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来自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眼晶翻液笔入布安并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样季密自空里买奏,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0百科。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散架于溶础话号附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类型。产品的主导技蛋普季术必须属于已确定的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新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急屋织物技术、新材担看钢料技术三大领域。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以药月章当散待零执算来,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来自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具向那限失衡扬苏川反富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1988年8月,中360百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以来,至2012年9月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校夜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高新技术的判定
新界害钢副穿威回黄范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于国际比较的需要,也用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定义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并于1994年选用R&D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任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重新提出了高新川皮祖九剂护期技术产业的4分类法:即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等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香至红直易协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今静诗析际最路诗硫域。
此外,加拿大问抓来批煤府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取决于由研发经费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反映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法国则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济推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新价斯整技术产业。澳大利亚则将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制造作为判定的显著标志。
中国可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径货年和降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失带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呢局眼氢些松燃段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鲜明的特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仍包地改明著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无二以帝饭缺钱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来自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360百科辐射和带动作用。
1.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 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3. 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乡云量诗这秋架获赶病;
4.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
5. 培养、造就故品文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米益农即掉示念温失;
6.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
7. 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
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各承委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什职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掌氢需别啊表现列创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斤季官技术三大领域。
1991年,原国价家科技部规定科技管理部门在下列范围内确定为高新科技:
万安带皮编独卷己星终给(1)微电子和电子信息技队游术。
(2)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
(3)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4)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5)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
(6)能源科学和新能源技术。
(7)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8)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
(9)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
(10)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高新技术范围的确定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由国家科技部颁布。
APEC科技工业园区
自1997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压茶损补上围互西安、苏州、合肥、烟台、武汉、上海、深圳、成都和杨凌十个高新区向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以促进AP置亲件及告刚新谈EC成员与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显示出中国高新区走向世界的仅房扩析够革查握均钟哪决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选择有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送始声停油助斯快束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内容。发挥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机制灵活、人才终祖十胞呢政你审飞岁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园区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快园区的国际化进程。2000年以来,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联合认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苏州等20家国家高新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为加速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科技部自1995年开始依托国家高新区组建国家火炬计划探软件产业基地。集中地区软件产业优势,创造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化环境,推进软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和出口创汇。先后认定东大软件园、齐鲁软件园、西部软件园、长沙软件园、北京软件园、天津华苑软件园、湖北软件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福州软件园、金庐软件园、西安软件园、大连软件园、广州软件园、上海软件园、南京软件园、长春软件园、厦门软件园、合肥软件园和南软件园等19个园区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已经成为全国软件产业的支柱力量。
编 号 | 高 新 区 名 称 | 编 号 | 高 新 区 名 称 |
1 | 中关村科技园区 | 54 |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55 |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 |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6 |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 |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7 |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 |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 58 |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9 |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 |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0 |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 |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61 |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 |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62 |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 |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3 |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1 |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4 |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2 |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5 |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3 |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6 | 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4 |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7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5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8 | 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6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69 |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7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0 |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8 |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1 |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9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2 | 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0 |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3 | 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1 |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4 | 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2 |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5 | 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3 |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 76 |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4 |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7 |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5 |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78 |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6 |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79 |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7 | 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0 |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8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1 |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9 |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2 |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0 |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3 |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1 |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4 |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2 |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5 |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3 |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6 |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4 |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7 |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5 |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8 |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6 |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9 | 吉林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7 |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0 | 浙江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8 |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1 | 湖南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9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2 | 四川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0 |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3 | 福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1 |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4 | 山东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2 |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5 | 河南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3 |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6 | 云南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4 |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7 | 陕西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5 |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8 | 辽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6 |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99 | 河北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7 |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0 | 安徽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8 |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1 | 江苏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49 |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2 | 湖北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0 |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3 | 江西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1 |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4 | 江苏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2 |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5 | 陕西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3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106 | 黑龙江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在吸取国外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建立的一种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为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各项服务,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
