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镇,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位置在平原县西部,东与王打卦镇相连,南与腰站镇相邻,西与夏津县雷集镇、武道积城县武城镇接壤,北与王杲铺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恩城镇户来自籍人口为59000人。
明洪武二年(1369年),恩州改为恩县;198360百科4年5月,改为恩城镇。 截至2020年6月,恩城镇辖9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四街。
2019年,恩城镇有工业企业126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3个。
明洪武二年(1369年),恩州改为恩县。
1956年,恩县撤销,来自所属乡村划归周边县,县城驻地划归平原县,称恩县区。
1958年9月,成立恩城公社。
1984年5月,改为恩城镇。
2011年末,恩城镇辖23个社区:西城社区、南城社区、东城社区、红运社区、滨河社区、恩北社区、360百科河东社区、耿贤社区、南于社区、马颊河社区、大军营社区、秦夏社区、南十里铺社充米胞区、沙河社区、五里铺社保准电教奏富兰注志基区、八里河社区、周李社区、北十里铺社区、金麦社区、闵韩社区、六合社区、雷魏社区、刘官社区;下设9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恩城镇辖9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四街。
八里河社区八里庄村 | 河东社区大杨庄村 | 六合社区东屯村 | 秦夏社区后夏寨村 |
八里河社区郭杨村 | 河东社区付家庙村 | 六合社区徐庄村 | 秦夏社区前夏寨村 |
八里河社区石庄村 | 河东社区小杨庄村 | 六合社区叶庄村 | 秦夏社区秦庄村 |
八里河社区于官庄村 | 河东社区银王庄村 | 六合社区展庄村 | 秦夏社区王庄村 |
北十里铺社区(北)十里铺村 | 河东社区榆林庄村 | 马颊河社区郭庄村 | 沙河社区高庄村 |
北十里铺社区付庄村 | 红运社区(西)赵庄村 | 马颊河社区刘宁口村 | 沙河社区耿家堂庄村 |
滨河社区北站村 | 红运社区大洞子头村 | 马颊河社区门吴村 | 沙河社区小屯菜厚困打论村 |
滨河社区军海庄村 | 红运社区刘匠村 | 马颊河社区元官屯村 | 五里铺社区配五(南)铁匠村 |
滨河赵如界探治社区马庄村 | 红运社区五里庄村 | 闵韩社区韩庄村 | 五里铺社区陈庄村 |
大军营社区大顶属业具董庄村 | 红运社区小洞子头村 | 闵韩社区闵庄村 | 五里铺社区梁庄村 |
大军营社区纪庄村 | 名快冲死烟前杆北 红运社区姚庄村 | 春菜述兴孔金景花他渐车 南城社区道口村 | 五里铺社区孙讲庄村 |
大军营社区军营村 | 金麦社区陈营村 | 南城社区郝庙村 | 世觉军兵十就革判他 五里铺社区五里铺村 |
东城社区东关村 | 金麦社区吕井村 | 南城社区南关北街另煤受观帝指渐迫村 | 五里铺社区闫家庙村 |
东城社区后善户村 | 金麦社区滕庄村 | 南城社区南关南街村 | 西城社区大北关村村 |
东城亚础土主他师胞社区刘庄村 | 金麦社区小董庄村 | 南城社区姚园村 | 西城社区东四街村 |
东城社区前善户村 | 适满地触华应课新雷魏石社区东烟台村 | 南城社区左庄村 | 西城社区西关村 |
东城社区小褚庄村 | 雷魏石社区雷庄村 | 南十里铺社区(南)马庄村 | 西城社区西四街村 |
恩北社区(北)铁匠村 | 雷魏石社区孙石匠村 | 南十里铺社区(南)十里烟原部格黑铺村 | 西城社区西于庄村 |
神联吧衣早组 恩北社区东于庄确衣局养富行命例村 | 雷魏石社区魏庄村 | 龙承的青油 南十里铺社区马王庄村 | 西城社区小北关村 |
恩北社区申庄村 | 刘官社区东刘王村 | 南十里铺社区庞营村 | 周李社区大庄村 |
恩北社区邹庄村 | 蛋坏激攻称批无护湖 刘官社区芦官庄村 | 南于社区河圈村 | 周李社区小庄村 |
耿贤社区耿庄村 | 刘官社区西刘王村 | 南于社区胡庄村 | 周李社区周全庄村 |
耿贤社区孙贤庄村 | 刘官社区西烟台村 | 南于社区新庄村 | / |
耿贤社区王大王村 | 六合社区(南)赵庄村 | 南于社区翟庄村 | / |
耿贤社区肖庄村 | 六合社区陈屯村 | 南于社区赵于村 | / |
恩城镇地处平回由儿岩树钢持哪原县西部,东与王打卦镇相连,南与腰站镇相邻,西与夏津县雷集镇、武城县武城镇接壤,北与王杲铺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
2011年,恩城镇有耕地面积88624.6亩。
2011年末,恩城镇总人口5739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500人,城镇化率15%。另有流动人口2800人。总人口中,男性28965人,占50.5%;女性28430人,占49.5%;14岁以下10216人,占17.8%;15-64岁33289人,占58%;65岁以上13890人,占24.2安建进波气我粉科晶排%。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6062人,占99.9%;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0人。
2017年末,恩城镇常住人口为57275人。
截至2019年末,恩城镇户籍人口为59000人。
顺滑 2011年,恩城镇完成财政总收入0.3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比上年增长4来自5.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0万元,增值税1950阻月室呀义调坚德万元,企业所得税650万元。人360百科均财政收入5493元,比上年增长46%。
2019年,恩城镇有工业企业126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3个。
2011年,恩城镇农业总产值达7.2亿元,农业生械果天毫修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0%。
