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州主要包括今天的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梅州市来自的大部分地区。惠州城、龙川县佗城镇曾先后作为其治所。
民国廿五年(360百科1936年),设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辖今兴宁、梅县、龙川、大埔、蕉岭、和平、平远、连平、五华等9个县;因行政驻所兴宁县为原循州旧地,故而通称循州地区。
解放后(1950年),原惠州地区改称惠阳地区;原循州地区行政驻所迁驻梅城,又以旧驻所(兴宁)、新驻所(梅城)各取一字,改称兴梅专区,后演变成今天的梅州市。
来自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360百科析荆州刺史部桂阳郡南部置始兴郡,纳入广州刺史部管辖;即今韶关市、南雄市、始兴县、翁源县、仁化县、英德市、佛冈县等庆困层点地。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置东官郡,郡治在今深圳市南头。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东部置义安郡。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白把永息慢五迅安叫,析东官郡置梁化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全国撤郡设州,合并始兴于均架阻越半娘息树志郡、梁化郡、东官郡、义安郡置急些总存注循州,治归善县(今惠州市东北),以境内有循江得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始兴郡改设韶州、东官郡废入番州、义安郡改设潮州,仅留原梁化郡地仍为循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龙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龙川郡设为循州总管府,管辖韶州、潮州、循州等三个州,即唐初岭南六护鸡法验供考显手管之一。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循州总庆践管府,原循州总管府辖下的潮州、韶州、循州均归广州总管府。
五代南汉乾享元年(917年),改名祯州,仍治归在混查士加散善县,辖循州之海丰县,河源县、博罗县、归善县。循州移治雷乡县(今广东龙川县佗城)。循州辖境缩小,领雷乡,兴宁,长乐三县。
元至元十三年循州升为路,二十三年复降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府。
中华民国元九大语年(1912年)惠潮嘉道改置为潮循道,治潮安县。民国廿五年(1936年),设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辖今兴宁、梅县、龙川、大埔、蕉岭、和平、平远、连平、五华等9个县;因行政驻根娘师非所兴宁县为原循州旧地,故而通称循州地区。另外,以惠州为行政中心,设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新丰(今属韶茶距季仍士介地与呢关市)、龙门、东莞、宝安(今深圳市)、海丰、陆丰、紫金、河源、博罗、惠阳等10县。
解放后(1950年),原老庆惠州地区改称惠阳地区;原推情存右伯院问吗密循州地区行政驻所迁驻梅州,又以旧驻所(兴宁)、新驻所(梅城)各取一字,改称兴梅地区。以后惠阳地区主要为惠州市所继承,兴梅地区演变成今天的梅州市(含丰顺;不含河源、龙川、连做哥后粮善你句紧物入平、和平)。
顶移各每循州,海丰。上。开元户九千五百二十五。乡,元和户二千八十九。乡十五。
三秦南海郡地,汉平南越,复置南岁粮冷海郡,今州即汉南海郡支却井历科够粉林实女之博罗县也。梁置梁化郡,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循州,取循江为名也。大业三年改为龙川郡,武德五年复改为循州。
州境:东西九百入十三里。南北七十二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广、郴路四千六百一十里。西北至东都取广、郴路四千四百五十里。北至虔州一千五百里。东北至韶州一千二百里。西至广州水路沿溯相兼四百里,陆路三百五十里。南至海一百衣田关一十里。
贡、赋:开元贡:蚺蛇胆,甲香,藤器,鲛鱼皮。元和贡:罗等红开获名讨谁一矿力浮柑子,蚺蛇胆,藤箱,大甲香,小甲香,水马,大鱼睛。
管县六,归善,博罗,兴宁,海丰,河源,雷乡。
归善县,中下。郭下。本汉博罗县地也,宋于此置归善县,属鄣郡。梁属梁化郡,隋开皇十年废梁化郡,以县属循州。
长山,在县东南一百里。
寅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多出茯苓。
南海,在县南一百一十里。
河源水,北去县四十步。
归善故城,在县东北七十里。
梁化故城,在县东南八十里。
博罗县,中下。东南至州三十里。本汉旧县,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改属循州。二汉立名不一,自吴以后,复为博罗。
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事具袁彦伯记。
浮水,出罗浮山。
河源水,东自归善县界流入,南去县一百步。
兴宁县,中下,西南至州七百里。本汉龙川县之地也,晋于今县西三里置兴宁县,属东莞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以县属循州。
六石山,在县西南三里。
循江,西自河源县界流入,西去县五十里。
兴宁江,南去县一百八十里。
海丰县,中下。西北至州五百里。本汉龙川县地,东晋于此置海丰县,属东莞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以县属循州。
南海,在县南二十五里。
龙山,在县北五十里。
河源县,中下。西南至州二百三十里。本汉龙川县之地,齐于此置河源县,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改属循州。
龙穴山,今名龙川山,在县东北三百四十里。
循江,经县东,南去县二百步。
龙川故城,在县东北,水路一百七十五里。秦龙川县也。秦南海尉任嚣疾,召龙川令赵佗,授之以政,即此处也。
雷乡县,中下。西南至州六百里。天授二年,广东都督陈崇业奏置。南临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