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来自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360百科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在山常于洪防治规划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远期以植物措施为主。2006年10月27日,国区练委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利块烈精年水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操分统对右又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
山洪
shān hóng
山洪是山来自丘区特殊的洪水,群众习惯称之“发蛟”。洪水历时一般几十分钟到1-2个小时。
[m以表ountain torrents] 因暴雨等原因引发的山区大水、山洪暴发
1 因积雪融化或大雨之后,自山上突然奔泻而下的山洪大水。 续范亭《南泥湾概况》诗:“雨后幸无360百科山洪暴,沟涧潺潺有细河。”卫会回子倒时信语萧乾《万里赶羊》:“ 新疆 有雪山,天一放晴,有山口子的地方重往样名减雷目众探必然有山洪奔下来。”李准《耕云记》五:“暴雨下来后,有山洪暴发,为了全县安全,水利局研究,把全县水库里的水都要放掉。”
2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跟帝沙甚至石块等,常军纪什误胶环急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危害很大。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永鱼核模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演千盾溶活希胶印将原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山洪山洪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通过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应对不同类型的山洪草灾害必须采取不同的、与之相应的防治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山洪在山洪防治规划中干座解民犯的完告兵,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远期以植物措施为主。
200括感6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连式批复了《全国山世推斤清局还笔夜棉处器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没有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容的历史,将为山洪灾害宣活营棉混简班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大执牛额员换棉压领道赵大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开展。
《全国山洪孩留血很白宜胞头板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由国务院有关倍剂肥苦普电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组织实施,计划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室思航呢回音合红顾并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使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区,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森林覆盖条件
大范围树林、毛竹覆盖,汛期当暖湿空气携带大量水气,达到林区上空,与林区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锋,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
降雨激发山洪的现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下面的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湿气流遇山体阻挡,产生暖湿气流上升运动,在山顶和迎风坡形成冷暖锋面产生雷暴雨。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发了。
山洪山洪的成因除山体结构条件外,主要是喇叭形河口地形所致,形成短历时雷暴雨,引发山洪。
山洪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例如:1933年12月31日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地区降暴雨引起山洪,冲毁房屋400栋,淹死40人,损失5000万美元。1934年7月11日在日本石川县下平取川的一次暴雨山洪,一之濑村及赤岩村被淹没,有50余人下落不明,福冈金泽市营第二发电所全部被冲走。在中国山西省平顺县东当村,1956年8月2~3日降暴雨,在流域面积仅1km2的狼郊沟内山洪暴发,造成沟崖坍塌,堵塞沟道,形成天然水库,随后挡水坝体突然溃决,村内43户92人和109间房屋,财产全遭毁灭。
山洪防治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确保重要城镇安全,确保重要交通干道和通信干线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搞好山洪防治,实现工作目标,必须扎实开山洪展好两项基础工作。
一是合理划分山洪影响区域。针对各地的气候和地质及地貌条件,在认真分析历史山洪灾害造成危害的基础上,确定山洪易发区,做到胸中有数,这是山洪防治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性的程度大小,一般将山洪易发区划分为危险区和警戒区。
山洪危险区是指已发生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河道两岸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低洼地带或洲滩;警戒区是指经监测一旦遇到强降雨时,极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河道两岸20年一遇洪水位至历史最高洪水位之间的地带。
二是探索规律,科学确定灾害特征雨量。由于山洪是由降雨形成的,因此,科学确定山洪致灾的特征雨量是山洪防治,特别是制定山洪防御方案的关键依据。一般可根据当地下垫面条件和对历史山洪灾害形成及演变过程的分析,确定警戒雨量和危险雨量。
警戒雨量是指当一定时段降雨达到某一特征值,且如果降雨仍继续,即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雨量;危险雨量是指当一定时段降雨达到某一特征值,即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的雨量。特征雨量一般按1小时、2小时……6小时来划分降雨时段,并分析确定出相应的特征雨量,具体划分和确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
一是正确处理避灾与治理的关系。山洪及其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往往使人们防不胜防,措手不及,而且也极大地增加了治理难度。因此,必须坚持避治结合,避重于治的原则;必须坚持使人们远离山洪,主动避开灾害这一指导思想。在思想认识上要以单纯拒山洪于山洪门外转变为使人们远离山洪,真正做到主动避灾,从根本上减轻灾害损失。与此同时,对治理任务相对较轻的地区,必须加大治理的力度。
二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山洪防治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特别是由于山洪影响区内人口较多,要在短时间内实施避灾措施,全部外迁到安全地区的工作量十分巨大,也不现实。同时,山洪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分步实施。因此,对这些地区当前必须采取以防为主,辅以相应治理措施的方针,当务之急是要落实好山洪防御方案,并根据防治规划,逐步实施避灾和治理措施。
