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麦3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烟辐188/徐州26号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及品质筛选育设裂长举成,参加试验代号徐麦403范款场倒飞错整6,原系谱号98202-4-3-3-2。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申请,于2011年11月18日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来自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来自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宽长、深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拨节早,对肥水敏感,两极分化慢,抽穗晚,抗照军效约剂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83厘米,360百科株型偏紧凑,旗叶窄短、上冲。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耐旱性一般,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穗层厚,穗多、穗小。穗纺锤型,无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商品性好。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2.1粒、斯吗叫附七冲计续千粒重42.9克。抗病性架精美画烟鉴定:高感纹枯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慢条锈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服宣规损籽粒容重785克/升、785克/升,硬度指数58.5(2009年),蛋白意海刑质含量15.06%、16.13%;面粉湿面筋含量33.0%、35.6%,沉降值46.7毫升、53.0毫升,吸水率57.8%、57.4%,稳定时间8.4分钟、6.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3测稳际预组下肥E.U、218E.U,延伸性169毫米、18措界吸机扬语级8毫米,拉伸面积70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9.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1.1%;2009~2010年度续试,比对照周麦18增产3.0%。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5%。
栽培技术要点:1府复记听可顾架.适宜播种期10月8~16日,每亩适宜可精手世座慢控基本苗12万~16万苗,肥力水平偏低或播期推迟,应适当践术跑造把如增加基本苗。2.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3.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检宗模耐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国家植物新品种号候速刘候证况秋剧鱼烈,公告号CNA005901E。
特征特性
徐麦31,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叶色淡,长势较旺,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数多,平均每亩成穗40-45万。起身拔节早,株型较紧凑,剑叶挺,有干尖现象,株高85cm上致硫洲如八下,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穗纺锤型,穗大无芒,有少量顶不育,结实较好,平均每穗结实31-33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5-50g,外观品质好。接种抗病性鉴定:2009年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10年结果,慢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纹枯病。田题样胞汉毫弱算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较强,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轻感叶锈病。成熟期中等,熟相促稳美较好。
徐麦31品质性状
2007/2008年省区试测定混合样:容重770/821g/l,蛋白质(干基用显价字市由务其占示季)含量17.05/15.0%,湿面筋含量37.8/34.3%,稳定时间5.4/7.6min,评价值60;最大抗延阻力252E.U.,延伸性17.0cm,拉伸面积60.2cm2。200民沙根伟而逐议化庆毛师9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抽混合样化验,容重785g/l、蛋白质(干基)15.06%、湿面筋33%、沉降值氢往妒46.7ml、吸水率57.8%、稳定时间8.4min、最大抗延阻303E.U.、拉伸面积70cm2,延伸性169mm,子粒硬度指数58.5。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早播组小麦区试平均亩产521.45kg、530.73kg,比淮麦18增产2.98%、6.11%;两年平均亩产526.09kg,比淮麦18增产4.54%。2009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kg,比淮麦18增产4.19%。2008年黄淮南片冬水组预试平均亩产532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3.29%。;2009年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平均亩产529.6kg,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37%,极显著,比对照2周麦18减产1.1%,不显著,区试混合样检测结果,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2010年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平均亩产517.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不显著。二年平均亩产523.6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推荐参加生产试验。
栽培技术
播种
徐麦31播期弹性较大,正常年份9月底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配合适宜的播量可获得较高产量。最适播期为10月9-16日,在此范围内适宜播种量为12-16万基本苗,肥力水平偏低或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基本苗。
肥水管理
亩产550kg的产量水平,建议总施氮量为14-16kg/亩(基肥尽量增施有机肥,氮肥基追比6.5∶3.5,超高产栽培基追比5∶5),P2O57-8kg/亩,K2O10kg/亩左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冬前和返青肥。追肥越冬期亩施2.5-5kg尿素促平衡,在基部一、二节间定长、倒2叶出生前后(3月25日前后),重视拔节肥(亩施尿素10-15kg)的施用,以达到巩固分蘖成穗,主攻大穗,提高粒重的目的。后期注意养根保叶,提高千粒重,一般田块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5-0.5kg,脱肥田块可每亩另加1-1.5kg尿素混喷。同时应做好田间三沟配套、灌水抗旱等工作,提高抗灾能力。超高产栽培应全程化控,防止倒伏。
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0.1%粉锈宁、纹霉净或立克秀拌种,可减轻或推迟纹枯病发病。返青前后及早用井冈霉素和粉锈宁预防纹枯病。抽穗前后根据当年白粉病的流行趋势,及早用粉锈宁防治白粉病,并结合蚜虫防治,适当与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进行药肥混喷,以增加后期光合物的生产量,增强抗逆性;同时注意天气状况及时防治赤霉病。依据"秋防为主,春防为辅"的治草原则,加强草害的防治。
一、审定编号 苏审麦200904
二、来源与类型原名"徐麦4036",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烟辐188/徐州26,于2005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6-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6.1公斤,较对照淮麦18增产4.5%。2008-2009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0公斤,较对照淮育该席棉麦18增产4.2%。
幼苗偏匍匐,叶色淡绿,长势较旺,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茎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剑叶挺,有干尖。纺锤型穗,结实性较好。无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硬质,千粒重高。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吃材育期231.4天,较对照淮麦18迟熟1天;株高87.1厘米,每亩有效穗38.9万,每穗31.7粒,千粒重43.7克。接种鉴定结果:感赤霉病,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平均结果:容重796克/升,粗蛋白含量16.0%,湿面筋含量36.1%,稳定时间6.5分钟;2008年容重821克/升,粗蛋白含量15.0%,来自湿面筋含量34.3%,稳定时间7.6分钟。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底,最适播期为10月8 -15日。
2、合理密植。最适播期内每亩基本苗12-16万,肥力低或播期推迟缺引台么杆适当增加。
3、肥水管理。亩产500公斤亩施纯360百科氮14-15公斤,基苗肥、平衡肥与拔节孕穗肥的比例以6:1:3为宜。配合施用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
4、病虫草害防治。抓好麦田化学除草,注意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蚜虫官企位点绍等病虫的防治。
5酒训省盾、及时收获。蜡熟末期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