恩城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架8.4万吨,人均737.2千克,其中小麦3.6万吨,玉米危参倍象孙顺块云向4.8万吨。蔬菜主要有大棚黄瓜、西红柿、中棚韭菜、橄榄、小拱棚蔬菜及眼形李笔酸备其他陆地菜。
恩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9万头,年末武余喜值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1.1万只,年末存栏0.6万只;家禽饲养量22.4万羽。
2011年,恩城镇工业总产值达36.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2%。工业企业126季道出牛修家,职工8990人;实绍围式武话称止现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2011年末,恩城镇有商业网点18个,职工500人道独。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派约笑额36000万元。
2011年末,恩城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证护眼图破11所,在校生3185人,专吗顶行固溶免语未证先应任教师29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恩城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19.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任重见杂建元丝。
2011利掉年末,恩城镇有文化站1个犯穿黄之械侵听,村文化活动中心4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5户;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8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0人。2011年末,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0.48万户,入户率达36.9%。
2011年末,恩城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85.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恩城镇有镇卫生院2个,门诊部(所)36个;病床1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29张,固定资产总值7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5名,其中执业医师50人,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4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9万人次。97个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恩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户,人数20人,支出33600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33户,人数2092人,支出188.3万元,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长31%。敬老院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30人。社会福利费220元,比上年增长17%。社区服务设施5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慈善分会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3.8万元,使3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45万人,参保率达98%。
2011年末,恩城镇有邮政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680万元。移动、联通、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8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66%;移动电话用户30000户;互联网用户1200户。
2011年末,恩城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3.85万立方米,排水管道5000米。
2011年末,恩城镇有花坛60个,绿化面积80000平方米,有绿地12000平方米。
恩城镇有105国道、315省道和318省道3条公路干线交会穿越。2011年末,镇区有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120班次,日均客运量3000余人次。
恩城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为原恩县县城而得名。
文昌阁位于德州市恩城镇县立第二中学院内,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十年(1721年)曾两次修葺。其建筑形式是:约10米见方的高台,周围用青砖扁砌,高3.5米,上面又有80公分高的十字花砖垒花墙为正方形,坐北朝南,顶为木架结构的"阁"建于高台之上,青瓦翘角,尖顶之上竖着一个亚腰葫芦形的白色"塔尖",阁内奉有"文昌帝君",西北角有朝北角门,砖筑的阁楼,入内便是"马道式"的坡梯,踏步而上,既可凭栏赏景,又可拜谒"文昌"。
2020年7月,恩城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12月,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拟确定为山东省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