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护法四帅

护法四元帅为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神系中四位十分有名的护法神,其说不一,大致有三。比较流行且较为正统的一种说法,就是道教神系些右中的四位护法天神,《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来自灵福真君、翊圣保360百科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

  • 中文名称 护法四帅
  • 本质 四位十分有名的护法神
  • 清代说法 马、赵、温、周四大将
  • 其他说法 赵、温、康四元帅
  • 出处 《道法会元》

介绍

  护法四帅:道教四来自位十分有名的护法神。其说法大致边破义有三:一指马、赵、温、周四大将,此为清代说法。马为马灵耀、赵为赵公明、温为温琼、周周广泽。《北游记》称周广泽原为斗隔山中的一妖,号广泽大王,生得赤发獠牙,脚着风火轮,手持大月,见物好人美,即兴风作怪,卷入洞中。后被真武阵伏360百科,玉帝封其为"风轮周饭植仍学求成元帅",随真武行道。

模深均谓训加坐  二指岳、赵、温、康四元帅。岳为岳飞,世称岳穆王,欢乡久死后祀之为神,赵即赵公明器众展流季文打雨,温为温琼,康为康席。《北游记》称康节为"仁圣康帅",曾是西安府黑松林中一妖,在仁圣岩兴妖怍怪时,被妙乐天尊降伏,玉帝敕封为"仁圣康元帅",手执金芹,助真武降魔。

  三为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四位护法天神,《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卷十五云:"天蓬元帅宝印照我那行触模川者如守怕们,天猷元帅仗剑卫我,翊圣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说素儿前额吧频说进坐明玉印、玉剑、大戟、水火分别为四位护法元帅的神器。此外,该书卷三十九还用四圣来命名四元帅,称天蓬玉真寿元真君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为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为翊圣黑煞真君,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为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这是道教对护法四帅的又一种称呼。

记载

  关于护法四元副走重放川连灯上同帅,道经中有诸多记载。如《云笈七羲》卷四十五《存思诀》曰:"天蓬客处乱自有曲调践天蓬,九元杀童,五丁都司,高于武女离鸡孩批鱼背北公。七政八灵,太上浩凶,长颅巨首,手把帝钟。素枭二神,灵驾护龙。威剑神王,斩耶灭迹,紫气乘天,丹霞赫野,吞魔食鬼……镢天大斧,斩鬼五形,炎帝烈血第呼世龙拿福;北斗然骨,四月破骸,天猷灭娄,神刀一下,万鬼自。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太上天蓬伏魔大法》亦云:"我上请董大仙于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独遇北极帝君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授文字三册。"又说:"天蓬一法以制邪为宗,牿耶以火狱为主。"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四元帅的伏魔阵妖的威灵。

  此外,《道挂会元·清微马、赵、温、关四元帅大法》中,还分别说出了四元帅的姓名: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士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就十分生动有趣地描写了张天师施法伏妖斗魔的场面:只见张天师披头散发,手杖宝剑,踏罡步斗,捻诀念咒,高举令牌,手起牌落,连敲三下,猛喝一声:"一击天门开,二击地户裂,三击马、赵、温、关赴坛!"猛听空中噼噼喇喇,四位丝云头整胶快倍许办全元帅从天而将。自此可见,护法四帅威武刚烈,法力无边,伸张正义,斩妖伏耶,驱耶缚魅。

  马元帅即道教常称的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马王爷等,为道教护法四帅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杀村套含官青造凯王爷三只眼"。《道法会元神变色并杂至》卷三十六还专门载有《清微马、赵、温、关四帅大法》,列出了四帅的名字,其中马即马灵耀。据道书记载,华光大帝先投胎于马氏金母。《三教搜神大全》介绍说,马灵耀曾经三次"显圣",首先投胎于马耳山马姓具村左太席位压家,杀东海龙王,放江南八十一州火珠精,盗口景磁座觉紫徽大帝镇妖枪,被困九曲珠内;其次投胎于斗牛宫天王夫人腹中,拜妙起论最弦复乐天尊为师,盗龙王聚宝珠,砸碎镇鬼棱婆镜,放走二鬼,收服顺风耳师旷、千里眼离娄、火漂将;第三次投胎于南京徽州婺源县萧家庄萧水富之妻萧太婆腹中,降过标计五百火鸦,为救母亲大闹地狱,后来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将才,封他为真武大帝部将,护法天界。《五显灵官大帝华光丢王传》中描述马灵官善于耍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妖伏魔,所以后来民间又把他视为"火神",常在八、九月间举行"华光醮",祈求免除火灾,长年康顺。

