程增加到了55mm。但是,可伸缩的推杆结构显然增加了制造难度,而且似乎不是很必要,因为枪弹威力与单段活塞的SP2特种弹相比提高不大(SP2初速180m/热影型件饭过s,SP3初速192m/s),而且火药燃气泄露的问题也未能得到算句妥善解决。但由于当时美苏的更础策括冷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竭尽全力扩大本国的影响,扼制对方的政治活动,其间政治暗杀等秘密而残酷的间谍战是双方常用的招术,因此作为急需的暗杀武器,SP2和SP3特种弹还是仓促上阵,交付克格勃和特种部队使用。1972年,图拉兵工厂为配用SP3特种弹专门研制的MSP特种小手枪被克格勃和苏军特种部队采纳。随后不久,同样发射SP3弹的NRS特种侦察匕首枪正式列装。

  MSP特种小手枪为非自动式双管枪械,其本身并不具有微声功能,由于不带消声器,因而外型小巧,非常有利于隐蔽携行。两支枪管垂直排列,枪管内刻有4条右旋膛线,膛线导程235mm,与AK47突击步枪相近,因此该枪发射的步枪弹头上所产生的刮痕与使用AK47突击步枪发射的刮痕基本一致,伪装效果可以乱真。由于枪弹结构特殊,刚发射的弹壳内封闭的火药燃气使得弹壳温度极高,无法用手直接抓取退壳,因此采用钢制弹夹协助装、取枪弹。枪管和枪身前端铰接在一起,发射后扳动位于套筒座左侧的枪管开锁操作柄,枪管与枪身解脱。枪管后端上抬时,抽壳杠杆将发射后的弹壳推至枪管尾部以便手动退壳,直接用手将装在钢制弹夹上的两发弹同时塞入两个弹膛,再将枪管扣合回位后,扳动扳机护圈下方的待击杠杆完成待击动作。该枪没有击针,而是在枪弹的底火内装有击针,由外部击锤的圆形端面撞击底火。这是因为SP3弹壳内火药燃气压力远高于一般枪械,如果采用常规的前尖式击针撞击底火,容易将底火击穿,造成高压火药燃气从击破口喷向后方的情况。保险手柄位于套筒座左侧、扳机后方位置,保险手柄扳到下方时,扳机后方的滑块被锁住使扳机无法扣动。瞄准装置由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组成,理论射程25m,但有效射程只有15m。

  第二代封闭式微声枪/弹

  SP3特种微声枪弹主要缺点是威力小,其枪口动能还不到150焦耳,尚不足当时苏军装备的马卡洛夫手枪弹的一半(而马卡洛夫手枪的威力与世界同类武器相比也是比较低的)。在部队反馈的意见中,对该弹威力不足的反映非常集中。虽然较小的弹头口径及尖头的形状对提高穿透能力有所帮助,但杀伤作用与使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究所又对SP3特种弹进一步改进,研制出威力稍高一些的毒蛇系列枪弹,包括PZ及其后续改进型PZA和PZAM特种弹。

  PZ特种弹又改成一段式的活塞-推杆结构,活塞底部有较大的凹坑。发射时,火药燃气作用于凹坑使其周壁扩张并与弹壳内壁贴紧,使燃气密闭效果更好。为保持足够的助推距离,它的弹壳不再拘泥于1943年式步枪弹弹壳的形状:增加了弹壳尺寸,弹壳长达63mm,弹壳口部的内表面有台阶以阻挡活塞的运动,此台阶也起到密闭火药燃气的作用:外表面没有斜肩,为平滑的柱形,增加了钢制弹壳的壁厚,这样有利于减小发射后火药燃气压力,减小弹壳的膨胀,以便于提高火药燃气的压力进而增强威力。弹头仍借用1943年式步枪弹弹头。PZ与PZA、PZAM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弹壳内的铝制活塞-推杆形状不同。

