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巨髎穴

巨髎,经穴名。出《针额镇重事世规曲米可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面动、静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斜,眼睑瞤动,鼻塞,鼻衄,齿痛,以及三来自叉神经痛等。斜刺或平刺0.3-0.5寸。染钢久江去跟业比艾条灸3-5分钟。

  • 中文名 巨髎
  • 隶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 出    处 《针灸甲乙经》
  • 操    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
  • 功    能 清热熄风,明目退翳 

取穴方法

巨髎穴

  穴位图来自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出血,齿痛,唇颊肿。

人体穴位配伍

  合谷穴治齿痛;配地仓穴备难族限,颊车穴治口歪。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3~0.6寸,局部酸胀;2.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3.针尖向同侧四白来自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360百科钟。

附注

  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巨髎穴跷脉足阳明之会。

穴义

全指真短今打少为  胃经浊气在此化雨冷降地部。

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名解

  1)巨髎。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脚来志规信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该穴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冷降学受批害弦渐突易负北顾,而因本穴位处天之上部(头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盖的区域大,名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细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为之髎,故名。

  2露乐后弦百值易)跷脉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既有天部之气又有地部之水,气血物质同合跷脉阴阳相济之性,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降地之水。

运行规律

  雨状云系由天之下部归降地部。

功能作用

  冷降胃浊。

治法

  寒则补规叶万支不它绍侵觉批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巨髎
下一篇:巨魁杜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