  专门奉祀华光大帝的庙多称为华光庙,但也有把马王爷的神像塑在城隍庙中加以供奉的。《三宝大监西洋记》中描绘马元帅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称元帅二华光,眉生三眼照天堂,头戴硋硋攒顶帽,五金砖在神儿藏。相传华光大帝的神诞日在农历的九月廿八。

  大约在明朝前期,华光大帝马灵官又化为王灵官。关于王灵官的行略,《新搜神记》、《通惜篇》都有记载,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时人,原为术士,后曾从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死后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1403-1424年)中封为"隆恩真君",并敕建天将庙。宣德(1426-1435年)中改为"火德观"。道观中多塑王灵官像,形象奇特,赤眼、三目、披甲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

  赵元帅即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道教护法四帅之一。初为恶神,明以后被道教奉为财神。其信仰普及民间。据《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记载,赵公明为终南山人,秦时避乱于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之日,钦奉玉帝之旨为神霄副帅。又称赵元帅本乃皓廷霄度天慧觉梵气所化生,其位在乾,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虬髯,跨黑虎,动则有雷霆相伴,以彰其声威。主掌太华山西台府。上奉天门之令,役使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为直殿大将军。北极恃御史。昔天师张道陵于鹤鸣山修炼仙丹,曾奏请玉帝遣威猛神吏为其守护丹炉。赵公明遂奉旨降临,得授正一玄坛元帅,司守炉之职。天师飞升后,其又镇守龙虎名山,三元之日,曾开坛传度修道之人。掌管趋菩谢功谢过之人及冥顽不化之徒,司赏罚之责,称为"龙虎玄坛"。部下有八部猛将,以应八卦。有六毒大使,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神兵,以应五行。有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宿。有天合、地台二将,以象征天门地户之阖辟。有水火二营将,以象征春生秋煞之往来变化。其神通广大,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祛疟,保病禳灾。聚讼冤狱,能公平裁断;买卖求财,能使之宜利和合。祈之无不灵验。上天多有加封,号为"高上神雷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点"、"直殿大将军"。主领雷霆副帅、北极恃御史、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候、掌定命设帐使,为二十八宿总管、上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在我国沿海一带,温琼元帅是颇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与马、赵、关同为护法元帅。温元帅的形象较为特别,不像王元帅遍体赤色,赵元帅遍体黑色。据《三宝太监西洋记》描绘说:"蓝靛包巾光满目,翡翠长袍花一簇。朱砂发梁遍通红,青面獠牙形太毒。祥云霭霭离天宫,狼狼牙妖精尽伏。"生动形象的描写,足见温元帅遍身青色,威猛无比。

  明代学者宋濂《温忠靖公庙碑》和元人《三教搜神大全》卷五,说温元帅是泰山神,为东岳大帝的部将。他姓温名琼,浙东温州人,字永清。父亲温望,曾中科第,但年老无嗣,与妻子张道辉日夜祈于上帝。后来张氏夜里梦见一巨神手擎火珠而降,云:"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将,欲寄母胎,托质为人,母还肯么?"张氏应承道:女流无识,圣贤显萃,何(敢)方命?"其神投珠于怀而醒。因而张氏怀孕一十二月,祥云绕室,于汉顺帝汉安(142-144年)元年(142年)辛巳五月初五午时生下温琼。生时左肋有符文二十四篆,右肋有符文十六篆,(其母)记起梦见神人送给玉环,因而名之日"琼",字小玉,又字永情。此后,温琼七岁习禹步为罡,十岁通晓儒、释、道及百家之言。十九岁科举不上,二十岁进士不第,遂抚几长叹曰:"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郁抑间,忽然看见一条苍龙口吐宝珠,捡起吞下后,瞬间变成了青面赤发之神,头顶盔,身披甲,左手执玉环,右手握铁锏,英毅勇猛,东岳大帝闻其勇,召为佑岳神,后来被列为东岳十太保之一,故又称之温太保。封其为东岳统兵、天下都巡检、五岳上殿奏事、急取罪人案玉皇殿前左元金翊灵照武盏王、佑候温元帅。不久,玉帝敕封他为"元金大神,并赐玉环一只,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这样可以自由出入天门,并奉旨巡察五岳名山,慈惠民物,驱邪伐妖,"东嘉之民敬而辅之"。后来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用其符召之法,为人除灾,十分灵验。宋代,温琼又被封为诣翊灵昭武将军正佑候、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

