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孟端胡同

孟端胡同是因明代应天府府尹孟端府第在此胡同而命名的。住在孟端胡同的是果亲王的后代,辅国公载卓,故称卓公府。府址在孟端胡同45号,虽不是王府,建筑也很精美、气派,是由三组平行的四合院组成的大院。

  • 中文名称 孟端胡同
  • 又称 卓公府
  • 由来 孟端府第
  • 地理位置 孟端胡同45号
  • 走向 东西走向

历史沿革

历史变迁

  位于西城区中部。东西走向。东起锦什坊街,西至阜成门顺城街。《京师坊巷志稿》:"卓述操挥答部置剂公第在孟端胡同"。卓公是谁?此人是果亲王的后人。世帮节毛区是倒散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是好差等右地娘真制雍正、乾隆两朝都很受恩宠的亲王。雍正元年先封为果郡王,虽为郡王,但明诏谕曰:"班在顺承郡王之上",在站班形式上,比"铁帽子王"之一的顺承郡王还要高,雍正六年晋来自果毅亲王。果亲王府在宫门口葡萄园,即育幼复散营注散啊保胡同以西,新开辟的平安大街以北一带地方。360百科北府后来为端王府担欢图某始办叫粉导上市、育幼胡同原名端王府夹道,即的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错兴端胡同

  果亲王府改端王府时,果亲王的世袭者实为辅国公,府第遂迁往孟端胡同,人称卓公第。

  果亲王允礼无嗣,雍正皇帝将其第六子果恭郡王宏将钟方毫罗组会瞻继之。卓公其后人也。实际上孟端胡同之卓公第,乃雍正皇帝孙子的住宅。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称:"弘功放严将洲尼微天露持小瞻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埒。御下严,晨起披衣巡视,遇不法者立杖之,兴兴已故无敢为非者。节俭善居积,尝以开煤窑夺民产。从上南巡,嘱两淮盐政高恒鬻措混外烟掌人参牟利,又令织造关差致绣段、玩器,予贱值。二十八年(1763)圆是园九州清宴灾,弘瞻后至,与诸皇子谈笑露齿,上(指乾隆)不怿。又尝以门下私人嘱阿里衮。上发其罪,并责其奉母妃俭薄,降贝勒跟形苗球盐行房边,罢一切差使,自是家居闭门,意抑郁不自聊,三十年(1765)三月,病笃,上往抚视。弘瞻于卧榻间叩首引咎,上执其手,痛曰:'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复封郡王,旋薨,予谥。"

  "子永瑹,袭。五十四年(1789)薨。谥曰简。子绵从,袭贝勒。孙奕湘,袭镇国公。历官司副都统,审比包谈队牛传温凯率哥广州、盛京将军,兵部尚书。加贝子衔。卒,谥属慎。子孙递降,以辅若非项乐敌轻苗材常国公世袭。

  按时《清史稿》所载,果亲王允礼之嗣子宏瞻,终为郡王。其子永瑹,袭郡王。《京师坊巷触英力手鲜争养生志稿》去:" 圣祖国统一十七子果毅亲王,无嗣,世宗(雍正)以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继之。卓公其后人也。"但《清史稿》中,宏瞻的后人,有郡王、有贝勒、有镇国公、有辅国公。但未云哪位辅国公是卓公。这在清朝历史上还是一个谜。

  这位清初辅国公的住宅,在明代的主人是谁?这一直是一个谜。是否就叫孟端呢?孟端又是何许人也呢?史书不详。明万历年间任宛平县太爷的沈榜,著书《宛署杂记》称,孟端胡同是他管辖范围内的一条街巷,被他称之为"孟端家胡同"。又有人考证,孟端是孟子的后裔,是一位任职于明初的文官,精通孔孟之道,称孟端公。

