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天波府

天波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来自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亦名“天波衡频季都设板弦脱油杨府”。

因杨家世代忠良,忠心报国,宋太宗赵光义爱杨业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赐金五百万敕建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满朝官员凡经天波府门义画前经过,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

天波杨府是为360百科纪念北宋爱国名将杨业而恢复的宋代古建筑群,旨在弘扬杨家将的爱国精神。

  • 中文名 天波杨府
  •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 所属国家 中国
  • 地理位置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14号

简介

开封市天波府

  天波杨府位于风景秀丽来自的杨家湖畔,东依北宋皇宫遗址龙亭风景区,西临中国翰园和清明上河园。占地2.6公顷,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1994年复建为公园。据史书记载360百科,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因位于京城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庙,名曰“孝严寺”。历经多次毁复,至民国废日军战火。

天波府

陈异发  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织盾际年消底他组成,占地 3.3 公顷让确硫,主体有杨家府衙,杨家花园,演兵场三部分组成。 其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血端修全,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杨家西湖北岸,东靠六朝皇宫龙亭旅游风景区,西临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典型的仿宋式古典园林建筑。

  杨家府衙为天波杨府中院为杨府主体建筑,依次建有大门、照壁、钟鼓楼、过厅、天波楼、东西配殿、后殿、回廊。陈展有杨家将群塑、佘太君庙、杨家兵器等大量实玉行两急指物资料。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主体建筑天波楼,是宋太宗赐予杨业的 “ 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 ” ,一楼大厅是杨业处理军机要事的厅堂,内设群雕 “ 杨业发兵幽州救主 ” ,二楼群雕 “ 佘太君杨门选将 ” 。

天波府

  东西配殿有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家将历史演义故事和杨家热血儿女赤胆报国的组雕:金刀杨令公、七郎闯幽州,大郎替主赴宴,六郎出兵战韩昌;表现女将的有佘太君,烧火使女杨排风,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姐九妹杀败耶律齐事感空需础欢执动但最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位于天波楼后的孝严祠,是杨家家庙,宋太宗御赐祭祀殿。

  东院是校场,为杨家骑马射箭,欢顺司城左游操戈练兵演武之地。设有点将台、练兵场、帅旗、马厩等让德。整座建筑结构匀称作矛你牛,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西院是杨家花园集江南园林造林手法于一身,山上山下,作海北酒肉经束触了乱建亭修洞,曲桥水榭、天波碧潭上九曲桥、八角亭、长廊、拱桥。亭、台、楼、榭、廊、山水、曲桥组成一派江南园林风光,园内花木繁茂,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幽静典雅。

天波杨府

找白  天波杨府整体建筑古朴典雅纪友尼普甲圆,威严华贵,又布局精巧,极具江南园林风格,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成为令中外游人仰慕的重要景观。 天波线节亮巴达罪求志放杨府不仅是忠烈府邸,还是一首集鸡历怀转曾士通周浓担夫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古今交融、情景交融的诗歌。三能清准粉都元安形料语它,体现了时代的完美情趣,堪称中原园林美化之精品。置身天波,一步一景,目睹人工巧夺的奇山秀水,耳闻杨家满门忠烈抗侵略感人涕下的动人故事,敬意油然生成。

  名称由来

天波杨府一角

  据传,北宋时有天波街,因天波门得名。杨业府第建在天波门内,后人称之为天波杨府,而当时称之为杨府。天波府临近宋皇宫,殿堂宏伟,楼台瑰丽,是一座蔚为壮观的官府宅院。

故事传说

满门忠烈

天波府白虎桥 北宋天波杨府

  杨业(俗称令公)的祖先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人,到杨业时迁往太原,其父杨信是五代时抗辽的著名将领,曾镇守过河曲(今山西河曲)和麟州。杨业原名重贵,是五代末年割据太原一带的北汉政权的将领。由于他勇敢善战,人称“杨无敌”。北汉统治者刘继元替他改名刘继业。在北汉时期,杨业做过建雄节度使,镇守今山西代县。由于契丹的侵扰,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北宋政权建立后,杨业一度劝说刘继元归附宋朝,共同抵抗契丹,刘继元没有答应。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围攻太原,北汉割据政权垮台,杨业恢复原姓,成为北宋王朝的一名将军。这时,他已五十多岁。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边疆情况,委派他为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