三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必然日益加快,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山洪影响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危险区、警戒区内不能规划居民区;其次是危险区内不能规划兴建企业及基础设施;三是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开警戒区,如非从警戒区经过或非在其中建设不可时,除对企业和基础设施本身要采取山洪保护措施以外,还必须对企业或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诱发的山洪灾害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
对于不同类型灾害的形成过程各异,在治理过程中要分别采用相应措施。
从集中暴雨-边坡变形-滑动-高速运行-灾害形成的过程中,滑坡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变形过程,在灾害发生前有预兆,滑坡体后缘有明显的裂缝,前缘有局部小型崩塌。可以通过勘测调查确定滑坡危险区域,在危险区域内严禁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由于滑坡体在高速滑动中破碎形成泥石流,在滑坡体下游相当范围内应设定为警戒区,超过临界雨量时采取紧急转移的措施。
从集中暴雨到边坡崩塌的过程较快,一般事前无预兆,按边坡稳定性计算也只能作出相对稳定与不稳定之分。在降雨过程中稳定性系数不断变化。一般可以确定崩塌土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将该距离之内设定为危险区,严禁在此范围内建设永久建筑物。边坡崩塌后形成松散堆积物,暴雨过程中崩塌土流动化形成稠性泥石流,应将可能出现泥石流流动的区域划定为警戒区,当暴雨超过临界雨量时采取紧急转移的措施。
松散堆积物在长历时降雨过程中向沟口大量输送,使沟口淤积严重。同时,坡面植被在乱砍滥伐中减少,坡面侵蚀模数较大,沟床淤积抬高。另外,人为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减小,一旦山洪到来,河床又来不及冲刷下切,山洪水位升高,漫溢造成山洪灾害。治理淤积漫溢型灾害,一是采取植被措施,减少坡面侵蚀;二是疏浚河道,清除障碍物;三是加高堤防,提高行洪标准。
长历时降雨会形成很大的径流,流量暴涨。由于卵石河床难于冲刷下切,洪峰水流淘刷两岸底部,产生崩岸,并不断拓宽,崩岸后退形成山洪灾害。治理冲刷溃决型灾害的最有效方法是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洪峰;其次是护岸或加固护村埝。
控制泥石流爆发的主要对策是减少流域内固体物质的积储,其根本措施是减少地表侵蚀。对于天然坡面的表面侵蚀,主要依靠还草还林、改变坡地耕作方式等措施来控制;来自沟床冲刷及陡坡崩塌等的侵蚀,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工程措施加以控制。在沟道中修建拦沙坝,只能使局部地形坡度减缓,一个坝所能控制的距离很短,常需在沟道上修建多个淤地坝。对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松散堆积物,建拦沙坝拦截起来,或者,限制人类的某些活动等措施才能有效治理泥石流沟。
汛期4-9月,特别是主汛期6-8月,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内有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所以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
山丘区小流域因流域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坡降大,流程短,洪水持续时间较短,但水位涨幅大、洪峰流量高。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山洪暴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
溪流源头或沟谷两侧具有较高的临空面,经常出现崩塌。复杂的地质结构、大量地表松散固体物质是加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在暴雨中心范围内,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沟同时形成泥石流。
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定量判别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差,防御难度较大。
山洪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是特指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为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山洪可分为一般山洪、高含沙山洪、稀性泥石流和稠性泥石流。一般山洪流体的密度>1.1t/m3、高含沙山洪为1.1-1.3t/m3、稀性泥石流为1.3-1.8t/m3、稠性泥石流<1.8t/m3。
山洪如果从降雨到灾害的形成来区划,则可分5种成灾类型:高速滑坡型、崩塌流动型、淤积漫溢型、冲刷崩岸型和松散堆积物型。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质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气象水文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人类活动因素:
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
暴雨也可能会导致山洪暴发,如果出现暴雨天气时你正在山区,发生山洪时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冷静,尽快向上或较高地方转移。2.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3.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4.如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在山区,突遭暴雨侵袭,河流水量会迅速增大,很容易爆发山洪。山洪具有突然性和爆发性强的特点。
在山区行走和中途歇息中,应随时注意场地周围的异常变化和自己可以选择的退路、自救办法,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撤离现场。
1、受到洪水威胁时,应该有组织地迅速向山坡、高地处转移。
2、当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脱离现场时,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山洪暴发时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在山丘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多人,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
5、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做水上转移。
6、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拆断,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7、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注意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避免发生传染病。
平原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
8、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尽量稳定好他们的情绪。
9、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10、利用竹木等漂流物将家人护送漂流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或较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