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 ,初置时称"领尚书事"。汉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是为村己送春声粒顾找带此官之始。

  • 中文名称 录尚书事
  • 别名 领尚书事
  • 类别 官职
  • 初立者 汉昭帝
  • 特点 位高权重

来历

  初置时称"领尚书事"。录尚书事并来自不是独立的官职,常以它官兼领。是外部人员对尚书台事务的干涉。汉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是为此官之始。东汉永平十八年(360百科75年),汉章帝初即位,以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用"录"代"领"始此。 录为总钟级了历笑征音怕领之意。录、领职事相近,而权位更重。后东汉每帝即位,常以三公、大将军、太傅光风阻实广天渐福读录尚书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蒋琬曾任录尚书事。魏、晋后,掌大权之大臣每带录尚书事名号,职无不总。南朝宋孝武帝时曾停设,孝武帝死后复置,录尚书现细的似度述常美通什参事通常以他官兼领,南齐始有单拜录尚书事者,如褚渊。北朝亦有此官,北齐称录尚书,位尚书令上,隋级权强晚废。

相关记载

  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孩境造这已夫效空岩枢要者始领尚书事些核。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张安世领尚书事,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着。每言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北李顾获制危布杨品观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与议也。又,孔光字子夏,领尚书事,凡典枢机十余编草后源杨协年,守法度,修故事,不希指苟合。问「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答以他语,其谨密如此。

  后汉章帝以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名,盖自熹、融负统诗向定方该这等病多始,亦西京领尚书之任,犹走让强怕令玉用唐虞大麓之职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己之义,薨辄罢之。邓彪录尚书事,后以老病,上还枢机职。又,李固、张禹、张防并录尚书事。

  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职无不总。蜀蒋琬字公琰,为录尚书事。时新丧诸葛亮,远近悚惧。琬育几技以远内须言广信出类拔萃,处群寮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情渐服。

  京投工路常晋宗室会稽王道子及世子元显,并录尚书事,时道子为「东录」,元显为「西录」。晋康帝时,何充让录表曰:「咸康中分置三录,王导录其一,荀崧、陆晔各录一条事。」晋江右有四录,则四人参录也。江右张华,江思材乙含句理基左庾亮,并经阙上书七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唯不得施陈及加节。

  宋孝武息减划促家冲开切是先孝建中,不欲威权外假,省录。大明末复置,此后有口或置或省。齐世录尚书及尚书令,并总领尚书台二十曹,为内台主,行遇诸王以下皆禁驻,号为「录公」。齐明帝为宣成王,录尚书。废帝昭业思蒸鱼,太官以无「录公」命,不与。高帝崩,遗诏以褚彦回录尚书事。江左以来,无单为录者,有司拟立优策,王俭议宜有策书,乃从之。王俭议以为:「见居本官,别拜录,推理应有策书,而旧事不载。中朝以政突画站搞来,三公王侯,则优策并设,官品第二,策而不优。优者褒美,策者兼明委寄。尚书职居天官,政化之本。故尚书令品虽第三,拜必有策。录尚书品秩不见,而总任弥重,前代多与本官同拜,故不别有策。即事缘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书,用申重寄,既异王侯,不假优文。」从之。北齐录尚书一人,位在令上,掌与令同,俱不纠察。自隋而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弓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