  杨业的妻子佘氏,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她出身于去州(今山西大同)大族。她的祖父、父亲和两个兄弟都是边关将领,在后周和北宋先后镇守过府州(今陕西神木东北),多次与契丹交战,保护北方的边防门户。出身于武将世家的折氏,善骑射,能征战,曾帮助丈夫杨业镇边建功。今山西保德折窝村还有折太君墓。在传统戏曲中,都作“佘太君”,是由于“折”、“佘”读音相近的关系。

  七朝古都开封,自北宋以来素有“文包武杨”之美称,杨家将的英雄故事,在北宋中叶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八野竖,皆能道之”。杨家将的故事千百年流传下来,家喻户晓,说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光荣的爱国斗争传统。人民总是怀念、尊敬历史上抗敌爱国的英雄人物。当年“包青天”的清政廉洁为后人树立了吏治的典范,因而受到历代百姓的崇敬。北宋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满门忠烈,捍卫祖国、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宣扬爱国主义的榜样。

  杨家将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他们的英雄业绩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永存史册,光照后人。“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十二寡妇征西”这些壮烈的传说都和一个名字紧密相连-杨家将。杨家一门忠烈,是北宋的柱石之臣。

杨家将传说

天波府

  杨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的高尚民族气节和精神为世人所景仰。杨家将的传说和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民间的口碑文学里,经久传诵,历千年而不衰。“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等等,当聆听着这些杨家将出生入死的动人故事时,我们心中便会翻卷起历史的波澜和真实的感动。北宋欧阳修在杨使君墓志铭中有提到杨家:「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由此可知,杨家将的故事早在欧阳修时就已普遍流传在街头巷尾了。其后由于宋元说话风气十分盛行,杨家将的故事自然成为说书人最好的题材。

  杨家将故事从第一代的杨业(即杨令公)归宋开始,即展开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故事。杨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谷撞李陵碑而死,长子渊平、次子延广、三郎延庆,皆死于战场;杨四郎为番兵所擒,后来在辽国暗助宋朝;杨五郎出家逃难;七郎遭潘仁美万箭攒身而死,其惨烈直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至此,杨家仅存杨六郎接续血脉,再由杨宗保传至杨文广,承继祖先之余烈,为大宋江山抛头颅,撒热血。 更难得的是,其间还写到杨门女将不让须眉的事迹,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杨家一门五代,不分男女,皆为不世之英雄。最后写至杨怀玉因不堪奸臣凌辱与残害,举家归隐太行,躬耕田野。结束了杨家忠义的事迹,历经六朝天子<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其影响力之大,古今罕见。杨家将可为国之柱石,换言之,没有杨家将就没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杨家将兵器

  宋朝开国之初,太祖赵匡胤见五代军人拥立将帅之风,妨害国家之安定,于是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压抑武将的发展空间,虽使宋朝文风大盛,却也使国势积弱不振,屡遭外族侵凌而无力抵抗。此时如果没有这些良将保卫国家,大宋江山早已成为外族的囊中物了。

  可悲的是,武将常受文官的挚肘于陷害,往往抑郁不得志,甚至随时可能遭到杀身之祸。杨家身负抗辽保宋的大任,自然也不例外。历代都难逃奸臣的迫害,从潘仁美、王侁、王钦、谢金吾、狄青以及张茂,皆无所不用其目的想打倒杨家将,杨家众将也数次险遭抄家拆屋的命运。 所幸尚有一些忠贞之士鼎力支持,才使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得以代代相续。其中代表人物有八大王、寇准、包拯、以及后来的周王。使读者在观赏本书之余,除了有感于杨家为朝廷出生入死,却换来奸臣陷害,人君何其不明,天道何其不彰。道尽忠臣的凄凉与辛酸;更让人切齿深恨奸臣残害忠良。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演义小说。读者不仅赞叹杨家将的忠义,杨家众将更是个个身怀绝艺,杨令公勇猛过人,六韬三略无一不精。杨六郎更是武艺超群,以其勇猛与智慧收伏山野强寇,使其为国家出力。杨宗保、杨文广更得神人传授仙术。除了杨家将之外,还有些值得一提的人物,如胆大心细的孟良;勇猛朴实的焦赞,以及岳胜的骁勇,使《杨家将演义》更加生动活泼。

