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张掖鼓楼

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来自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张掖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360百科进深3间,底宽16九圆学面弦他仅电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见黑兴随福常找春异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婷才级云使去多米,楼为三是班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茶关史七风格的古建筑。

  • 中文名 张掖鼓楼
  • 台底宽 32米
  • 高 9米
  • 底宽 16米

发展历史

  张掖鼓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心。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题适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

建筑特征

  鼓楼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砖包砌,基部衬砌石条,台顶砌有一米高的女墙,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来自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门洞顶部砌5层砖券,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分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为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钟鼓楼东南角有唐钟一口,铸有图案,每层6格,上层其中3格为飞天,飞天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露脚,手拿花束;中层6格,其中3格是朱系油坏变刑雀、玄武;下层6格,其中3格是青龙白虎。全钟只有图案,无文字,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360百科超的建筑技艺。

文物保草必静味义长怀

  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文力
下一篇:怀安县昭化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