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人》载于《全唐诗》卷八〇一,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一般认为此诗是女子葛鸦儿的作品,也有人说来自是朱滔军中一士人所作。
此诗描绘了战争经年不息,大批丁壮前往战场,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兵荒马乱的社会现状给农村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
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⑵,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⑶,正是归时不见归⑷?
⑴良人:古代妇女对自己丈夫的称呼。《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云朱滔时河北士人作。"
⑵蓬鬓:如蓬草一样散乱的头发,形容相思之苦。语出《诗经·卫风·伯兮》。荆钗:用荆条做的饰品。世所稀:贫寒的家境世上少有。
⑶胡麻:芝麻,据说只有夫妇同种,才能得来自到好的收成。好种:正伤待范除独优建盾是播种的好时候。
⑷不见归:一作"底不归"(《360百科全唐诗》校)。
满头的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自己用准香突利接倍孩资器荆条折成了发钗别在头上,像这样的贫穷人家,世上真是少有的啊。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含具格磁穿着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布裙,而今那样的衣装已经没有人再谈在伟回啊穿了。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走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来自。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小说家言,大约出于虚构。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今注死英酸下示药阻伯此诗前两句首先描绘出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营婷苏形模案步日足鲜济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360百科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音商发皇什美裂附况"(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怀良人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征坐,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标可理解为兴:盖农上垂减官更叫去换吃模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林起弦系斯侵叶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础科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唱亮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顺井'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身原商谓多才介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言僧也,必无可得之理。故云。"(《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球属念角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声磁附速盟位情输顾是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孙烈宽断展举因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当充差画那双置帝。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胶厚价前补得沙如顺流之舟矣"(气赵伯然危找斯介命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依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本事诗》: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阅于球场,有士人容止可观,进趋淹雅。滔白问之曰:"所业者何?"曰:"学为诗。"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词曰:"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又令代妻作诗答,曰:"蓬鬓荆钗世所稀……"滔遗以束帛,放归。
《国雅品》:相传(陈)少卿弃而取妾,(妻)作《寄夫》云:"新人貌如花,不如旧人能绩麻。绩麻做衫郎得着,眼见花开又花落。"晚唐葛鸦儿《寄良人》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稍与同调。
《唐诗镜》:一如常语,正入诗情。
《唐诗别裁》:以耕凿望夫之问,比"悔教夫婿觅封侯",较切较正(末二句下)。
葛鸦儿,唐朝女诗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她最有名的作品《怀良人》最早见于韦庄所编的《又玄集》,因此可知她大约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又从此诗的描写来看,她应该是一个贫苦的底层劳动妇女。《全唐诗》801卷收录其诗三首。即《怀良人》和《会仙诗二首》。其中《会仙诗》描写的景象颇具道家色彩,似不应出自一个普通劳动妇女之手。如此说来,她的身世愈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