纪念来自

  天波杨府纪念馆是为纪念卷清培进策施北宋爱国名将杨业而建的纪念馆,它东靠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占地3.3公顷,由杨家府邸、演兵场、杨家花园三个院落组成。全馆布局严谨,仿宋建少离充会调杀思木范筑古朴典雅,殿堂楼台宏伟360百科瑰丽,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官府宅院。杨家花园采用剧源刻报江南园林造景手法,孔石叠山,亭廊水榭,石山曲桥妙趣横生。园内陈列有宋代兵器、杨错兵五家枪谱、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彩塑,天波杨府还推出了“杨府访帅”、“风流千古杨家将”等历史剧目演出,再现了昔日杨家将风采。

关于孝严寺街

  季答据《如梦录》载:“(五神庙)庙西水坑内有古钟,仅露钟钮,掘之不能出,俗传为杨府聚将钟。西临孝严寺宋太尉杨业故宅。业死节朔方,其子彦昭,请改建为寺,追荐其父,太宗赐名为‘孝严寺’”。

  孝严寺于北宋末年毁著价形间亲序敌于战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僧人本福重建,孝严寺门前的街(即天波杨府)称为孝严寺街。明末,孝严寺毁于水患。清康熙年间重建,道光二十一年,黄河水围开封城,孝严寺部分建筑被拆除,用于护城。民国初期,孝严寺只剩一座孤寺,没有围墙,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前院剩正殿三间,后院有东西廓房各四间,正殿三间,西北角有古井一口,周围无居民。抗日战争期间,孝严寺被展打日寇拆除。建国初期,此七地消行讨处一片荒凉,后逐渐形成烟言需何约土街道。

  1995年兵丰,由龙亭区地名办公室和市地名办公室向市政府申报,经批准,命名为视备解孝严寺街。孝严寺的古井,早已被填平,毫无痕迹。孝严寺街不是一条街,但作为历史的见证会保留下去。

  天波街应在孝严寺南。现今的天波审唱杨府坐落在龙亭北路,是异地而建。

相关作品

影视剧

  《天波府风云》

波府

  主演:焦恩俊 林韦辰 陈秀雯 宫雪花 曹翠芬 杨泽林 鲍起静 谭炳文

  地区: 中国香港

  剧情概述:巾帼英雄,舍生忘国诉待边无较肉成波根死破敌阵;杨家豪杰,一门忠烈保家国!宋、辽两国,一直战争连年。至仁宗年间,忠君爱国的杨家六子杨六郎(杨泽林)率兵迎战,却遭辽国大将耶律皓南(林韦辰)设阵受困,六郎之独子宗保(焦恩俊)舍身救父,因而遇上南之朱婚妻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陈秀雯),两人更私定终身。萧后(宫雪花)欲才规州识推也回市侵中华,以燕云十六州为奖赏,急召南回朝掌帅印。南手握百万雄兵,绝妈就声财创见了让课终摆下无坚不摧的紫微九煞天门阵,直迫宋境。桂英已怀宗保骨肉,但仍凭无比勇气,不惜阵前产子,最终带领宋军成功大破天门阵,凯旋回朝。

  《杨门虎将》

天波府

  天波府

  集数 : 上部20集

  年份 : 2004

  格式 : RMVB

  语言:汉语

  字幕 :中文简体

  监制 :李密

  主演:杨延朗[四郎] (苏有朋饰) 潘语嫣(蔡琳饰) 佘赛花(赵雅芝饰) 杨业(狄龙饰) 明姬公主(胡静饰)

  内容简介: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匡胤面对内忧外患招降北汉名将杨业(狄龙)。 杨业投奔大宋后为太宗立下汗马功劳,太宗赐其天波府,威望一时。却引起宋丞相潘仁美(寇振海饰)觊觎。太宗于是利用两臣子间的钩心斗角来稳固自己的王位,不想因此使得杨家儿郎杨四郎(苏有朋)与潘家女儿潘语嫣(蔡琳)成了两家意气之争的牺牲品。

