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康定小檗

康定小檗(学名:Berberis kangdingensis Ying)是小檗科,来自小檗属落叶灌木,高约1米。枝淡黄褐色,圆柱形或具条棱,茎刺细弱,五分叉,淡黄色,叶纸质,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单生;花梗无毛;花黄色;外萼片椭圆形,内萼片倒卵状长圆形,花瓣倒卵形,浆果近球形,顶端无宿存花柱,密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11月。

福衡来讲却伯顾布于中国四川。生于山技布坡岩缝。海拔2600-3400米。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康定小檗
  • 拉丁学名 Berberis kangdingensis Ying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简介

  种中文名来自:康定小檗

康定小檗

 际见术 种拉丁名:Berberis解黄吗石吸交我里kangdingensisYi360百科ng

  科中文名:小檗

  科拉丁名:Berb节任eridaceae

  属中文名:小檗属

  属拉丁名:Berberis

  命名来源:[actaphytotax.Sin37⑷:349.1999]

  中国植物志:29:084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模式标本采自康定。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1米。茎具密集分枝;枝淡黄褐色,圆柱形或具条棱,被微柔毛,具稀疏黑色疣点;茎刺细弱,五分叉,有时三分叉,淡黄色,长5-10毫米。叶纸质,狭椭圆节待病为要尽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千示杨最乱海菜因换前毛急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中脉隆起,背面黄绿色,不被白粉,中脉来自明显隆起,两面网脉显著隆起;叶缘平展,全缘,每边偶有1-2刺齿;近无柄。花单生;花梗效加做特长4-5毫米,无毛;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椭圆形,长约4.5毫米,宽360百科约3.5毫米,内萼片倒卵状长圆形,长约5.5极报毫米,宽约4.1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1毫米,先端缺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椭圆形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稍延伸,先端圆钝;子房含胚珠6-7枚浆果近球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8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密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迅测士吧旧带10-11月。

生长习性

  生西抗于山坡岩缝。海拔2600-3400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康定古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