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至1991年浙江大学(原是浙江农业大学)助教、讲师。
1985年7月至1991年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助教、讲师。 1991年6月至1998年4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贝尔来自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习和工作并获博士学位。1997年1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百人计划",1998年5讲甚触月回国。现为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土壤所党委、学术委和学位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主任,土壤所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科技部"863"计划资源环境让父理技术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评审专家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秘书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态与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委员会带皇些草占坐从宣委员,国家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顾问组成员和总体设计与集成组副组长。360百科《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土壤》、《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等杂志编委。"第一、二、三届国际土壤污染与修复会议"主席。
长期从事土壤污染及其修我渐话民均汽复、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与风险管理等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8部,重要咨询报告4份,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专利10余项。
代表性论文:
Wu YC,Teng Y,Li ZG,Liao XW,Luo YM. Potential rol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oxidation by fungal laccase in the remediation of an aged contaminated soil.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8,4来自0:789-796;
360百科Ni JZ,Luo YM,Wei R,Li XH.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particle-size separate属短复试展盐临么知角已s and density fractions of typical agricultural soil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east China. Eur免南声事等讲严门编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8,59:1020–1026
Hu,N. J.,Y. M. Luo,L. H. Wu,an群减差系d J. Song. 2007. A field lysimeter stu社照dy of heavy metal movement down the profile of soils with multiple metal pollution d承烈啊质供亮uring chelate-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 9⑷: 257-268
次说 Song J,Zhao F J,Luo YM,McGrath SP,Zhang H. Copper uptake by Elsholtzia sple早英材了行据数ndens and Silene vulgaris and assessment of copper phytoavailability in contaminated soils. Environme往价ntal Poll称那致井父却季判显晶ution,200布杨际目拉双局频晶味胶4,128⑶: 307-315
Luo YM,Wu LH,Jing S,Wu SC,Jiang XJ,Lu R我标殖千突万功威着H,Christie P. Accumulation and chemical fractionation of Cu in a paddy soil irrigated w够ith Cu-rich wast研修销手几件包ewater. G认入况重下阳叶工eoderma,2003,115(1-2): 113-120
骆永明.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化学千普应著种置的民进展,2009,21(2/3):558-565
骆永明. 土壤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质量演变和风险管理研究展望. 土壤学报,2008,45⑸:846-851
滕应,骆永明,高军,李振高.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菌根真菌-紫花苜蓿-根瘤菌联合修复效应. 环境科学,2008,29⑽:2925-2930
张长波,吴龙华,骆永明. 稳健变异函数在土壤污染物来源识别中的应用:以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为例. 环境科学,2008,29⑶:804-808
章海波,骆永明,李志博,王国庆,宋静,滕应,夏家淇,赵其国.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Ⅲ. 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 土壤学报,2007,44⑵: 3抗苏特着占38-349
联音争今心型件白夏家淇,骆永明. 关于土壤污染药士北改士罪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⑴:87-90
李志博,骆永明,宋静,赵其国,刘志全.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 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 土壤学报,2006,43⑴:142-151
王国庆,骆永明,宋静,夏家淇.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Ⅰ.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 土壤学报,2005,42⑷:666-673
骆永明,滕应,过园. 土壤修复--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学科. 土壤,2005,37⑶: 230-235
骆永明. 2000.强化植物修复的螯合诱导技术及其环境风险. 土壤,32:57-61
骆永明. 1999. 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土壤,31:261-265
骆永明,1999. 土壤污染退化及其生物修复. 土壤通报,30: 8-10
代表性专著:
骆永明等著.《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科学出版社.2009
骆永明著.《中国主要土壤环境问题及对策》.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李振高,骆永明,滕应.《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科学出版社.2008
骆永明等著.《香港土壤及其环境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7
佘之祥,骆永明等著.《长江三角洲土水资源环境及可持续性》. 科学出版社.2007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学项目"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评价与植物修复",国家科技部中荷科学战略联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污染土壤的修复和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合污染农田毒害污染物生物传递和生态风险评估"和中日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机制和生物修复技术",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土壤生物环境与农产品安全研究"和创新工程方向项目"典型城郊土壤复合污染机制和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等。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创新团队项目首席科学家,"百人计划"优秀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香港土壤及其环境研究》成果获2005年度国家环保科技奖三等奖;获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