  为适应尺寸加大的弹壳,图拉兵工厂设计出S4及其改进型S4M"风暴"手枪。S4M结构与MSP类似,同样为双管"撅把式"结构,手动装填,最大的区别是其能够实现自动待击。枪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发射后,弹头上的膛线痕迹与步枪发射的弹头不同,这有可能会暴露枪弹的真实来历),枪管壁较厚:枪管后端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凸起和卡铁,可与套筒座牢靠配合,枪管后端面左右贯穿的缺口是放入弹夹的空间,枪管的开锁杠杆位于套筒座左侧、扳机的后方位置。该枪的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座左侧的枪管后方位置,并兼作枪管选择器:中间一档为保险位置,上下两档分别对应选择上、下两支枪管发射。在枪弹装填、枪管复位之后,手动保险自动置于保险状态,发射时需要操作手动保险向上或向下并扣动扳机。瞄准装置为片状准星和方形缺口式照门组成,为防止枪顶部的"虚光"影响瞄准,在照门与准星之间刻有花纹。

  第三代封闭式微声枪/弹

  SP3弹和毒蛇特种弹采用类似的活塞-推杆结构,发射后推杆突出弹壳之外的尺寸都比较大,使微声枪械实现自动装填的难度加大,因此配用的武器均为手动退壳、手动装填的手枪,再次装填费时费力。而在实际使用中,侦察人员和其他特工人员即使在较近的距离内也会出现两发弹刺杀不成功的情况(未击中目标或目标要害),必须继续迅速射击,而转换其他武器或手动重新装填枪弹都会贻误战机。

  为此,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究所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又研制出SP4特种弹和PSS半自动特种手枪,于1983年列装使用。

  SP4特种弹口径仍为7.62mm,却一改过去沿用1943年式步枪弹弹头的策略,专门设计了圆柱形的钢制弹头,这种形状使弹头的弹道性能和穿甲能力均有所下降,但有利于提高近距离的停止作用,并且由于弹头质量(10g左右)较大,威力仍较为可观。为了保证弹头顺利挤进膛线以获得相应的旋转运动,在弹头前部装有铜制弹带。弹壳长为42mm,弹头完全包在弹壳里面,弹头端面齐平于弹壳端面。特制的活塞上有短小纤细的凸起嵌在弹头底部,取代了前几种微声枪

  PSS微声手枪采用常规的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但具体结构与常规手枪相比较为特殊。枪机复进簧安装在套筒内枪管上方位置。枪管由可活动的弹膛和固定式的线膛组成,弹膛可以后坐8mm,并具有单独的弹膛复进簧。击发后,弹头刚探出弹壳就开始切入膛线,火药燃气在推动弹头与活塞向前运动的同时,也推动弹壳和弹膛以及套筒一起向后运动。弹膛后坐8mm之后,被挡住停止运动:而套筒由于惯性继续后坐,完成抽壳和抛壳动作,同时弹膛在弹膛复进簧的作用下前移回位。套筒后坐到位时,其前方内表面的凸起挂住弹膛,使弹膛成为枪机的附加质量,令自动机运动更为平稳并减小自动机撞击的声音。发射机构和手动保险装置借用了马卡洛夫手枪的结构:具有外露式击锤,既可单动也可双动击发,保险手柄位于套筒座左侧后上方,在保险状态下,扳机和击锤同时被锁住。使用弹匣供弹,容弹量6发。在25m距离内,弹头能够在击穿苏军标二级防护标准的防弹衣或苏军68式头盔之后,仍保持有足够的能量使人致命,在30m处能够击穿5mm厚的钢板。射击后的弹壳内封装有高压火药燃气,被自动抛出枪外。

  苏联封闭式微声枪械不断完善的动力源于冷战时期间谍战需求的牵引。当时,这种武器的装备数量虽然极少,但使用部门和研制单位对性能的追求却不计成本--一支贴身的微声小手枪或微声匕首枪虽小,不仅关乎行动人员的生死,更关乎军事、政治活动的成败。时至今日,冷战虽已结束,但偷袭和暗杀活动仍未谢幕,反而在隐蔽战线斗争中的意义和作用更加重要,同时,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对战争进程的决定作用也更加明显。侦察和特工人员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危险较之冷战时期有增无减,微声手枪仍有用武之地。

  俄罗斯的PSS微声手枪和NRS-2匕首枪依旧在编使用,它们的使命远未结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孤寡
下一篇:封闭式楼梯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