  但名未见经传。今孟端胡同附近有前楼、后楼、玉带之地名,疑与孟端宅第有关。是否就是当年其宅第内的遗名,有待专家考证。这一带都是住平房的居民,也许日后有一天拆平房、盖高楼深挖地基,会出土一件什么古物,能证实这位孟端家的身世。

现状

  孟端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西城区孟端胡同45号院,是破文物主管部门确定为北京保留的四合院中的一个,专家们认为是北京四合院中的上上品。孟端胡同甲45号作为45号四合院的一部分被拆了,不过45号院内仍住着人。45号院像孤岛一样站立在高楼大厦中间。华新民说,保卫胡同的民间人士仍希望剩余的45号院能继续保存下来。在他们看来,"迁建"只是给拆换了一个名,不能完成保护文化、传统延续的使命。

孟端胡同45号院

胡同文化

  金荫桓的祖先为康熙帝第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乾隆三年二月,果亲王允礼逝,无子,庄亲王允禄奏请以雍正帝第六子弘瞻过继为嗣袭果亲王。弘瞻生于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母谦妃刘氏。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乾隆帝让弘瞻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房事务。乾隆十七年六月让其管理造办处事务。弘瞻有较高文化素养,"雅好藏书,与怡府名善堂埒。"按礼亲王昭瞻《啸亭杂录》卷六记载,弘瞻"居家尚节俭,俸垧之积,至充栋宇。"还以"开煤窑夺民产" .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宴(殿)灾,弘瞻后至,与诸皇子谈笑露齿,上不怿。又曾以门下私人嘱阿里。上发其罪,并责其奉母妃俭薄,降贝勒,罢一切差使。"九月初四日弘瞻交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上缴果亲王金宝被广储司销毁。自是家居闭门,意抑郁不自聊。乾隆三十年三月病笃,上往抚视。弘瞻于卧榻间叩手引咎,上执其手,痛曰"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复封郡王。三月初八日去世,享年三十三岁,谥曰恭。弘瞻在乾隆二十八年降为贝勒,正是他离开官园果亲王府出居孟端胡同的直接原因。

  因孟端胡同果郡王府与王府仓胡同的贝勒府都是康熙帝位下皇子的府邸,同属二十四门,老人相沿称孟端胡同的果郡王府为南府和前府,王府仓的贝勒府为北府或后府。果郡王府的爵位世降一等。弘瞻长子永荼袭果郡王,长孙绵从袭贝勒。绵从在乾隆五十六年卒,绵律、绵同先后袭贝勒。再传绵律长子奕湘在道光十三年袭镇国公。初任散秩大臣、左翼近支族长,管理镶黄旗新营房、觉罗学。由广州副都统升将军,先后担任乌里雅苏台、广州、盛京 、杭州、成都将军、咸丰元年任礼部尚书 ,赏紫禁城骑马。而后作镶兰旗总族长、理藩院尚书、崇文门副监督、管理雍和宫事务、授经筵讲官。同治十一年,赏加贝子衔。光绪七年二月十五日卒,享年八十六岁,同治末年至光绪初年,果郡王府被称为湘贝子府。贝子衔镇国公奕湘长子载坤为末代辅国公毓铤(即金荫桓)的祖父,栾湘二子为承袭镇国公载卓。载卓两次派出守护西陵,作过散秩大臣、练兵大臣、专操大臣、十五善射大臣、值年大臣、阅兵大臣、管宴大臣、稽查坛庙大臣、右翼查城大臣,担任过右翼近支第二族族长、正经旗总族长。光绪三十二年三月授荆州将军,次年五月一日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这一时期的果郡王府被称为卓公府。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卓公长子溥佑袭爵,这时的果郡王府又被称为佑王府。溥生于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福晋系炒豆胡同僧王府贝勒那尔苏之女。民国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溥佑到东安市场游玩 , 饮酒醉死被抬回府中 , 因酒精中毒长逝,终年三十五岁。溥佑无子,以载坤之子,溥珍长子毓铤过继为嗣,民国八年袭辅国公 , 成为孟端胡同果郡王府的小主人,毓铤生于民国四年六月初五日,母亲为大兴县采育冯氏。因毓铤年幼, 公爷府中事务均由其母主持,其母在1956年去世,享年六十岁。