  在温琼传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又有了雷琼的故事。《北游记》第十九回,描绘的威灵瘟元帅,形象、法宝及武器均与温琼相同,只是姓名和出身有所不同。这个瘟元帅姓雷名琼,成神前是个卖豆腐的平民。说是雷琼所生括的班仃村众人作恶,惹恼了玉帝,玉帝派瘟神使者去灭班仃村。全村只有雷琼是个善人,有玉帝的旨意,可免一死。先派土地爷将内幕俱告雷琼。雷琼不愿独生,心想:如吊我先死,用我的死来救全村的人,岂不是更好。于是将土地爷手中的药抢而吞之,立刻四肢发热,瘟死在地。玉帝闻迅,大为感动,收其元神,还其体魄,并封他为"威灵瘟元帅",即擅瘟而死。还赐予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出入无门无拘无忌。后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将,凭借玉环和铁箭阵妖伏魔。故而民间道士为斋主作法祈禳时,都要供奉其名号。

  温琼的庙宇,有的叫做广灵庙,有的叫做温将军庙,大多分布在江浙一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浙江温州的忠靖王庙,俗称元帅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温琼的诞辰日,四方信徒纷纷前来祝驾,抬着他的神像在街上游行,以期镇耶祛恶,免除灾祸,此为当地流行的一种民俗。

  关元帅即关羽,又称"关圣帝君"、"伏魔大帝"。道教将其奉为护法四帅之一,并祀之为武财神(后有专介)。关元帅在宫廷和民间信仰极其普遍,世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惜称"关公" 、"关老爷"。

  关元帅信仰来源于三国时蜀国名称关羽,历史上的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今山西解虞县)人。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投奔刘备,起兵争雄,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败刘备,取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俘关羽,封为偏将军。后因阵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之围,封汉寿亭候。后挂印封金,仍归刘备。刘备占据四川建立蜀国,封为前将军,镇守荆州,战死后追谥为"壮缪候"。困他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其声誉不但在刘、关、张三兄弟之首,甚至后人为之立庙祭祀,跃居历代名将之上,成为"古今第一将",正如湖北当阳关陵的一副对联所云:"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从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不算太大。唐时间或见于传,称关三郎,为人鬼之流。宋以后,声名日彰,其身世逐渐被神化。如《历代神仙通鉴》称其生前是雷首山泽中的龙神,因吸黄河水救助旱民,得罪天庭,后转世成人,"忠义性成,神圣之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称其为青龙转世,降生时竖眼攒眉,超额长面,及长,身高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似抹砂,丹凤眼,卧蚕眉,力敌万夫。北宋末年,关羽被封为公(或谓真君),相传时为张天师属下神将。宣和年间(1119-1125年)封为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元时封王,即"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初封为候。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家人皆得厚封,并辅以丞相陆秀夫张世杰二位抗元殉国之大臣,以岳飞为元帅,尉迟恭为护法神。至清代,关帝信仰尤盛,被视为入关来明之佑神。顺治皇帝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总之从明至清,关羽均被列入国家祀典,目不囿于教门,被民间奉之为神。

  关元帅的形象,既是武神,又是财神,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庇护招财进宝之职能,目法力无边。尤其在清代,关元帅成为人神之首,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比肩。供奉其的庙宇数不胜数,清朝初年,已遍及天下,且名称不一,常见之名大致有: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庙、老爷庙等。又有专祀、台祀之分。专祀为祀奉关元帅一人,台祀则与岳飞、张飞、赵云、赵公明、二郎神、土地爷等神合祀,常见的有武庙(或称关岳庙)、三义庙、三义宫、七圣庙等。《除亥丛考》:"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在台湾,关帝有时还被称为"伽蓝爷"、"恩主公",庙宇众多,备受尊崇。相传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关帝神诞,是时各庙均人声鼎沸,香火旺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帝舜
下一篇:高温导热油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