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徐薯25

徐薯25-2是一个甘薯高淀粉新品种,2001年在海南甘薯育种基地,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来自徐薯18自然开花放任授粉后后代中筛选出。

  • 品种名称 徐薯25
  • 作物种类 甘薯
  • 品种鉴定编号 国鉴甘薯200700
  • 选育单位 徐薯18×徐781
  • 省级审定 无

基本信息

  品种名称:徐薯25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鉴定编号:国鉴甘薯200700

  选育单位: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徐薯18×徐781

  省级审(认、鉴)定或来自登记情况:无

特征特性

  该品系地上部茎叶全部淡绿色,薯蔓短(80-100厘米),茎偏细(2-3毫米),也片小(8×12厘米),心形无齿,分枝多(6-8个)通风透光好。结薯早,整齐而集中,单株结薯数中等,大360百科中薯率高(95%以上),薯块长问课往宗油几马修压垂象纺锤型,红皮白肉,少有紫晕。春薯烘干率(28.15%)和出粉率(16.17%)与徐薯18相当,薯形美观。薯块萌芽性好,略好于徐薯22,苗多、苗匀、苗壮。该新品种耐寒、耐涝,高抗甘薯根腐病,中抗甘薯茎线虫病和黑斑病,适于黄淮薯区和北方薯区作春、夏薯栽培。但其生长后期长期受温光条件影响明显,光照条件不足时干物率稍低,湿度较大时薯块上半部有萌芽现象。

产量表现

  徐薯25参加国家甘薯品种北方薯区试验,2004年鲜薯平均亩产1682.11公斤,居第9位,比对照减产1械条3.00%;薯干平均亩产544.96公斤,比对照增产1.97%。2005年鲜薯亩产1797.59公斤,比对照减产3.79%;薯干亩产577.48公斤,比对照增产1来自3.21%,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鲜薯亩产1739.85公斤360百科,比对照平均减产8.47%,居第8位;薯干平均亩产561.22公斤,比内船异对照增产7.46%,便资例斤密孔争为居第5位。平均烘干率为32.17%,比对照徐薯18高4.63个百分点。转给加2006年生产试验结果:鲜薯产量三点平均2531.3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3.0%;薯干产量平均899.干各道讲往风获单3公斤,比对照增产端光庆场个代构快汉22.8%;烘干率在三个试点均比对照高,平均烘干率35.3%,比对照徐薯18高5.2个百分点。

栽培要点

  徐薯25萌芽性好,排种量可适当控制排种量,注意高剪苗或高温愈合防治黑斑病。该品种属中长蔓型,密度以3300株~350任面0株/666.7m2为宜。注意排涝降渍,确保重管临丰产丰收。

鉴定意器集社兴物技显果规曾裂

  国家甘薯品种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4年~2006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建议在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推广种植。其他省区(市)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区均可种植。

选育机构

  建设在徐州农科院内的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是引领全国甘薯产业技术衡践背题为征反剂议创新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额英备以专鸡时所、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甘薯脱毒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甘薯种质徐州试管苗库、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甘薯国外智力引进示范推广基地、徐州甘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员儿渐书刘等国家甘薯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均建于其内。业内专家誉磁均投弦负称"世界甘薯在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

  甘薯研究中心现拥有1200余份种质资源,按照国际规范标准,建立了种质束念管理数据库,为我国独一无二的试很宗非通走信计握管苗保存库和田间保存圃相结合的国家甘薯种质基因库,担负教围胶振仅负买马研着为全国育种单位提供优异资源和国际种质交换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育种单位利用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筛选的优良亲本已育成九某准密处识存30多个品种;自主育成新大紫、徐薯18、徐紫薯1号、徐薯22至徐薯27等13个甘薯新品种,特别是高产抗病品种徐薯18育成后,彻底打破了我国甘薯生产用种由日本品种(冲绳百号)一统天下40余年的局面,徐薯18年最高推广面积达2299.5万亩,据农业部种子总站统计,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自育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甘薯良种推广面积的50%左右,累计经济效益达120多亿元;针对甘薯生产普遍存在病毒病的严重问题,开展了甘薯病毒汰除、检测技术及脱毒苗生产程序的研究,该项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增产率最高可达80%以上,使农业高新技术直接用于生产,促进了我国甘薯产业一次新的革命;研创的主要品质分析方法和标准、根腐病室内鉴定方法、品种抗旱鉴定方法等正在全国推广应用;编写出版甘薯论著12部,创办的《中国甘薯》专业刊物已出版8卷,发表研究论文420余篇;取得科技成果23项,包括国家级成果5项,部省级成果11项,其中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徐薯18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闻名于全世界;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荣获1998年度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薯脱毒薯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薯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及育种利用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薯脱毒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亚蔬甘薯资源材料的引进利用及苏薯7号等品种的选育推广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激荡辉煌的足迹无不印证着农科院人的高尚与睿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巨日
下一篇:徐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