  四郎踏上战场,与父亲杨业一起陷入绝境,为了突破潘仁美与辽国设下的死局,杨业临死之前给四郎一个秘密任务,到辽国利用明姬公主(胡静)对四郎的感情得到关键情报。为了报杀兄杀父之仇,他忍气吞声在辽国当了卧底。明姬深爱着杨四郎,为了让杨四郎留在自己身边,硬招杨四郎为驸马。不明就里的语嫣为了救四郎披荆斩棘来到辽国之后,看到的竟然是四郎与明姬成婚的场面。 明姬为了试探四郎对自己的忠心,当着四郎的面羞辱毒打语嫣,四郎为了国恨家仇,咬牙力忍,却将语嫣的心彻底伤透!四郎忍辱负重,成为所有人唾弃的叛徒,就连自己的母亲也误会了他,与四郎断绝母子关系,并向皇帝请命通缉四郎,格杀勿论。 大宋新主继位,潘仁美溃逃投奔辽国,此时埋伏在辽国的四郎终于得到了机会,在四郎的帮助下,六郎将第一手的资料情报以及潘仁美押回了大宋。而四郎偷取了被辽军挂在城门羞辱的杨业父子尸骨,千里迢迢策马回故乡,一心想到的是翘首企盼爱儿归来的畲赛花和等着与爱郎团聚的潘语嫣。

  《少年杨家将》

天波府

  主演:何润东 袁弘 彭于晏 胡歌 陈龙 翁家明

  导演:李国立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ISRC:CN-E22-06-0793-0/V.J9

  产地:中国大陆

  所属分类:电视剧/历史/古装

  上架日期:2006/09/08

  简介:公元980年,宋军攻打幽州,为辽军所败,太宗派英勇无敌的杨业扼守雁门关。杨业带领杨家七子,以寡敌众,让辽军落个惨败收场,退出关外。经此一役,杨家声威大显,举国振奋。引起以潘仁美为首的众大臣的嫉妒与迫害。同时,辽国萧太后深明“要灭南宋掌权天下,必要先灭杨家将。”自此,杨家遭受到一系列残酷的迫害,直至被推上“决战金沙滩”的绝路,杨家将虽然个个英勇,但难敌辽军如潮水汹涌,再加潘仁美从中作梗,终于抵档不住,全军覆没。大郎、二郎、三郎惨烈战死。四郎重伤不知所踪,远走辽邦。五郎因被带离战场,铸成大错,对杨家造成不能挽回的伤害,最终看透生死,出家为僧。七郎负伤杀出重围搬救兵途中被潘仁美剥皮万箭穿心。杨业为保众人性命,突围而出,浴血沙场,终为辽军俘虏,最后在李陵碑自尽以保名节。杨家将在金沙滩一役杨业 带领七子去,结果只有一子返,惟有杨六郎得保性命归来。身为杨家的唯一男将,杨六郎将抽丝剥茧、查明真相,顽强奋战,以完成杨业遗愿,先天下而后己,保家卫国,此是后话!

豫剧

  <img title="戏曲<img class=" pchar"="" style="margin-bottom:-3px" src="/wikiui/api/p?c=108932030168486474428289659">天波府》" style="float: right;" picsrc="6f4703954b16c9327bf4808d" data-layout="right" width="200" height="169" url="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8b67dc75266d0167a19992aa72ad498/b21bb051f81986187717118e4aed2e738bd4e66c.jpg" compressw="200" compressh="169" useredit="1" />

豫剧《穆桂英挂帅》演出照

  豫剧《穆桂英挂帅》演出照(11张)

  《穆桂英挂帅》

  《杨门女将》

  《四郎探母》

  《十二寡妇征西》

  演唱:马金凤等

连环画

  连环画:《天波府》

杨家界景区

简介

杨家界天波府

  天波府位于杨家界景区,数十座绝壁,交缠错落,参差不齐,场面悲壮,若残垣断垒,令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威力及沧海桑田的变幻。相传此乃杨家“天波府”的遗址。

传说

  相传,北宋杨家将围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营扎寨。后因战争旷日持久,杨家便在此地繁衍后代,使这里成了“杨家界”。如今,杨家界还保存有《杨氏族谱》和明清时代的杨家祖墓,有“六郎湾”、“七郎湾”、“宗保湾”、“天波府”等地名。 。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