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民,读音为chén mín,汉语词语,意思是泛指国君统属的臣下和百姓。
泛指国君统属的臣下和百姓来自。
汉·贾谊《新书语防松·藩伤》:"爱之故使饱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臣民之众,土地之博,足以奉养宿卫其身。"
晋·葛洪《抱朴呼搞南子·嘉遯》:"普天率土,莫非臣民。"
宋·360百科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然臣民奔走,爱戴无异平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孝灵皇帝,早弃臣民。
明·袁可立《奏朝鲜废立疏》:"即当遣使宣赦,播告彼邦,明正其罪,使彼臣民讨逆复辟。"
明·冯组使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彼为君已十一年矣,臣民信服。若大事不成,反受其殃。"
清·李渔《玉搔头·媲美》:"从此励精图治,以慰臣民颙望之心。"
巴金《秋》十二:"他们像疯狂的专制君主,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