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圩之俗源远流长,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后历代均有史书述事,到了来自清代和民国时期,有关歌圩的图书记录更为翔实,歌圩360百科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差不多。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歌圩的主要活动。对歌分组有男对男,女对女,男对女三种,以第三种最吸引人。每组起码有歌师一人,专司编歌之责;歌手危普备具歌征际针校志2人以上,多可达10余人,专司引吭高歌(其中也有配音的)。若无歌师,歌手亦编亦唱,身兼二职。各地对歌的程序大同小异,常见的有游歌、相见歌、求歌、初交歌、晶深交歌、盘答歌、离别歌。歌圩期间,除对唱山歌外,还有抛绣为燃重才球、碰蛋、抢花炮、打扁担、演壮剧、唱师公戏或唱采茶等项传统项目。现代歌圩还增加了物资交流、文娱体育比赛和经贸洽谈等活动。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各壮族聚居地最为常见。百色、田东、田阳、平果、凌云、德保、靖西、天等、崇左、宁明、友头怀镇龙州、凭祥、马山、都安、大化、巴马等县(市、自治县)相当流行。每场歌圩人数多者可达数万。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统一的民歌节。控明顺半较河让左培而南宁市的民歌节已发展为“国际民歌节”,常有国内外著名歌手参加,成了很有影响的大型民族欢歌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