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膜电位

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通常是指以膜相隔的两溶液之间产生钟关的电位差。一般是指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伴随的电现象,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膜电位在神经细胞通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791 年意大利解剖学家加伐尼(L.Galvani)偶然发现,如果将蛙腿的肌肉置于铁板上再用铜钩钩住蛙的脊髓,当铜钩与铁板接触时只营达息议天比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动物电。

  • 中文名 膜电位
  • 外文名 Membrane Potential
  • 应用学科 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生物化学

定义

  中文名称:膜电位

  英文名称:Membrane Potential

  定义1:由于膜两侧接触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而产生的电班体系挥赶短位差。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水资源开发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2:跨越活细胞膜的电位差。动物与植物的质膜均维持一定电位,细胞内部的负电性常大于其外部。

  动物细胞的被动离子运动是其主要来源。按细胞类来自别不同,静息电位可达-20mV至-200mV。

  应用学科:生物化360百科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生物膜(二级学科)

  定义3:膜两侧由于存在着正负离子微小差异所造成的电位差。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理学(二级学科)

膜电位的发

  1791 年意大利解剖学因既酸送家加伐尼(L.Galvani)偶然发现,如果将蛙腿的肌肉置于铁板上再用铜钩钩住蛙的脊髓,当铜钩与铁板接触时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动物电。

  1902年德国生理学家伯恩斯坦(Julius Bernstein问强度乐齐)接受了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Ostwald)的膜通透性理论排细师乙教维激策州讨,支持发展了"先存学说"(preex下此车互istence theory),并提出生物电发生的士岩亮著步"膜学说"(membrane t足载无八车染heory)。

  1949胜止毛年针年霍奇金和英国生理学家洲群卡茨(Bernard SirKatz)对"膜学说"加以修正,提出"离子学说"(ionic theory)负宣练材场议起百才走。该学说认为,在静息状京好凯周增阿态下,神经膜主要是由K扩散出膜外形成"内负外风害正"的静息电位。当神经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使膜外高浓度的 Na进入膜内,同很误与复金根时K外流,这样就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

膜电位的产生

  来自一些关键离子在细胞内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选择性的透膜移动,是形联药福事干甲需互时血般成膜电位的基础。每种离子的跨膜渗透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某江又落哪们概革种现象又叫做离子运动的独立性法则。

  产生膜电位的重要离子主要有Na,K和A(带负电荷的细胞内的大蛋白质分子,360百科仅存在细胞内,且膜对它无通透性)。其他离子,如C顶液府前修补小技服均a、Cl、Mg等在大多数细胞中对静息电位无直接贡献。

静息电位

史落三三况  

  静息电位即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细胞膜内的细胞内液和膜外的细胞间液都是导电的电解质注亲读传破药酸扩频。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学模型,可端个降请深乎统七础束线视为膜内负膜外正、电荷均匀分布的闭合曲面电偶层,此时膜外空间各点的电势为零。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编军任入定的水平上。

  对整个细胞而言,对外不显电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称为极化。神经元、肌细胞等活组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较膜外为负,相差70-90mV,称极化状态,是细胞膜电位的常态。这种膜内外的电位差成为静息电位或膜电位。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刺激作用下,发生离子的快速跨膜运动,由此引起的快速变化的膜电位成为动作术系介出早注担头宗反膜电位。

超极化

  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的参照状态(如静息状态)下的跨膜电位更负(膜电位的绝对值更高)的状态。细胞膜的内部向负方向极化,外部向正方向极化,但其极化在非沿余功祖胡空功组静止状态时变大的现象。细胞内部在超过静止膜电位时变负。通过向细胞膜进行内向的通电,可立即造成超极化,但此外还可由于细胞的离子环境变化或抑制性传递物质等作用物的影响而造成超极化。

去极化

  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的参照状态下的跨膜电位更正(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去极化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参见创细增触延满边富础曲师电紧张)或改变外众米司液的离子成分(例如增加K浓度)而产生的

反极化

  当膜由0mV变化到20-40mV则是反极化过程,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overshoot potential),此时膜的状态称为反极化状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膜生物反应器
下一篇:李邦河

相关文章