中国高新区以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设施与机构,提供包括研发、信息、投融资、贸易、法律、担保、财务、评估、人才资源、国际交流与培训、产权及技术交易等多种创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创业中心已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纽带;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核心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始实施,《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全面实施。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取得新突破,股权激励、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的财税支持、技术转让税收激励、科技金融、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办等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创业板正式启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持的重点。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显著,在信息与空间、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先进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无线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若干高新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以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
国家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目前,我国启动了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截止2010年底,我国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8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72家,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48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59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35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8家,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及园区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亟待加强,对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装备等掌握不足,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有待加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亟需进一步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以自主研发创新为主,以引进吸收创新为辅"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的同时,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内诞生了一批以联想、方正、海尔、长虹、华为、远大等为代表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至2000年底,高新区内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1252家,其中超十亿元企业已有143家。一大批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高新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截止2000年底,据统计国家高新区内有企业20796家。
高新区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以人为本,依托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发展。高新区拥有一大批具有开拓创业精神、高速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精干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高素质人才。高新区聚成了56万科技人员,吸纳了52103名硕士,9358名博士和5615名留学人员,建立了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和250余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一批批经过拼搏创业,专业技能强、有创造性、有经营管理经验、志向远大的复合型人才和职业企业家在高新区茁壮成长。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五大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下,建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这不仅必要,而且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依据我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现实,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创新,尝试提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五大具有紧密联系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1)基础性支持体系。工作分析系统、获取与再配置系统、绩效系统、薪酬系统和培训与开发系统,这是一切人力资源教科书的基础性内容。但当这些基本理论原理同具有特殊性的高新技术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相结合时,这些理论原理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变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特指性理论--该理论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企业知识型员工其工作分析、获取与再配置、绩效、薪酬、培训开发等为研究对象,以形成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分析管理、获取与再配置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建立3P系统(工作分析系统、绩效系统、薪酬系统)是基础性支持体系的重点,难点是3P系统应用中几者内部流程及相关要素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几者如何保持某种合适的联系,尤其是做到绩效评价与薪酬待遇等的一致性。
(2)创新性支持体系。创新是各类组织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它的创新则是其灵魂,这是由高新技术企业及员工特点所决定的。但现行的企业创新大多局限于制度创新上,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员工培育、成长、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没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应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员工特点,不仅仅注重单一的制度创新,还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基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体系,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当作一个整体来指引人力资源方向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等。换言之,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人力资源效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实现基于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突破,使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管理企业员工创新活动的层次,可以极大地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以及引起管理方式的相应变革,这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性意义。
(3)战略性支持体系。产业集群、高新区管理模式、企业战略等,是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重点领域,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我们需跳出这类研究束缚,尝试把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同产业集群、高新区管理模式、企业战略等结合起来,确立起立足于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战略、立足于高新区管理模式的团队管理优化战略、立足于企业战略(核心是技术创新战略)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这样的支持系统。很显然,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相应的人才区域聚集战略需要体现特定政策意义和管理含义才更为有效;高新区成功的管理模式在于实现结构性优化的团队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政府与产、学、研具有紧密利益关系的合作共同体;建立好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契合机制,才会保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效性及降低管理成本。
(4)平台性支持体系。我国高新区在科技中介能力建设中的共同特点,都把建设重点和评价标准放到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上,而未怎么关注科技中介自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导致科技中介人力资源能力不强而影响到服务与转化能力。因此,需要加强科技中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应实现从只强调提供优质服务到更强调内部人才配置、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变,建立起"内部配置、外部服务、战略联盟、网络支持"的人力资源运行新机制,使强化科技中介人力资源能力成为增强科技中介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突破高新区在专业孵化器人才问题上只注重吸引人才的局限,促使专业孵化器不仅注重吸引人才,而且同时也注重孵化人才,通过建立人才引进与人才孵化并进机制,重点采取人才租赁、交流沟通、高端培训、指导和监督等运行方式,来增强专业孵化器的人力资源能力。从而使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各类科技产业园等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形成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中介、专业孵化器人力资源体系。平台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对高新区科技中介、专业孵化器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预警性支持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及人才的特殊性奠立了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必要性的特殊地位,使规避人才各类风险及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和保证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成为可能或现实。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①基于平衡记分卡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劳动生产率;培训支出比;信息沟通效率;公司治理结构;激烈约束机制等。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财务、客户、业务流程、企业战略目标等的高度结合;②基于数理统计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由人力资源总量决策预警体系、工资成本决策预警体系、人力资源结构决策预警体系、专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成本控制决策预警体系、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能预警模型、员工忠诚度预警体系、员工满意度预警体系等八大系统构成。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在于量化度高、科学性强。选择基于平衡记分卡、数理统计等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指标进行危机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其操作方法和效果有所不同。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可以区分为技术路线和实战路线两个方向,前者着眼于危机预警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控对策;后者着眼于整体性人力资源整合、愿景式组织构筑以及人力资源制度化管理等。采取技术路线和实战路线相结合的方式使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更为科学合理因而也更为有效。
在高新区完善体系、优化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基础上,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将保持在平均年增长30%的速度,200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911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成功发射卫星5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5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8932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93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77个,已累计完成对4.7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3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91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304项,其中新制定673项。全国共有各类气象台站9881个,其中自动观测站7246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40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1个。全国共有8376个海洋观测站、监测站位。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67种,测绘图书497种。(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0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日臻成熟,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创新体系和整体功能齐备,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强劲,拥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基本完成创新建设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实施高新区、产业带和密集区的发展战略,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业园区将脱颖而出,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将蓬勃发展,4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将初显轮廓,基本实现高新区点、线、面的纵深战略发展,形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将占到中国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的20%以上,为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