正在拆除的孟端胡同45号院

  孟端胡同

  果郡王府东边是府夹道 , 通小盆胡同 , 西边是顺城街 , 背后为大盆胡同 , 占有路北六个老门牌 21~26 号 , 其中 21 号院大门是堵死的 , 路南占一个门牌 30 号 , 共有房一百五六十间 . 《王公府第地址单》记载载卓府邸有房八十间 . 为什么有这么大出入呢 ? 因半数房屋出租。 . 辅国公载卓在世时 , 住 21 号院 , 而毓铤的祖父载坤住 26 号院。载坤因事殴打顺天府官员 , 获罪 , 被圈禁在宗人府高墙,而载卓之子溥佑载坤之子溥珍年龄相差两岁 , 都是三十五岁去世 , 爵位只能由四岁的毓铤来承袭。 毓铤遂搬到 21 号院居住 ,21 号院、 22 号院为果郡王府最为正规的院落。 22 号院门口有瑢慩、二门是垂花门 . 垂花门往东有便门可通 21 号院。 .21 号院堵死的大门做了库房。 . 第一进院有东西厢房。 . 北边是厅房。第二进院称上房,即载卓、溥佑的住所。第三进院子的正房为后罩房。 22 号院,第一进院北房为神殿。第二进院正房为影堂,供有祖先牌位等。第三进院北房西头为小影堂,供有载坤的牌位。 23 号院过去叫西花园,有西书房三间。不过在 1918 年卖给了罗某,罗某又有所建设。闽侯陈宗藩编的《燕都从考》二编 103 页注九记述:"吾友罗君雁峰购其西偏之花园为宅,树木深邃,颇极清幽。" 21 号院、 25 号院,房子不甚规整,有些零碎,早就出租了。 26 号院也比较规整。二门是垂花门。第一进院正房是厅房,厅房的两边都是花园,称为东、西花园。厅房后院正房是载坤旧居。毓铤生在此院。随着毓铤家壤衰落。 26 号院也出租出去了。 30 号院在路南,与 22 号院相对,是四合院,也是出租的

孟端胡同知多少

历史意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苹芳的眼里,孟端胡同不是一条普通的铁星赶仍右处灯胡同。它是一条有800年历史的胡同,是活着的元大都。

  1964年至1974年的十年间,他做了一古围供项工作,在元大都光益村脸著画延未品熙门到北土城之间进行钻探考古,证实了北京长安街以北的街道都是元大都城的旧街。此发现表明,明清的北京城因袭了元大都护正呢鸡的规划设计格局,将北京城的历史延长到800年。 孟端胡同在北京城成千上万条胡同来自里是一条普通的胡同,在这个胡同存在的几百年里,住过王侯但也住着寻常的百姓。

废弃的胡同

  徐苹芳摊开三张地图---元大都图、明北京图、清北京图,三个朝代里皇家宫阙发生很大变化,但北京的中轴线没有变,360百科街道依然是元大都定下的九经九纬纵横18条道路,北京的胡同也没有变,在长安街以北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东啊呢笔级西两道城门之间,平等布置着22条东西向平行的胡同,胡同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79米,靠大街的头一条胡同宽一点,达100米。这条规律就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在长安街以北的旧城内反复出现。

  孟端胡同就是这则即些平行排列的胡同中的一条。元大都被笔直的纵横大街分割出来的胡同方区被称为"坊"。唐长安的坊有坊墙,如一个个城堡,坊门晨开暮关;元大都则用幽静的胡同代替了坊墙。在明代的地图上,南阜城门内大街北到复兴门大街的孟端胡同所属的方区被称作"金成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孟称舜
下一篇:怛罗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